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追】胶东锅贴鱼(散文)

精品 【东篱•追】胶东锅贴鱼(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30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05发表时间:2021-02-16 06:44:22
摘要:胶东锅贴鱼,是海鲜中的佳品,味道丰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解读一道美食,将生活的意境推向精致的层次。

【东篱•追】胶东锅贴鱼(散文)
   在胶东半岛,啥最好吃?大锅的花饽饽,小锅的鱼。正月里好饭容易让人吃腻了,那就来这两大件,白白的饽饽,鲜鲜的锅贴,来一个地道而实惠的年趣。这所说的小锅的鱼,就是胶东锅贴鱼。
   窗外雪花飘,屋内鱼锅香。这是多少年胶东半岛农村冬季里的特别美景。一家人三五口,围坐在冬炉前,夹着锅贴鱼,吃着黄金饼(玉米饼子),真正过着年年有鱼的日子。
   胶东半岛的荣成,三面环海,有千里海岸线,七百多自然村,半数都镶嵌在一条蜿蜒的线上,海曲处,崖岸上,沙洲边,处处安居地,户户海草房,靠山吃山,守海吃海,鱼成了渔村人的主食,鱼和玉米,是美食里的绝配,所以在沿海渔村,散落的住户周围多是种植玉米。夏秋时节,青葱围裹,海潮翻波我不管,屋内别有安静时。绿色的青纱帐,隔绝了几步远的海,让安宁成为安居的定义要素。秋末收割三五百斤玉米,一年的锅贴鱼饼子就甭犯愁了。这饼子入锅成锅贴饼子,那可是上讲究的啊。玉米穗子沿着屋檐下系在钉子上木橛子上,冬闲时,踩着梯子“摘米”,此时的玉米吸纳了秋阳的暖气,口味饱满,纳香甚多,尤其是沿海的“海味”也附着其上,潜藏其中,渔村人称这道口味是“海味”,骨子里爱海,嘴里就不能闲着,就要品海味,吃海鲜。海边的风景亭,也有很多设计成玉米穗子样,名字离不开吃,一读,就忍不住食欲了,“品海”“餐澜”“宴涛”“啖鲸”,够味吧?电视上常说,饭可以乱吃……可胶东人不乱吃,要吃出精致,吃出名堂。胶东人讲环保,守着海,却不胡吃海喝,鱼是菜肴,那是吃得的。“品”“餐”“宴”这些字眼,包含着对大海的满满的爱,而“啖鲸”只是表达胶东人的豪迈而已。
   笨重的大石磨,随着改革开放,已经成为路边村口公园里的风景石了,可胶东人的“石磨情结”始终在,深藏在骨子里,他们各家为了吃锅贴鱼,便打造了很多乖巧的小石磨,磨的直径不过尺,两腿夹住就可以推磨了。小石磨碾压出来的玉米面,碴子粗,口感好。吃正宗的锅贴鱼,没有小磨玉米饼子,吃的人会摇头。农家乐饭庄,还推出了“看推磨吃锅贴”的项目,食客还可以亲自尝试推磨,去寻找古老多情的岁月感。胶东人很羡慕“鱼米之乡”几个字,江苏客人来了,胶东人故意要在客人面前纠正这四个字的理解,说什么,住在鱼米之乡,不如吃上“鱼米之香”,手指头在桌子上写一个“香”字,敲两下,引起关注。时至今日,被胶东人演绎的“鱼米之香”几个字,还让小学老师犯难了,孩子们写“鱼米之乡”常写错,还振振有词,说家长就认这个“香”。进饭店要锅贴鱼就这样喊,锅贴鱼,玉米饼,两种香融合在一锅里,恰如其分。
   吃锅贴鱼可不是什么奢侈的事儿。我老家距海七八里,那一带,老屋里都安两口锅,一大一小,小的就是做锅贴鱼的小锅。十几斤的大鱼,人们嫌盐油作料浸不透,大多喜欢小杂鱼做锅贴。大冬天,蒲扇一扇,炉灶内的碳火就红了,不用半小时,满屋鱼香早把个胃的情绪调整好了,夹杂的玉米饼香,更让人饥肠辘辘。
  
   二
   退回四五十年,各家吃粮不足,就拿吃鱼来度荒。记得村上拉一大车杂鱼,两三分钱一斤,就是好吃的青鱼才五分钱一斤,超便宜。谁家没有小锅贴,那一定是口粮足够的主。这锅贴鱼延续至今,做工不断精细,口味不一样了,过去是糊口充肚皮,现在是品滋味鲜舌尖。
   我曾经看着邻居六母一家子围着铁锅子吃锅贴鱼的情境,六母家人口多,锅是特制的,用大筒铁敲打出的铁锅,差不多是平底,直径有两尺,好羡慕。我曾向六母发出岁月之问。
   灾荒之年,粒米空缸,葫芦瓢闲置,粮荒蔓延,怎么就不去海里网鱼度日?六母笑了,一根针,一把梭,一段线都没有,哪有渔网!老家也有把锅贴鱼变成锅贴蟹的创举,我又问,为啥不能从海滩捡螃蟹(是一种胶东人称之的“淤泥蟹”,个小,稍扁。晚上可提灯捕捉)入锅?六母笑了,人饿得面黄肌瘦,只能靠在有日光的墙根,哪有力气赶到海边啊,孩子!是啊,旧日子里,吃上锅贴鱼,不是那么容易,守海吃海?说着都心寒。灶上锅贴鱼,心中满是酸。
   鱼花花飞上了灶,多少泪儿去煎熬,蒸干了眼泪儿,总也蒸不出农家的笑。这是几句胶东民谣,那时吃锅贴鱼,默默地吃,吃不出大快朵颐的欢乐来。有名人面对富足的社会不安起来,做了思考,得出一个结论是:我们对物质的强烈渴望,是精神匮乏带来的。是吗?不完全是。对物质的渴望,才是丰满的精神状态的源泉。很长一段时间,兄弟吃请到饭店,现在很多人选择了居家吃锅贴鱼,颇有时尚感。人们追求的是精神满足的细节,也不冷落应有的物质饮食。
   六母做的锅贴鱼,味道纯正。六母说,得加好东西,啥?六母告诉我,把糖精化开做甜水,最好加白砂糖,熬鱼的汤儿才够鲜。六母说这话来劲,鼻子一紧,“咶溜”一声,似乎把个鱼鲜儿都吸进鼻孔里了。原来是甜可中和腥味,厨子的秘密就在“一匙甜”上。作家高晓声说:“吃东西就是文化。”我特别赞同这个说法,六母没有读过书,但她有文化,从“味寡”做到“意丰”,这是给一道吃食做了文化的加工。现在胶东人更得真传了,在锅贴里加一点点榨菜末,或者揉碎两瓣橘子放进去,解腥盈香。汪曾祺在《五味》里说:“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一眼看透啊,旧日子里没有甜,怎么放?为难了我的老乡啊。胶东有句话叫“腥腥锅”,就是改善生活的意思,可能就源自锅贴鱼。
  
   三
   合适的朋友,不讲排场,只在乎温情脉脉的氛围,那就围着小锅,摆上小酒,来一次“鱼家乐”。感觉单调了,那就来一圈海鲜,都是“陪菜”。裙带(海带之一种)凉拌,下酒得很;超辣海带丝,下饭得很;糯软干鱼片,吃出鱼被涅槃后的快感;蒜蓉海蜇冻,爽到了心底还不算,可以照亮红脸蛋。就怕冷落了锅贴鱼,落寞了心底的情,不过,这些是配角,绕着锅边,海鲜在于品味,品味才是丰盛的内涵。锅贴鱼就是这样很有号召力,唤来五味俱全的海鲜,升华了自己的主题。
   曾经在淮安受朋友之请,吃了一席“江淮小鱼锅贴”和一个精美的故事,故事属于江淮,一直是我这个胶东人的失落。不过,据说,日本人称烤羊肉为“成吉思汗料理”(青木正《中华腌菜谱》),于是,我吃胶东锅贴鱼,也用“小鱼锅贴”的故事来下酒。江淮的特色美食很多,“小鱼锅贴”是特别里的特别。朋友说,也叫“小鱼锅塌”,他语音太家乡化,我听成了“相遇卧榻”,我说,相遇了,无言相对,一塌糊涂了。“小鱼锅贴”用料是湖鱼,小草鱼小鲫鱼都可入锅,一二寸长,排在锅底,就像整齐列队欢迎的架势。不过锅沿贴的饼子是麦面团的,饼半浸在鱼汤里,半被烤熟,也是颇具风味。
   朋友说,这道名吃与朱元璋有关。相传朱元璋幼年逃荒至淮河附近,曾和渔民一起在锅的四周摊上面糊糊,再把从洪泽湖里捞到的鱼放进锅里,添一勺湖水,烧上一阵子,新鲜出锅。朱元璋后来当上了皇帝,怀念曾经,便赐名“小鱼锅贴”。这个故事真的好,别忘了一段贫寒出身,不一定写进典籍,但要留一个名,记住曾经的岁月。
   坐在饭桌,听一个与饮食有关的故事,不在乎食物是丰盛还是单薄,不在乎口味是否对味,我记住了故事,不忘朋友之请。可我的家乡“胶东锅贴鱼”攀不上皇帝,也不寒酸,藏的是乡邻的饮食智慧,味道更适合百姓,那叫接地气,入口香。我相信,每一道饮食都有着故事,甚至有着奋斗的传奇,岁月的驻留,并非千篇一律,反而更生动了。就像我们吃豆腐,没有豆腐西施的故事,而有着母亲的影子,反而更温情,母亲切豆腐用棉线绳儿,要切开肥嘟嘟的日子,我更相信“锅贴鱼”里肯定藏着乡邻的丰满感人的故事。分手时,我的邀请词是:请你把故事写在胶东锅贴鱼里。
  
   四
   做一道锅贴鱼,也有着名堂。在锅底抹上少许的油,醋和面酱喷锅,一碗葱姜蒜倒入,加“半浅”的水,没过半个鱼身最合适。鱼可清蒸,也可熬煮,而锅贴鱼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厨艺,出锅的鱼,是味厚而不腻,鱼相原样,看着舒服。
   适合锅贴鱼的品种很多,小黄鱼,大头宝,花脖子,老头辫子,小鲳鱼,一把溜,黄鱼棒,小黑鱼,都是入锅的好“鱼材”,胶东人喜欢杂鱼品种多,一锅吃好几种鱼的口味,那才叫过瘾。吃的时候,还有交流各色的鱼有何不同的口感,说不出个一二三,朋友会说你“败兴”。
   根据经验,最好吃的是小黄鱼和大头宝做的锅贴鱼。出锅的鱼肉,劲道精香,成型成花,片片若指头,似千层的花瓣儿。口味聚鲜,入口擎在舌尖打转,真有玩味小家碧玉的感觉,口感当然赛过吃大鱼。出锅的鱼也好看,一色的鱼,中间放一条小鲳鱼,四围可随便来点“摆功”,或天女散花,或光芒向日,或列队推磨,这些都是胶东人的描述。如果是两种鱼入锅,更可摆出花样来,如“鸳鸯和居”,不过就是两种鱼鲜,但在食客心中,是一道风景,是一种生活意趣的形象表达。
   锅贴鱼上桌,吃前先欣赏,哪怕忍不住食欲,也得耐住性子。一看就赏心悦目,鱼上撒几个葱卷儿,就像音乐的音符,将鱼儿变成了“都来咪”。几截翡翠般的香菜,放在中间,绿色点亮了一锅鱼。一道精熟的艺术品,是烟火气升华了鱼的灵魂,成为让食客注目的风光。此时吃鱼,鱼不觉得疼,胶东人说这是“寐鱼”,是睡着了的鱼,就是风卷残云,鱼也听不见了。胶东人的性格很外向,而吃锅贴鱼则变得慢条斯理起来,有静享大海所赐的含义。最好看的是大头宝锅贴鱼,鱼目白亮,鱼色金黄,如琥珀色,入眼温心,像珠玑雕刻的鱼串,所谓“鱼贯而入”,描述的不正是这种情境么?吃胶东锅贴鱼,会将人引导到朴素而精致的审美意境里,是一道精美的工艺,是一锅做鱼人的心思。
   锅贴鱼,还穿起了中国传统文化。胶东人还称锅贴鱼是“烹小鲜”。这可是高雅的词儿,语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几尾鱼在铁锅里整齐地摆着,有条不紊,这是“大治”的状态,这种联系的确藏着人生智慧。
   很多人都有一个体会,过年吃年饭,人会吃腻的,而胶东人最会调整口味的,穿插了锅贴鱼,在满足的审美意境里过好年。说不上是年饭的一道大餐,但绝对是饶有风味的尤物,可品可爱。胶东人喜欢开玩笑,称在家吃锅贴鱼,叫“家锅情怀”,爱一道美食,就是热爱生活,情怀朴素,也是高雅,雅俗包容,情怀博大。
   其实,胶东锅贴鱼,还有一种吉祥的蕴意。圆圆的锅,圆圆的饼子,大圆纳小圆,团团圆圆。白天吃是太阳照到了家,夜晚吃是月亮来探望。这是一种民俗的审美,更是诗情画意的审美。
   你来过胶东吗?如果没有吃过胶东锅贴鱼,那不算来,起码是不算吃过胶东海鲜。不是诳你再来,是不能留下舌尖审美的遗憾啊。
  
   2021年2月16日发出首发江山文学
  

共 42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最大的乐趣也许就在饮食上,也就是吃文化,品美食,过大年。近读怀才老师的美文,大都是与吃有关的话题,像《1974年我家的年味》《饺子》,记得还有曾经读过怀才老师的《兰州的味儿》《香椿》《槐花纪事》等,都是与“吃”有关的。每读一篇这样的文章,说实在除了享受语言的文学魅力外,总是被里面的吃的文化和艺术所诱惑,甚至有一种想钻到文字里寻找美食的那种垂涎欲滴的感觉。虽然并不见的都是“大餐”,但每种餐饮里都浸透着浓浓的地域文化和乡情亲情在里面,既享受着美食的飘香,又有温馨甜蜜在其中。作者怀才老师今天隆重推出的散文《胶东锅贴鱼》,让你一看题目,就会很自然的感受到胶东大海里飘来的鲜美的海鲜的味道。锅贴鱼是作者家乡胶东半岛的传统美食。窗外雪花飘,屋内鱼锅香。一家人三五口,围坐在冬炉前,夹着锅贴鱼,吃着黄金饼,真正过着年年有鱼的日子。胶东沿海居民家家户户都喜欢吃铁锅鱼,甚至把铁锅鱼作为主食。改革开放后,胶东人骨子里深藏着“石磨情结”,各家为了吃锅贴鱼,便打造了很多乖巧的小石磨,小石磨碾压出来的玉米面,碴子粗,口感好。吃正宗的锅贴鱼,没有小磨玉米饼子,吃的人会摇头的。胶东人很羡慕南方“鱼米之乡”几个字,但更喜欢把家乡的铁锅鱼称之为“鱼米之香”,锅贴鱼,玉米饼,两种香融合在一锅里,恰如其分。现在吃铁锅鱼是享受,可是在作者眼里,四十年几年前,各家粮食不足,就拿吃鱼度饥荒,粮食不够,鱼来凑,才有了锅贴鱼,那时是贫穷的象征,也不像现在意义上做工精细的锅贴鱼。灾荒之年,粒米空缸,葫芦瓢闲置,粮荒蔓延,就像文中六母说的,旧日子里,吃上锅贴鱼,不是那么容易,守海吃海?说着都心酸。灶上锅贴鱼,心中满是酸。鱼花花飞上了灶,多少泪儿去煎熬,蒸干了眼泪儿,总也蒸不出农家的笑。这民谣里包含精神匮乏所带来的对物质的渴望。六母没有读过书,但她有文化,因为六母做的锅贴鱼,味道纯正。这也是作者津津乐道的。合适的朋友,不讲排场,只在乎温情脉脉的氛围,那就围着小锅,摆上小酒,来一次“鱼家乐”。锅贴鱼就是这样的有号召力,唤来五味俱全的海鲜,升华了自己的主题。作者出差江阴在朋友宴请的“江淮小鱼锅贴”听到了一个关于日本人烤羊肉为“成吉思汗料理”和“小鱼锅贴”与朱元璋的故事。自然想到了家乡的胶东锅贴鱼。朋友围坐饭桌,听着饮食的故事很是温馨,同样家乡的锅贴鱼也一样讲给朋友听,因为“锅贴鱼”里也藏着家乡人的丰满感人的故事。锅贴鱼如此有故事,有历史,如何做好一道真正的锅贴鱼呢?我想在这里卖个关子,想把这道美味留给喜欢这道大餐的读者朋友,因为怀才老师不仅是文字写作高手,更是对厨艺精通的大厨,怀才老师是怎样在文中讲述这道美味的做法,到底美到哪里?这里面还包含者什么样的深意呢?倾情推介,敬请欣赏,分享精彩。【东篱采菊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21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2-16 06:55:12
  过年了,家人团圆,朋友相聚,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各种特色美食。由于地域不同,特色小吃各有千秋。今天作者怀才抱器老师新年之际隆重推出家乡特色风味一绝《胶东锅贴鱼》,敬请围观品读欣赏并分享海鲜美味。感谢投稿东篱,问候作者新年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7:12:32
  我知道,习之先生就喜这一口,锅贴鱼,小酒香,喝醉了不要紧,海草房胶东炕,呼噜一觉天又亮。谢谢习之老师精美的编按,我看了两遍,比文美,写出了精华。千字,累了吧?那请你吃锅贴鱼吧。谢谢习之老师的美按推介。初五了,年在进行中,还得喊年:过年好,年年好,牛年更好!
2 楼        文友:东辰        2021-02-16 07:13:47
  今是初五,在东北破五是吃饺子,饺子还没包,我就先尝尝此美味,一一锅贴鱼
   好温馨的画面,自有喜悦,美味透字而出!老师好文一会接品接赏
   初五好。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7:22:01
  东北的鱼饭菜也颇觉特色的啊,看那查干湖的大鱼,得10印的大锅熬鱼才好,当然是与我们胶东锅贴鱼遥相呼应,互为一绝啊。初五了,给东辰老师再拜年,先做一个吃的攻略,看看我们胶东的锅贴鱼,准备好食欲,过年以后就来吧。初五饺子?胶东是初七饺子,据说初七收人(就是人丁兴旺),当然得团团圆圆的。东北的初五饺子有啥讲究呢?想知道。谢谢东辰老师美评,遥握,再问过年好!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2-16 07:37:35
  锅贴鱼,想一想都是味道那么好,实实在在地,暖饱肚腹。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记忆,让人怀念,让人不能忘记,里面还饱含着满满的乡情,和浓浓的亲情。中国人的舌尖记忆总是那么的深刻,总是那么的耐人寻味,真的如老师的文一样,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满满的深情。赞!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01:06
  问候孤独老师过年好!孤独老师的解读太精致了,也深刻啊!你说“中国人的舌尖记忆总是那么的深刻”,是的,我听我的忘年交朋友老海说,一个人的口味是从母亲那继承遗传而来的,从小的口味伴随一生,难以改变。的确,每顿饭都有母亲的味道,这是我们中国人感恩的一种形式,是深刻的,是温暖的。谢谢孤独老师的精粹解读。再祝牛年大吉,阖家欢乐!
4 楼        文友:非语易之        2021-02-16 07:49:07
  锅贴鱼,鱼贴锅,生活就是烹小鲜!读完全篇若见怀才老师在细细烹就、娓娓道来,让一早醒来的我更觉饥肠辘辘,翻身起来,出门见得乡村缕缕炊烟正从各家屋顶升起,真想吼上一嗓:过年好啊,谁家在做锅贴鱼呢!
   另,鱼米之香(乡),两字错位互解,相得益彰,让人喜欢得紧!
   “何时共围小暖炉,把酒言欢锅贴鱼“,馋涎正滴…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06:14
  “何时共围小暖炉,把酒言欢锅贴鱼“,好一个吃货啊!非语易之,来吧!小炉火正旺,鱼儿锅中鲜,但待品鲜人!现在住楼房,小炉没有了,液燃气也很方便,铁锅置灶上,一会就好,来吧。怀才抱器正等着呢。看见炊烟起,各家都沉醉在过年的氛围里,吃什么都喷喷香,足够味,感恩时光,感恩好日子。吃饭是学问了,吉语香鱼,一样不少。再祝非语易之老师过年好,牛年大吉!
5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2-16 08:08:41
  吃锅贴鱼当是胶东人的骄傲,这道乡愁真是一方民俗文化大餐。鱼米之香、家锅情怀、还有石磨情结、写满了渔民的故事。老师的审美观可谓独到"寐鱼"里,有不忍下筷的美;还有大圆小圆里团圆的幸福感。隔屏千里香,怀才老师神力能香这么远。祝老师新春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12:11
  鸿雁南飞老师过年好!老师的解读,深刻精彩,提纲挈领,将胶东锅贴鱼的“小鲜”精髓一一提取出来,真美,很喜欢。你的解读为小文增色了,谢谢。是啊,这是深藏乡愁的一餐,过年就是郑重地礼敬我们的乡愁啊。真心欢迎鸿雁南飞老师来胶东荣成,我请你品锅贴鱼,享受胶东美食。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1-02-16 08:10:44
  好文章,我问到香味了,下次我蹭饭去,带上小酒和老师喝上一杯,看看胶东的风景,看看雪花飘飘,享受胶东的美~过年好!快手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15:07
  蓝色创想老师好,过年好!不用这个“蹭”,你来,我盛情邀请你,并对坐而陪,说我们相遇江山的故事,念叨这些年的情感,就怕忘记了鱼味啊。此时正雪飘,雪花起舞,舌尖和舞,不要大鱼大肉,就要这小鲜吧。遥握,放出邀请函。
7 楼        文友:篱边小筑        2021-02-16 08:10:52
  这胶东锅贴鱼啊,可能在我余生里成为一道梦寐已求的好菜了。边读边垂涎三尺。怀才老师,你这是舌尖上的胶东啊!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19:40
  吃锅贴鱼,不是奢望。小筑老师好,你来吧。我去机场开车接你!机场是威海大水泊机场,记住哦。能够请小筑老师品小鲜,那才是最美的时刻,难忘的记忆啊。我去贵州,感觉山水好美人更美,也知鲜。那年,在贵阳的夜市上,一贵人跟我推销海带卷,我问产自哪里,她说胶东半岛。我顿觉亲切啊,我家乡的海鲜到了贵阳,不惊喜么?海带,在胶东荣成那可是沿海有的是,产量占全国的80%,味美得很啊。再问小筑老师过年好,牛年大吉!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2-16 08:22:22
  读罢,我大声嚷嚷:“怀才老师,怀才老师,快点告诉我,锅贴鱼具体做法,我等不及了,我现在就要做锅贴鱼。”《胶东锅贴鱼》读之,拍案叫绝,品之,唇齿生香!此文,笔调轻松明快,不仅让人享受了活色生香的语言美以及文章的艺术美,更激起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叫笔墨缤纷,意笔传佳趣。好文,点赞,必须的!遥握问好老师。怀才老师,锅贴鱼准备好了吗?我可马上就到了,哈哈,过年好!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27:08
  我先邀请湘莉老师来胶东,吃正宗的胶东锅贴鱼,吃完我再教你如何做。烹小鲜,若治大国。简单,并不复杂。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是烹好小鲜的手艺啊。不过,赣江有鱼不是海鲜,那得仿照着江淮的小鱼锅贴做法了,一瓢湖水或江水,一顿猛火。朱元璋的做法就很地道了啊。谢谢湘莉老师倾情点赞,以为深情鼓励,谨记,感谢。问候过年好,牛年大吉!
9 楼        文友:篱边小筑        2021-02-16 08:37:53
  等疫情悄无声息后,就来个说走就走的?东威海之旅!哈哈哈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41:12
  热情欢迎,我把邀请函发出了。亲自开车去机场接机。考虑横幅怎么写,写成一道风景。从机场直接扑向石岛港,就吃胶东锅贴鱼。小筑老师,说定了。说走就走。
10 楼        文友:冰山雪峰        2021-02-16 08:37:55
  一地有一地的风俗,其实就像作者所言,吃就是一种文化,品读怀才老师的文字,流着哈喇子,不是咱馋,是文章把胶东火锅鱼这胶东特色美食神化了。作者盘古论今,又把江南鱼米之乡的雅与胶东相比,美食自不在话下。更是胶东人多少年来的“饥”和如今的“雅”的对比。但就文字来讲,怀才老师的功底和知识就让人羡慕不已,让人觉得不仅是美食,不仅是特产,还有精神上的享受。此文让我流哈喇子,想吃,味蕾顿开,想读,不忍释卷。绝妙的叙述,精美的文字。问候怀才老师,大年初五的一道大餐。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记住曾经绽放的万种风情。快乐休闲,感受友情,养心颐气,笑谈人生。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2-16 08:46:50
  雪峰老师过年好!谢谢您精彩精致精美的解读,让我寒感动。不是因为我们年岁相近,而是读懂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思。感恩生活,这种情怀,每日都在沉淀加厚。雪峰老师说过,要到威海的南海来,从南海走南线,直接到石岛港,在那品海鲜,才是正宗的,是不虚此行,我请你。其实,锅贴鱼就是一种生活情怀,日子好了,说吃什么都觉得没有味了,日子不好,吃什么也吃不到,渴望好日子,这些情结是抗疫理解的啊,我们就是在渴望和满足里,度过岁月的,还是得感恩岁月,人间值得,很好的四个字。吃锅贴鱼也值得啊。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