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小说的创作体会

精品 【梧桐随笔】小说的创作体会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0发表时间:2014-04-24 11:55:29

【梧桐随笔】小说的创作体会 小说,在中国的发展虽不及诗歌与散文,同样是源远流长。既然谈到小说,不妨先了解“小说”,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的《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论,就是闲言碎语,街谈巷语,并不是我们今天与小说的观念。到了东汉的桓谭,他在《新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小说家」列为十家之後,其下的定义为:「小说家者流,盖出於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之所造也。」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意思都是有人将街谈巷语汇集起来,编成了故事,就是小说。这种解释已经与现代的小说的意义相近了。
   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自宋代开始就已经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
   而白话小说则起源於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那么,现代小说又究竟是是什么样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安、传奇、武侠、言情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上面关于小说的来源和定义源于网络,也是一般文学理论界对小说的基本理解和认知。我想就自己在小说创作过程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文友一起讨论。
  
   关于短篇小说与叙事散文
  
   散文中有一类是叙事为主的,记述一件,或者几件事情的发展过程。其中往往也有人物和人物之间对话,甚至包括心理活动的刻画。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之间究竟如何界定?到现在并没有明确,也一定有许多文友感到困惑。
   先举个例子,下面一篇短文,是本人习作。
   传递
   一日在辛庄搭乘1号线。站在月台上,面临着轨道线,身后很快涌满候车的人。我庆幸今天应该可以有座位。
   列车驶近,身后的人立刻骚动。
   车门打开,我已经不是第一个跨进去的人。
   人们蜂拥的抢座,多数是年轻人。背后居然还有一双手拽我!明显是企图拉住我取而代之,因为前面还有几个空座。
   带着不满,我用力甩开那双手,头也不回,脚下没有停止,还是坐到了空座。背后的那个人几乎同时坐到了我身旁。此刻才看清是个背着行李的女孩子,也许是个学生?
   我很快原谅她的鲁莽,因为她的背上是个沉重的背囊。她也没有为刚才的举动感到不安,或许心中只是在侥幸,还是有了一个可以歇脚的座位。
   列车驶入下个车站,上来更多的人。
   车厢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自然不可能有空余的座位。上车的人群里,有两个抱着孩子。他们正在艰难地摇晃着向里面挤,路过的座位上,却没有一个年轻人起身!
   我站起来招呼着:“过来坐吧。”
   抱着孩子的是个60来岁的妇女,坐下后,第一句话是
   “谢谢!上海人真好!”
   看她周围的亲人,显然是一家来沪打工的外地人。在其中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两个孩子长得如此想象,应该是对“双胞胎”。
   母亲怀里的孩子正在哭闹,母亲却在行进的列车上摇摇晃晃一脸无奈。
   那个坐在我旁边,刚刚把沉重的背囊卸下,抱在自己怀里的年轻姑娘,先是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对那位抱着孩子的母亲说:“你来坐这里。”
   小姑娘抱着行囊站起来,走到我的旁边。
   “谢谢啊,谢谢!上海就是好,上海人就是好!”
   这一家外地人,除去这句话,似乎找不到其他可以表述的语言。
   姑娘吃力地抱着沉重的行囊,脸上挂着光彩夺目的微笑,却对着我轻轻说了句。
   “谢谢你,叔叔!”
   我先错愕,然后也笑了。
   这篇短文,该属于散文,还是短篇小说?按照散文的特点,很显然是叙事散文,有事件发展完整交代,也有参与事件的人物刻画。是不是很出色的散文姑且不论,可以算散文是肯定的。那么,又能不能算是小说呢?按照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来分析,同样没有丝毫问题。
   有人物:“我”“姑娘”“老妇人”“年轻母亲”。
   有情节:“我”与“姑娘”登车抢行,抢位,抱小孩的外地人上车后,“我”先行让座给抱孩子的老妇人,外地老妇人的感激言语“上海人真好”然后是“姑娘”让座给年轻母亲,年轻母亲的再一次重复这句话表示感激,“姑娘”和“我”的眼神交流,“姑娘”的“谢谢叔叔”,我的错愕与微笑。结束。
   有环境:上班高峰时的上海地铁一号线车厢内,莘庄至莲花路之间。
   人物是特定的,对话有鲜明的个性和语言风格。短文中人物对话非常少,当然因为文章就很短,全文不超过700字。一共只有五句话:
   第一句是“我”说的。
   “过来坐吧。”
   非常简单直白,没有任何感情修饰。但是却有强烈的内涵。因为前面的环境描写,起到抑制潜台词的作用。第一,车厢内非常拥挤,不可能再有空座位。第二,抱孩子的外地人艰难的在车厢内挤着,摇晃着,却没有一个年轻人让位!于是这个“我”,一个老年人不得不站起来了。这句简单的对话,是他的身份决定的,也是一种心情在起作用。
   第二句是老妇人的感谢。
   “谢谢!上海人真好!”
   语言充满发自内心的感激,是真诚的,是简单的。可谓字字有内涵的。谢谢,是对老人给自己让座的感激,上海人是突出她自己是外地人,真好,对上海的感动,对上海人的敬佩。简单的语言暗含着境界的提升。
   第三句是年轻姑娘主动让座。
   “你来坐这里。”
   也是非常简单的语言,而且与“我”说的不同。这就是每个人的语言都要有自身身份和特点。同样,这句话表现出一个姑娘思想上巨大转变,从和老人抢行、抢座,到受到老人让座的感染,主动让座,这是人物的升华。
   第四句是年轻母亲的感动。
   “谢谢啊,谢谢!上海就是好,上海人就是好!”
   年轻的妈妈用了两个“谢谢”,两次重复“上海人就是好”,既是要突出不同人物对话风格,也是突出主题需要。
   最后一句,是“姑娘”对“我”说的。
   “谢谢你,叔叔!”
   又是谢谢!姑娘谢什么?文章没有加以说明,因为完全不需要说明了。因为这个内涵就是短文要突出表现的主题思想,已经明确在标题里——“传递”。传递什么?一种精神,一种平凡的伟大,一种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思想和行为,是可以通过我们每个人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去传递的。
   情节方面也是做了足够的垫铺与安排。上车前的拥挤、抢行、抢座。主人公“我”不满的情绪,姑娘身负的大包袱,行进列车的晃动,拥挤程度的不断增加,抱孩子外地人上车后的艰难,无动于衷的年轻乘客,都做了必要的描写和烘托。从头至尾在情节上做好了安排。
   环境是特定的,上海地铁一号线,早晨的上班高峰时段。
   个人以为完全符合短篇小说的要素。
   那么这篇文章究竟该归于哪一类?叙事散文,还是短篇小说?
   我在前面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说明一下,在短篇小说和叙事散文之间的临界点,是有些难以界定的。或者更准确说,是二者颇有相似处。就本人的认识,可以这样来进一步分析:凡是短篇小说,都可以同时纳入叙事散文的范畴;但并非所有叙事散文,可以同时算作短篇小说。也就是说,短篇小说这个概念的定义方面,内涵会大于叙事散文;而叙事散文的外延部分,又比短篇小说要大一些,所以可以包容短篇小说。
  
   小说的人物刻画
  
   无论是短篇,还是中长篇小说,就小说三要素而言,第一重要还是人物。人物的刻画是小说是否成功的最重要一环。一部小说,是否看可以获得成功?就看其中人物刻画是否成功。成功的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所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立体的,有生命的。就读者看的角度而言,“他”可以与你对话,交谈,甚至做到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你可以与“他”,同呼吸、共命运,为“他”喜,为“他”忧,为“他”恨,为“他”仇。那么,从作者创作角度呢?当你成功刻画出来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以后,“他”甚至可以引导你去继续丰满自己的形象,引导你一步的情节发展。“他”甚至不再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相反,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这个具有灵魂的人物,来主导你的作品。
   关于小说人物创作的许多理论中,都会提到要塑造典型形象、典型人物。这个人物不是任何人,包括不是你塑造人物所使用的所谓人物原型。“他”只能是唯一的那一个。这里强调的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而且是不可替代,不会混淆的个性。比如我们读水浒的时候,谁也不会把李逵和鲁智深混淆。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尽管都有诗歌莽汉子的共性,却更多是自己各自不同的鲜明个性。
   那么,我们在写小说,塑造人物的时候,一般会从哪些方面来创作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呢?主要是以下几点: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刻画。在中国小说,主要是前三个方面,而外国的优秀小说,则非常注重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有些甚至可以通篇没有一句对话和动作描写,仅靠心理活动刻画,让人物照样栩栩如生。我们主要一起研讨前面三个方面。
  
   人物的肖像刻画
  
   一部好作品,一定非常注重人物肖像的刻画。我们以著名的小说《红楼梦》为例,来看看曹雪芹是怎样塑造他的人物形象?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这是《红楼梦》中第一次亮相的“三春”的形象刻画,其中第一个“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八个字的肖像描写,写的就是迎春。当然肖像的描述,往往是与形象描述结合在一起,甚至包括风采、眼神都是主要表现的地方。比如第二个探春的亮相:“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很明显,曹雪芹在描述探春时的笔墨远重于对迎春时所用。理由是不言而喻的,探春是曹大师笔下一个很重要人物,是仅次于宝黛云的人物。当然会加重笔墨。第三个更加简洁,“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因为此时的惜春太小,同时因为惜春在全书中份量更轻。
   曹大师对重点人物在这方面的刻画,可谓重彩浓墨。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蚤,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这是王熙凤的亮相,包括前面还有几句话: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真是可谓先声夺人!辣子凤姐的形象耀然纸上。曹雪芹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凤姐的服侍衣着,最后是几句肖像刻画:“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蚤,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该是有多么形象化?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苗条、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美则美至极致,凶恶已是伏笔在前。
   “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是全书主人公宝玉出场了,当然也是重彩浓墨,从头写到脚,再加肖像描述,那简直就是天下无双的美男童。难怪我们这些后人实在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演员来饰演他了。因为“他”只存活在曹大师的“红楼梦”中。

共 22689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一位德艺双馨,着作等身的长者。作者在本文中,怀着对事业执着,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将自己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理解,以及自己在创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出来,这种赐稿的品质,令人肃然起敬。作者在文章在认为,中国的小说发展虽不及诗歌与散文,同样是源远流长。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即是表现人物活动的学问。因为人物的活动的活动,集中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即是情节,人物的一切活动总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社会学家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因此,在文学理论中,人们把构成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并显示其基本特征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人物、情节、环境三个基本要素。而构成小说这种文学式样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小说的内容因素,包括小说的素材、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二是小说的形式要素,包括小说的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技巧等。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才把最能显示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独特性的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三要素”。在此基础上,作者以演绎推理的手法,先将自己概括的文艺理论抽象出来,然后又用具体的典型的作品以及自己的创作为例,加入论证。论证严密,观点精准,理论高深,层层深入,最后推导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自己的结论。本文既是学习文学理论的好丛书,又是习作者写作入门的教科书。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晚霞晓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25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24 11:57:10
  作者以演绎推理的手法,先将自己概括的文艺理论抽象出来,然后又用具体的典型的作品以及自己的创作为例,加入论证。论证严密,观点精准,理论高深,层层深入,最后推导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自己的结论。本文既是学习文学理论的好丛书,又是习作者写作入门的教科书。欣赏老师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5 10:50:32
  见笑见笑,一点个人体会而已。
2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4-24 12:25:36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欣赏老师佳作,江山因你而精彩,梧桐因你而骄傲!问候江社。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5 10:50:53
  谢谢你。
3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24 12:47:10
  作者的文章就是一部小说写作的教科书,既有名著的例子,又有自己文章的剖析,小说三要素,介绍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让人一看就懂。虽是高屋建瓴,却无阳春白雪之嫌,不卖弄,不浮夸,实在得很!学习了,欣赏了!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5 10:51:14
  谢谢何君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4-24 14:03:17
  这篇小说随笔论证严,观点准确,是作者对文学的理解和自己的心得;也是读者学习文学理论的好文章。欣赏老师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5 10:51:52
  谢谢吴社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25 06:52:17
  恭喜江社又摘一精,谢谢!问好,祝创作丰收!
6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4-25 08:17:21
  恭喜江社获得又一精品,远握!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6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4-25 10:52:18
  谢谢了。
7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06-02 06:47:27
  认真拜读,获益匪浅,看你说真奇怪,昨天不是没有推荐吗?怎么今天全推荐了呢来老师不但是大家,而且是杂家全家,对各种文体,都了然于胸,实在令人佩服,向您学习,盼以后能多多指教。
回复7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04 08:14:23
  你太客气了啊。
8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06-09 15:27:32
  再次前来,发现上次留言的时候,怎么中间居然多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而那句话,实际是我跟另一个网友的聊天语言,如此粗枝大叶,实在不好意思,望老师见谅。文章虽然读了不止一遍,但真正到了自己身上,真正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还是困难不少,只能继续多向你们学习和请教了。
9 楼        文友:風滿樓        2014-07-30 10:08:09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代表全体初学者向您致敬!
一个挣扎在边缘地带的人
回复9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7-30 11:35:39
  太客气了。
10 楼        文友:上官亲民        2015-04-26 20:06:18
  来学习了!祝福满满
上官亲民,本名张珍,男,1980年生,河北省平泉市人。诗词创作者。出版诗集《诗咏天台山》。其作品《上官亲民诗词十首》在2016年“大好河山”中华全国诗文联赋大赛暨徐霞客文学奖征文中获“诗词”组银奖,出席了“相聚天台山”首届全国诗文大会。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