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

精品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


作者:ran.t 榜眼,2815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68发表时间:2011-01-17 14:17:32

共 10453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故事亦真亦幻,灵虚九重,足踏人间仙界幽冥,描绘天地人神鬼的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读得人屏气凝神,思接千载,好不酣畅痛快。作者用笔大气磅礴,叙述奇诡迭出。特别是后篇,大笔如椽,横扫千军,席卷苍莽,把那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演绎得梦幻般旖旎,迅雷般闪回,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篇中人物,莫道是张旭、张若虚、辛夷、曹娥等主要人物,就连那阎王、刘安、黑白无常陪衬的一干人等,莫不栩栩如生,声情并茂,以其夺目的鲜活,巍然壁立眼前,立体灵动,幡然生色。作者以当代小说的笔法,融合三言二拍的节奏,杂取其精华,赋予当代小说技法以创新的精髓,让人一见而惊。应该说,这是作者对小说创作技巧的可贵探索,具有警醒学界的普遍意义。在纯文学的传统写作手法和网络文学风行一时玄幻、穿越的对抗中,这种探索具有划时代而创未来的启示。老耕欣赏之余,向读者诸君做隆重推荐!【编辑:耕天耘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18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浅泠        2011-01-17 22:31:20
  张若虚孤篇压全唐,这原本就是一个传奇,作者选用了拟话本的手法来展现张的这段“传奇”,俨然有明清神怪话本的范,小说情节新颖曲折,充满想像力,又保留了古典唱词的优美雅致,古意十足。
   在拟古的同时作者又在小说里多处的引入了电影的表现手法,将一些魔幻的斗法场景还原得相当“特效”,相当具有画面感。
   结局部分自然的引入现代小说的技法,将事隔五十后主人公的重逢,处理得意蕴深长。几十年前,张若虚为见伊人一面,无端的生出多少事端,五十年后经历过重重的曲折(包括牵累曹娥),至情至性的张若虚,却只有“何必让她知道,又多一番伤痛?”一念,只这一念,便徒然的生出多少人事变迁、今时往昔的感慨。
   ——辛夷灵犀一动,道:“你是……”张若虚忙道:“我不是。”辛夷怔怔地望他,目中渐渐湿润,点头道:“好,你不是。”
   这般的欲言又止,是古典的含蓄,是人世轮转的沧桑,这样的隐忍不发里,融入了小说人物曲折漫长的,关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
   在作者的节制哀伤的笔触里,有了几十年曲折的情节铺垫,再引入的极富意蕴的张的传奇孤篇诗作《春江花月夜》,诗作的意境便与作者有意营造的氛围无比完美的契合了。
   这样的小说,融唱词的雅致,话本的流畅,电影的特技画面的展现,现代小说的技巧于一身,在情节之余,更多的融入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感怀,可读性与文章的深度兼具。
12 楼        文友:凝冰        2011-01-17 22:34:18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只画烟云,不写春秋事。
13 楼        文友:暮十一        2011-01-18 02:02:48
  一席赏完,自己已是上天入地,醉兮揪兮;流感浮生,惶兮叹兮。觉昨夜今日,是兮非兮;看才子佳人,情兮止兮。
   若虚孤篇压全唐,陶然则全景照孤人、全心解孤人、全才敬孤人,于是,孤篇不素,孤人不独。伯高、辛夷是若虚知己,作者更是若虚知己。
   这小说,讲史、析人、品诗,入得了课论赏集;说故事、谈想象、论情节,又像个经传志异;抒情孽、叹生死、数沧桑,巧似那通哲精理。实乃高兮妙兮...
   回味去,再兮就神经兮了哈。问候师父,新年安!
天涯走远,人心无尚。落地薄凉,尽拾遗光。
14 楼        文友:ran.t        2011-01-18 10:20:08
  耕兄辛苦了!谬赞,非常惭愧!感谢各位朋友的关心和鼓励。陶
15 楼        文友:冽枫        2011-01-18 21:50:36
  小说,用一虚一实的二条线索穿插着对比着推进故事,人间界的扬州与幽冥界的地府(并仙境)对比,人间张旭与地府若虚的经历照应,临近仙界的曹娥与人间的辛夷,甚至刚离人世的若虚与经历几十载的若虚的心路之间都有着强烈而鲜明的对照,这些对照即细致入微,又自然鲜明,因了这些对照,小说呈现出一种亦真亦幻,假做真时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到最后这个故事里传达的情节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传达出的艺术感染力弥旧不散。佳作。
000
16 楼        文友:临清照影        2011-01-18 22:11:01
  此文精妙绝伦,荡气回肠,当得起绝品二字!
一生爱文字,愿与一生依。临清来照影,落花流水去。
17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1-18 23:34:58
  《春江花月夜》以月为经,以江为纬,以夜为底,以花为色,织就了一张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的锦锻。陶然以史实为宣纸,古典手法为工笔,饱满的情感为颜色,高超无痕的技巧为画工,描摹了一幅意境幽深的俗世人情图。一直觉得作者的文化底蕴是衡量作品深度、成败、高下的尺度,主题思想的体现往往与文化底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完善。而陶然的这篇小说纹理清晰,情感绵密,内蕴丰盈,直指人心,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品评:
   时空跨度大:穿越几十年岁月,横贯地狱、人间、仙岛,而转换巧妙;
   人物塑造精:不仅主角熠熠生辉,配角亦是各具神韵,跃然纸上——张若虚的才情痴心,辛夷的坦荡率直、曹娥的脱俗善良,张旭的真诚本色,就连黑白无常、阎王爷、刘安也是可圈可点,情状各异;
   情感层次丰:张若虚和张旭的牢固友情、张若虚和辛夷的知己情,还有潜藏的曹娥对张若虚的情愫掩映在故事中,而最高明的“知音一曲,胜却无数”的情感处理更是跳出了“二拍”才子佳人的俗套禁锢,使得整篇小说的格调提升了一个境界,尤显得立意深邃,意味无穷。
   语言奇崛美:在拟话本的凝炼利落中嵌入华美和精致,糅合舞台对唱的锵锵回环,加上兼顾到音韵的和谐,排比句式的运用,颇有欲抑先扬,绕梁三日之效。
   总之,《张若虚孤篇压全唐》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彩无限,细节真实可信、伏笔设置巧妙,隐喻以及暗示的嵌入(即使是一个小道具凤凰琴,亦发挥了不小的侧面烘托作用),实在是借张若虚的传奇,书人间情感,道人世悲欢,情、景、理交融,回味无穷。
18 楼        文友:纪开芹        2011-01-30 20:43:31
  正好在听古筝版《梦江南》,遥想扬州的风花雪月,看张若虚痴情不改,诗情突然间就充盈了心扉。好一篇诗情画意的文字!好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恋!亦真亦幻,竟不知到底是小说还是现实了。
中国作协会员
19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1-03-10 21:07:22
  小说既有古韵精华,又兼现代小说的酣畅淋漓。一曲《春江花月夜》融入作者独特的视觉感官和丰富的思维体念,在传奇之上赋予崭新的艺术形式。作品中人物有血有肉,横跨几十年,情节丰富,浪漫唯美,。特别于小说后部,张若虚和辛夷共和《春江花月夜》的场景以及张旭奋笔狂草的情节更是汹涌澎湃。人间至情,若如此,夫复何求。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20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03-11 10:47:01
  读ran.t小说,品人生禅道。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1025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