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窗】春(小说)

精品 【西窗】春(小说)


作者:醉里笑秋 举人,402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71发表时间:2014-12-28 16:02:51

【西窗】春(小说) 一、立春
   天蒙蒙亮的时分,陈家大祖堂门外影影绰绰站着一堆人,并不时用哈气和跺脚的方式来驱赶寒冷。哈出的白气最终在胡须上形成水珠,接着变成冰和胡须牢牢地粘在一起,多年不遇的饥寒与暴雪让很多人放弃了矜持,但此刻他们只能等待,不然还有什么办法呢?梅山那头已经泛白,偶尔一声乌鸦的鸣叫特别瘆人。梅山响起了挖掘的声音,肯定又有谁家的人到底没有抵挡住这场罕见的饥寒交迫和疾病,当死亡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哭泣已经多余起来。抑或是人们感受到了死神迫近的脚步声,只能将死去的人匆忙下葬,入土为安。
   梅江河突然响起破冰的咔嚓声,有人居然破冰捞鱼,这等于在大海捞针。当然如果能够捞到一尾两尾鱼,那是稀有之物,往往能引来大户人家竞相购买,这鱼,往往价格不菲,当然这天寒地冻敢下河捞鱼之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天寒地冻加一场瘟疫,往往增加了人们对鱼的迫切性,人死都不怕了,还怕冷么,听说有些地方,有人迫于饥寒竟然已经吃起了人肉。
   天际到底赧红起来,暴雪昨天刚停,雪后的晴空一片湛蓝,看上去让人心暖的阳光没有给村民带来一丝喜悦。“下雪不冷融雪冷”这样的俗语在人们的口口相授中深入骨髓,何况一种不知名的瘟疫在传播,就像蛰伏在某一处的狙击手,然后准确地带走一个生命。终于,看上去让人心暖的红太阳跳出了山梁,照在陈家祖堂的大门铜钉上熠熠生辉,祖堂内响起了打扫庭院的沙沙声,人们骚动起来。陈老爷应该起床了,他有早起的习惯。如果天气好,他会绕着整个祖堂走一圈,然后谦恭地向人们招呼,甚至问候。陈老爷“大善人”的称号是出了名的,值此关键时刻必有善举。
   突然,陈家祖堂内响起了鞭炮声,足足响了半个时辰,烟雾带着刺鼻的土硝味透过大门的缝隙氤氲而出。
   “陈老爷有什么喜事么?”
   “今天是立春。”
   “立春?”村民们各自想着心事,倘若换作好的年景,他们会放串鞭炮,然后用锤子敲动各处,表示迎春之喜。现场有人诅咒:“这该死的饥寒和瘟疫。”
   立春没有给陈老爷带来多少喜悦,硝烟味迫使他不断咳嗽,其实他并不主张在这个时候操办这么一场迎春仪式。龚家村和丁家村因为瘟疫死人的消息让他忐忑不安,这样特殊的年景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更让他寝食不安的是,昨天王中医带来的一则消息——井冈山的革命者居然在乐安县一带将蒋委员派遣的剿匪头领张辉瓒给活捉了。尽管自己这么多年来如履薄冰地打理着这份祖业,但显然,自己也是被革命的对象。今天一早之所以操办这场迎春仪式,也是王中医的建议。在陈老爷的眼中,王中医远不止是一个医者,他的博学多才让人折服,听说他和革命者走得相当的近。
   “都准备好了么?” 陈老爷问女佣枣花。
   “好了,老爷。”
   “三姨太呢?”
   “妹妹正服药呢,她一入冬就开始咳嗽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在有王中医药到病除,对了,王中医今天中午过来会诊呢。”
   “少爷呢,阿财?”
   “老爷,少爷他还在睡觉。”
   “没出息。”陈老爷本想为此训斥一番,此刻三姨太穿着新款的旗袍出来,大小合适,尽管脸色不是很好,但依旧如出水芙蓉。陈老爷眼前一亮,但还是带着责备的口气说:“天寒地冻的,这样穿着怎么行。”
   三姨太并没有理会陈老爷的责备,而是站在大姨太身边矜持地说:“让大家久等了。”
   三姨太的举止让陈老爷颇为满意,她做什么事情总是谦恭有度,彬彬有礼。陈老爷环视了一下大家,然后对阿财说:“去,把大门打开。”
   村民潮水般涌进来,立马感到一阵暖意,祖堂大院四角都燃起了炭火,不时溅起噼噼啪啪的火星。
   陈老爷明显感受到骚动的村民向三姨太投去的目光,不由下意识咳嗽了一下,向大姨太说:“带小倩去加一件衣服,别又伤寒感冒了。”
   大姨太点点头,拉着三姨太的手说:“妹妹昨天给我讲的什么红楼可好听了,害我一宿没睡好,巴望着妹妹今天给我续着呢。”
   陈老爷非常满意大姨太的处事方式,如果家里没有她操持还真运转不过来。陈老爷仔细打量着站在院子的每一个人,那惶惶不安的神态与乞求的眼神让他兴奋。此刻陈老爷却满脸堆笑,然后恭敬地向大家拱了拱手,大声说:“乡亲们,让你们久等了。”
   陈老爷的问好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悬着的心有落地的感觉,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向陈老爷问好,院子一下闹哄哄起来。
   陈老爷尽量提高嗓门说:“乡亲们,今天是立春,你看,我们给大家做了一些点心米果。尽管天降瘟疫,但是春天来了,希望也来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食春。” 陈老爷说完随手拿起一个米果轻轻咬了一口,然后示意阿财将果盘端到人群中,但并没有人伸手去拿米果。陈老爷并不在意,咳嗽了一声,几个长工将黄灿灿的稻谷抬到院子中央。陈老爷抓起一把稻谷闻了闻那迷人的稻香,心里却泛起割肉般的难受,但还是故作轻松地说:“每人限五升,度过这个紧要的关头就好了,春不是来了么?”
   村民们一下子向黄灿灿的稻谷涌去,尽管他们知道这五升稻谷根本无法驱赶可怕的瘟疫,但如果能够填饱肚子,仍可以让身子充满抵抗能力。阿财一下被人群淹没,但依旧不忘大喊着:“排队,每人五升!”
  
   狗子决定去深水区看看,这是第十网了,捞起来的除了一些杂草,一条小鱼也没有。深水区温度高些,一般有鲤鱼或者鲫鱼在这里取暖过冬。狗子举起镐头的时候感到头晕,酒壶里已经空空如也,如果再没有鱼的话晚上的酒钱就没有着落了。
   “这个该死的大雪!”狗子将镐头狠狠地向深水区的冰面砸去,冰面上泛起白色的印痕。
   “这个该死的大雪!”狗子再次诅咒起来,但又不得不将镐头向冰面砸去,冰屑溅在脸上针刺般痛疼,不过马上被寒冷带来的麻木淹没,“喀嚓”一声,汩汩河水终于冒出了冰面。
   “狗日的。”狗子愉悦地喊了一声,决口越来越大,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狗子的衣襟。狗子将渔网不断向河中放,完了大口地喘气。
   沉甸甸的渔网让狗子窃喜,然后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渔网往河面拽,果真,两条鲤鱼四条鲫鱼在网里活蹦乱跳。
   “狗日的!”狗子把鱼取进木桶,胡乱将渔网一卷然后向河堤的苦楝树上一挂,径直向陈家祖堂走去。狗子根本没有想过明天或者往后还来打渔,他的信条是活过一天是一天,更别说这兵荒马乱与瘟疫横行的年头。今天打渔是狗子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只是没有想到会遭遇一场大雪,当然一直缺少一张渔网,前几天的晚上降雪之前狗子到龚家村龚老爷家走了一趟,在房梁上蛰伏许久的狗子听到了龚老爷的训斥,他训斥女佣的理由是厨房没有猪油了应该早点吱声,要不第二天他无法出门见人。狗子自然知道这个无法见人的含义,很多大户人家为了彰显自己家境的殷实,出门前都会在嘴唇上抹一抹猪油,显示自己家里天天喝酒吃肉。暴雪来临之前让大家早早上床取暖,狗子得以夜猫一般在龚家穿梭自如,但一无所获,狗子遛进厨房想捞点残羹剩饭,结果如女佣所说,连油罐也空空如也,沮丧的狗子只好临走之前顺手把挂在院子里的渔网一起带走。
   村民们提着讨到的五升稻谷向家里走去,途中有人碰到狗子,但都绕道而过,狗子多年行窃使得相邻尽知。
   狗子并不理会他们,甚至鄙视他们,那些衣着得体的人在背地里不是经常干些男盗女娼之事?多年的梁上作业狗子不止一次发现老爷们偷偷摸摸挤进女佣们的房门,一些女佣并不推辞,条件不过是让老爷们为年迈的父母送几升稻谷过去。
   狗子看到了王中医,他是方圆几十里唯一让自己折服的人,在他不多的讲述中狗子觉得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说话做事总是透着一股镇定和不容质疑的味道。对于王中医的医术狗子深有体会,那年母亲痢疾,自己得知病讯的时候她已经奄奄一息,连狗子自己也觉得母亲是熬不过这场疾病了。在狗子想起叫王中医的时候,母亲已经在断断续续安排后事,但王中医的几贴草药却起到了神奇的功效,母亲的起死回生让狗子觉得王中医就是自己父亲,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和蔼可亲。不过又让狗子后悔的是,因为自己的盗窃让母亲见面就是无休止的唠叨,狗子听到心烦之处真想一下将母亲劈死。
  
   二、雨水
   狗子决定在雨水那天动手,天气没有转暖的迹象,山上的残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早上竟然天降寒霜,到中午时分天空就一片灰暗,没一会雨点打屋顶上哗哗作响。江南的湿冷如潜伏在角落里的幽灵,趁着人们不注意咬得脚趾头锥心的痛,大地笼罩在一片不祥的气氛当中。这样的天气狗子求之不得,老水酒的劲头正旺,烧得狗子脸颊酡红。门口响起掌柜谦恭的问候:“阿财,抱着陈少爷干嘛去呢?”
   “少爷要吃棉花糖,顺便买点醋。”
   狗子将头探出窗子,看见阿财抱着陈家少爷已经走到了街巷那头,听说陈家少爷已经十岁了,依旧口齿不清,口角流涎,见人就呵呵傻笑。有流言说陈家少爷是个傻子,看来不是妄传。阿财停下来在询问醋的价格,这是立春那天陈老爷交待的事情。
  
   立春日,狗子提着渔货向陈家祖堂走去,就在举手敲门的时候,狗子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里面传来陈老爷与王中医的寒暄,陈老爷说:“王先生,那些可都是今春的谷种呀。”
   王中医说:“自古善有善报,陈老爷的善举一定会引来功德无量。”
   “那是,那是,王先生,我们开席。”
   狗子举手推门,门上两个铁环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开门的是阿财,看到狗子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派发稻谷的时辰已经过了,你来迟了。”
   狗子很想抽下阿财,但此刻还是谦恭地说:“鱼,我是来卖鱼的。”
   “鱼?”阿财看着木桶中活蹦乱跳的鱼问:“哪来的?”
   “破冰捞的,不信你去河面看我砸开的冰窟窿,该死的天。”一停下来狗子觉得脚趾一阵阵生痛。
   “你等下。”阿财向内房走去。正好碰到了大姨太和三姨太向内房走去。
   这是狗子第一次看到三姨太,恰到好处的旗袍将人衬托得娉娉婷婷,狗子又一次咽了咽口水,不由骂了句“狗日的”。接着阿财从内房出来向他招手。
   宴席已经开始,陈老爷和王中医的寒暄还在进行,根本无视狗子的到来。王中医说:“瘟疫按照西医的说法叫感染,大多数都是病毒引起的,如果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偶遇风寒,普通的感染之所以被称为瘟疫,是我们的身体之前没有遇到这种病毒种类,故而没有相应的抵抗力。对了,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能力。其实大家也没有必要谈瘟疫色变,只要多吃葱蒜或者在家洒些陈醋,是可以抵抗的。”
   陈老爷边听边颔首,完了对旁边伺候的阿财吩咐:“明儿就去街上弄些醋回来。”
   “是,老爷,买多少合适?”
   陈老爷沉吟了一下说:“多买些,给乡邻也送点。”
   “陈老爷真是菩萨心肠。”王中医说完却用眼神瞟向坐在大姨太身边的三姨太:“三太太,感觉喉咙怎么样了?”
   “承蒙王先生妙手回春,好多了。”三姨太快速地扫了一下王中医,然后垂下眼幕说。
   “容我给三太太把下脉。”王中医说完就来到大姨太座位边恭敬地说:“能否请大太太挪个位子?”
   王中医坐在大姨太的位子向三姨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三姨太脸上悄然泛起了红晕,看到陈老爷颔首示意的时候,才迟疑地伸出右手。王中医将手指搭在三姨太脉门上的时候,三姨太滑嫩的皮肤让他心里泛起涟漪。片刻,王中医挪开手指,回到原来的座位沉吟片刻说:“虽有起色,但乃是痼疾多年,要根除还须调养时日,我拟润肺固本汤方饮之。”王中医抽出纸笺熟悉地开出药方:天冬六钱、 沙参六钱、黄芩六钱、熟地六钱、贝母三钱、桃仁三钱、杏仁三钱、地龙六钱、白屈菜六钱、 瓜蒌六钱。
   五剂,日煎一剂,分三次服用。
   陈老爷接过处方交给阿财问:“先生,除了服药,在饮食上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
   “少燥热,多清淡,如果这个时节能有鱼,那是极品了。”
   直到此刻,陈老爷似乎才想起狗子在旁边站立多时了,吩咐枣花说:“去,给狗子盛一海碗饭,加两块红烧肉。”
   狗子接过饭毫不客气地狼吞虎咽起来,几次呛得眼泪都出来了,王中医脸上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说:“这孩子饿疯了,慢慢吃。”
   陈老爷眼中露出慈祥的笑意,说:“鱼我都要了,以后能弄到鱼都送到这里来。阿财,带狗子去结账,另外赏两个铜钱。”
   狗子向三姨太瞟了一眼,提着木桶向厨房走去。厨房在祖堂后院,几个工匠正在修葺被风化的青砖,新补的地方如贴在黝黑皮肤上的狗屁膏药。而陈少爷流着鼻涕正朝地上撒尿,接着用手指蘸了蘸尿液放在嘴巴里舔,看到狗子经过就呵呵傻笑起来。

共 1939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生活就是个万花筒,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社会背景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上演。人人都向往美好,安宁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烧杀抢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而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都是矛盾而复杂的。做为这部作品中的主角陈老爷就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一面向善,一面却有着卑劣的个性;而王中医也一样,他表面的善举却最终没有掩饰他道德败坏的一面;狗子虽说是行窃又坏事干尽,但他讨厌母亲的行径;三姨太,作为这部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一个代表,表面坦荡利落,背地里却有着世人鲜知的卑劣行径……这部作品,以节气为每一节的开头做引子,看似断章,组合起来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品在构架上,语言上,内涵上都有着不可忽视又极其完整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人性的揭示上,有着非常真实的概括,人无完人,优点和缺点都集一个人的一身,作品更是有着历史的影子,题目为《春》,意义深刻,值得再三玩味的上乘佳作,极力推荐赏阅!【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90018】【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120第309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6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5-07-04 22:36:03
  没想到,这里竟然这么热闹。我觉得,上不上绝品不重要,所有针对这篇文章提出建议的,我在看完了作品之后,觉得都非常中肯,尤其是表达方式和个别句子的瑕疵,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但我觉得,作品的主题应当是厚重的。我们很多的影视剧中,也涉及到了革命者收剿土匪的例子,而且,作为土匪,都是很有正义之感的,而且,也很讲义气,他们,也曾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们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文中的狗子,显然是一个个例,他甚至可以说龌龊,死有余辜。但如果,他碰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者,结局也不会如此。正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闹着饥荒,且瘟疫横行的封闭的乡村,革命的洪流也没有在这里轰轰烈烈。并且,他自认为学识渊博的王中医实际上是一个奸诈小人。王中医说是介绍狗子去革命的队伍,还写信推荐。但信的内容却是让革命者将狗子剿灭。在这里,根据作者的叙述,以及王中医这个人物,觉得王中医在作品中充当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那样的年代,能和革命者挂上勾的,实属不易,要不,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但就王中医最终的做法,他倒像是背叛了革命一般。所以,我觉得,狗子最后的结局,有点冤屈。是的,看了大家的评论,不论褒扬,很有感触。一篇小说,能有这样的争论,是好事。小人物,大命运。情欲,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一篇小说揭示了小人物的阴暗面,我们就忽略了它的主题。一切,无关乎名次,更和精品绝品没有多大关系吧。喜欢文字,是我们最初的梦想,这就够了。我喜欢这样的小说,也只是个人的看法。
哪里天涯
62 楼        文友:枫林晚        2016-08-03 18:10:07
  一个时代的挽歌
   ——小说《春》赏析
   《春》是醉里笑秋先生发表在江山文学网上的一篇小说力作。这篇小说时间跨度不是太长,里面的人物也不是太多。但这篇小说以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环境,以横截面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段,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那些鲜活的人物不断晃动的过程中,引发我们诸多的感慨和思索。
   小说《春》反映的是二十年代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在和严寒、饥饿无力地抗争着,好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且瘟疫像鬼魅一样在山村的夜空游走。当死亡习以为常的时候,哭泣和眼泪就变成多余的东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而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也就成了首要和最重要的事情。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连年的征战,烽烟滚滚过后,就会是万民凋敝,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而作为最底层的农民更是苦不堪言,如果是好的年景还能勉强糊口,一遇灾年,就会青黄不接,食不果腹,其结果就是尸横遍野,群鸦乱飞。当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和保证的时候,就会更多地体现出人性丑恶的一面,就会更多地展示人性最为原始的本能,虽然看起看来比较残酷,但这应该是一种必然,也是任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读《春》这篇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种特定历史时期的凝重感,那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沉重气息扑面而来。
   小说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其厚重感和真实性,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在特殊环境下,特殊群体的人性沉沦。仿佛为我们撕开一个口子,让人们看到其中的惨不忍睹,其中的鲜血淋淋,其中的人性和良知的泯灭。也许这是个特例,但这样的特例因为其真实,就会暴露出一定时期、一定人群的普遍性,而折射出一些底层人性的劣根性,不仅在当时,即使时至今日依旧盘踞在我们的社会中,依旧深深地植根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也许这样的暴露是残酷的,也是血腥的,但唯有如此才会像一剂猛药,击人梦醒,得以疗治人性中的顽症和痼疾。
   一、 原始的人性
   狗子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个主要人物,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令人不齿的坏毛病和恶品行,似乎诸多的问题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但是不论是哪种“德行”,都是这个人物的必然属性,是他生活的家庭以及生活的环境所赋予的以其个人的能力很难摆脱的东西。他的家庭和出生是个很不健全也可以说是很畸形的,他的娘是陈老爷的弃物,因此狗子娘对陈老爷一直以来恨之入骨,因对陈家大院和陈老爷的仇恨转嫁到了狗子的身上,对狗子的仇恨在他没有出生之前就是十分强烈的。可见狗子这个人,原本就是个不该出生的人,他的出生只能伴随着扭曲和罪恶,即使是自己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也不会给他多少关爱和温馨,这种在厌弃和罪恶中长大的孩子,对社会,对人类也必然会是仇视和愤恨的,当然这种仇视也包括自己的母亲。他从记事起看到的就是母亲的无良行为,当然,这种无良有原始本能的满足,也有为了生存的无奈,也有对陈老爷刻骨锥心的恨。可以肯定,她的母亲一直是无视他的存在,也无视他的感受,也不会在乎他的死活的。因此他为了生存下去,为了吃饱肚子只能在村里游荡,只能沾染许多不良习气,最终成为人人见了绕道而行的梁上君子。
   在狗子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好与坏的判断是很直接的,他可以为了能喝到一顿酒,便不顾天寒地冻破冰捞鱼。在陈家大院偷窃被阿财吊打,他就会口口声声地高喊:“我要杀了阿财。”即使是他的母亲,只要唠叨得烦了,他就想那把斧子劈死。在他的心中方圆几十里,只有对王中医很钦佩,主要原因就是他认为王中医知识渊博,和蔼可亲,而且治好了他母亲的疾病。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极为原始的本能,一路走来,为了生存和原始的欲望,他没有了自尊,也不断激发着兽性的基因。无论在什么样的窘况下,他都心有不甘,因此他时时睁着一双“贼眼”,不会放弃一次“偷盗”的机会。所以他提着狗肉跪在王中医面前喊出:“我要革命。”而他“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杀死陈百顺,霸占陈家三太太”。这种以最为原始的占有欲是狗子这个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在他的身上不可能有惠及他人的民主意识,也不会有较高的人生理想信念,即使是一些土匪们提出的劫富济贫的概念也没有。他的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只有满足自我的私欲,只要有阻他欲望的实现,他就会与之为敌,他的好坏是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他的爱恨都很直接,而这种蒙昧的状态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指引,最终是极具破坏性的力量。
   同时由狗子这个人物的故事展开,又为我们揭示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性善恶。在这里,狗子似乎成了一个道具,他在行窃的过程中,目睹了那些头面人物的苟且之事,在他落魄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像避瘟神一样的,他的母亲因为他是贼,让她失去颜面,甚至萌生了要杀死他的想法,而且付诸了行动。但是等到他从钩刀岭以土匪的身份,带着一把枪回来,所有的人就都由怕而生出敬畏来,所以他们“练习刺杀”,放倒耕牛,人们依旧对他客客气气,牛的主人依旧对他毕恭毕敬。龚家庄的龚老爷派人把他家收拾得焕然一新,也不再提他偷渔网的事。陈老爷带着典心去道歉,套近乎。而他的母亲也因此觉得很觉享受,不再认为儿子不堪。小说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很真实传神地挖掘和展示出人性的无良和现实的残酷。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方向,也看不到希望,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蒙昧和混沌的状态中,真理和信念只在别的世界闪现。
   二、 大厦的倒塌
   整篇小说始终是围绕陈家大院展开的,似乎在陈家庄一直以来是个相对封闭的小山村,陈百顺陈老爷是这个村的主宰,他占据了几乎村里所有的土地,也占据着村里的女人,他可以说垄断着村里的经济命脉,也左右着村里的阴晴雨雪,是村里第一号人物。他一直在村里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被人们称为:陈善人。他身居陈家大院,养尊处优,可以说他的家业是由全村人一起为他置下的。为了迎娶广有田产的黄家小姐,把已有身孕的狗子娘小翠,随便打发下嫁给李瞎子为妻,以至于陈老爷后来见到狗子娘后,狗子娘会骂出来一句:衣冠禽兽。这是对他伪善面目的最好揭示,也是他始乱终弃的最好见证。
   由于饥饿和瘟疫的蔓延,村里的人们涌进陈家大院,陈老爷虽然割肉一样地疼痛着每人给五升稻米,但五升稻米哪能填饱饥饿的灾民?试想当灾民惶惶不安和乞求的眼神不能奏效之后,为了生存,他们会在暗夜酝酿出怎样的风暴?很明显,这样的狂潮是陈老爷和陈家大院所无法抗拒的,能安然无恙,是时机不够成熟,也许还缺少一颗火星罢了。
   陈家大院看似威严的背后,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他漂亮的三姨太已经和王中医暗中来往,勾搭成奸。虽然他也在努力着,以保全多年来置下的这份家业,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最终他的家业被他的亲生儿子带人给毁灭,而他自己也被儿子杀死。陈家大院和陈老爷在这样的风暴面前是那样的脆弱和不堪一击,这样的结果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 女人们的无助和无奈
   《春》重点写了三个女性,陈家大太太、三姨太和狗子娘。大太太是陈家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陈老爷也承认,家里的事全靠大太太周全,而且她也尽心竭力地在为陈家考虑,包括她给狗子娘八成新的衣服,陈老爷到狗子娘那儿碰了一鼻子灰,她自己要亲自去和狗子娘沟通,最后遭到狗子的侮辱,上吊自尽。从对她着墨不多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三姨太给她讲红楼梦的故事,她听得欲罢不能,她的精神是倍受折磨和摧残的。在她嫁到陈家之后,陈老爷先是和小翠纠缠,不久又娶了黄家小姐,然后又是千娇百媚的三姨太。从表面看她是陈家大太太,过着衣食无忧,风光无限的生活,但她内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只能自己在漫漫长夜中,自己吞咽。也许直到死,她还在为没有给陈家生育一男半女而愧疚,还在为被狗子强暴丢了陈家的颜面而痛不欲生。
   三姨太是陈家大院的一道风景,年老的陈老爷把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娶回家,其目的也许有给他传宗接代的想法,最终在不断努力后,始终没能开花结果,此后似乎就成了陈家大院的点缀和摆设,即使陈老爷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她依旧不能安分,她有一般女人都应享有的需求,而且她有文化,读小说,懂得和向往男欢女爱。而陈家只能保障她花枝招展,老迈的陈老爷根本不能满足她别的需求,陈家大院已经放不下她那颗骚动不安的心。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因治病和王中医互有来往,一来二去,她那颗不安分的心得到了释放和一定程度的满足。
   狗子娘是这篇小说重点描写的人物,她是生活在那个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形象,可以说她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背负着屈辱和重压生活着。虽然她只是个陈家的使唤丫头,但她曾经有过美好的幻想,在陈老爷的甜言蜜语下,和陈老爷干出苟且之事,并且怀有身孕,梦想会成为陈家二姨太。但陈老爷眼馋黄家的势力和家业,于是就一句话,把她抛给了李瞎子。她的梦想破灭,剩下的只有仇恨,仇恨陈家,仇恨陈百顺,也仇恨她肚子里的孽种——狗子。狗子娘的心态是十分复杂的,她在仇恨的同时,还应该残留着作为母亲的一点温情,否则狗子不会存活于世,但她在狗子的成长过程中,似乎更多的时候仇恨淹没了亲情,原始的本能冲淡了理性和良知。她会漠视狗子的存在和别的人上床,她会因为狗子是贼而实施要狗子性命的计划。虽然这其中也有报复陈百顺的意味,但可以看出,仇恨和恶毒填满了她的内心。
   总的来看,这几个女人各人有各人的经历,但都是痛苦和不幸的,她们都烙印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她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当一个时代步入没落,妇女的苦难表现得尤为明显和深重!
   四、 投机者的嘴脸
   小说中王中医是最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他有文化,在村里甚至更远的范围内,是个受人尊敬的人物,这个从他频频出入陈家大院就能看得出,而他行医的身份,让他很自然地能游走四方,也能接触三教九流,自然也也就成了村里最有见识的人,以至于狗子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要“亲爹”地叫着。他不仅有社会地位,也衣食无忧,所以他和村民们相比,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要高出一筹。他倾向革命,但始终对革命抱有怀疑态度,“胳臂拧不过大腿”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所以他不会真心实意地投身革命,最多他只是个革命的“骑墙派”,他和革命者的联系,只是出于他个人利益考虑,更多时候他只是利用革命者,以“革命者”的身份达到他个人的目的。他对狗子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较高的医术,让他掌握了阴阳平衡的手段,也懂得借力打力,此消彼长的心机和手腕。当他知道狗子参加革命就是要“杀死陈百顺,霸占三姨太”之后,他能够不动神色,一方面让对他敬若神明的狗子去投奔土匪,而且怂恿狗子“打砸抢”,并且说明“红军”对收编之前的事“既往不咎”。而暗地里又给红军写信,让尽快来剿灭这股打劫了为红军筹集到粮食的顽匪。最终狗子带人掳掠了陈家,并打死陈老爷,红军又把狗子们悉数剿灭。而他自己则带着三姨太逃之夭夭。不能不说王中医的恶毒和手段的高明,自此把一个革命的投机者的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人常说:医者父母心。但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人前和蔼可亲,人后老于世故的江湖恶习。他也曾经提示狗子要为真理去革命,但在其内心深处,是没有为劳苦大众求解放去革命的可能的,他是个极端自私的革命投机者。
   五、 春的序曲
   读罢这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压抑的,而这种压抑贯穿了故事的始终。这个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大都以悲剧告终,他们的命运看似个体的,但事实上,这样的悲剧不单单是陈家大院、陈老爷的,也不是狗子和他的母亲的,和着血泪和悲痛的故事是整个时代的悲剧。而且小说也在告诉我们,人的生存不应该单单停留在人性的本能,人的生存固然重要,但如果人没有了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就会堕落为与野兽等同的状况和形态。小说的故事似乎与革命无关,但处处能让人体味到革命风暴的气息;也许陈百顺们的覆灭和革命无关,但革命的劲风似乎已经在不断地吹醒着衰朽的村落。而似乎革命过后,对麻木懵懂的村民们的教育和改造才是最为长久和始终迫切的任务。可以肯定小说是为一个时代写就的挽歌,同时也吹响了春的序曲……
枫林晚
共 62 条 7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