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投奔大地(散文)

精品 【东篱】投奔大地(散文)


作者:岚亮 进士,1134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44发表时间:2023-11-22 12:16:49

【东篱】投奔大地(散文)
   碧婶死了,是清是白成了一个永远无解的谜。王木匠埋掉碧婶,人就疯了,每日深夜站在门口嚎淘:皇天啊!早知这样,我还出门赚啥钱啊!皇天!皇天!从此,舟浦就多了一个呼天叫地的“苦鸟”。
   昨夜的雨,直至黎明到来之前方告停歇。松树林里,光线幽暗,毛茸茸的针叶间仍有水珠滴落的沥沥之声。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松针,金黄,蓬松,湿漉漉的,却富有弹性。光线明亮的地方,是山崖。猫狸俏花的枝条从缝隙里瘦瘦地伸展开来,枝头的花朵紫紫的。少许是白的。崖下开着芒花、六月雪、苦菜花和蒲公英。鸟儿,应该是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鸟儿,隐在浓荫里和知了一起叫,叽叽叽,喳喳喳,咕咕咕,嘎嘎嘎,像满山遍野的哨子在吹,杂乱无章。
   沿着一条横山的小路,蹚看杂草走了几十步,路上出现了一个缓坡。怪了,坡上的泥土很厚,林木却是显得疏落。走到上面一看,发现其间有不少的树木被利锯切走了,留下的树蔸躲在疯狂的杂草里,已经枯死,长了苔藓。细数一下,有十八个树蔸,最小的切面直经亦在一尺以上。
   还记得这个山坡吗?豺狗问我。
   我摇头,似曾相识,又觉陌生。
   瞧你的记性,这是你家的山地呀,你忘了?豺狗说。
   哦,是的,还真是我家的林地。我说。
   经豺狗这么一点,我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记忆之门顿时“刷”地打开。这片山地,我曾经是那么熟悉。它是一片松、杉、榅混交林,当年村里把这块林地分给我家时,我和弟弟曾一棵一棵地数过长在地上的树木。我清楚地记得,这片林地,面积约一亩半,共长有10棵榅树,16棵杉树,109棵松树。父亲对我和弟弟说,你俩兄弟可记住了。我说,记住了,很好记的,弟弟今年十一岁,榅树比他的年龄少一棵,我十六岁,杉树与我的年龄一样多,松树109棵,比梁山好汉多一棵。父亲呵呵道,这个办法好记,你真行。那时候,这些树林才小碗粗,就像我,尚未成材。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它们棵棵都长成了参天大树,我却老了。
   现在,那些松树大部分还在,榅树剩下7棵,所有的杉树,全然消失了。父亲去世后,这片林地就完全失管了。我走到一棵松树前面,张开双臂拥抱它,居然差点就合抱粗了。树对我相当冷漠,我反复地用力推它,一点也没反应,倒是一只松鼠从树干上滑了下来,在我的眼前一闪而过。我与自家的山林已经形同陌路,能怪谁呢,自我十八岁离开故乡,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们了。现在,当初的少年变成了六旬老人,彼时的小树已长成栋梁之材,人认不得树,树焉能识得人。
   想知道你的杉树都去了哪吗?豺狗问。
   去哪了?
   全都被人盗走了。
   哦,还有盗木的人?
   瞧你说的,盗墓的人都有呢?你想知道盗木的人是谁吗?
   我想说想,忍住了,说,算了,盗都盗了,知道了又能怎样。你呀,真是的,叫我怎么说好呢。豺狗说。是啊,该怎么说呢,说一点都不心疼是假的,那些毕竟是属于自家的树啊,就那样被他人“砍砍伐檀兮”,像一座座黛色的山峰,被利斧、锯齿折磨得轰然倒下,但木已成舟或已成柱成梁,总不至于再去把其拆回来吧,就算是要些钱回来,又有何意义呢?就让我家的树为他家的房子做点贡献吧。我想,树也是这样想的,既然长在你家无人问,还不如误入他家做栋梁,既来之,则安之。
   豺狗还想说些什么,我制住了他,说,咱们还是去寻菌吧。这里就有松树菌,牧牛娒叫道。立即走进松树林里,果然,有几朵松树菌,像小伞一样撑在地皮上,我不由大喜。小时候,舟浦的山野上松树菌多如繁星,夏日里,只要来一场雨,就遍地疯长,但后来,由于青山受了伤,在很长的时间里,松树菌已经绝迹了。想不到这些本已遁地而去的精灵们,现在又重现山林,而且还生长在我家的林地上,我喜出望外,高兴得跳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四
   半晌之后,我们已经在死人塆捉了两篓菌,清一色的松树菌。我说,咋不见红菌呢?老早这里是有红菌的。红菌就是一种色泽鲜红的菌,它比松树菌漂亮,香甜,稀罕。牧牛娒说,要想捉红菌,得去水云峰。我们遂往水云峰去。从死人塆到水云峰,约六七里地,须穿过三道弯,爬上一条陡峭的山岭,路长长的,且难走。走到岭脚,我的心仍吊在死人塆的那片山林里。
   我的母亲,是个小家碧玉,没上过学,但认得字,心灵手巧,双手能绣万种花,足是三寸金莲,心眼却比天高地大。从小,她就教悔我,儿呀,要想有个好前程,你必须要发奋读书,跳出山门,离开舟浦,到城里去,到远方去,不然的话,像你爸一样,一辈子被困在村里,以水牛和土地为伍,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她说,你看看上坦屋的老六公,他因为会读书,现在就可以在杭州当官,住公房,吃粮票,娶了个媳妇像小花旦似的;你看看新屋底的阿图叔,现在城里当教书先生,拿根粉笔在黑板上划一划,就吃不愁,用不愁了,为啥?因为他会读书;你再看看石凳头的学定公,因为不好好读书,现在端个破碗去讨饭,到老了还是个独自人(光棍)……
   母亲可谓是对我用心良苦,费尽心机。也许是她懂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道理,深谙“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要义,她在对我不断谆谆教导的同时,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我吃苦励志。现在想起来,她当初把我当作是一只大鹏鸟了,为了将来让我飞得更高更远,从小就不停地让我练翅。自从家里拥有了那片林地,她就封我是林主了。那时候,树林还小,阳光尚可照射到地面,她说,狗亮,让那片地就这样荒着太可惜了,你去种上豌豆吧。于是,在斜风细雨里,我挑着灰,十几担,去清理杂草、掘地、种豆。豌豆收回来了,她说,你看,这碗豆长得多好呀,你再去种上番薯吧。于是,在炎炎赤日下,我挑着栏肥,几十担,去掘番薯垄、压藤、铲草、追肥、挖番薯、挑回家。番薯收回后,她说,那些松树枝得疏一疏了,你去吧。于是,在寒风刺骨天,我拿起柴力,扛着冲担去那片林,爬到树上砍松枝,然后再一担一担地挑回家……
   种豌豆,我的双手起血泡,痛。母亲说,如果不想痛一辈子,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地读书吧。
   挑栏肥、挑番薯、挑松枝,我的肩膀被磨破了皮,脚肚子抽筋,很不舒服。母亲说,要想舒服,你就给我认认真真地读书吧。
   一次,我又到死人塆砍松枝。那天,刚上路不久,就遇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棵老树上“嘎嘎”地叫,我在心里暗说声不妙。果然,到了林子里,我像猴子般爬上一棵松树,刚砍下一根松枝,额头上突然就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又麻又痛,是那种又辣又烫的痛,我大叫一声,人就从树上坠了下来。幸好,地上土松,没有伤筋伤骨,但额头上很快就肿起了一个桃大的疙瘩。我睁开泪水模糊的眼,定睛一看,原来是树上有一个马蜂窝,我挵了马蜂的窝,凶狠的马蜂怎能忍得下这口气,拿屁股针蛰我。我强忍着剧痛,鼠窜而逃。回到家,母亲一边给我抹盐卤和菜油,一边说,告诉你,如果不努力读书,将来的苦头多着呢,不仅有马蜂,还有蚂蝗和毒蛇。一句话,母亲就是希望我长大后,能离开土地,离开乡村,到外面的世界去,而离开的唯一途径,就是靠读书。
   母亲就像大地一样,她的情感是深沉而矛盾的。小时候,她希望我早早长大,长大后,她又希望我回到少年;绕在她身边,她希望我马上飞向远方,离开了,她又“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到老了,她只盼我日日飞回家,天天夜陪伴在她的身边。母亲白发时,多少次回故乡,远远地,我就看到她坐在家门口,一个人默默地望向道路的尽头。道路的尽头,群山连绵,旷野无沿,是我回家的方向。
   我们一路分花拂草,拾级而上,最后,卧扑于地,蜗牛爬树般登上了水云峰之巅。
   水云峰矗立在舟浦日出的地方,巍峨高耸,是盆地周围群山中的老大。山腰以下四条龙脉,逶迤而下,四条沟壑的流水,像蜿蜒的四条南瓜蔓子,在舟浦的村头束成一股绳,汇成了柳溪。柳溪是盆地的干流,它穿村而过,一路奔腾,虽不浩浩荡荡,却是村庄赖以生存的血液。田野因它而蓬勃,村庄因它而鲜活。盆地外面的大山脚下,流淌着比柳溪更大的飞云江、月亮溪、岩门坑和泗溪,它们哺育的城镇要远比舟浦繁荣,但永远也不会成为我的内心情结。
   阳光灿烂,白云低垂,山顶空旷,万籁俱寂。习习的山风,隐隐吹来了山下的犬吠鸡鸣。站在山巅俯瞰整个舟浦,田野葱绿,水飘碧带,房舍大都是新的,洋房,别墅,鳞次栉比。村庄旧貌换新颜,只有树是老的,枫树,樟树,㮦树,橡树,梨树,柚树,像一团团颜料,泼在庭前院后,凝聚成一朵朵浓浓的云。水尾,一山如舟,古松满冈,滚滚松涛,逢风便吟,依旧吟唱着当年的春风秋月,如今的悲欢离合。然而,我再也找不到老屋了,那座安放着明清香炉盏的古老建筑,现已匐匍在岁月残垣断壁间。
   灯火散了,散到了千家万户。不灭的是记忆,记忆随着炊烟升起,在天空开成乡愁的花朵,每日开三次,一年开一千零八次,经年轮回。
   我未曾动手,豺狗和牧牛娒已经把红菌捉来了,像一把把小红伞,撑满了一篓,惊艳了我的眼。
   走,咱们到水云寺吃日昼去(午饭)去。豺狗说。
   水云寺可以烧吃?
   当然。
   吃素的,你行吗?牧牛娒说。
   当然可以。我说。
   水云寺是元朝的产物,近千年来,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几经沉浮,历尽沧桑。在文革时期,庙宇失修坍圮,进入新世纪,香火又旺盛了起来。下了悬崖,来到庙前,山门虚掩着,豺狗没敲,径自抄了进去。刚至大雄宝殿,便见一人迎了上来。是个男人,年纪不详,一袭青衫,满面红光,鬓角微白,长发飘飘,胡子也飘飘,道不像道,僧不像僧,像骑云驾鹤的神仙。神仙与豺狗握手,说,豺狗,你来了。豺狗说,唔,我来了,他们也来了。神仙瞧了一眼牧牛娒,便把目光定在我的脸上。他在回忆,支吾道,你是……豺狗说,他是狗亮呀,你不认识了?他好像恍然大悟,掠了把胡子,说,哦,你就是狗亮噢,多年不见,真是认不出了。接下去轮到我说话结巴,你,你是……他哈哈道,我就是牧牛娒的二哥呀,想起来没?我惊道,哦,认出来了,二哥你好。
   豺狗和牧牛娒到灶房做饭去了,我和二哥坐在厢房里喝茶聊天。细节略去。二哥告诉我,他在外省闯荡了一辈子,临老了,才知道千好万好还是家乡最好。他患有哮喘病,外加“三高”,回家后,因应酬不断,疲于奔命,不利治病,于是,干脆就来到水云寺隐居了。我问他在寺庙已经待了多久。他说三年多了。我说病好点了吗?他说三高的指标已经正常了,但这气管炎尚未断根,还得在山上住一段时间……
   离开水云寺,牧牛娒不屑地说,我二哥,老早在家里一天都待不住,二嫂走后,他整整四十三年没回家了,现在可好,老了病了,才想起了家。我说,人都这样,像树,平时都朝着阳光往高处长,直到秋风扫落叶了,才会归根。
  
   五
   回到村里,玉堂叔的儿子大贵拽住了我。大贵在上海经商,是舟浦的首富。他说,大哥,我正准备到城里找你呢,想不到你还在村里,这样最好了,晚上我请你吃饭。我说,你先忙吧,择日咱们再聚。他说,不忙,事情都理好了。我说隔日再说吧,玉堂叔刚走呐。他说,隔日不如撞日,大哥就给小弟一个面子吧,我有事找你呢。
   盛情难却,留下了。
   到豺狗家眯了一眼,天色尚早,遂去逛村庄。走到石拱桥,在桥上看了一会水。看着看着,就看出了感慨来。水是碧绿的,清澈,透明,水潭里,有一群红鲤在沉浮。柳溪的水,曾经被养殖业污染严重,乌黑,发臭,黄泡子堆滞,鱼虾灭绝。后经大力度整治,经过十几年的修复涵养,终于变得清纯了。路过水碓院,但闻里面人声嘈杂,满院叽喳声,便走进门去。曾记得,在我去当兵之前,院子里水碓、水车、榨房就全废了,放水碓的地方被人易为猪栏,立水车的地方被人占为厕所,偌大的榨房住了人家,池塘成了垃圾填埋场,到年终,人们将脏兮兮的腐烂垃圾用耙子扒上来,摊在天井上晒干,烧灰,浓烟滚滚冒起,臭气熏天。现在,水碓、水车、榨房又各归原位,清水一池,荷花照映。喧闹的是来自舟浦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们,他们有的在做豆腐,有的在搓汤圆。一问,原来是他们在搞亲子活动。
   遇到一个熟人,是住在水碓院的阿菊婶。问:这水碓院是你们重新改造的吗?答:不是,是大前年搞美丽乡村镇里出钱捯饬起来的。问:幼儿园到这里搞活动,你们收钱吗?答:不收钱,都是自家的孩子,收啥钱哟。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四面屋。四面屋在舟浦号称第二大老屋,原来住着几十户人家,一百多人丁,像一个朝廷。现在,旧朝廷倒了,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洋房。我来此是碰运气来了。我想碰一个人,他叫乌皮,长我一轮,十五岁那年的暑假,我到大垟山伐木,他是伙计。乌皮的媳妇是丽水人,挺漂亮的,性格也好,我曾在他家里喝过好几次酒。喝高了,他就打着酒嗝对我说,狗亮,舟浦这地方我是呆不去了。我说咋的了?他说,人多地少,吃不饱,饿不死,山少灶多,连柴都没得烧,日子没法过。我说你想去哪?他说,我要搬到丽水去,丽水是个好地方。后来,他果真投奔到丽水的老丈人家了。我是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他的老屋基坦现在究竟都长了些什么样的草,开了些什么样的花。

共 1162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题记的文字,作者曾第一时间留在了我的《回故乡》的点评里,很喜欢。和作者交流,他说,又要出发了,出发去寻找另一个诗和远方。我问他能不能出发前留下你的文章,他说必须的,必须《投奔大地》。洋洋洒洒万字,他说,大地之广袤,容得下。要送玉堂叔,作者回故乡。遇到豺狗,相邀住下。在路廊槛的美人靠那,遇到了两团影子,原来是一头牛和牛主牧牛娒。牧牛娒的人生,虽无所谓的诗意,但在养牛店却是诗意的存在。我们向往的诗意,不是光怪陆离,而是有着山清水秀的风景。牧牛娒的宴请,十分丰盛,那瓶红酒,来自异国他乡,还有并非属于山区的外国菜肴。吃饭雨来,诗意满满。吃饭聊天,说“牛话”,曾经一代人的往事,那么憋屈,为了媳妇,为了诗和远方,走南闯北。捉菌山塆,将曾经失去的诗意,重新找回来。但那个山塆并无诗意,有的是一段悲情故事。故事,成为碧婶的生命终结,成为王木匠一生的痛。山塆里有作者曾经的土地,那些树,历历在目,如今被人盗伐。无法追究,只能理解,那些树能够成柱做梁,也算有了最好的归宿。山野的生活,总不是一辈子的圣地,于是母亲有机会就灌输“读书吧,走出去”的信念,作者也终于走出去了,去当兵,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捉菌野餐,走进了水云寺,遇见了牧牛娒的二哥,他也在寻找诗和远方之后,回到了故乡大地。玉堂叔的儿子大贵,又是一番相留。遇到乌皮,又勾起一段精彩的故事。大贵的相邀,确有用意,原来是要交待作者山林那些树木的去向,大贵要赔偿,作者找到合适的借口,并安排了捐助的去向,造福敬老院。人生,最美的理想就是找到诗和远方,曾经的诗和远方,已经划上了句号,而另一个诗和远方是回故乡,回归亲爱的大地。这是一个轮回式的“诗和远方”,这个创意,符合作者对人生的理解,特别新颖也很深刻。一生,怎样度过,我们曾有太多的想法,都无外乎走出去,但走出去的,一定要回来,回来不是落叶归根,而是重新投奔大地,扑进温暖的诗和远方的怀抱。如果没有这些回故乡相遇一个个发小和老乡,诗和远方在哪,还真的是茫然无知。作者笔下的诗和远方,是对曾经的怀念,对重回关系的温暖,遇见乡亲的美好。文章并非空洞地诠释“诗和远方”,而是以充沛的情节、人物、故事来描述,古今相接,过往成为诗意的铺垫,如今成为诗意的吟哦。使用地方色彩浓重的方言俗语,文章温度十分,读感亲切。一个个画面,是对诗意的最好注释;一个个人物,就想诗意的存在,他们的身上写满了诗意的故事,那么沉厚,那么具有人性之美,超出了一般的诗意理解。投奔大地吧,大地是诗意的温床,故乡是游子的另一个远方。【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12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2 12:22:37
  诗和远方,是高晓松作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力的一个精彩短语,一直被人称颂。什么是诗和远方呢?或许,未曾到过的地方,不曾遇到的生活,就是诗和远方。一个游子,闯荡多年,寻求了无数个诗和远方,但还是不能释然。一次回故乡,遇到了发小和乡亲,想到了往事,有了年老相伴捉菌去的行动,对诗和远方有了顿悟。把人生的轮回,形成诗意的解,远方不远,诗意当下。多么美妙,又多么深刻!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佳作连连。遥握,问候冬暖,谨祝笔健!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6:45:29
  今天中午十一点多投的稿,不到两点文章就发出来了,一万多字啊,如此效率,大哥实乃神人。更难得是编按唯美,解读深合我意,让我感叹。投奔大地是万物和生命的必然选择,此事没商量,而故乡的大地是最深厚,最温暖,最宽容的。有人说,我要是投奔大海呢?一样,大海下面是泥土。此文还显匆促,幸在美按添彩。大哥辛苦了,不胜感激。遥祝冬暖,创作大丰!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2 12:25:36
  诗意不失,远方不远——投奔大地吧,那里不乏诗意,可以安放我们的远方理想。岚亮老师的生活,始终奔波在诗和远方的格局里,令人羡慕。听说明天又要出发了,继续追寻诗和远方,谨祝一路顺风,衣袖飘飞,人如船帆……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6:52:41
  是的,明天又要去远行。今年到外面走了很多次,本来想不再外出了。是四叶的一个闺蜜,在重庆经商,多次相邀了,故有此行。深谢大哥的祝福!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22 12:35:01
  曾经放下的,曾经丢失的,曾经被漠视的,当返回到故乡,于是就有了新鲜度,这就是诗和远方。怀着一颗温暖的心,所遇皆诗意,诗意就是从这样的生活里提炼出来的。岚亮老师的创作,对我们的写作有了足够多的启迪。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6:59:28
  这世上,最深沉的爱,莫过于父母;最深沉的大地,莫过于故乡的厚土。每次回故乡,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往事随风,又历历在目,哀老的变成鲜活,细小的变成庞大,狭窄的变成辽阔,就连笑话有时也会变成真理。故乡,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投奔,永远的投奔。再谢兄长。
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3-11-22 13:43:17
  故乡的风土人情,很有味道,回老家熟人之间也是叫小名,很亲切,名字很土却包含情谊,聊天都是家长里短,养牛、娶老婆、出去闯荡,回故乡,回到心中的诗和远方,其实他们就在老师的心中。拜读老师佳作,温馨平静。遥握,问好岚亮老师。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04:24
  欣然花开老师好!十分感谢你的到来,留下美评,给予鼓励。故乡情,美好如诗,悠长如远方,就如同你的《麦香》,芬芳了时光。遥握!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1-22 14:48:58
  读了老师的回乡散文,心情复杂,如今回到故乡,物是人非。所幸老师还看到一些旧日朋友,豺狗、牧牛娒、乌皮等等,我回到家乡,竟然见不到几个童年伙伴。老师的文,语言特色鲜明,环境描写细腻鲜活,最令我感慨的是,这是一篇散文,却有着小说的魅力,自家林地被盗伐,最后才交代了伐木者,其间还表达了浓浓的乡情,既吸引人又非常感人。大作很棒,大赞特赞,拜读学习,祝冬暖,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13:51
  韩格拉图老师好!故乡是文学的摇篮和挖掘不尽的巨矿。我曾写过很多篇故乡人,故乡事,故乡情,大部分都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写的,格调有点淡淡的的忧伤。游子总是这样,往往失意寂寞了,才会想起可以依靠的故乡。这篇文学叙事我还是用心的,用了一些舟浦的土话,是为了增强一些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多谢雅评,遥握!
6 楼        文友:夕泠        2023-11-22 15:31:21
  岚亮老师的散文《投奔大地》,寓意深刻,魅力无限。语言幽默,笔力雄厚,情感洒脱。看到最后,让人心绪翻涌。懂者自懂,什么是诗和远方。拜读,点赞,佩服。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21:19
  夕泠老师好!此文有点长,想不到你居然读了,让人感动。说实话,当下看文的人甚少,特别是稍长一点的,读的人更少。非常欣赏你的那句话,懂者自懂。因此,对读者,我皆视为知音,所表达的,唯有感谢。祝福老师!
7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11-22 15:48:40
  读了岚亮老师这篇作品,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所写的长篇小说《大地》,也让我想起曾经读过中国著名作家湖南作协主席王跃文老师的中篇小说《漫水》,认真作以比较后发现,岚亮老师这篇作品可以与上面我所读过的两篇作品相媲美。在各种场景的描述上有异出同功之美。
   本文语言简洁,岚亮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完美地诠释了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文景观、故乡的风土人情。文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人情世故描述得生动活泼,同时让我钦佩的是岚亮老师在文中把母亲比作大地的语句,我认为非常贴切。
   拜读学习岚亮老师的宏篇大作,向岚亮老师问好,远握,祝冬日吉祥!
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感谢美好的大自然,感谢在心中珍藏!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29:45
  代老师好!咱俩有个特点,就是写文都有那么一点长,没办法,谁叫每当回首,往事就如烟,连绵不断呢。老师是个饱学之人,说来惭愧,我在乡下长大,阅读量十分有限,好在当年有好几个阿公挺会讲古,再者就是那些唱词人,他们隔三差五的到村里来唱鼓词,学到了一些东西。十分感谢代老师对拙作的认可。遥祝冬暖,创作大丰!
8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11-22 16:42:56
  “离开故乡,是为了理想的诗和远方;投奔大地,是为了永远的远方和诗。”只看亮哥这篇文的题记,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说的太经典了!亮哥这篇满怀着深情的大美之作,不仅带给我们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来自故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也带给我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亮哥与发小与乡亲的深厚情感、以及温暖中透射出的人性之美,令人动容,文章内容厚重,语言精美精粹,文采飞扬,洋洋洒洒一万多字,铺排有序,情节生动,浑然一体,彰显了亮哥深厚的文学功底,读完,令人酣畅淋漓,感慨万千,回味无穷。写的太精彩了!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亮哥,遥祝幸福快乐!旅途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2 17:39:34
  琳达妹子好!此刻,月亮出来了,是半轮的月,就挂在我的窗前。望着那一弯白玉的船,读着你的留言,是温暖的。我的故乡舟浦,是一个庞大的古村落,以前房舍俨然,路巷密布,人丁兴旺,是一个山青水秀,人丁兴旺的地方。这些年,尽管变得年轻,但日趋萧条,每次回到故乡,我的心情都是惆怅的,因而我的故乡情一直都是淡淡的哀愁。这次回故乡,有了全新的感受,它是诗意的,青春的,希望的,令人留恋的。深谢你的雅评,遥祝冬暖!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1-22 18:03:54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远离故土的游子,心始终漂浮着,哪怕在外面风光无限,但始终没有伸进泥土,没有归属感,只有回到故土,才感受到大地无私深沉的爱心中才踏实。儿时的伙伴是最真挚的,儿时的称呼是最亲切的。回到故土,走山林,捉菌子,曾经的牛棚今日的别墅,从中找记忆,慰情怀。又是一篇美文佳作,点赞学习,问候老师,祝福!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3 06:38:28
  红花草老师好,十分感谢你的雅评,祝你万事如意!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1-22 20:11:51
  此篇文章不得了,如读故事会,如看连环画,丰厚、醇美、朴素、清新。感情真挚,口语表达自然,在娓娓的讲述之中蕴涵着深深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可以说,此文是掏出“心灵”来写家乡的人和事,幽默平淡中见深长,读罢,余味长留,不舍掩卷。所谓美文绝品,我想不外如是吧!此处点100个赞!遥握问候,谨祝冬暖一切都好!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3-11-23 06:39:31
  老妹子好!飞机即将起飞,谢谢你的雅评和鼓励,祝快乐幸福!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