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晚清悲歌(随笔)

精品 【丁香】晚清悲歌(随笔)


作者:吴需荣 秀才,240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8发表时间:2016-12-11 20:13:41


   北洋水师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失败。在腐朽的政治体制下,是不会产生强大的经济基础的。同理,专制政权是和市场经济相背离的,在腐朽的专制制度下,经济的繁荣只是表面的,就像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和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其隐患如溃堤之穴,无可奈何。
   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这是中国官方的声音。我们相信,这是站起来的中国人的铮铮誓言。但是,为了我们的誓言,我们要反思1894,反思中国军队的官僚体制,看看我们军队是不是腐败盛行,是不是训练缺位,千万不能像北洋水师,顶着亚洲第一的名声,在战场上任人宰割。军人,民族的守卫者,是民族的最重要的支柱。
  
   五、慈禧的面子
   慈禧在中国历史上是贬过于褒的人物。她也算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了,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知人善任,让大清苟延残喘。当然,由于自身眼界的局限性,女人的虚荣心,她的好面子让大清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中国人都好面子,而且最为奇怪的是,中国人好面子似乎还很有道理。慈禧六十大寿时,需要兴建颐和园,当时大清国力已经撑不起这个浩大工程了。在举国上下战战兢兢地向慈禧进言时,慈禧生气了。她生气当然是因为自己的面子工程受到了质疑,感到失去了面子,但她却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人家农村老太太过个生日还要整修个房子购置点东西,自己六十大寿,没有颐和园显得寒酸,不但让列强们耻笑,而且还会让列强小看大清,从而对国家不利。”于是,奢侈的享受居然成了利国利民的好事,这就是面子的作用。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了,只看面子不看实际,也以为别人同样如此。
   慈禧另一件要面子的事是北洋阅兵。现在我们也经常阅兵,俗称“亮肌肉”,实际是展示军事实力,起到威慑作用。北洋阅兵同样如此。慈禧出于展示实力的考虑,邀请列强代表一同观摩北洋水师,其实是冒险和托大的,被面子冲昏了头脑。她没有充分了解自己军队的实力,就直接对外展示了。作为军队的负责人李鸿章,深谙为官之道,知道水师实际战力很差,但为了面子,以欺骗的方法展示着并不存在的战斗力。当然,李鸿章也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阅兵本就是威慑,哪怕是展示虚假的战力,好歹还有点威慑作用,要是展示真实战力,说不定日本会立刻对大清亮剑了。然而,慈禧和李鸿章都没想到,日本侵略大清之决心是如此坚不可摧,宁可全民勒紧裤腰带,也要建立胜过北洋水师的军队。日本天皇没有考虑面子,只注重实际,没有修建展示国际形象的宫殿,没有奢侈的享受,甚至每天只一顿饭,从而全民捐款,购置了超越大清看上去厉害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战斗力的军备。
   结局可想而知了——甲午海战,日本以超越大清虚假战斗力的实力,不费吹灰之力就击败了根本没有多强战斗力的北洋水师,中国洋务运动宣布失败。这是慈禧重面子的恶果。而甲午海战,直接开始敲响了清朝腐朽政府的丧钟,这是慈禧怎么都想不到的。事实证明,面子,没有雄厚的实力做支持,只能适得其反,最终害了自己。
  
   六、康梁变法
   康梁变法的主导者是康有为,当然没错。但事实上,这场变法的主导者更应该是光绪皇帝。中国在洋务运动失败后,不得不更深层次上学习西方,所以,从光绪皇帝开始,到国家的有识之士,都在渴求一场更深层次的变法运动。所以,康有为光绪一拍即合,贤君名臣,相得益彰,很多变法人物得到了重用,很多变法措施相继出台,国家出现了一派勃勃生机。谭嗣同、林旭、杨深秀等人,也正是这时候走入了军机处,成了变法的中坚力量。
   事实上,康有为被称为南海圣人,道德文章应该是很高明的,但他确实不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妥协,调整,当时的大清确实已经病入膏肓,但一个沉疴已久的病人,陡然间下了猛药,后果未见得适宜。当时有保守派,但也有很多骑墙派,或者说,当时的很多士大夫们是拿不定主意的。就现状而言,从慈禧、荣禄等人,都是有意变法新政以图强的,但他们想不到,康梁新政如此让他们不可思议,让他们认为动摇了国本,最终让他们走向了保守派,反对了新政。康有为没有李鸿章的肚量和心胸,遇到反对的力量就是斗争,就是碾压,甚至建议皇帝杀鸡儆猴,连平日相处的言行都是针锋相对,不懂得妥协,导致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连洋务派的张之洞都反对,李鸿章也冷眼旁观,试问当时的中国,还有几人能赞成?而康有为,却不主动和这些洋务英雄们沟通达成共识,只是依靠也许有的帝王权威一味逞强,甚至要罢黜李鸿章,所以,康梁变法注定不会成功。
   康梁等人连同光绪,空有政治热情,没有政治手段。他们根本没有政治斗争经验,老谋深算的荣禄早就奉了慈禧之命掌控住了军队,所以,最终当光绪明白慈禧的反对之意时,惶惶不可终日,可又无可奈何。这时候,康梁等人也是手足无措。独有谭嗣同,一如既往的果敢决断,不得已地劝说袁世凯起兵勤王。虽然袁世凯的倒戈,打破了维新党人的最后一线希望,但谭嗣同的政治能力显然在维新党人中是首屈一指的。更令人钦佩的是,谭嗣同在明明可以逃脱的时候慷慨赴死,展现了革命党人的勇气和无私的牺牲精神。他对梁启超所言“牺牲易,坚持难,君行其难,我取其易”的理论,更是让革命同志们慷慨激昂的活着坚持,免于枉死。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管这首诗是不是谭嗣同的原作,但的确写出了谭嗣同的气概不凡,成为康梁变法中不多的亮色。
   颇有戏剧意味的是,在后来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慈禧益发感到康梁变法的必要性,而荣禄、李鸿章等人,更是以康党自居,也算是另一种形式地对康梁变法的肯定了。不过,康有为,这个思想上的圣人,在政治上却是个彻彻底底的幼稚小儿,他应该只是思想导师。反而是出卖变法的袁世凯,接替李鸿章重新试行了变法新政,最终掌控了满清真正的实力和军队,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七、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
   百日维新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一致支持光绪皇帝而反对慈禧。其实,这固然有康梁等人向帝国主义者呼吁光绪是英主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光绪、康梁、李鸿章等亲外派,能给帝国主义以更多利益。国际政治就是利益,外国人绝不会真心帮助中国强大而要扶持一个英主。所以,光绪的开明和慈禧的守旧,实际就是政治选择不同,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合理性。光绪的选择固然更适应当时社会,但他甚至想请教刚刚凌辱过中国的伊藤博文,而且在他的统治下,肯定更会宽容外国人在中国的横行不法,显然令普通官民更反感。慈禧也可以容忍帝国主义在华的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但忍受不了帝国主义支持光绪,从而威胁她最高权力的行使。她看到了危险,甚至不惜冒险一战。
   义和团应该是百姓受到列强欺辱后的民间自发斗争行为,由于百姓饱受欺凌,所以应者云集,蔚为气候。“扶清灭洋”的口号让正反感着外国列强的慈禧看着很舒服,所以义和团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作为农民起义军,响应民众呼声,反应民众要求,应该是自己的特色,可义和团,呼喊着扶清灭洋,矛头并不仅仅是针对侵略者,而是良莠不分,一概排外,甚至只要和洋人有过接触,穿着打扮近似洋人的中国人,一概被斥为二洋鬼子,杀无赦的。而那些到中国传教的善良的教士们,更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合法的外国人在一个国家,理应受到这个国家保护的,清廷却不管不顾,任由团民肆意杀戮外国人,确实没有尽到一个主权国家的责任。在义和团泛滥的地区,任何人不分好坏,只要与洋人沾点边就是妖人,就该斩首,于是,哪怕家中有点洋货的普通百姓,也深受荼毒。而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等,远比中国先进,义和团一概排外,杜绝一切来自外国的东西,实际上是在阻碍着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政府无法保护外国的侨民,于是洋人们带着枪炮来了,而慈禧,依仗着人数优势,悍然向八国开战。在科技和武器装备之前,人的数量是没有用的,世界近代史上,先进的帝国主义者们,一支小部队就可以打败一个国家并将之沦为殖民地进行奴役的例子显见不鲜,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国也是依靠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艰难地才取得了对日本一个国家战争的胜利。当时的满清,其实力远不如后来的中国,竟然对八国同时开战,试图以人数的优势取胜,简直是天方夜谭。
   义和团是鼠目寸光,幼稚到以为有神灵保佑,刀枪不入,以血肉之躯就可以战无不胜。战争打响了,刀枪不入的团民们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圣母什么的都无法保佑团民流血牺牲,以致战争变成了屠杀。于是,义和团中那些愚昧的中华儿女,只能以鲜血奉祭自己的信仰。而这时候,老佛爷见势不妙,立即抛弃了她视为工具的义和团,很快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历了侵略者的洗劫。
   在当时,腐朽的清政府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各地方势力已经隐然有自成一体的趋势。主弱则臣强,千古皆然。就在慈禧发动战争的同时,深受她信任的湖广张之洞,两广李鸿章等地方势力,却背离了她的旨意,联合南方各地方势力,私下与侵略者达成了东南互保的协议。慈禧最终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听之任之。大清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
   义和团正如太平天国一样,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更为深重的灾难。事实证明,中国的农民是革命的力量,但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中国农民,带来的只是灾难,只是统治者的变更,并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事实。而小农意识的存在,让农民仇恨先进,盲目排外,更是中国农民的极大弊端。农民革命,更多的是造就了社会的灾难。只有崭新理论武装起来的农民,才能适应中国革命的形势。事实上,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虽然主体是工人农民,但其领导者都是知识分子,已经不单纯是农民革命了。
  
   八、废科举
   废除科举取士是晚清洋务派张之洞、袁世凯力主,经慈禧同意后做出的决策。
   科举取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制度。一方面,它为统治者吸纳杰出人才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它为普通下层平民指出了一条读书做官的康庄大道。正是有了科举,杰出人才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这保持了社会稳定。历史上,有科举不第的人发起起义,试想,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优秀人才没有这条上升通道,会有多少人发动起义!
   这么一条优秀的制度,为何在晚清被废止了呢?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为首的清廷上下,一致兴起洋务运动,西学盛行。然而,科举是指挥棒,只要科举存在,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还是首选读书做官,这里读的书还是四书五经。废除科举,实际上是断了这些人的念想,于是,优秀人才全部去学西学吧,投身实业,科技强国。
   废除科举制度,并不仅仅是一纸命令的事情。再慈禧的命令发出时,很多皓首穷经的旧学学子,绝食静坐抗议,直至有人为保护科举制度而死。可以理解。一辈子为了科举而读书的人们,突然取消了科举,这些人还能干什么,他们的生活还有何指望?这让我想起了江苏的高考制度改革。我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复读两年,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每次考的科目都不一样,他是最倒霉的,所以我同事每次提到高考就在骂。科举,或者高考的指挥棒,影响的绝不是一个人的一年两年,所以,随意废立或更改,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这种改革只有缓行,要给人以充分的吸收适应余地。当然,晚清变革之势风雨欲来,慈禧等不及了,那是时势所逼。
   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不能说错,但我还是认为,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新学要重视,而且重视程度要远胜于旧学,但全盘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却是另一个误区。慈禧更应该做的是,还是科举取士,不过考的内容以新学为主,兼顾旧学。正如我们的高考,考上个八门九门,其中四书五经只是其中一门。从废除科举开始,到后来西洋思潮盛行,到五四运动全盘否定中国古代文化,直至现在中国的教育,国学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魂丢失了,这其实是社会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习大大提出的“不忘初心”,其实也隐含有恢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意。无论何时何地,国学,都应该是我们民族之魂。
   晚清废科举是当时时势所逼的权宜之计,当时号召全民西学,所以取消了科举。在社会稳定的如今,还是需要科举制度的,一方面需要优秀人才进入仕途精英从政,另一方面也给普通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所以,国家还是实行了公务员考任制度。不过,坦率地说,中国目前公务员考的只是吏,而不是官,还远远不及科举的影响力。
  
   九、专制的奴才
   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是很钦佩的。他读到梁启超著的《李鸿章传》后,由衷的感佩,并且直接说,论成果,李鸿章是失败了,因为甲午海战,李鸿章的北洋军彻底败给了日本人,但论个人,李鸿章要远胜于他。他分析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专制体制下,李鸿章独木难支,整个国家万马齐喑,没有人才。

共 1174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初看此文,难免无聊了些,然细看细读之后却是余韵深长。作者站在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纵观晚清时期的时代发展与人才发展,结合晚清时期的形势与历史上的几次大战,深层次分析晚清悲歌发生的原因,通过“盛世危言,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北洋水师,慈禧的面子,康梁变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废科举,专制的奴才,皇室内阁”等十个事例分析清政府灭亡的根源和真正的受害者的赞歌。或许,在平凡人的眼中所谓悲歌就是一个朝代的灭亡与更替,然,这样的悲壮是百姓的血肉铸造的,这样的悲歌下是一群可怜的百姓的无知与牺牲。这样一篇文章,说是晚清的悲歌,或者,更应该说它是广大牺牲者和制度浸淫者的慨叹与赞美。全篇没有特殊的写作手法,意义却是深远,当然,读完全篇也可看见作者的学识丰厚,对历史研究的深刻,写作角度的独特。问好作者,感谢作者赐稿丁香!【丁香编辑:醉美如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121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美如卷        2016-12-11 20:24:21
  问好老师,感谢老师赐稿丁香,祝冬安!
醉美如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