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星米(中篇小说)

精品 【流年】星米(中篇小说)


作者:方如 秀才,2710.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56发表时间:2013-05-07 16:49:08


   每个周末去开工,午餐和晚餐时间,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吃了饭,就无事可做,从前我还会到餐馆对面的小公园儿去看看书。可最近,总睡不够,上课时精力都不足。更别说在人来人往的公园了,就索性放弃。
   我最终发现了个好办法。是在吧台里摆上一长溜儿椅子,再铺些垫子,就可以凑合躺下,躺下来,望见头顶贴了壁纸的天花板,右边是高高的吧台,左边是酒柜的案子,我盖了条大台布被围在其中,窄窄、满满的感觉,让人觉得心里安生。
   于是,就这样打发掉我的午休时光。每次开工的下午,都会这样昏昏愕愕地小睡,一直到那个秘密来临。
   “我不管,反正你不能这样对我!不能这样不冷不热的。我给你发信息,你也不回。打电话,你又总是忙。还不耐烦。”是个女人的声音,在哭哭啼啼地指责、抱怨。声音不高,气势倒不低,吵醒了我,让我知道有人进来了,正在餐馆里艰难地对峙着。
   “我真的是很忙,没回信息,那也一定是因为当时不方便。如果你觉得我不耐烦,估计一定是当时正有事情。”
   天啊,这竟然是老林的声音。可那女子是谁?
   “我们才刚开始,你就这样对我?那,那以后会怎么样?”
   “陈娜,我们还会有以后么?”老林的腔调是一如既往的飘忽怅惘。
   “啊,你在说什么?我不想和你这种人讲话,你真让人恶心。”
   哐铛一声,陈娜摔门而去了。老林依旧没动。我却开始紧张,祈祷老林一定要从门外的楼梯下到厨房里去,不要走吧台这边的楼梯,不要发现正躺在这儿的我。
   然而老林的脚步还是渐渐近了,并且在我这里停留了下来,“小林,”他轻喊,等了一会儿,清了清嗓子,他在寂静中冷冷地说:“小林,你不要装神弄鬼啊!”
   紧张和恐怖攫住了我的心,我不敢睁眼睛,大气都不能出,只是感到四周的家俱正黑黑沉沉地向我挤压过来,我委屈地想,我并没想偷听啊,谁让你们那么不小心,这种见不得人的话,去哪里讲不好,偏偏要到这里来呢。到底是谁在装神弄鬼呀?反正现在来看,被吓坏了的,可是我,我终于无法自控,嘤嘤地哭出声儿来。
   老林在我的哭声中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咚咚咚地就下楼去了。我的哭泣却并没能停止,并且心中又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完了,我在这儿的工,一定也打不成了,我一定会被老林找个莫须有的罪名辞退掉的。
   12
   然而,接下来,什么都没有发生。接下来,我打工的日子,波澜不惊、一如既往。店里的生意如此,不死不活,老林的表情也是如此,不阴不阳。
   可我的心情却无法一如既往,我开始越来越习惯捧着我的小台历发呆,无时无刻不在为时间的流逝而心焦,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考试过后,紧接着来临的还有分别,和这个城市、和在这城市里结识的人的分别。这么久了,志强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他到底是怎么了?他还会回来么?惶恐和担忧如同这个城市春天里密集的细雨,潮湿、温柔、总会毫无预兆、突然来袭,让我的心都仿佛密密匝匝地爬满了青苔,满满当当堵得透不过气来。
   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去餐馆开工。电话响了,我去接。这个时候的电话,我想当然的以为是要预订外卖的。
   “请问,老林在么?”是个女人的声音,讲汉语普通话。
   “哦,他在楼下,不过我们老板吩咐过,如果是找他本人,请你打他的手机,因为这部座机在营业时间里,是叫外卖的专线。”我解释。
   “他手机关机,你去帮我叫他来。”那个女人的阴郁、恼怒的声音,唤起了我的记忆,因为就在不久前,配合这声音响起的,还有哐铛一声摔门而去的脆响。
   “小林,是你吧?我是陈娜,你还记得吧?你知道的,我是老林他们的朋友,没问题的,你帮帮忙,叫他来听电话,好么?”她的语气开始缓和、客气了起来,然而话的内容却没有。“你就告诉他说,是我,陈娜,打的电话,对他说,不接这个电话,他是会后悔的。”
   我只得到楼下去找老林,心想,不管怎么讲,老林得去接这个电话,千万不能因为不接电话而后悔。可是,我该怎么和老林讲才合适呢?
   “林先生,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是一个叫外卖的电话,他的英文口音很怪,我实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目送老林上楼去接电话,我故意拐进了卫生间。折腾了半天,确定上面的确没了声音,才上去。
   楼上餐厅里,老林正坐在一张餐桌前吸烟,背对着我,呆呆瞪视窗外。
   我悄悄溜进吧台,开始意识到紧张,刚才我一心想让老林上来接电话,编出那个谎言时,心里还有些得意,可现在却发现自己有多傻了,是啊,如果说,上次无意撞上老林的隐私却被他说成是装神弄鬼那件事儿,还算是委屈了我。那这次撒谎让他接电话,难道不就是名副其实的装神弄鬼么?
   “小林,你过来坐。”
   老林声音不高的一声喊,惊了我一个激灵。我过去,却没坐,低着头,嗫嚅:“对不起,林先生,我刚才撒谎,是,是因为……”我停下来,因为看到他正瞪着眼睛,摆手制止。“不用解释,你坐下。”他冷冷地说。
   “小林,你都知道什么?你跟着瞎掺和什么?”老林的声音突然提高了,还用手敲起了桌子。
   他的态度激起了我的愤怒,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我说:“林先生,我希望你能明白,上次只是因为我感冒了,在吧台后面休息,我根本没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兴趣。而这一次,我不得不撒谎来让你过来听电话,是因为她说,你要是不接这个电话,会后悔的。我是怕事情太重要。”
   “什么?你说什么?她是这么对你说的?”
   “是,她说让我告诉你,不接这个电话,你会后悔的。”
   “嘁……”老林皱起眉头,把脸向一旁偏过去,从牙齿间呲出一口长气,一副根本不屑的样子。“这个女人,她疯了……”他恨恨地说。
   然后,他就没了声音,眉头紧锁,闷头吸烟,忘了我的存在一般。
   “小林,我送给你一句话,会让你一生受益的。”过了好久,老林才突然又开始了讲话,并且随着讲话,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向我走来,那时候,我已经回到了吧台里,我站在那里,看见老林的眉头已然舒展,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他已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有了精力和兴致,对我进行成长教育:“一个人,最不可取的态度就是自作聪明。你知道为什么么?因为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哪怕这个人,就在你周围,你自以为有了些理解和判断。”
   他说着,手斜插在裤兜里,瘦高的身体晃晃荡荡、来来回回踱着步。想必此刻的他,已全然忘记了自己此刻的身份是个餐馆老板,正站在自己门庭冷落、生意惨淡的餐馆里。他非但没有面对这间餐馆不成功的尴尬,更没了刚才接陈娜电话后的失态。他现在的角色是个施教者,尽管是自愿者、临时工,却胸有成竹、志得意满。“你在我这个餐馆里工作,四个多月了吧?我是长辈,应该多教给你些事情,很惭愧,我做的不够。”
   他低头思过,转瞬又猛醒:“不对!我应该还给你讲过有关中餐名字的事情吧?这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啊。星洲炒米、京都排骨等等这样的名字,的确是代表不了中餐的。但为什么在许多老外眼里它们就是中餐。因为人喜欢偷懒啊、喜欢缩略啊、喜欢自做聪明啊。你觉得他们傻么?其实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傻,看到或听到一星半点,一知半解的,就会自作聪明。要多可笑,有多可笑。人都是可笑的,无非程度不同而已。而真实的情况,就如同加缪所说:每个人都生来孤独,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了解的可能。”
   对名人名言的引用,升华了他的思考,却也败坏了他的情绪,他颓然长叹,又转身回去餐桌旁坐下,面对窗外,吸烟去了。
   我站在吧台后面,看着他的背景。心情也在瞬间沉落到冰点,我不喜欢他的说法,这太过冰冷和苍凉。可是,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它们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冰冷和苍凉难道真的就是它们的底色?
   13
   这次的成长教育,其实就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老林了。一周后,当我再次来到店里开工,坐阵主持工作的已经变成了方姐姐。
   “我从这个周三就转到这边儿来了。以后也会大多在这边儿。这边儿的店开了快半年了,总没起色,总得想想办法。”方姐姐正在忙活着折纸,手一刻也没停,边折边和我说。
   “这是什么呀?”我拿过她正折的纸,原来是打印的我们餐馆所提供的菜品名字和价格。“当时考虑在这个地角儿开店,就是因为这儿附近的中餐馆不多,堂吃是一部分,外卖也很重要。可现在,两方面都做得不好。”方姐姐一边示意我和她一起折纸,一边对我解释。“等一会儿收了工,我就要去附近散发这些广告去喽!”她杨杨手里正折的纸,咯咯咯地又笑了,很得意的样子。
   “方姐姐,带我去好吧,反正收工后要一个多小时才开晚上的工,我也没事儿。”我说。
   “好啊,那我们就一起去。”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在我们的餐馆周围,居民区其实是很大一片的。我从前都是急急忙忙来开工、收工,中午休息也就是去去公园。对这里不熟悉。那天,我和方姐姐一人拿着一沓我们的小广告单,挨个儿往门洞里塞,我们一路向小区深处走去,静静地打量着周围人的日子。
   是周末,马路上、院子里的草坪上,都三三两两地有些人,有人在整理庭院,开着锄草机锄草,修剪着花木,呜呜呜轰鸣着喷洒出阵阵浓郁、宜人的草浆气息,有人则在庭院里闲聊,撑开绿苫布的大阳伞,坐在下面或悠然把酒临风,或嘻嘻哈哈、手势丰富地争论着什么,而一旁还总有小孩子不时追逐着尖叫,嘻戏着跑来跑去……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这和谐、静美的画面下,所有的喧嚣、欢腾似乎都变成了对悠闲和从容的生动注解。是啊,虽然浮云蔽日、老树浓荫,虽然这是在雨水来临最没先兆、最频繁的伦敦春天,但又能怎么样呢?这毕竟是在自己庭院里,毕竟悠闲和从容是牢牢生根在他们每个人的心底的。
   “小林,你知道么?这就是最初我喜爱伦敦的原因。你看,这里其实距离商业区、距离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就几步之遥。可却是另一片天地,那么安闲,那么惬意。”方姐姐看着风景,有些忘情,她轻轻对我说。
   “是啊!”我也深有同感。我说:“我最初来的时候,走进居民区,也很有感触。因为总感觉这里和我从前的想象大不相同。这里的马路竟然那么窄、红绿灯都那么矮、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的植物,几乎没有什么名贵的品种,都是些草本植物或灌木,但都蓬蓬勃勃,就跟我们那儿的乡下似的,但我现在也开始喜欢这种味道了,它多自然、轻松、多舒服啊!”
   “是啊,这种感觉真让人舒服啊!你知道,我们最初穷的时候,一碰上难事儿、烦心事儿,我就喜欢往马路深处的居民区里走,我就看着这样的日子对自己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一定能捱过去的,总有一天我们会从马路上退下来,退到这样的日子里去。可是你看,”她扭头看看我,自嘲地一笑:“你看,我们就如同拉磨的驴,给套上了,现在,有了退下来的条件,却也没退下来,还在大马路上打拼呢。”
   “方姐姐,你知道么?我真的很佩服你,我觉得,做生意,你其实比林先生要有办法的多。”我的话脱口而出,然而她那边儿却没了声音。她加快了脚步,走到我的前面去了。
   “我们是不一样的,他的命好,可以有闲心去琢磨别的。我是不行的,一心只想养家……”过了好一会儿,她突然又开始了讲话,还是在回应刚才我的话。原来她的心思还纠缠在我那句话上,可显然这纠缠令她不愉快,她的话没完,声音突然高起来,然后就哽咽起来,顿在了那儿,没能再继续。我留心到她的眼中竟然还有泪光闪烁,她当然是不想让我看见的,她把脸慢慢地偏向一边去了……
   第二天,是周日,我正忙着给两个老外结帐,突然听见有人在敲门,一抬头,呀!竟然是阿平姐姐。她两只手,都满满地提着荣业行超市的大袋子。正站在门口儿朝我笑呢。“你忙啊,小林,收工了,我再找你玩儿。”她打了招呼,就噔噔瞪就跑过门口的小楼梯,下到楼下去了。
   收了工,我下去吃午饭。发现今天吃午饭的竟然只有我和张师傅夫妇两个。
   “徐太的女儿今天要回来,她就先走了。我和老板娘去超市买东西,那边店里临时有事儿,她又怕这边儿店里忙不过来,就把我送这边来,自己回那边儿店去了。你看,我来了,我们家老张就过节了啊。我从进了门,就让他歇息了,今天中午的菜都是我自己烧的呢,小林啊,你尝尝哦,我烧的菜其实不比老张烧的差哦。”阿平姐姐还是老样子,嘴巴不停,手也不停,一个劲儿地往我碗里搛菜。
   “阿平姐姐,你已经找到工作了啊?”
   “咦,”她有些奇怪,扭头去看张师傅,“这么大的事儿,你没有和小林讲?你没把我在放心上啊!”她朝正低头吃饭的张师傅撇了撇嘴,“我上班都有两个多月了呀,就是在老林那边儿的店里呀。老板娘说,夫妻两个在一个店做不好,所以就让我去那边儿了。”
   “哦,那边儿累吧,阿平姐姐?”

共 36663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这一篇小说,在一个优美的结尾中结束了。读完心里流过一阵暖暖的东西。作为编者,无疑读了很多风格的小说,然而,读作者的小说,我感到一种特有的安静、舒缓,原来是作者的小说就是这样的风格。虽然故事有冲突、有矛盾,却总能在平缓中化解。这让我想起在云南丽江时的感觉,安逸、慢慢的。作者总是在一种舒缓、不张扬、温和的气氛中娓娓道来人生的点点滴滴,而字里行间透露的又是那么清新,最后,一丝阳光缓缓地照了进来。作者通过我--故事里主人小林的眼光,在伦敦读书间打工时,在一家中餐馆里所见所闻,老板老林、老板娘方姐、张师傅、阿平姐、陈娜以及小林的同居男友志强等形象一一登场,栩栩如生,特别是老林、方姐的形象刻画的很丰满,活灵活现。透过小林,让读者在故事里接触了许多不同的人,分享到一些他们的故事,虽平淡,却有味,温润静美。读得出来,作者是一个会用文字书写人生故事的人,一定是阅历丰富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文字写法娴熟,伸张有度,细节描写很给力。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8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5-07 16:56:01
  星米,多么美好的菜名儿。用来做小说标题,让人浮想联翩。
   结尾很美好,是啊,人生有很多故事,故事里总有离别,要向小林一样,会感觉到,原来离别竟然也可以如此的温润静美。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5-08 12:37:4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