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梨花那么老(散文)

精品 【东篱】梨花那么老(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13.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9发表时间:2025-02-03 08:58:19

【东篱】梨花那么老(散文) 正月初三,我在老屋看见那棵梨树,就不禁又想起了母亲。
   梨树长在小院的矮墙边,比我年长,很老很老了。树杆碗口粗,分三杈,枝条不繁却苍劲,是古兵器巨镗的造型。果实的样子像蒲瓜,熟得晚,味特重,糙而润,浓浓的甜中含着淡淡的涩,是舟浦祖传的老品种,大号叫蒲瓜梨。十四年前,母亲走了。后来,老屋也毁了,但矮墙仍在,梨花依旧。
   直至如今,每当春风来临,这梨树的花朵儿就会悄然开放,粉粉的,莹莹的,那么白,那么凉,如清寒的雪,如恍惚的梦,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飘在一个老人的头顶上。这个老人,就是我母亲,她正坐在梨树下纺棉花呢。
   小时候,我家里有俩宝贝:一头大青牛,一辆小纺车。大青牛属于父亲,小纺车的主人当然是母亲。那辆小纺车,是用木头制作的,由车梁、转轮、锭子、摇柄等组成。它本是一件很寻常的农家器具,但当时在母亲眼里,却是异常的珍贵,她日夜离不开它,就像离不开我们六个孩子一样。
   不知是出于爱好,还是因生活所迫,记得童年时代,从早到晚,但凡有点儿空,母亲总是会静静地坐在纺车前纺棉花。母亲的棉,永远也纺不完,既纺自家的,也纺别人家的。每当她摇起车轮,就会发出“嗡儿,嗡儿”的声音,那曲调儿,低低的,绵绵的,像一支古老的乡村民谣,又像“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心事,几许欢乐,几许忧愁。夏星晶晶,如密密的露珠儿闪在朦胧的夜空中,她在纺满天星辉。秋月黄黄,像一瓣熟透的香蕉吊在屋顶的青瓦上,她在纺遍地月色。雪花飘飘,像撕碎的云朵在呼啸的北风中飞舞,她在纺雪影寒光……
   就这样,母亲一直在纺,从一头青丝纺到满头白发,无穷无尽。屋里的嗡嗡声,从春响到夏,又从秋唱到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休不止。
   时光如水,记忆如画。通常,母亲都是待在家里纺棉的,只有到了春天,她才会移步小院。这是母亲的高光时刻。春天的小院,煞是迷人。地面之上,绿了草,染了彩。院角一隅,桃花闹,蝶飞舞。矮墙边,梨花白,雪浪翻。趁春光正好,母亲把阵地转移到小院里来了。她把纺车摆到梨树下,独自坐在春风里,身下垫一块麦秆蒲团,头上顶两重云——一片碧天云,一树梨花云。她气定神闲地,一条腿盘着,一只脚踩在纺车的底杆上,任凭风儿吹乱她的头发,梨花一朵朵落到她的身上。她左手巧巧地捏着棉条,右手轻轻地摇着车轮。那轮子一转,锭子便跟着飞转,纺车就发出了悦耳的“嗡嗡”响。她一手不断地摇着纺车,一手缓缓地往后抽拉线儿,整个身子也随之不断地往后仰着,直至仰到再也不能向后仰了,锭子上就绕满一个穗子了。那姿韵,现在想起来,真是太优美,太曼妙了,宛如白鹤亮翅一样。
   我最喜欢母亲坐在院子里纺棉了,因为她待在家里时,基本上都是沉默不语,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而且很容易生气,只有去了小院,她才会开心,遇到个人,便会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我们再淘气,她也不骂。一个夏日,我主动帮母亲把纺车搬到院子里,试图讨好她。母亲见了,说,你这是干嘛?我说,墙头上的花开了,你到院子里好纺棉呀。真的,矮墙上有一溜胭脂花,在夏风中烈烈地开了,红如火,紫似霞。母亲笑着说,你傻呀,六月的日头这么毒,你想晒死老妈吗!
   哦,我知道了:万能的母亲并不是神仙,她也怕夏的日,秋的风,冬的雪,她也想永远驻在春天里。
   母亲原本天生丽质,可岁月的霜雪却过早地染老了她的头发,人到中年便鬓角泛白了。儿时,我虽然年少不经事,却也懂得心疼。望着母亲的皱纹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头发一天比一天白起来,我的心里就很疼很疼。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那辆纺车造成的,觉得那些一穂穗的线儿都是从她身上抽出来似的,抽得她日惭削瘦,满脸沟壑,白发苍苍,挺不直腰。一次,我拿起锤子,准备把纺车砸了。母亲见了大惊,喝道,你疯了!纺车也敢砸!我说,这纺车害人呢。母亲说,傻话,没了纺车,你们哪来的衣裳穿,有书读!我说,妈,你老是在纺,纺得这么苦,要纺到什么时候呢?她笑道,等你们兄弟姐妹都长大了,妈就不纺了。
   后来,我明白了:白天,她是在纺日子;夜晚,她是在纺岁月。光阴悠悠,我们是在纺车声中成长的。
   在她老人家六十五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天,她来城里看我,拎着一个红布袋。我打开布袋,发现里面竟是一床棉纺的被面和床单。不须问,一闻到那熟悉的棉花香,便知是她的杰作。我看了,不由湿了眼眶,说,妈,都什么年代了,你咋还在纺。她说,这东西吧,纯棉的,是给我大孙子的,比买来的要踏实。我说,你老了,就不要再操心了。她说,我高兴呀,实话告诉你,这是我的最后一纺,以后呀,就是你求我,我也纺不动了。其实,此后母亲还在纺,只不过是那纺车声,响得再不像过去那样频繁罢了。她这样一辈子,与纺车成了知音。
   母亲活到八十三岁,她挑了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把自己化作一朵云,羽化登仙了。母亲走了,她的话语如同那“嗡嗡”的纺车声,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荡。十四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最是断肠处,小院里,梨树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梨花依旧笑春风。时下,春尚早,但思念的梨花早已在我的心间纷飞如雪。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在常人眼中,洁白的梨花,是薄薄的,嫩嫩的,如柳的絮,如玉的蝶,轻盈,飘逸。然而,在我心里,这小院的梨花,却是显得那么老,皱皱的,霭霭的,就像母亲的脸,更像她那苦难而又幸福的泪花。
  

共 21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年了,作者睹树思人,想起了母亲。老树很老,老树叫蒲瓜梨。母亲离世,而这棵树梨花依旧。作者想起小时候,家中有两样宝贝,一曰大青牛,一曰小纺车,母亲甚爱这架纺车。母亲的时光都交给了纺车,将简陋的时光织成了云锦一般。确切地说,母亲是在这架纺车前慢慢老去的。春天来了,母亲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院落,把纺车也搬到了梨树下,坐在春风里。在作者心中,春天是母亲纺织出来的,母亲的姿容也和春天一样的美,如“白鹤亮翅”。母亲寡言,只有在春天到了院子纺棉,便有了爽朗的笑,为此,作者在一个夏日把纺车搬到了院子,母亲便和作者争执起来,尽管作者理由充分,但母亲考虑得更现实。母亲,并非了能够战胜所有季节的,唯喜欢春天。作者的母亲本是天生丽质,可岁月不饶人,母亲一天天就老了,作者以为是纺车让母亲随之老了,便想把纺车砸乱,母亲见状制止。母亲的话很实在,纺线苦,可等孩子们长大了就有了甜。母亲纺织是在纺着他的岁月时光。作者结婚生子,母亲进城看孙子,居然带着母亲亲手纺织的被面和床单,丝丝棉线,连接着祖孙的情感。母亲83岁那年走了,而梨树还在,梨花依旧笑春风,不禁让人百感交集。梨花很老,这个说法属于作者的,母亲老了,母亲离开了,但她的容貌、精神、灵魂,还在这棵梨树下,与作者眼中的时光齐老。一棵树,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一个让人走不出的院落,在作者笔下,成为情感的漩涡。文章容描写叙述抒情于一体,讲了母亲生活的一个片段,就像一个特写的镜头,将母亲推向我们面前。作者笔下的母亲并非是一些文章里的千母一面,而是极有个性。母亲的语言非常生动,不是鸡汤,她喜欢春天,为子孙操劳等品种,通过描写和细节,一一呈现,母亲的形象精彩而真实。作者将“母亲永远活在儿子心中”的主题做了艺术的表达,可以说是在雕刻母亲的形象。读完,我们便感觉母亲就是那朵梨花,化为一棵梨树,一朵芳香。梨花老了?梨花的确老了,是老母亲的化身,梨花永远不老,因为母亲活在儿子的心中,永远年轻,如果不累,作者宁愿看到母亲永远坐在纺车前。在散文表达手法上,作者追求的是物我同化的境界,梨花喻人,巧构天成。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完全可以和《背影》并论。【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3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03 09:03:52
  梨花老了,它开在母亲的时光里;梨花还新,每念时新,因为母亲就坐在那棵葱茏的老梨树下。特别欣赏作者写母亲的怕夏日,欣赏母亲为孙子送亲自纺织的棉线背面和床单的细节,感人至深,作者笔下的老母亲,永远活在纺车前梨树下。感谢作者投稿东篱,于蛇年之春,再嫌弃文创高潮,这个春天很精彩!遥握,问候岚亮老师过年好,谨祝事事如意,阖家安好!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13:02:14
  春来了,用一篇练字的小文,感怀岁月,寄托思念。拙作很短,我却陆陆续续地写了两天,昨晚还码到子夜,搁笔之时,竟亦潸然泪下。在儿子心里,母亲就是春天,她一辈子劳苦艰辛,一直在纺织家庭的春景。兄长编文神速,按语强大,为的是赶在立春发出此文吧。多谢了,问好春天!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03 10:12:29
  梨花雪白,母亲摇动纺车嗡嗡作响,那是一幅多么绝美的图画?!睹物思人,梨花虽老,但年年开放,失去母亲的忧伤,又见母亲的喜悦,复杂的情感,交汇成淡淡的花香。文章像一幕情景剧,生动逼真,亦物亦人的表达,感人肺腑。精粹,精彩!拜读学习,问候老师,春节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13:10:02
  韩老师好,感谢百忙之中品读拙作,留墨鼓励。自我感觉本文的题目还是好的,就是不知能把那个“老”字写出母亲的爱心、艰辛来,看了老师的点评,甚感欣慰。远摇了,立春快乐!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2-03 10:12:47
  梨花树下的母亲,还有纺车在不停地转动!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永远都铭刻在心灵间!老师的文章感人至深!文字细腻生动!母亲的形象朴实无华,却愈显自然,如那雪白的梨花!以花喻人,无比贴切!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13:16:17
  母亲坐在梨树纺线线的情景,清新如画,一直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但很善良,很勤劳,忙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春天来临,梨花又要开放,我十分想念她。多谢精彩留言,远握了,立春快乐!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2-03 10:27:53
  睹物思母亲,情更深,意难舍。梨树老,梨花老,就像母亲。纺棉花,是老一辈女子的日常,作者硬是写出了新意,情真意挚、感人肺腑的美文,学习点赞,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13:20:11
  多谢红花草老师对小文的精彩点评,热情鼓励。不知老师是否会纺线,或抑是坐在梨花下纺棉花,如果有,老师写篇,我想肯定精妙无比。远握了,立春好!
5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02-03 11:21:29
  将梨花比作母亲的容貌与泪花,无尽的思念眷恋溢满字里行间,纺车的岁月串联起母亲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艰辛和快乐,让我们看到她对子女深沉的爱和面对生活重担的坚韧,令人动容!文章清逸脱俗,感染力强,可谓精妙绝伦!拜读学习了,祝岚亮老师新春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13:25:55
  石叶六老师好!看了你的美评,我的心头暖暖的。想起了去年深秋,我到哈尔滨旅游,你我素未谋面,你竟要给我当导游,老师真是一个暖心人。多谢了,远握,祝立春快乐!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2-03 13:53:25
  此文写得如诗如画,浑然天成的架构,一幅幅画卷淡淡晕染中,是那么地动人心扉!作者的母亲心灵手巧,伴随着“嗡嗡”声,纺织的是如锦的时光、暖心的日子、幸福的生活!母亲骨子里定然流淌着浪漫的血液,春天喜欢在院子里梨树下纺织,头顶两片云,纺出的棉亦如云似朵,这个镜头尤其曼妙,满树梨花,银碗盛雪,人面梨花相映成辉,梨花纷飞,暗香浮动,母亲在花影中气韵清逸,美轮美奂!母亲亲手纺织的被面与床单,凝聚着多少汗水多少爱啊!作者重回故乡,睹物思人,小院早已物是人非,只是梨树依旧,梨树老了,犹似作者的母亲老去的样子,但在作者心目中,母亲永远如盛开的梨花,优雅、芬芳了旧时光,在思念母亲的日日夜夜,总有梨花的气息悠悠飘来!好文,构思独特,笔法灵动飘逸,令人身临其境,花人合一、物我同化的境界实在是妙不可言!盛赞才情,问候亮哥立春快乐,美好相随!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17:33:46
  香妹子好!春临大地,万物复苏,思念的种子也在发芽。老屋的那棵梨树,虽未开花,却已在默默蓓蕾,到了人间四月天,便会绽放覆雪了。从前,瞧着那些洁白的精灵儿,心里满是大快朵颐的期待。也许人老了,才发现她是那么的老。思念是时光凝结的花朵,岁月不老,乡愁也就不老。母亲的恩情,永生难忘,她老人家在梨树下纺线的情景,常忆常新。妹子的美评,堪称经典,那么诗情,那么画意,几许温馨,几许鼓励,更多的是情谊。多谢了,祝立春快乐,永沐春风!
7 楼        文友:仔江        2025-02-03 20:17:44
  看到“梨花那么老”的一瞬想起了韩红唱的《梨花又开放》,当中的几句歌词“妈妈坐在梨树下/纺车嗡嗡响/我爬上梨树枝/闻那梨花香/摇摇洁白的树枝/花雨漫天飞扬/落在妈妈头上/飘在纺车上”。妈妈坐在洁白的梨树下,纺着白布,是一幅多么唯美的画面。字里行间满是对于母亲的怀念。“白天,她是在纺日子;夜晚,她是在纺岁月。”既凝练地概括了母亲的一生,又耐人寻味。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仰无愧于江山,俯无愧于萌芽。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3 21:28:16
  深谢仔江老师来访留墨点评。那首歌脍炙人口,我也非常熟悉,写这篇文字时,其旋律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问好新春,祝创作大丰!
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03 23:38:16
  这篇散文以蒲瓜梨树为引,忆母亲与纺车相伴的岁月。母亲在春天的院落爽朗而美,为子孙操劳一生。作者艺术化表达“母亲永远活在心中”,是难得佳作,展现了独特而真实的母亲形象。 问候岚亮老师,祝你春节快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4 21:09:30
  总编老师好!你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去年在吉安未曾谋面,是莫大的遗憾。感谢你的美评,祝七星高照,八方来财!
9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2-04 05:18:39
  在岚亮老师的文中,梨花与母亲悠然地就成为了一体,长在了作者的心里。拜读老师的美文!祝老师新春吉祥!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4 21:11:39
  塞翁老师好!你的网名很哲学,写文更是我的榜样。十分感谢来访留墨,祝七星高照!
10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04 12:11:31
  先试试,我的板凳稳当不??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5-02-04 21:12:39
  哈哈!久久不见,祝新春快乐!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