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晚清悲歌(随笔)

精品 【丁香】晚清悲歌(随笔)


作者:吴需荣 秀才,24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5发表时间:2016-12-11 20:13:41


   一、盛世危言
   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句话其实不对,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也是盛世,我们正在谱写着中国的历史,而且,中国的将来肯定还会有盛世。准确的说,康乾盛世应该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乾隆过后不久的道光年间,中国就进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
   总在想,为什么辉煌的康乾盛世,很快就走入了悲惨的近代中国?为什么强盛的天朝上国,很快就成为人见人欺的弱小国家?没有渐变,几乎是突变,在康乾盛世中,中国发生了什么?
   其实,不是在中国发生了什么退化,而是在康乾盛世所在的十八世纪,世界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进化。看看和康熙、乾隆皇帝同时代的人吧:华盛顿、彼得大帝、罗伯斯庇尔、俾斯麦、拿破仑……明白了。当我们沉醉在古代史的最后一次辉煌时,西方列强已经走进了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走进资本主义社会,有种种因素,地大物博的资源,农耕文化的先进,安土重迁的儒家文化等等,毋庸赘述。可是,资本主义社会却实实在在地比封建社会发展迅猛,机械大工业的滥觞,使得西方列强的国力以倍加的速度发展。如果是康乾盛世的中国是一只漂亮的公鸡,而资本主义的西方则是一只只孔雀,当他们还未长成时,公鸡很漂亮,但他们长出了漂亮的羽毛以后,公鸡是永远比不上凤凰的。最为可怜的是,以乾隆为代表的自大的中国人,压根没想过那些蛮夷们,会发展超过自己,直接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反正天朝什么也不缺,咱们自得其乐。当1840年,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到了中国的面前,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的东西,从米、面、布等生活必需品到枪炮武器等等,都远远不如别人了。
   世界近代史的起点是1640年,而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1840年,整整两百年!也就是说,当中国被西方列强打醒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大帝国已经整整沉睡了两百年。在这两百年里,西方一直在进步、发展,而我们一直在舒适地躺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的土地上,以农业和简单的手工业幸福地生活。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天然带着侵略性,勇敢而贪婪的资本主义殖民者们,用自己的坚船利炮走遍了世界,掠夺了一块又一块殖民地,这时候,我们还在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终于,殖民者们来到了中国,富庶的这里成了没有保护的唐僧。
  
   二、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受苦受难的百年浩劫。当然,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所想不到的。
   鸦片不是好东西,那是肯定的。但是,鸦片不应该和毒品划等号,因为在林则徐禁烟前,鸦片交易是合法的,所以,鸦片只能和我们现在的香烟划等号。当然,香烟本质上和毒品类似,都会上瘾,都对人体有害。只不过香烟危害小些,而且能为国家提供巨额税收,所以香烟是合法的。当时,合法通关的鸦片并没有缴纳高额税收,但是,中国官僚的潜规则,使得不少与此相关的官员们可以中饱私囊,获益不少。所以,从当地官僚和外国商人,心知肚明,鸦片虽不好,但可以赚钱。林则徐初到两广时,提出禁烟口号,英国商人也以为是唱唱高调,然后捞点好处的。他们没想到,林则徐是动真格的。西方人也无法理解,怎么一个合法的交易,领导一个人说不让干就不让干了呢?但是,这是专制中国的特色。
   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大功绩:1、虎门销烟;2、近代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可惜的是,他的放眼看世界,是虎门销烟以后。在虎门销烟的时候,他还是和中国的所有官员一样,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包括对外文告,完全是对待蛮夷的口气。他没想到,英国一支小部队,远涉重洋而来,竟然让天朝上国的子弟兵们束手无策,最终不得已签订了城下之盟,而他自己,也成了清廷的替罪羊。所以,林则徐出于公心的禁烟,最终造成的后果,却是清朝多灾多难的起点。他是典型的爱国者,但没有实力基础的莽撞的爱国,结果是害了国家。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林则徐,因为,那个时代的人,都不会想到,大清的军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林则徐成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当然,和他一样先进的中国人,同样开眼看世界了。最著名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可惜的是,本书由于在中国不受重视,几乎绝版,但此书在偶然的机会东渡日本,却成为了日本国民几乎人手一册的畅销书。想想吧,甲午海战,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开眼看世界,靠着一两个人,是没有用的。只有全民族都有了开眼看世界的眼光,中国才会有希望。
   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被迫开放通商甚至割让的地方,在近代乃至现代,都慢慢成为了中国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在这点上,我们当然无需感谢侵略者,因为他们在我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无恶不作,但我们必须要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是远胜于清朝的封建制度的,受到资本主义经济浸染的那些受奴役的地方,都能发展超过未受奴役的封建王朝大地,这还不够让人警醒吗?
  
   三、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太平天国是作为农民反清起义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国的政治家们,以孙中山、毛泽东为代表,出于自己的政治需要,对此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人提出,太平天国其实就是赤裸裸的邪教。
   回到那段历史。太平军的创始人其实不是洪秀全,而是冯云山。就在冯云山孤身传教,吸引民众时,洪秀全这个落第举子安居家中。其实,冯云山要的只是洪秀全这个天王符号,只需要把他像神一样供奉,根本不需要他做任何事情。换句话说,洪只是精神领袖,冯才是真正的群众领袖。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君主立宪思想,神权政权是合一的,所以当洪秀全来到广西,不管他是不是能够真正的领导起这场起义,他都成为了真正的领导者。
   传教需要民众的愚信,所以地方豪强的势力至关重要。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是地方豪强,这两人的加入为拜上帝会的发展起了决定作用。所以,这两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早期领导者。石达开和韦昌辉同样是地方豪强,所以也成为了领导者。杨秀清是有心计的人,他借酒装疯式的天父附体,其实本是冯云山欺骗百姓的把戏,但他却借此上位,成为了太平军的二把手。
   太平军真正的骨干是冯云山,不幸的是,他很快牺牲了。当然,民众对当时腐败的清廷的不满,使得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席卷了半壁江山。就在太平天国成立以后,这些土豪领袖们的局限性出来了。这些领袖者,没有真正救国救民之心,他们只是想改朝换代,自己过一过统治者的瘾,于是,争权夺利的大幕开场,天京血流成河。洪秀全用屠刀剪除了异己,掌控了局面。事实证明,他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他大封洪氏诸王,大肆寻欢作乐,鱼肉百姓,很快走向了末路。
   太平天国用了宗教的方式起义,古已有之,本不足为奇,成事也是时势造就的偶然。他的教义号称天下兄弟姊妹是一家,可洪秀全却玩弄着后宫的姊妹们,根本没把她们当人。洪仁玕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向洪秀全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可惜的是,虽然他很受信任,但他的政治抱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洪秀全对救国根本不敢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称王。他注定要灭亡,只是害苦了信奉他的教义的兄弟姊妹们。
   以宗教的方式参与政治,本身就是大忌。以宗教的名义博取个人的骄奢淫逸,更是邪教的本质。宗教不应害人,否则当为邪教。任何宗教如果号召杀戮,那当应剿除,否则影响越大,危害越大,无论是教众还是百姓,都会受到无妄之灾。
  
   四、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晚清最后的辉煌。随着甲午海战的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晚清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清政府事实上已经走到了末路。甲午战败当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开始了推翻满清的努力。
   以前总认为北洋水师不堪一击,后来看到史料,才知道北洋水师创立之时,被成为亚洲第一水师,那么,这样一个水师,究竟是如何走向覆灭,又会得出怎样的历史经验?
   北洋水师是和李鸿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鸿章是被历史误解最多的人物,他是镇压农民革命的刽子手,又是晚清卖国的操盘手,所以历来评价不高。事实上,李鸿章的淮军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李鸿章对洋枪利炮的利用,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人的水平。他的远见卓识,换来朝廷上下的一致非议。所以,尽管他贵为中堂,又深得信任,但毕竟不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掌控者,很多事情掣肘难书。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他力主建设北洋水师,是冒着很多非议和风险的。而购置每一艘军舰和炮弹,都是想尽办法争取来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组建这样一支亚洲第一流的舰队,他的贡献可想而知。于此相对应的是,老佛爷的眼光还是可以的,支持着李鸿章的事业。
   然而,老佛爷的支持是有限的,她并没有任由李鸿章发展军备。其原因,我相信有三:1、贪图自己享乐。国家的钱是有限的,她要为自己六十大寿穷奢极欲,自然没有过多的钱发展军备;2、保守势力的阻扰。李鸿章每用一分钱,都会引来争议一片,慈禧也会顾及保守派的感受。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时主管户部的翁同龢,哪怕皇帝已经批复了北洋水师的用度,他就是以没钱为由不拨款,李鸿章也徒唤奈何。没有钱,军备靠什么发展?3、对李鸿章的制约。自古君臣之间都是利用又制约的,慈禧绝不可能让李鸿章随心所欲,再信任也不可能。与李鸿章同时的张之洞,同为晚清重臣,同为洋务派的代表,政见相合,应该关系很近了吧,可也是相互争名夺利,这当然有皇帝需要制衡两人的原因。结果,日本以北洋水师为模板开展了军备竞赛,而中国只能依靠铁甲舰的花架子。
   李鸿章真的是有宰相之才。宰相虽有权,但在中国的封建官僚体制中,是做不得主的,当时中国最高的统治者是慈禧。李鸿章深谙此道,所以逢迎慈禧是不遗余力的,也深得慈禧信任。他逢迎慈禧,最终将以建北洋名义所得的几百万白银,全部给了慈禧修颐和园,是他甘心乐意的吗?应该说,是不得已的心甘情愿。面对政敌张之洞的窘境,他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鼎力相助,这是他的为官,更是他的为人。对北洋战败的种种客观原因,他都没有委过于人。坦率地说,翁同龢其实也应该是罪魁祸首之一,但他将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李鸿章,而李鸿章并没有反击,只是默默承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毕生心血付诸东流,想必他已无意苟活于人世,所以懒得与翁争辩了。幸而,与日本的合约非他不可。他明知将要签订一个屈辱的合约,自己将受到千古骂名,但还是义不容辞地去了,并且没有丢大清帝国的脸,体面的签订了城下之盟。
   19世纪的亚洲,都是弱小的,中国收到了欺侮,日本也不例外。世纪的中后期,亚洲各个民族都展开了民族觉醒和自强运动,在中国是洋务运动,在日本是明治维新。日本和中国在地缘政治上是死敌,日本国贫乏的资源,注定他们需要中国这片广袤的大陆拓展生存空间。所以,日本的发展都是瞄着中国。日本的领导者比中国有眼光,他们改革的更彻底,进步得更快。明治天皇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这既有卧薪尝胆的意味,更有节约开支支援军备的实际作用。上有所好,下必从之,领导者的示范导致了日本国全民捐献一切发展军备,所以日本可以肆意的在海军建设上与中国展开军备竞赛,而中国,是远远不可能的。很快,同时起步的日本海军和北洋舰队,日本就远远赶超了中国。
   中国的危机感,除了李鸿章有,很少再有人有。在李中堂想方设法的筹集了海军军费时,中国官僚的贪婪本性暴露无遗,经手人员效仿慈禧太后,都想从这个蛋糕中分一杯羹。所以,有限的军费经过各层级的盘剥,再扣去经手人员的回扣,真正用于军械的也就不多了。有的官僚,甚至用煤渣冒充炮弹,实际上就是贪污了购买炮弹的钱。所以,庞大的铁架子,没有了正常的维护,其战斗力必然大减。丁汝昌,从陆军出身,到海军提督,虽有满腔热血,然毕竟没有海战思维,再加上多少年形成的官僚习气,并没有给海军带了好头。他自己从不居住在艇船上,在他的影响下,各级管带,虽有章程约束,但违规享乐者大有人在,甚至有和丁大人争地逐利的,如此的领导,能带出怎样的手下!所以,北洋水师的训练水平,远远落后于同时的日本水师,甚至有开战后未伤敌先伤己的笑话事故。当时的英国教习,虽然贵为副提督,但是虚职,其严格训练的方式早引起了水师官兵的不满,以致刘步蟾公然挑战他的权威,而李鸿章也护了短,使得严谨的英国教习愤而离职。他的离去,是中国官僚体制的胜利,是懒散作风的胜利,然而,却给北洋水师带来了灭顶之灾。
   丁汝昌、邓世昌等人暇瑜互陈。平时,他们的训练是有缺陷的,但在战斗中,他们体现了民族军人的气节,誓死与敌共命。然而,战争的胜利决于平时,一两个勇士的血气之勇改变不了战争的走向,北洋水师随着甲午的炮声走向了尽头。晚清的最后虚假的繁华终究昙花一现。甲午的战果彻底改变了中日两国,日本通过赔款,快速发展了工业、教育等产业,使自己更快的进入到了世界顶尖国家行列,最后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中国则丧失了许多年的国库收入,发展陷入停顿甚至倒退,清政府也为自己的不识时务而遭到灭顶之灾,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共 1174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初看此文,难免无聊了些,然细看细读之后却是余韵深长。作者站在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纵观晚清时期的时代发展与人才发展,结合晚清时期的形势与历史上的几次大战,深层次分析晚清悲歌发生的原因,通过“盛世危言,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北洋水师,慈禧的面子,康梁变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废科举,专制的奴才,皇室内阁”等十个事例分析清政府灭亡的根源和真正的受害者的赞歌。或许,在平凡人的眼中所谓悲歌就是一个朝代的灭亡与更替,然,这样的悲壮是百姓的血肉铸造的,这样的悲歌下是一群可怜的百姓的无知与牺牲。这样一篇文章,说是晚清的悲歌,或者,更应该说它是广大牺牲者和制度浸淫者的慨叹与赞美。全篇没有特殊的写作手法,意义却是深远,当然,读完全篇也可看见作者的学识丰厚,对历史研究的深刻,写作角度的独特。问好作者,感谢作者赐稿丁香!【丁香编辑:醉美如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21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美如卷        2016-12-11 20:24:21
  问好老师,感谢老师赐稿丁香,祝冬安!
醉美如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