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韵】四月去游龙泉寺(散文)

编辑推荐 【清韵】四月去游龙泉寺(散文)


作者:无悔红烛 布衣,444.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81发表时间:2020-04-28 10:00:4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指算来,未踏足家乡的龙泉寺已快二十个春秋,她虽近在咫尺,抬头可见。名不见经卷的龙泉寺位于桐柏山余脉南麓,无论是规模,还是知名度、影响力,都难望嵩山少林寺及汉阳归元寺之项背。之所以时常想起她,是因为这片山川留下我太多难以磨灭的人生记忆:在那里,我放过牛,砍过柴,打过桐子,削过荊条,挖过绵枣。。。。。。
        故地重游是久存于心的夙愿,她现在是什么模样呢?她还好吗?
   庚子鼠年阳历四月中旬的一天,我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短途乡村游,目的地一一龙泉寺。
         这天上午,丽日当空,蓝天飘着朵朵白云,和风拂面,适宜出行。八时过一点,我将一瓶矿泉水、两个煮鸡蛋、一个大苹果放进一个布手提袋,挂在摩托车的左把上,独自从学校出发,沿着有些巅簸的乡村公路向东北而去。
         行进之中,耳边风儿呼呼作响,顿生凉意。沿途所见,绿意盎然:阡陌中桃李早已红殒绿肥,幼果累累,果农们在忙碌疏果。坡岗上松栎新叶葱茏,一派勃勃生机。小河边柳条毵毵,碧草葳蕤。这四月绿韵绝不逊色于三月花美,难怪才女林徽音为之动情,写下了一代绝唱《你是人间四月天》,四月因此更受世人青睐。
   不到二十分钟,我便驱车来到龙泉寺附近的山坡脚下。作为华宝山系的一部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矿资源。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地质队曾在这钻井戡探过地下金属矿藏,因储藏量不大且含量低而偃旗息鼓。但裸露在外不知多少世纪的石头被誉为“黑色的金子”。这里的石材加工起步于近四十年前,现在只能屈居第三,因为万和、吴山的石业规模后来居上,坐上随县境内石材加工的第一、二把交椅。因为运石头的需要,昔日上山的坑坑洼洼的小路,已变成五六米宽大道,只是没铺水泥。路的两边间隔一定距离“栽”着长方体石头,警示来往司机在安全范围内行驶。为了绿化达标,路两边种上红叶石楠。
          我驾驶摩托车爬上一个陡坡,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便弃车步行,当然没有忘记提着装干粮的袋子。这里停放了几辆工程车。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这里停产几个月了。没有机声隆隆的喧闹,也没有车来车往的繁忙,山上显得格外宁静,偶尔传来悦耳的鸟鸣声。
         准备沿路北上时,忽见西北半山腰树丛中有如亭一样金碧辉煌的建筑物。这是什么时候建的?干什么用的呢?带着疑惑,我顺着二十几级汉白玉石阶而上,不一会儿,就来到建筑物前。这哪是什么供人休息的亭子,原来是一座新寺。新寺坐北朝南,四面黄墙,上盖琉璃瓦,四角高翘,两扇门关闭。门的上方黑底黄字,写着楷体:龍泉寺。寺门前放着一口陶缸,一个三脚铁皮“鼎”,是供远道而来的信徒们烧纸焚香用的,显得有些寒伧。
          寺内供奉着何方神圣呢?我想一探究竟。见红漆斑驳的门上虽挂着大锁,但并没锁上,我就移去铁锁,轻轻半推开两扇门。站在门口向内观察,光线略显暗淡,加上自己眼睛近视由来已久,还是没看清几尊大神的名号。因没携香带纸,不好意思打扰各位大神,就默默退出关上门挂上锁。
   据我所知,传说中的龙泉寺并不在这里,而是在附近两山的山谷尾,临山溪而建,不然寺名中怎么可以带“泉”呢?龙嘛,本是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就可以不纠结是否真在这里出现过。想当年龙泉寺建筑轩昂精美,寺中梵音袅袅,香客虔虔;寺外溪流潺潺,鸟啼啾啾,真赛过蓬莱仙境。
   据有关碑文及史料记载:李姓祖先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先祖文武双全,战功卓著,死后被朱元璋封为岐阳王,其父李贞被追封为陇西王。先祖李文忠长子的一支后人李济、李兴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生活,携先祖影像至随县华宝山下的龙泉寺栖身。他们插草为记,划地结庐,劈山造田,筑园植桑,认贡纳税,围堰修渠,将原来的荒蛮贫穷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作为李氏子孙,这些有关先祖的传说,更让我对龙泉寺多了一些景仰之情。只可惜这座古寺逃过了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却在文革的破四旧之风中灰飞烟灭,痛哉!惜哉!听说拆下来的檩椽砖瓦倒没浪费,都用于建村级学校了。这里后来成了一生产队的林场。
         回来谈及此寺,本家妹子告诉我,这寺已建好几年了,那年的“开光仪式”还挺隆重呢!只是孤陋寡闻的我竟一无所知。她还向我叙说了重建龙泉寺的个中缘故:某年,有个得道的云游高僧从华宝群云地界路过,告诉当地人,他看见龙泉寺的上空有各路大神菩萨在飘泊游荡,没修行的普罗大众是看不见的。有人问其原因,高僧称龙泉寺已毁,这些大神们无处栖身。当地的几个土豪知情后,决定共同捐资重建龙泉寺。土豪们出大头,当地村民自愿捐款,多少不限。修建此寺究竟耗资多少,因没调查就不胡乱揣度,留待以后核实。
   告别龙泉寺,我沿石级而下,回到大路。向东俯视,只见龙泉寺水库如一块不规则的镜子镶嵌在两山之间的谷底。因为长时间未降大雨,水库的水不多。阳光照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金光闪闪。水似乎并不澄澈,是东、北、西三面的山因开采石矿造成泥沙俱下之故吧?
   我的目光从水库方向收回,沿大路缓缓向北走去。路边的坡上坡下零星地长着稀疏桐树,每个枝头长着几片绿中带黄的长柄叶子,叶间盛开着朵朵白花。记得以前这里有成片的桐树,到了秋天,村民采收成熟的桐子,倒在一起沤掉表皮,里面的桐籽晒干后出售,是榨油的好原料。常在这里放牛的我们,有时会偷摘还没采收的桐子,或在树上寻觅大人没下干净的桐子,卖上几毛块把钱就特别高兴,用以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边走边欣赏沿途风景。不一会儿,便来到一个“丫”字形分路处。我向西北方向走去,那里是个大理石加工场地,周围码着很多长方体大理石,有的已加工成成品~~~~光滑如玉的理石板,用其装饰各种建筑物的地面墙体。
   记得这里开办石场伊始是加工矾石,就是将从山上炸出来的大石头投进粉碎机,加工成各种型号的小石子,供房屋装修之用,以达到美化效果。现在看来,那时的房屋装修要求属初步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在装修已经“鸟枪换炮”提档升级了,大理石装修让楼堂馆所更加气派堂皇。前若干年,或市场需求量不多,或采石技术原始落后,开采了二三十年,只是将两座山挖了几个大窟窿。其间,因为效益低下,似乎还停摆过几年。十多年前,龙泉寺石场开采经营权从本地人手中转移到一台湾老板的手中。头几年听说入不敷出,生意冷清,濒临关闭。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台湾老板顺势而为,矾石摇身一变为理石,产品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由于大型机械的应用及开采技术的日渐成熟,所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从石材加工区返回,我向东北方向的采石区走去。这里也是一片人造平地,有几间坡房,想来是工人吃饭休息的地方。几台大型挖机寂寞安静地站在那里,挖斗、履带上布满黄锈,它们在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吧?
   再向北看,关马寨如同巨大馒头屹立眼前。小时候,一直将其呼作“广播寨”或“观摩寨”,究竟是哪几个字一直云里雾里。最近,听当地一位长者说这山叫“关马寨”,并告诉我一个神奇传说:若干年前,此山上有一匹雪白金马,常常在这山头树林间游弋,人还未接近它便无影无踪。当年小日本曾在飞机上向此山扔炸弹,树枝石头横飞,有人曾见金马扬蹄振鬓从眼前一晃而过。后来,关马寨附近山上的一棵千年古柏被雷劈火烧而死。从那以后,附近的人们再也没见过金马在龙泉寺一带出没。有人猜测,这棵古柏可能是棵“拴马树”,一根无形的神绳,一头系在树上,一头拴在马笼头上,金马只能在龙泉寺一带来往。古柏殒命,金马就解脱桎梏,四海为家了。
   当年到此山砍松柴、耙松毛、削黄荆条,足迹踏遍关马寨的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建几间小房子没檩子椽子还到这里偷伐过松树,现在想起还有些惭愧!古语云“贫穷饥饿起盗心”说的一点儿就不错啊!这里曾是当地百姓战乱时期躲避兵匪的藏身之地,山顶的几处石围墙依稀可见。
           眼前的关马寨上半部挺直的美国马尾松及一些栎树郁都葱葱,下半部南面因开采大理石的需要,被机器切成数仞绝壁,我被眼前的神操作震憾不已,此寨已被劈去小半,假以时日,这里会被夷为平地吗?以前远望这里,只见一片别样的绿色,还以为是部分矿区履盖着绿色塑料网,近观才清楚是在白玉般的石面上涂上了一层绿漆,买这么多油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为什么有如此操作呢?是开采技术上的需要,还是为了让卫星扫描出更多的绿化面积?这个谜底不知何时才能解开?
   看着当前的情景,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发展经济和污染环境是一对孪生兄弟吗?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不可持续发展的“下策”,许多国家积累原始资金都走过这条“弯”路。后来,污染日趋严重,天上雾霾蔽日,地上污水横流,很多有钱人到国外定居,享受异域的蓝天白云和香甜空气。万和、吴山的石材开采加工也因污染问题屡遭诟病,几次在央媒曝光。但石场几度关停几度复工,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来石材产业是个巨大蛋糕,有着太多圈外人不知道的利益纠葛,已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共同体。关闭石场,第一个坚决反对的是投资老板:一是断了他的财路,二是他的巨额投资谁赔?一些明里暗里入股的头面人物不高兴:以后到哪儿去入股可以分到回报可观的红利?为石场服务的众多司机不高兴,因为失业了。某镇曾发生过因石场整改歇业,司机们聚众到政府讨说法的新闻。在石场打工的农民工不高兴,失去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虽说他们才是环境污染最大、最长久的受害者。那些借石头下金蛋的大佬、筛子面上的人,要么不是本地人,要么已在大都市购买了豪宅,这里不是他们心仪的久留之地。为石场车辆服务的加油站老板不高兴:他的油如果只卖给来往的小车、摩托等,那就亏大了。相关联的几级政府“犹抱琵琶半遮面”,请神容易送神难。能当大老板哪个没有广泛、硬核的人脉?注定都不是省油的灯,何况人家手里还攥着白纸黑字的合同,法制社会可以妄为吗?再者,政府也要“鸡的屁”和税收呀!以GDP论英雄时,GDP数据好看就是官员工作有能力的证书,宦海升迁的砝码。税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税收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地方各个部门的运转都离不开银子。撇开别的不说,哪个县没有一大帮吃财政饭的?国拨之外的工资缺口不能一笔勾销吧?对一个工业薄弱的农业县,石材产业见效快,收益高,税收高,其诱惑力是致命的。开发石材,当地经济发展就有了引擎,但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企业要加大治污资金投入,多方形成合力,将污染降到最低值,不遗祸子孙后代。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到认真贯彻执行之时,就是宜居环境形成之日。
   今天既然来了,我就决定脚印不只局限在龙泉寺这一带,以“重走长征路”的勇气,到山里去转一圈。
   我寻找到一个略为平些的地方,向陡峭的新造石壁上方跋涉,那里有一条通往山里的路,以前不知走过多少次。上去后,可似乎没有路了,到处杂草丛生,人迹罕见,往前走了几步,脑海终于浮现当年山路的模样。看着“路”边的绿树,脚踏软绵绵的隔年枯草与今年新绿,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今天的情况却是刚好相反:山上本有路,人不走了就没有路了。这世上的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个人出行,不足之处是有些孤独,遇到意外没人施以援手;好处是足随心动,没有掣肘,一切自己做主。行走驻足可以静听大自然的声音,也可以思考某些问题,如果一群人叽哩哇啦就很难做到这样。
   走着想着,一条干涸的小溪映入眼帘。忆当年,溪流或大或小从未见中断过。近几年动辄干旱得让人揪心,不知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就是因为开发石材破坏环境而致。记得这里有一个叫“喝不干”的地方:一块布满苔衣的石檐下,有一股似有若无的清泉从石底缝悄然冒出,流到下面一个石窝中,水满外溢,一年四季如此。从此路过的各色人等,口渴时便可蹲下,两手按在石窝左右,低头慢慢将水轻轻吸入口中,清洌的泉水给人一种甜丝丝的感觉。因为备水而来,所以也就没有刻意去寻觅这处宝泉。
   横过干溪,从一块巨大石头旁走过,再登上一个坡,来到山口。回首向南遥望,一切尽收眼底:近处的石场、水库,远处的绿色田野,如带的乡村公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正悠然欣赏山外美景,忽见关马寨山脚下房前停了一辆面包车,从车上走下几个人,难道也是和我一样来观光的吗?管它呢!

共 1197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大容量的散文,作者为了实现多年夙愿,重游龙泉寺,因为那里曾给他留下太多难以磨灭的人生记忆。整个漫游路线呈8字形,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来写,从而使行文杂而不乱。行文过程中,实写眼前景,又穿插传说、回忆,引用古诗文,针砭时政,写景、叙事、议论紧密结合。详写上山,略写下山,详写眼前石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以及儿时放牛、编框、砍柴、熬绵枣等,略写其他见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知识渊博,写作功底深厚,文章内容繁多,但杂而不乱,行文自然有趣,语言干净利落,读起来兴趣盎然。力荐共赏品味。感谢赐稿项梅清韵,期待更多精彩!【编辑:小鹿纯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0-04-28 10:02:15
  颇见功底的一篇散文,多向老师学习!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复1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20-04-28 13:12:08
  老师的编按精美,劳心费时,红烛深表谢意!
回复1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20-04-28 13:14:12
  谢谢老师的认真编辑和鼓励!
2 楼        文友:如坐春风        2020-04-28 18:43:13
  这篇散文行文流畅,重点突出,采用多种表达方式,长短句相间,读起来非常轻松,跟作者做了一次蛮有趣味的旅行。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20-04-29 15:42:56
  谢谢社长雅评,还请多提宝贵意见!
3 楼        文友:春染新绿        2020-04-28 18:48:24
  文章看点十足,编按细致精到,向两位老师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20-04-29 15:46:22
  拙文不足之处还请总编老师斧正!
4 楼        文友:项梅        2020-04-28 20:03:10
  好文好编按,绝美的搭配!感谢文友带来这么好的作品,感谢小鹿纯子的辛苦付出,感恩!祝福二位!
项梅
回复4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20-04-29 15:56:24
  社长好!感谢你在万忙中阅读、点评拙文,还请多提意见!
5 楼        文友:田间布衣        2020-04-28 20:15:41
  ‘好文拜读学习,感谢老师赐稿清韵,遥问安好,顺祝笔褀
回复5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20-04-29 15:58:58
  谢谢老师鼓励,顺祝夏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