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电影剧本】支教

精品 【电影剧本】支教


作者:闲梦远 秀才,1681.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04发表时间:2014-06-09 20:05:01
摘要:王金玲,只身来到贵州中洞苗寨义务支教。山洞里不通电、不通路,内有一所小学,学校没教室,房子是借的,课桌是用玉米秆捆扎成的垛子。

故事梗概:
   豫西一家职工医院化验员王金玲,只身来到贵州中洞苗寨义务支教。山洞里不通电、不通路,内有一所小学,学校没教室,房子是借的,课桌是用玉米秆捆扎成的垛子。
   王金玲住进村民王兴国家。一天两餐玉米饭,很多时候,菜只是几个芋头或一碗素南瓜。王金玲虚脱晕倒,王兴国两口子往她脸上又是喷水又是做祈祷。
   王金玲尝试游戏式教学,让孩子们充当啄木鸟,看谁能把黑板上的题目“小虫子”吃掉。一次考试,题目是“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和“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孩子们的答案惊人一致:“长大了最想做农活,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妈妈。”王金玲无言以对。
   王金玲家访,走进梁秀、吴廖国、高梁等家庭。返回洞时天色已晚,孩子们正准备打着火把下山去接应。?
   原定半年的支教一晃而过。除夕晚上,面对爸爸的劝告,王金玲坚信,“我一个人是不能改变中洞人的生活,就好像一颗星不可能照亮整个黑夜,但一百颗,一万颗呢?只要自己是其中的一颗,那就足够了。”
   新学期将临,王金玲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中洞,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
   就要放暑假了,王金玲带着七个孩子到宗地乡赶集,不幸发生了车祸,骨盆严重骨折。
   王金玲引起各界关注,两名志愿者到洞里支教,一位美国老人圣诞节资助,省教育厅送来了远程教育设备,当地扶贫部门带来项目,外省好心人接走中洞孩子上学。
   王金玲出院当天,被淳朴的山民用滑竿一步一步抬到了中洞,这是何等的礼遇啊!
  
  
   1紫云县城汽车站门口日
   随着零零落落的人流,王金玲(28岁)掂着简单的行囊走出。与花花绿绿苗族服饰的人们相比,眉清目秀的王金玲来自中原的打扮,显得有点扎眼。
   临街的水果摊前,王金玲走近一中年摊主:“麻烦问一下,去县教育局从哪儿走?”
   中年摊主顺手一指:“往前走过两条街,向西一拐就到了。”
   2紫云县城街道日
   九月的阳光,鲜亮亮的,灼热中含有一丝凉意。
   典型的黔西小山城,寂寥,冷清。窄窄的街道,行人稀少,反倒显得有些宽绰。
   店铺一家挨一家,形形色色的门面装饰。偶而从录像店传来“叮叮咣咣”的打斗声,平添了些许热闹。
   王金玲平静而好奇的眼神,略显一丝疲惫。
   王金玲步履迟缓,仿佛在一步步丈量街道。
   3紫云县城十字街口日
   一排小推车,青菜,大肉,豆腐,安静的小贩们,三三两两的顾客。买卖双方讨价还价。
   王金玲片刻迟疑观望,继续前行。
   王金玲疲惫的眼神。
   王金玲迟缓的脚步。
   4紫云县教育局局长办公室日
   王金玲:“我叫王金玲,是河南桃林市一家医院的化验员,请了半年假,自愿来中洞小学支教的。”
   汪局长(42岁)起身让座,略带惊讶的目光:“吃得消吗?”
   王金玲毫不迟疑答道:“能!”
   汪局长:“你是学医的,专业不对口呀!”
   王金玲:“不懂,我会努力学,尽快学。低年级的数学还是可以的。”
   汪局长:“你怎么吃,怎么住?”
   王金玲:“住到洞里农户家,和他们一起吃饭。”
   5紫云县城街头小饭店正午
   一张小餐桌,几样简单饭菜,三瓶啤酒。
   汪局长为王金玲眼前的空杯倒啤酒,金黄色的啤酒沫适而可止地流出那么一丁点。
   汪局长:“你从城市来,根本过不惯洞里的生活。”
   办公室主任小胡(26岁)往王金玲眼前的盘子里夹菜。
   王金玲低头吃菜。
   汪局长盯着王金玲,目光最后落在身旁的塑料袋上。袋里依稀可见几件换洗衣服,其余是八、九册课本。
   汪局长和小胡耳语。
   小胡转身走出饭店。
   汪局长和王金玲碰杯,王金玲不胜酒力。
   小胡回到饭店,跟汪局长小声嘀咕:“汪局长,办妥了。”
   6紫云县城街头饭店门口日
   一辆普通桑塔纳车停在门口。
   小胡从对面商店跑出来,抱一纸箱东西。
   汪局长:“下午我还有个会,让小胡送你到水塘镇报到。”
   汪局长拉过抱纸箱的小胡,指给王金玲看:“一条被子,一床褥子,两条床单,你先将就着用。”
   王金玲执意不肯,非要自己掏钱:“再要你们帮助,我还来这里干嘛?”
   汪局长机灵一动:“就算我借给你的,总可以吧?”
   王金玲不便推辞。
   小胡把纸箱放进桑塔纳车后备箱,返回坐到前面副驾驶位上。王金玲手提鼓鼓的塑料袋,打开车门上了后座。
   汪局长掏出手机喊道:“要求只有一个,安全。王金玲姑娘人身安全出了问题,第一个免职的就是你,施光宇!”
   桑塔纳车绝尘而去。
   7乡间简易公路日
   桑塔纳车上司机专注的神情。
   副驾驶位上的小胡扭过头,要和后座的王金玲搭讪。
   王金玲怀抱鼓鼓的塑料袋已悄然入睡。
   小胡无可奈何地笑笑。
   8水塘镇政府门口日
   桑塔纳车嘎然而止,一股尘土跟了上来。
   教辅站站长施光宇(46岁)躲闪不及,被尘土团团包围。
   小胡走下车和施光宇寒暄握手。
   王金玲推开车门,精神抖擞跳下车来,和路上的昏睡判若两人。
   司机从后备箱里抱出纸箱,放在地上。
   施光宇喜出望外:“省上组织的支教自愿者,我们乡有十六个,都是大学生。像你这样来自外省,单身丫头,是头一个。敢一口说到中洞小学的,更是第一个!”
   9水塘镇至坝寨路上日
   峡谷,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湍急的河水。峰回路转,望不到尽头。
   施光宇驾驶摩托车“突突突”,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一蹦一跳。大纸箱用塑料绳牢牢捆在后支架上。王金玲怀抱塑料袋坐在后座一闪一闪的,瞅着飞驶而过的零星行道树,似乎有点晕。
   王金玲迎风大声喊道:“施站长,太猛了,慢点,注意安全——”喊声很快被摩托车巨大的“突突突”声所淹没。
   一块石子从摩托车后轮下弹出,一下子飞出老远。
   10坝寨至中洞山道日
   蜿蜒崎岖的山路,施光宇、王金玲一前一后费力攀登。
   施光宇叼着烟卷气喘吁吁,用草绳捆绑的一摞被褥,恰似一块石头压在施光宇的肩头。
   王金玲汗汗津津的脸,大颗汗珠顺着头发梢直往脖子里面滚。手中的塑料袋一晃一晃。
   画面暗。
   画面全黑显出片名:山村女教师
   11随着字幕打出主创人员名单,同时显出以下画面。
   12山道日
   山愈来愈陡。
   王金玲手脚并用,简直是爬着走路,两手扯着灌木条,脚蹬岩石,一步一步往前挪。
   施光宇站定喘息,抬头往上看,陡峭的绝壁似乎要压过来,脚边怪石嶙峋张牙舞爪。
   13垭口日
   王金玲转身回眸远方,一座座云遮雾罩的山峰直插蓝天,如高大的武士。山脚下的小河,如蓝色的飘带,娴静幽雅,象古戏深闺中的仕女。
   王金玲眼前不时有蝴蝶飞过,黑翅金边,秋阳下,熠熠闪光,精灵一般。
   14中洞口日
   高大的洞穴,象大山睁开的一只巨大的眼睛,洞前的修竹绿树恰是美丽的睫毛。
   王金玲站在洞口,倒吸一口凉气,恍惚觉得站在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施光宇:“专家测量过,洞高52米,洞口宽185米,洞深216米。”
   王金玲定了定神。
   洞口一带光线充足。篮球场,一大块平地,两根木柱支一个简易球篮,五块不规则的条形木板拼凑的篮板,铁圈不成水平歪斜下来。三个小学生抱个破旧的篮球,争来争去,零落的戏闹声。
   王金玲仰起脸望去,灰色的洞顶上,布满一个个刻蚀的漩涡。
   施光宇:“专家说,一万年前洞穴发育早期,地下水流汹涌澎湃淘刷顶板造成的。站在洞口可以听见洞中人说话的回声,嗡嗡嘤嘤。可走进去后,回声却消逝了。”
   王金玲走进洞里,果然很安静。王金玲露出惊讶的眼神。
   主创人员字幕出完。
   15洞中日
   王金玲跟随施光宇边走边看。
   用竹篱笆和玉米秸围成的屋子,一家挨着一家,成两排分布在洞的前半部。男人服饰普通。女人穿大襟,戴头帕,大襟和头帕上镶着一大一小两道花边,简约明快。
   走过任何一家人门前,主人都会含笑招呼:“家来,家来坐!”
   小鸡在地上觅食,悠哉游哉。
   小狗被栓在门槛,不甘心地瞪着来人汪汪乱叫,绳子一拽一拽的。
   16王兴国家门口黄昏
   王兴国(34岁)在杀鸡,热情招待施光宇一行人。
   17王兴国厨房黄昏
   妻子韦小静(32岁)从外面抱回红薯叶尖,很快炒出一盘菜来。
   18王兴国家日
   三间屋子。堂屋约20平米,正中一张小圆桌,放置一个暖水瓶。墙角,一口木箱,两把靠椅,一个乳白色小立柜,分上下两层,内面空空如也。
   木器和热水瓶表面的漆已经脱掉,看来年代久远。屋角有石磨、石碓。
   左厢房前后隔开,前面空荡荡,只有一个火塘挖在正中。后面是男女主人的卧室,屋里牵一道绳,衣服就搭在上面。
   右厢房前面是堆玉米的囤子,屋角几样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后面是厨房。
   左右厢房上面都用竹竿搭的阁楼,上楼靠一架用木棍做的梯子,放得很陡。踩着上去一闪一闪,颤颤巍巍。女主人韦小静上下如履平地。
   左厢房阁楼上是10岁女儿王秀珍的卧室,衣服搭在一根随便拉扯的绳子上。
   19王兴国堂屋夜
   饭桌上一大盆热气腾腾却煮得硬邦邦的鸡肉,一碗红辣椒角。
   王兴国扒着碗里的玉米糁子饭,吃得很香。
   施光宇扒着碗里的大米饭,吃得很艰难。
   王金玲用筷子夹红薯叶菜就大米饭吃,眉头皱了一下。
   施光宇:“凤国,你太偏心眼了,放着香喷喷的玉米饭不让客人吃?”
   王兴国满脸通红,木讷地一笑:“哪里,哪里,米饭才是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呢!”
   施光宇:“连米饭都煮不熟……”
   王秀珍快乐的眼神,咀嚼肉丝有滋有味。
   王金玲啃一只鸡腿,硬梆梆的肉,用牙撕了好几次,才勉强撕下一条肉丝来。王金玲顺手用筷子夹一角辣椒来掩饰尴尬。
   20洞口夜
   一堆篝火。四周围着席地而坐的村民。
   火星飘上深蓝的天空,一张张古铜色的脸在篝火的映照下,宛如生动的雕塑。
   王兴国吹起悠扬的唢呐。
   施光宇:“下面由我们的村民组长,给王老师唱一段山歌——”
   梁当中(30岁)唱道:“金盆淘米又淘沙,银盆栽树又栽花;问妹淘得哪样米,问妹栽得哪样花……”
   一阵热烈的掌声,高大的梁当中点头致谢,显得有点腼腆。
   一个上年纪的村民悠悠唱道:“我从东方来,我从荒古来,中原黄河岸边埋着我的祖先,翻过秦岭,翻过巴山,翻过十万大山,苗岭安营扎寨,世世代代生息繁衍……”
   现场气氛顿时变得肃穆。
   施光宇给王金玲介绍:“这是一首古歌,洞中人去世才唱的,诉说我们苗族人祖先迁徙的历程。由鬼师来唱,送亡灵回老家。”
   王金玲睁大眼睛边看边点头。
   21教师柳莲办公室夜
   圆脸蛋的柳莲(23岁):“先将就一点,教师宿舍还没盖好,暂时租住农家小屋。”
   王金玲环顾四周,随口答道:“没什么!”
   四周竹篾稀得可以清楚地看见外面的动静,屋里放着一张摇摇欲坠的办公桌,第二天要发给学生的新课本堆在上面,旁边一把背靠椅,一把长椅。
   屋子上面照例是用竹棍搭起来的阁楼,布满了不知哪年哪月开始挂的灰尘,把竹棍熏成了黑色。
   柳莲收拾床铺:“我是布依族的,老家离这儿20里,要走三个小时的山路。前年从安顺师范学校毕业,是这里的代课老师。我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师范生,我的父母都不识字,算帐要靠数玉米粒儿。”
   王金玲:“条件这么艰苦,你能受得了?”
   柳莲:“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春游,老师就带我们来过,洞里那天举行驱鬼仪式,洞口拦了绳子,不准外人进,我们就在洞口外搭起几块石头野炊。”
   王金玲抬起头,“嗯”了一声。
   柳莲:“要是学师范的都不来教学,这些孩子怎么办呢?还得象父母那样数玉米粒儿。”
   22柳莲阁楼上夜
   一张简易木床,一顶用化肥包装袋缝接起来的蚊帐。
   柳莲:“今晚你就住这儿。”
   王金玲:“太不好意思了。”
   柳莲莞尔一笑:“晚上走动用轻功,要不我在下面要吃灰尘的。”
   王金玲会心一笑:“好的,好的。”
   23柳莲阁楼下夜
   随着楼板轻微的响动,还是掉下些许灰尘。
   柳莲一丝苦笑,倒身睡在一长一短木椅拼凑的床上,安然入睡。
   24柳莲阁楼上夜
   王金玲钻进蚊帐,打了一个哈欠。头顶是石洞壁,第一次在没有顶的屋子睡觉,很新鲜,很担心。
   不多会,王金玲发出均匀的呼吸声,一脸酣睡。
   25洞口晨
   天色由黑变蓝,后由蓝变白。
   26柳莲阁楼上晨
   王金玲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用耳朵谛听:洞中人家一只公鸡叫鸣,不多会另一只公鸡打鸣。又一只公鸡打鸣,每只仅叫两声。后洞石缝各处滴下的水滴,掉在水桶里,“叮咚,叮咚”声悦耳动听。

共 31615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王金玲支教来到苗寨,在教辅站站长施光宇的带领下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前行,最后几乎手脚并用地才攀上学校所在地-洞中,热情的村民欢迎着这个来自城市的女教师。王金玲亲自目睹了这里艰苦的生活和孩子们求学的艰辛,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她不仅要教学,还要挑水做饭、照顾寄宿的学生,时间在考验着她的意志和能力,这里一切逐步走入正轨,上课、升国旗、做游戏、搞家访,一样都不少。她每每看到孩子们求知和好奇的眼睛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给孩子们未来的希望,有时自己晕倒了,爬起来继续工作。一次外出返回时出了车祸,农轮车四轮朝上,地上一片呻吟声,王金玲昏迷不醒躺在担架上被抬上救护车。孩子们想念老师,村民离不开王金玲,他们用滑竿一路挥汗如雨硬是将王金玲抬上山来,留守在洞内的孩子们纷纷出来迎接。也许是她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弗兰克.伯德老人捐款修建教师宿舍,几十个村民在修路,迎来了山区的巨变。王金玲要走了,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苗寨......剧本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山区女教师,同时记录了山区的艰苦生活教育现状,以及淳朴洞中人渴求知识的愿望,读后感概不已。显然,作者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才能写出如此接地气的作品,不浮夸、不造作,娓娓道来,慢慢诉说,似一股清泉流过,透着清澈和光洁。【编辑:一叶小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2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叶小舟        2014-06-09 20:08:57
  作者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才能写出如此接地气的作品,不浮夸、不造作,娓娓道来,慢慢诉说,似一股清泉流过,透着清澈和光洁。感谢对本栏目支持,祝好。
我只是一叶小舟,随风飘荡......
2 楼        文友:闲梦远        2014-06-10 12:27:25
  谢谢一叶小舟,谢谢你的鼓励!
热爱文字,从少年到白头
3 楼        文友:晋忻李        2014-06-12 10:59:40
  弘扬优秀文化与正能量,赞一个!
晋忻李
回复3 楼        文友:闲梦远        2014-06-12 19:06:50
  谢谢李老师,还要向你多学习呢。
4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07-20 12:40:57
  支教老师的艰难与坚持,让人感动。欣赏闲梦的电影剧本,真是大手笔呀。问好。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回复4 楼        文友:闲梦远        2014-07-24 08:46:03
  谢秋水光临!问好夏安!
5 楼        文友:铁禾        2014-08-05 15:02:03
  我不善写这种体裁,权当来剧院看戏凑热闹,茶坐舞台之下,看文友的精彩布局、塑造和导演,不失为一种享受。祝愿文友创作更进,今后有更多精彩佳作呈现!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闲梦远        2014-08-06 09:01:26
  欢迎光临,上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