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酒家】马帮汉子前传(小说)

精品 【酒家】马帮汉子前传(小说)


作者:山泉 探花,1414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88发表时间:2013-12-04 17:31:32
摘要:山峰层层叠叠,除了山还是山,只有如羊肠子一样的山间小道,时隐时现,一直向前延伸……

【酒家】马帮汉子前传(小说) 【1】
   民国十九年腊月。
   北风呼啸,寒气袭人,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在傍晚的夜色中隐隐约约。
   “爹呀,爹……”孩子撕心裂肺的嚎哭声,一阵阵从村头一座破败的四合院里传来。四合院正堂,屋内床上,直挺挺地躺着一具脸色蜡黄、骨瘦如柴的尸体。床边,两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双手推搡着尸体在哭喊,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少妇,悲伤地站在床边低泣。
   这是一户姓石的普通人家。
   石家祖籍是在离这山村很远的小镇上,以骡马和经商为生。石家手下的一个小马锅头,老家就在这山村里,他嗜赌成性,欠了石家的债,就把他家山村的田地抵债给石家。石家老高祖的旗下有一个不成器的侄子,被安排到这小山村来看田地,并在本村随便娶了个佃户家的女人,从此石家在这个叫阿秀的山村里就有了一支人。
   那个不成器的侄子,想不到养育了成器的儿孙,经过几代经营,在小山村家业渐渐丰盈起来,一度做到良田千顷,骡马成群。
   不知道是不是遗传,到了死鬼这一辈,家道就破落了。
   死鬼年轻气盛,不听父母的话好好盘田种地、经营骡马,经常和手下的马帮走南闯北,吃喝嫖赌,在经常往返于滇西南以及毗邻的小国家中,不经意间染上了毒瘾,抽洋烟(鸦片)成为他的爱好。不几年,气死了双亲,充实的家财渐渐在他的吞云吐雾中散去。
   死鬼有个漂亮的邻村财主家娶来的妻子胡氏,有两个称心如意,名字叫石荣石生的男孩子。
   这一年他才三十六岁,眼泪鼻涕,抓天抓地中就毒瘾发作,又无钱买大烟,病入膏肓,一命呜呼。
   胡氏一个小女人,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丈夫抽上大烟后,她多次劝阻,骄横的丈夫就不听她的,弄不好,还遭来一顿拳打脚踢,于是,她在每一次吵闹后,就带孩子回娘家,娘家嫂子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不几天,又被她嫂子骂回来。
   她是娘家里最小的么女,父母已经年老,娘家名义上是兄长当家,但她那憨厚的兄长,就娶了个泼辣心毒的老婆,父母年迈,老婆就独揽家庭大权,兄长无可奈何。
   嫂子天天骂鸡骂狗,骂丈夫是窝囊废,骂公婆是老不死的。何况胡氏才是一个小姑子,夫家状况不好,自是遭到鄙视。
   胡氏年纪轻轻,丈夫就死了,娘家又不待见,自然很辛酸,在她的思想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根深蒂固,就想不到嫁了一个不成器的短命鬼。
   好在两个年幼的孩子很听话。
  
   看着两个孩子哭得鼻涕眼泪,她的心仿佛也碎了,死的死了,活着的人,日子还是要过的。
   她安慰两个年幼的孩子说:“孩子呀,别哭了,你死鬼爹也死了,入土为安。荣儿你赶紧去找你三叔,让他想办法来帮忙埋葬你爹。”
   在当地有俗话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六十等死路,这死鬼才三十多岁的人,是不会准备棺材的,更何况五十岁前死的,都叫短命鬼。
   才八岁的荣儿用袖子擦掉泪水,拿着母亲准备好的松明子火把,沿山路走了十多公里,找到了在小镇上经商的父亲的第三个堂弟。
   “这个败家子早该死了!”看到侄子跪在自己面前,哭诉着把事情说完,三叔怒气冲冲地说,“这种短命鬼绝对不配进入祖宗墓地!孩子,你回去告诉你娘,别急,明天我叫几个长工来,用块破床板,一床烂草席,抬去乱葬岗埋了就是。”
   小山村后面有一处怪石林立、寸草不生的一片荒郊,叫乱葬岗,平时哪家的小孩子夭折或者短命的人死了,就抬到这里随便埋了。
   乱葬岗上,天长日久,白骨累累,白天乌鸦怪叫,野狗疯癫,夜晚磷火点点,风声鹤唳。哪怕是大白天,村子里胆子小的人上山砍柴放牛都不敢路过。
   抽大烟的短命鬼死后,母子三人靠荣儿外公外婆悄悄接济和小镇上的亲戚朋友相帮,苦苦熬着日子。真的苦了胡氏,从来什么也不会做的她,只能绣点背孩子用的当地叫背裳的衬面和鞋帮子,托人到小镇上卖,两个年幼的孩子,就帮村子里的大户人家放牛。
   日子在艰难困苦中度过。
  
   【2】
   四年后,荣儿也已经长到十二岁,看到母亲辛苦操持着这个家,他用瘦弱的身体,在帮人放牛的同时,还上山砍柴,下地耕种着家里被父亲卖不掉的几亩贫瘠的山地,尽可能帮衬着家里的生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荣儿小哥俩,在村子里倍受人的欺凌,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骂他们有娘无爹的小杂种。石荣性格刚烈,每每和小伙伴们打架,经常鼻青眼肿地回家。
   “孩子呀,我们孤儿寡母的,你在外边要忍着一些,这年头,人都是嫌贫爱富,不要老和人家打架。”胡氏每次看到儿子被人打的惨样,一边流着眼泪,帮儿子擦草药,一边安慰说。
   “娘,您放心,总有一天,我会让村子里的人们另眼相看的,会让娘您过上好日子的。”小小的石荣信心满怀地对娘说。
   说来容易做来难,要改变家庭的困境,不是一日之功。但石荣心底,总是暗暗期盼着有出头的一天。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亲戚也慢慢不来往了,看着吃了上顿无下顿的家,无奈之下,胡氏突然想到了丈夫的一个三妹,嫁到景洪的澜沧江边,一个叫橄榄坝的地方,由于家道中落,路途遥远,就很久不联系了。
   丈夫那个三妹长得如花似玉,原来是嫁在小县城一户殷实的商人家的,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会生育,犯了七出之条,就被丈夫休了,另辟一处小院,供给伙食,配两个粗丫头给她使唤,让她孤寂难耐,成天以泪洗面。
   有一次,橄榄坝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随马帮来小县城,无意间看到了她,被其美貌所吸引,轻轻勾引之下,干柴烈火,就苟合在一起,等公子家马帮从省城回来,五百块花钱(“花钱”是当时类似袁大头一样的钱币),就把她娶了回去。
   听说到了橄榄坝,公子哥厚爱有加,颇得宠幸。
  
   这日,胡氏把石荣叫到跟前,说:“荣儿,你也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现在生活这样艰难,我想了很久了,你去找你三娘吧,她嫁在橄榄坝的一个财主家,具体地点我也不知道,只是你父亲以前说过一下。你一直往南走,沿途问人,可能会找到的。找到后,让她帮帮你,以后能够过日子了,再来接娘和你兄弟。”
   说完,泪如雨下。
   石荣听娘说后,高兴异常,在这个小山村,天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而今听娘说,还有这么一个亲戚,他巴不得立马就去。
   当地人特别是男孩子,都有走坝子的习惯。走坝子就是离开家乡,去坝子里富庶的地方讨生活。
   这走坝子,机会和风险各半,那些地方是亚热带,种什么庄稼都有好收成,加之比邻缅甸老挝,开矿石、种橡胶、栽罂粟,和边民常来常往做生意,附近村子里有去过的人回来后,都揣着大包的花钱,家里一下子就发了。
   但去的人,十有八九回不来,那是因为坝子里有瘴气,热带森林里有大象、野猪等野兽,以及干蚂蟥、小黑虫之类让人无法防备的小东西,有凶残的土著民族,还有沿途的土匪大盗。大多数人不是得病死就是被人杀了,很多人连尸骨都找不到。
   听说还要路过那些卡瓦人居住的地方,他们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与世隔绝。有一种怪异的生活习惯,是每年到秋收时节,要到有人经过的路口,抓几个过路的汉人杀了,特别是有络腮胡子的男人,把头割下来,挑在高高的竹竿上,巫师主持仪式,祭祀天地,以祈求风调雨顺,事事平安。他们的这习俗代代延续下来,就连当地官府也无可奈何。
   胡氏在娘家的时候,是听人讲过一些骇闻的,让孩子去走坝子,十死一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娘,我去我去!”石荣不知道走坝子的凶险,高兴地说,“等我苦到了钱,就捎回来,如果真的找到了三娘,有了着落,就来接您和小弟。”
   “哥哥,我也要去。”石生说。
   “小弟乖,你去了,娘就没有伴了。哥走后,你要好好听娘的话。”石荣像个小大人一样交代兄弟。
   石生嘟哝着,老大不高兴。
   是夜,胡氏千叮咛,万嘱咐,要儿子一路上千万小心。一般赶路在白天,晚上尽量找村子歇脚,见到人嘴要甜,帮人家做事手脚要勤快,不要和人吵嘴打架等等,絮絮叨叨到半夜。
   天还没亮,她就起来,煮了两个平时用来换盐巴之类舍不得吃的鸡蛋,熬了点稀饭,把石荣叫起来。
   天蒙蒙亮,母子依依告别。
   小山村对面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个小男孩,肩上背着破旧的褡裢,里面放着一套半旧的衣裤和娘老早起来亲自蒸的十多个窝窝头,朝着山外山走去。
   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石荣依依不舍地回望了一下,看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娘牵着小弟,还在朝他挥手。
   他心里空落落的,但没有停下脚步,只是眼里的泪水,不自禁地涌出了。
  
   【3】
   这滇南的山脉,山连着山,就没有尽头。
   群山滴翠的山坳间,有一片野花盛开的草坪,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一件细花衣衫,粗布裤子,头上扎着的羊角辫,随着她一蹦一跳晃来晃去。
   看着眼前的山羊在悠闲地吃草,小女孩边哼着从赶马人那里听来的不知名的山歌,边兴高采烈地采摘着草坪上的野花。
   那些羊是很听话的,放羊的长工大叔把羊赶到草木茂盛的地方,让孩子一个人看着,前去砍柴了。
  
   她的家就在离草坪不远的森林里,村子叫三家村,听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只有三户人家,那是山外的人来这里打猎,天黑回不去了,就在这里搭间简陋的茅草屋,居住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大山之间的村子。
   村子边常年流淌着山溪水,形成了一条半深不浅的小箐沟。箐沟里,溪水长流,怪石堆砌。
   沟边有一座古老的水磨房,石头垒成的屋顶和墙壁上,长满了喇叭花之类的藤蔓。磨房里吱吱呀呀的石磨声,像村民们千年不变的日子。
   磨房旁边,是走出村子唯一的小路,横跨小箐沟之间一座古老的石拱桥上,石板磨得光滑,还间杂着深深浅浅的马蹄印。
   这茶马古道,在滇南历史悠久。
   小山村就坐落在古驿道边。
   山间铃响,马帮来来去去,给小山村注入了生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比其他村子里的人,要开明开朗得多,是因为那些南来北往,赶马的马锅头,为他们带来了山外的文化。
   当然,这里也是土匪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小女孩家姓普,和小山村的人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彝族。她家从老高祖手上,就开了个“普家大马店”。这大马店,其实就是一个驿站,是马帮来往歇脚的地方。
   小女孩名叫小花,她有两个姐姐,母亲就没有生一个哥弟。小花排行第三,村子里的小伙伴,都叫她三丫头,她性格古怪精灵,却生得像山里缀满露珠的野花,俊俏可人。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远山近黛的眉毛,稚嫩的小苹果脸上,一笑两个小酒窝,小小年纪,人见人爱。
   人无三称心,当地人说,这普家,论钱财日进斗金,但到了花她爹这一代就是单传的独苗,花她奶天天唠叨儿媳妇,说她是只打抱不下蛋的母鸡,一口气生出来的,是三朵山花。
   花的两个姐姐,也是容貌可人,叫大花二花,花她奶说,村子里养着看家的狗的名字,大多叫小花小黄小黑之类的,为孙女取个狗的名字,吉祥,还可能生个小弟。
   小女孩不知道娘的苦恼,苦恼的是娘总逼着上私塾,她不像两个姐姐,摇头晃脑地背那些“增广贤文”、“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总是逃过家里特意请来的先生,黏着放羊的长工大叔去山里玩。
   过路在她家大马店歇脚的马帮叔叔哥哥们,每次来她家,总是要和她逗乐玩,从小,她就耳闻目睹了许多新奇的事物。
   靠山吃山,她爷爷老普掌柜不仅精心经营着马店,还饲养了很多山羊。掌柜说,山里养的羊,都是吃野生的花草树木,野生蘑菇,长得壮,羊肉是辛苦的马锅头们最喜欢吃的。
   一对对马帮路过,闻到了普家羊肉香,又一次次返回。
   普家在三家村算一个不错的人家,那些土匪来了,一家人忙得团团转,又是接待吃喝,又是塞花钱。土匪也有讲道义的,日子久了,就不乱抢乱杀,普家生意得以一直延续。
  
   “哥哥去走坝子呐,妹妹你等得慌……”天近傍晚,小花哼着马锅头们那里听来的她自己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赶马歌,赶着听话的羊群回家。
   几只羊花草树叶吃多了,感觉口渴,到小溪边吃水。
   “小胡子,你还不赶紧回来,天要黑了哦。”小花忙过去溪边,准备驱赶到水边吃水的小胡子。她自己把那些山羊都取了名,这只小胡子和她一样调皮捣蛋。
   “啊……”从来胆子很大的她一声惊呼,她看到溪边乱石之间,有一个衣衫褴褛,血肉模糊的小男孩。
  
   【4】
   “大爹,大娘,让我在你们柴房和马厩里歇一晚好吗?”石荣在傍晚的时候,总是尽可能找到路边的村子,恳求好心的人家给住一晚。
   山里人善良,他嘴又甜,找到的人家,不仅让他住宿,还尽可能地给他点吃的,指点他去橄榄坝的方向,他记得娘的话,沿途能够帮人的,也尽量帮人家做事,换取点干粮。

共 20622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一群又一群吃苦耐劳、勇敢坚韧的马帮汉子,抛家离子,风餐露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跟险恶易变的自然环境斗,跟凶狠残暴的土匪强盗斗,用自己坚实的步伐和骡马的硬蹄,踩出了一条辛酸又辉煌的贸易之路,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马帮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凡的一笔。作者是熟悉大西南风物的,用富有特色的地方俚语,和精巧的安排,顺畅自然的描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关于马帮的故事,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茶马古道上的风土人情。故事前后跨度十几年,作者交待繁简适宜,尤其是语言合乎人物身份,人物勾勒形象传神,值得反复品味。末尾“羊肠子一样的山间小道”和一串省略号寓意丰富,又言简意赅,引人遐想,满心期待后续精彩。荐阅。【编辑:素馨】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5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馨        2013-12-04 17:33:39
  暑假在丽江、香格里拉玩时,亲自尝试了骑马,也对茶马古道和马帮有了一些皮毛的认识。故而看到大哥的文,就抢了过来。不妥之处,还请大哥谅解。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1 楼        文友:山泉        2013-12-06 09:16:31
  索馨辛苦了!
   占用你很长时间编辑和修改,谢谢!
2 楼        文友:素馨        2013-12-04 17:34:23
  特喜欢大哥最末尾的这句话。期待下文。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2 楼        文友:山泉        2013-12-06 09:23:06
  文章为原创首发。
   故事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原来曾经写过一篇《马帮汉子》,感觉前面的故事和交代不够,才有了这前传。本来标题是《山外山》,现在的标题是付标题,为与原来一篇衔接,才改成前传。后续许会还有,等有时间再说。
   文中很多方言,能够注明的地方已经注明了,未注明还有很多,云、贵、川的朋友们是能看懂的。
   再次写过素馨精心编辑!
3 楼        文友:一帘花影        2013-12-04 20:05:48
  阵容强大,脉络清晰,别开生面,人物个性鲜明,文笔风格独特。很精彩的小说!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山泉        2013-12-06 09:24:21
  谢谢花影!酒家的老朋友!
4 楼        文友:红月亮        2013-12-05 15:37:20
  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石荣从一个穷小子被普家收留长成一个强壮的后生,跟小花相爱,被马帮锅头看中,不料幸福来临灾难也来临,乱世怎么会有家,普家被一把火烧了,普家的人也只剩下小花和他,他说要报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只有和谐的社会才会有安宁幸福的生活.
学不会旋转的人
回复4 楼        文友:山泉        2013-12-06 09:26:39
  谢谢朋友惠评!
   乱世,不仅仅造就了英雄,更多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百姓,他们平常的经历,总是抒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5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12-06 19:29:34
  很精彩,读来爱不释手。
   这样的小说,读起来很有感觉、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5 楼        文友:山泉        2013-12-07 09:46:47
  问好故事君,辛苦了!
6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3-12-07 13:06:02
  山泉老友的这篇文章发出的当天晚上我就读完了,奇怪的是那夜做了一个梦,梦见的场景正好是石荣和小花相遇的场景,小花穿着碎花衬衫,背着背篓,我的梦中,她是一个十分清秀的女孩子。这篇作品结构考究,突出细节,采用插叙的方式来叙述,读完让人意犹未尽,从回复看出原来是作品的前传,那么还应该有后传的,我很期待。
   反过来再说作品,地域色彩极其浓郁,从语言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小花不喜欢上私塾这个细节让人读出作品的别出心裁。就这一笔,让人联想到她与石荣的结合合情合理。作品具有很大的留白空间,比如石荣娘与大锅头的爱情,比如石荣寻小姑的结局,这些更能体现出作品给人的思考空间。
   近两万字的作品,我读得很过瘾,喜欢。问好故人。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6 楼        文友:山泉        2013-12-09 09:25:23
  谢谢小娴!
   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希望得到读者特别是相知文友的认可。
   我知道你很忙,我知道朋友就在身边,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有了文字,有了文友,感觉暖暖的。
7 楼        文友:雪飞        2014-01-18 08:04:37
  马帮一直也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先来拜访,再认真读!
8 楼        文友:铁禾        2014-04-16 01:18:28
  有作家言:“小说最大的挑战不是主题,不是结构,不是语言,而是细节,情节只能组成小说的骨架,细节才是小说的血肉。”优秀的小说当有细节之魅!读到好的小说,当顶!
铁禾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