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戏剧创作随笔杂谈(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戏剧创作随笔杂谈(随笔) ——戏剧的创作与创城


作者:高祥华 白丁,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2发表时间:2023-10-21 13:56:32


   此诗当作于周厉王或周宣王时期,对这首诗歌的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赞美周宣王,《毛诗序》:“美宣王也权。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
   有人认为是作者自叙悲苦,如朱熹《诗集传》:“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
   还有人认为是写周王派遣使者到各处救济流民的,方玉润的《诗经原始》:“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去争论它的对错,只能从文学角度来欣赏,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符合历史,局势的动荡,生在北方的作者,带有豪迈的民风,使得北方的诗歌显得明白而质朴,雄壮而又辽阔。充满了戏剧性,
   吕燕卫这个出生于70年代的山东汉子,却把古代诗歌《鸿雁》改编成他的代表性的歌曲,他又把古代诗歌的故事,用现代歌曲的方法演唱出来,歌词: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他用充满北方特色戏剧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远古的故事,
   用戏曲的方式重新演绎了古诗歌,达到了现代人听得懂,看得明的效果,引起了观众共鸣,《鸿雁》把诗歌中的故事,用巧妙的戏曲艺术,再现了“诗兴”的表现手法,故事中以说唱为主,用抽象的戏剧肢体语言,加上音乐、舞蹈等现代元素的表演,展开了宽阔的故事情节,戏曲虚拟地反映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虚拟性地对狭小的舞台空间,进行了合理地利用,时间跨度灵活地进行了处理,有了“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兵”的宏大的场面,《鸿雁》不就做到了吗。“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传统戏剧中的诗歌唱词,一直是戏剧创作的重要元素,传统戏剧好的东西,被引用到现代戏剧中来,起到了“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的作用。
   影视中的插曲,如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它放在卷首。电视剧中又成为片头曲,它借叙历史兴亡,用一首咏史词抒发了人生感慨,用长江后浪推前浪来比喻历史在前进,表达了一断历史空间和时间的跨度故事,其中有多少英雄叱咤风云的人物?创造出多少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了。正是戏剧“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说唱都是借用了戏曲的表达方法,戏曲不会消亡,它只是转变了另一种形势,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如果戏曲创作不分某某剧种,说唱的还是古诗词演绎的故事,就像《三国演义》片头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样,每个人都听得懂,爱听,听得明白,戏曲还会走向辉煌。这样的例子很多,想想我们看过的影视剧中的插曲,哪一首令你记忆深刻,都是成功的例子。戏剧从古代夏商周走到秦、汉、魏、南北朝、唐虽然缓慢,却不断地丰富着自身的内涵,戏剧文学受诗歌的影响偏于抒情,故事叙事较晚。《诗经》抒情诗占了绝大部分,但是里面是有故事的。这是期的诗歌,特点比较拙直、稚嫩。诗歌经过了汉、魏、南北朝诗风也在不断融合,为唐诗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从而唐诗达到了诗歌的鼎盛时期。它直接影响到中国戏剧的发展,戏曲中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显示出中国戏剧创作的聪明才智,中国诗歌在戏剧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共 666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文章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借用典籍,给我们讲述了戏剧的变化以及它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老师对戏剧独到的见解,以及戏剧丰富的文化内涵。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佳作腿脚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10-21 13:57:0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2 楼        文友:海燕来了        2023-10-21 16:48:55
  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受益良多!
回复2 楼        文友:高祥华        2023-10-23 09:16:56
  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