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一桌天地宽(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一桌天地宽(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发表时间:2025-03-19 06:54:19
摘要:与桌子每天朝夕相对,品食暖、谈笑欢,一张桌子又何止一方天地。

古人云,“器以载道”,桌子在中国世代人的心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幼及长,可以说与桌子每天朝夕相对,品食暖、谈笑欢,一张桌子又何止一方天地。
  
   一
   记忆里,每天早晨坐在饭桌前吃着母亲做的蛋炒饭,那是世间最美的食物。
   “吱呀”一响,不用说,一定是母亲开门的声音。那时候我读初中,每天叫醒我的是我们家褐红色的老式木门发出的千年不变的声音,还有母亲做的喷香的鸡蛋炒饭,诱惑巨大。
   洗漱好后,一盘金灿灿的蛋炒饭就摆在桌子上了。我一口一口地吃,母亲坐在我的对面,直到看着我吃完。“好吃吗?”每日她都会这样笑着问,“你们吃的蛋炒饭可以堆满一屋子了。”我们家姐妹四个,上初中那会,天没亮就要起床去学校上早读,骑着自行车穿过长长的马路,到了几里外的学校,肚子还是饱饱的、暖暖的。蛋炒饭,是母亲最拿手的,她问也是在炫耀,炫耀能够有助于我们的食欲。
   “每天吃都吃不厌!要是母亲开个饭店,生意一定火爆了。”我看着我们家的院子,当时就跟母亲谋划:“外面可以摆上几个桌子,每日可以卖掉多少碗,到时候卖掉的蛋炒饭可以绕地球一圈。”母亲笑得很开心,月色流淌,我看到月光恰好照在母亲身上。
   在这个时代开饭店,在母亲这一代人心中,那是可望不可及的,母亲心中肯定想试一试。
   母亲确实做过生意的,她孩子时候就会卖菜,长大后去过江西换鸡蛋,下过荷塘摸过藕、卖过菱角。有了我们后,母亲从没有出过远门,就像很多人的母亲一样,也许她们的世界就围着一张桌子,她们却心甘情愿,这小小的一方桌子见证着女性的柔软与坚韧。
  
   二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轻轻松松地随意聊天,那种融洽的饭桌氛围,成了我们对家最温暖的回味。
   白天,我们上学,父亲上班,每天晚上回家坐在桌子边,一起吃晚饭是我们最美好的期待。吃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我们聊天的话题,却很宽泛,一边吃一边说,一顿晚饭吃许久,就像开茶话会。
   母亲喜欢说些菜园里或者邻里的事。白菜叶子长虫子了,她觉得不打药,随它长吧,像是在征询我们的意见,又像是自己已经拿定了主意。豌豆开始长米了,过几天可以摘回来煮好吃的糊涂(豌豆加水煮熟,加上红薯粉不停搅拌)了,孩子们吃着长个子,今年种了不少,长得真好。
   我们说着学校里的趣事,老师的、同学的。学校的后山上开了映山红,老师组织我们去春游了,看到了山上开着白色的盘子大的花,一番描述后,母亲便会告诉我们是大碗花。这段时间同学流行玩什么踢毽子了,说那些话是时候,其实是想自己也能有个毽子。那时候我们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做毽子需要牙膏盒,我们早就收集了,需要一枚硬币,也从零花钱里省出来了,最最重要的,还缺十几根漂亮的公鸡毛,想从公鸡尾巴上拔,可是不敢的。
   父亲呢,常听着我们说,很少说话,不时点点头,或者笑着附和着我们。饭桌上,我们会给父母亲盛饭,父母亲会给我们夹菜,日积月累的细节中,我们学会了分享和感恩。
   过了几日,我们就会有几个漂亮的鸡毛毽子,鸡肉也下了我们的肚子。
   现在想想,每日桌子上看似随意的聊天,竟然不经意间消除了我们白日的辛苦。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母亲做的饭菜香甜可口,因为吃的时候身心愉悦。这一方桌子成了我们快乐的寄托。
   自己做了母亲后,因为在外地上班,平时不是吃食堂,就是下点面条随便对付两口。不管多么忙碌,一到周末,总要去菜市场买回家人爱吃的几样菜,亲手烹饪摆在桌子上,灯光下,一家人围在桌子旁,享受饭桌休闲时光。孩子常常说,就想坐在桌前一家人吃顿饭,我们也从没有食不言的要求。
   平时和家长沟通,我常常也说,跟孩子的沟通,不需要多么正式,也不能唠叨。坐在桌子上随意聊聊,家里哪里还会有矛盾,怎么会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在家里,每个人都有很多“废话”,这个家就越幸福。往大了说其实这就是家风,饭桌上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日复一日,家庭就和谐了。正如《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方寸餐桌是培育家庭“和谐”文化的沃土。
  
   三
   在小家中是这样,其实在家族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时候,桌子成了化解矛盾的媒介和调和剂,一些重大事项,也在桌子上商定。大厅里那张小小的桌子像是龙宫中独一无二的定海神针,有它在,心里就踏实。
   在我们老家,若是村民之间发生了矛盾,大家坐在桌子上,各人把话说开,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这个时候,一般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作为和事佬,相当于调解人,他们调解内部矛盾,不求任何回报,只为家族的和谐稳定。
   中间人笑着说:“坐下、坐下,堂屋里摆摊子——家里头生意。”我们把正屋的客厅叫堂屋,意思是自家的事情,好商量。大家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事情好调处。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时候,大家就会坐下来。有了说理的地方,发生矛盾的俩人就开始倒苦水,都说自己哪里委屈,说到痛处,还会委屈地哭起来。“我在上面放水,他在下面截水,我忙了半天,自家田里一点水都没有。”那人不好意思:“我想着水大,分一点,不会影响你家田里的水。”在农村里,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别看这些小矛盾,若不及时化解,上升到互相谩骂,还有可能发生斗殴,旁人跟着学,民风就变坏了。
   看似各人在说自己的理儿,其实,已经有了让步。饭桌上的饭菜不仅有温度,更有化解感情的力度。
   一般在桌子上就商定好了解决矛盾的办法。“下了桌子以后不准再提啊。”调解人总是会最后正式地这样提上一句,“牙齿和舌头还要碰一下,没有那么好,大家就矮个子踮踮脚,高个子弯弯腰。”这样智慧的语言也只有在这些场合可以听到。
   再看那俩人,来的时候一个个面红耳赤,走的时候大家握手言和,拉着手说着:“我做的不对啊,对不住兄弟。”下次见面,就忘记了不愉快,等到水田里稻子变黄的时候,这俩人还会互相帮忙收稻子,再坐在桌子前一起吃顿新米饭,记忆里只有新米的香甜,那些不好的事情早都烟消云散了。
   一方桌子成了情感的纽带,让人记住了时光中的惬意,忘却生活的不如意,只留下美好。
  
   四
   在中国发展历程中,桌子代表的文化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桌子,不止是老百姓家中一个普通的物件,它更是家族聚会、文人雅集、商业洽谈时人们交流感情的中心。
   最早时期,桌子是方形的,也称“八仙桌”,体现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儒家思想的和谐观。直到现在,仍然有所保留,主客、主陪、次陪等依次排位,还是很讲究的。餐桌在中国从来不只是进食之所,更是伦理教化的天然课堂。
   在中国很多地方,安庆、合肥、福建、贵州,一种古老的而独特的长桌宴,又称“百家宴”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它最早是村民为了庆祝丰收、团聚或重要节日而共同举办的一种宴会。百米长的街巷,万盏灯火通明,千张木桌连成一张长桌,万副碗筷碰撞,几十道美食摆满桌子,南北食客觥筹交错,人间烟火气,在此刻散发着温情浪漫。
   我想起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贩夫走卒与文人墨客同饮共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饮食习惯,卸下生活、工作中的疲惫,赴一场舌尖与心灵的约定,为岁月写下最温情的注脚。
   不论是过去还是新时代,一方桌子绘就了人间最温情、最绚烂的画卷,我们不禁感叹,生活也可如诗如歌。
   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与友人以一山石为桌,饮酒作诗,成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的代表,后人以此为美谈。
   因为圆桌的这种“无主位”特性,更加契合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也符合中国民间对“团圆美满”的追求,所以,我们在婚丧嫁娶、节庆礼仪中开始广泛使用。
   近年来,陆续走访了一些乡镇,看到了基层搭建社区议事协商和自治平台——“圆桌议事”,在圆桌上没有主席位置,“小圆桌”承载了大民生,“遇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遇事会商量、遇事大家商量”的“圆桌议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名人大代表相聚在中国人民大会堂,大家围“圆”而坐,围“圆”而谈,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平等、对话。
   桌子的存在可以让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围坐一起交流,成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一方桌子上面深深的纹理诉说着中华民族对和谐的永恒追求和清晰记忆。
  

共 33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条板凳,还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文化训导,何况每日吃饭的饭桌,更证明了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一扇门吱呀打开,一道蛋炒饭,香喷喷地上桌,这就是日子的温暖,母亲看着孩子吃,炫耀着自己的手艺,都是饭桌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最深刻。作者的母亲曾经做过小生意,作者懂得母亲对生意的向往,还在饭桌上怂恿母亲。晚上一家人围坐饭桌,将田野和邻里的事情,孩子们讲学校的活动,将自己想有一只毽子的愿望,含蓄地表达着,父母还是听出了孩子的心愿。一家人,没有隔阂,饭桌发挥着调和沟通的作用,很多事,在饭桌上就解决了。一村之中,村民之间发生矛盾,也要请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互道委屈,取得谅解。离开了饭桌,以前的事情就画上了句号。看看中国文化,其中很多都来自饭桌,尤其是作者关注到很多地方摆设了长桌宴,不仅仅是吃饭的场面和形式,更是互相交流的场所。就是名画《清明上河图》里,也离不开吃饭的细节,古代更有围桌吃饭饮酒作诗的雅兴。尤其是兴起圆桌,不设主位,古城平等关系,很多事情,在和谐的氛围里得到解决。社区兴起了“圆桌议事”,让小圆桌承载了民生大事。就是国家级的回忆,代表们也是围着圆桌共商共议。应该是,饭桌,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有着不可忘记的历史功绩。这篇散文,由小家的饭桌,到一村的长桌宴,到圆桌,到国家级会议的围桌共商,层层推进,将一张桌子的功用写得更加深入深刻。文笔朴素,举例山东,细节温暖。从饭桌文化到中国文化,是一段长度,更是基础,作者挖掘出这个题材,深入探究主题,写得文理自然,生动有趣。一桌之上,天地宽;一席文化,绵长流远。【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9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3-19 07:25:34
  这篇散文以饭桌为线索,从小家到一村,再到国家,层层推进。从家常到议事,饭桌不仅是饮食场所,更是交流融合的载体,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问候欣然美女老师,祝你工作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3:58:34
  谢谢龙主编留墨鼓励,问好老师春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19 08:16:40
  一张饭桌,如果只是看到做吃饭用的工具,就无法带来深刻的感悟和审美。作者通过一张饭桌,写出了饭桌的别样意义,写得非常合理,读后会拍案赞同。非常感谢欣然老师投稿东篱,笔耕不辍,远握,就像期待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4:01:17
  深谢怀才老师润色编辑,一张桌子,带给我的是温馨,桌子文化,就像老师所说,对每个中国人都有着独特的意义,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问好老师春安,创编快乐!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19 08:24:28
  这篇桌文写得非常好,题目蕴含诗意哲理,主题推进从容自然,感悟独到别具特色。题材并不新,但写出了新意。老师的散文越写越好,大赞!顺祝工作愉快,写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6:20:39
  深谢韩老师留墨鼓励,写文还要向老师学习,自然流畅,很喜欢读。问好老师,春安,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岚亮        2025-03-19 08:45:21
  构思巧妙,文笔优美,以小见大,一桌天地宽,方寸展乾坤。我想,在家庭之中,饭桌便是最大的“家井”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柴米油盐的日常,嘻哈咸淡的见闻,见证了日子和时光。这个世界是离不开桌子的,桌子决定着人生,乃至世界。佳作,大大的赞!
回复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6:21:59
  谢谢亮哥留墨鼓励,正如老师所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桌子见证了老百姓平凡的生活。问好老师,春安,创作大丰!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3-19 09:47:55
  这是一篇亲情暖篇。围在方桌边闲聊,聊的是亲情,聊的是暖意。看起来是多半是“废话”,但更多的是提醒、是教育、是鞭策,日久成家风,成为饭桌文化。文章层层递进,选材新,切题准,构思巧妙,文笔优美,好文章!祝春祺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6:23:12
  深谢吴老师留墨鼓励,桌子上看到的是老百姓的寻常生活,体味的家的温暖。问好老师春安,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3-19 11:13:32
  题材的采撷非常精妙,情和理,搭配自然。让读者从共鸣中感受桌子文化带来的美好情趣和哲理。生活气息浓郁,情感丰沛,好文!拜读学习。谨祝春祺,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6:23:59
  深谢郑老师留墨鼓励,我也是觉得,桌子就给人踏实温暖心安。问好老师,春安,佳作连连!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3-19 14:04:39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细微,落墨成章。的确,一桌天地宽,不大的桌子,收纳着亲情、乡情、友情,铺展着人间烟火气,荡漾着欢声笑语。一张桌子,凝聚着一家人的日常,亦彰显折射着顶层的智慧与决议精神。好文,由浅入深,主题深刻,表达细腻温婉,大赞笔触,问好!
回复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6:25:21
  深谢莲香老师留墨鼓励,很平凡的物件,见证了平凡的生活。问好老师,春安,工作顺利!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19 14:40:25
  桌子,很多时候就是和事佬,是感情交流的平台,是洽谈业务的起点,是家庭团结、稳定社团的场地。老师的文章层层递进,步步加深主题,增大格局。佩服老师的写文艺术,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19 16:26:01
  谢谢花草老师留墨鼓励,老师的文越写越有味,问好老师,创作大丰。
9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3-19 22:25:32
  八仙桌、八仙凳是农家不可或缺的家什,想不到在老师的笔下,方桌却蕴含着高深的方桌文化,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好文拜读!问好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20 05:46:49
  深谢塞翁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注意休息,调节好心情。问好老师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3-19 22:49:27
  一张桌子,一副笑脸,全家开心,村民和谐,全国共建,好一幅深情描画。拜读佳作,恭喜获精!
回复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20 05:48:45
  深谢天方老师留墨鼓励,桌子每日陪伴着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是物件,更像一位智者。问好老师春安,创作大丰!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