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窗】春(小说)

精品 【西窗】春(小说)


作者:醉里笑秋 举人,402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67发表时间:2014-12-28 16:02:51

【西窗】春(小说) 一、立春
   天蒙蒙亮的时分,陈家大祖堂门外影影绰绰站着一堆人,并不时用哈气和跺脚的方式来驱赶寒冷。哈出的白气最终在胡须上形成水珠,接着变成冰和胡须牢牢地粘在一起,多年不遇的饥寒与暴雪让很多人放弃了矜持,但此刻他们只能等待,不然还有什么办法呢?梅山那头已经泛白,偶尔一声乌鸦的鸣叫特别瘆人。梅山响起了挖掘的声音,肯定又有谁家的人到底没有抵挡住这场罕见的饥寒交迫和疾病,当死亡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哭泣已经多余起来。抑或是人们感受到了死神迫近的脚步声,只能将死去的人匆忙下葬,入土为安。
   梅江河突然响起破冰的咔嚓声,有人居然破冰捞鱼,这等于在大海捞针。当然如果能够捞到一尾两尾鱼,那是稀有之物,往往能引来大户人家竞相购买,这鱼,往往价格不菲,当然这天寒地冻敢下河捞鱼之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天寒地冻加一场瘟疫,往往增加了人们对鱼的迫切性,人死都不怕了,还怕冷么,听说有些地方,有人迫于饥寒竟然已经吃起了人肉。
   天际到底赧红起来,暴雪昨天刚停,雪后的晴空一片湛蓝,看上去让人心暖的阳光没有给村民带来一丝喜悦。“下雪不冷融雪冷”这样的俗语在人们的口口相授中深入骨髓,何况一种不知名的瘟疫在传播,就像蛰伏在某一处的狙击手,然后准确地带走一个生命。终于,看上去让人心暖的红太阳跳出了山梁,照在陈家祖堂的大门铜钉上熠熠生辉,祖堂内响起了打扫庭院的沙沙声,人们骚动起来。陈老爷应该起床了,他有早起的习惯。如果天气好,他会绕着整个祖堂走一圈,然后谦恭地向人们招呼,甚至问候。陈老爷“大善人”的称号是出了名的,值此关键时刻必有善举。
   突然,陈家祖堂内响起了鞭炮声,足足响了半个时辰,烟雾带着刺鼻的土硝味透过大门的缝隙氤氲而出。
   “陈老爷有什么喜事么?”
   “今天是立春。”
   “立春?”村民们各自想着心事,倘若换作好的年景,他们会放串鞭炮,然后用锤子敲动各处,表示迎春之喜。现场有人诅咒:“这该死的饥寒和瘟疫。”
   立春没有给陈老爷带来多少喜悦,硝烟味迫使他不断咳嗽,其实他并不主张在这个时候操办这么一场迎春仪式。龚家村和丁家村因为瘟疫死人的消息让他忐忑不安,这样特殊的年景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更让他寝食不安的是,昨天王中医带来的一则消息——井冈山的革命者居然在乐安县一带将蒋委员派遣的剿匪头领张辉瓒给活捉了。尽管自己这么多年来如履薄冰地打理着这份祖业,但显然,自己也是被革命的对象。今天一早之所以操办这场迎春仪式,也是王中医的建议。在陈老爷的眼中,王中医远不止是一个医者,他的博学多才让人折服,听说他和革命者走得相当的近。
   “都准备好了么?” 陈老爷问女佣枣花。
   “好了,老爷。”
   “三姨太呢?”
   “妹妹正服药呢,她一入冬就开始咳嗽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在有王中医药到病除,对了,王中医今天中午过来会诊呢。”
   “少爷呢,阿财?”
   “老爷,少爷他还在睡觉。”
   “没出息。”陈老爷本想为此训斥一番,此刻三姨太穿着新款的旗袍出来,大小合适,尽管脸色不是很好,但依旧如出水芙蓉。陈老爷眼前一亮,但还是带着责备的口气说:“天寒地冻的,这样穿着怎么行。”
   三姨太并没有理会陈老爷的责备,而是站在大姨太身边矜持地说:“让大家久等了。”
   三姨太的举止让陈老爷颇为满意,她做什么事情总是谦恭有度,彬彬有礼。陈老爷环视了一下大家,然后对阿财说:“去,把大门打开。”
   村民潮水般涌进来,立马感到一阵暖意,祖堂大院四角都燃起了炭火,不时溅起噼噼啪啪的火星。
   陈老爷明显感受到骚动的村民向三姨太投去的目光,不由下意识咳嗽了一下,向大姨太说:“带小倩去加一件衣服,别又伤寒感冒了。”
   大姨太点点头,拉着三姨太的手说:“妹妹昨天给我讲的什么红楼可好听了,害我一宿没睡好,巴望着妹妹今天给我续着呢。”
   陈老爷非常满意大姨太的处事方式,如果家里没有她操持还真运转不过来。陈老爷仔细打量着站在院子的每一个人,那惶惶不安的神态与乞求的眼神让他兴奋。此刻陈老爷却满脸堆笑,然后恭敬地向大家拱了拱手,大声说:“乡亲们,让你们久等了。”
   陈老爷的问好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悬着的心有落地的感觉,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向陈老爷问好,院子一下闹哄哄起来。
   陈老爷尽量提高嗓门说:“乡亲们,今天是立春,你看,我们给大家做了一些点心米果。尽管天降瘟疫,但是春天来了,希望也来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食春。” 陈老爷说完随手拿起一个米果轻轻咬了一口,然后示意阿财将果盘端到人群中,但并没有人伸手去拿米果。陈老爷并不在意,咳嗽了一声,几个长工将黄灿灿的稻谷抬到院子中央。陈老爷抓起一把稻谷闻了闻那迷人的稻香,心里却泛起割肉般的难受,但还是故作轻松地说:“每人限五升,度过这个紧要的关头就好了,春不是来了么?”
   村民们一下子向黄灿灿的稻谷涌去,尽管他们知道这五升稻谷根本无法驱赶可怕的瘟疫,但如果能够填饱肚子,仍可以让身子充满抵抗能力。阿财一下被人群淹没,但依旧不忘大喊着:“排队,每人五升!”
  
   狗子决定去深水区看看,这是第十网了,捞起来的除了一些杂草,一条小鱼也没有。深水区温度高些,一般有鲤鱼或者鲫鱼在这里取暖过冬。狗子举起镐头的时候感到头晕,酒壶里已经空空如也,如果再没有鱼的话晚上的酒钱就没有着落了。
   “这个该死的大雪!”狗子将镐头狠狠地向深水区的冰面砸去,冰面上泛起白色的印痕。
   “这个该死的大雪!”狗子再次诅咒起来,但又不得不将镐头向冰面砸去,冰屑溅在脸上针刺般痛疼,不过马上被寒冷带来的麻木淹没,“喀嚓”一声,汩汩河水终于冒出了冰面。
   “狗日的。”狗子愉悦地喊了一声,决口越来越大,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狗子的衣襟。狗子将渔网不断向河中放,完了大口地喘气。
   沉甸甸的渔网让狗子窃喜,然后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渔网往河面拽,果真,两条鲤鱼四条鲫鱼在网里活蹦乱跳。
   “狗日的!”狗子把鱼取进木桶,胡乱将渔网一卷然后向河堤的苦楝树上一挂,径直向陈家祖堂走去。狗子根本没有想过明天或者往后还来打渔,他的信条是活过一天是一天,更别说这兵荒马乱与瘟疫横行的年头。今天打渔是狗子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只是没有想到会遭遇一场大雪,当然一直缺少一张渔网,前几天的晚上降雪之前狗子到龚家村龚老爷家走了一趟,在房梁上蛰伏许久的狗子听到了龚老爷的训斥,他训斥女佣的理由是厨房没有猪油了应该早点吱声,要不第二天他无法出门见人。狗子自然知道这个无法见人的含义,很多大户人家为了彰显自己家境的殷实,出门前都会在嘴唇上抹一抹猪油,显示自己家里天天喝酒吃肉。暴雪来临之前让大家早早上床取暖,狗子得以夜猫一般在龚家穿梭自如,但一无所获,狗子遛进厨房想捞点残羹剩饭,结果如女佣所说,连油罐也空空如也,沮丧的狗子只好临走之前顺手把挂在院子里的渔网一起带走。
   村民们提着讨到的五升稻谷向家里走去,途中有人碰到狗子,但都绕道而过,狗子多年行窃使得相邻尽知。
   狗子并不理会他们,甚至鄙视他们,那些衣着得体的人在背地里不是经常干些男盗女娼之事?多年的梁上作业狗子不止一次发现老爷们偷偷摸摸挤进女佣们的房门,一些女佣并不推辞,条件不过是让老爷们为年迈的父母送几升稻谷过去。
   狗子看到了王中医,他是方圆几十里唯一让自己折服的人,在他不多的讲述中狗子觉得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说话做事总是透着一股镇定和不容质疑的味道。对于王中医的医术狗子深有体会,那年母亲痢疾,自己得知病讯的时候她已经奄奄一息,连狗子自己也觉得母亲是熬不过这场疾病了。在狗子想起叫王中医的时候,母亲已经在断断续续安排后事,但王中医的几贴草药却起到了神奇的功效,母亲的起死回生让狗子觉得王中医就是自己父亲,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和蔼可亲。不过又让狗子后悔的是,因为自己的盗窃让母亲见面就是无休止的唠叨,狗子听到心烦之处真想一下将母亲劈死。
  
   二、雨水
   狗子决定在雨水那天动手,天气没有转暖的迹象,山上的残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早上竟然天降寒霜,到中午时分天空就一片灰暗,没一会雨点打屋顶上哗哗作响。江南的湿冷如潜伏在角落里的幽灵,趁着人们不注意咬得脚趾头锥心的痛,大地笼罩在一片不祥的气氛当中。这样的天气狗子求之不得,老水酒的劲头正旺,烧得狗子脸颊酡红。门口响起掌柜谦恭的问候:“阿财,抱着陈少爷干嘛去呢?”
   “少爷要吃棉花糖,顺便买点醋。”
   狗子将头探出窗子,看见阿财抱着陈家少爷已经走到了街巷那头,听说陈家少爷已经十岁了,依旧口齿不清,口角流涎,见人就呵呵傻笑。有流言说陈家少爷是个傻子,看来不是妄传。阿财停下来在询问醋的价格,这是立春那天陈老爷交待的事情。
  
   立春日,狗子提着渔货向陈家祖堂走去,就在举手敲门的时候,狗子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里面传来陈老爷与王中医的寒暄,陈老爷说:“王先生,那些可都是今春的谷种呀。”
   王中医说:“自古善有善报,陈老爷的善举一定会引来功德无量。”
   “那是,那是,王先生,我们开席。”
   狗子举手推门,门上两个铁环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开门的是阿财,看到狗子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派发稻谷的时辰已经过了,你来迟了。”
   狗子很想抽下阿财,但此刻还是谦恭地说:“鱼,我是来卖鱼的。”
   “鱼?”阿财看着木桶中活蹦乱跳的鱼问:“哪来的?”
   “破冰捞的,不信你去河面看我砸开的冰窟窿,该死的天。”一停下来狗子觉得脚趾一阵阵生痛。
   “你等下。”阿财向内房走去。正好碰到了大姨太和三姨太向内房走去。
   这是狗子第一次看到三姨太,恰到好处的旗袍将人衬托得娉娉婷婷,狗子又一次咽了咽口水,不由骂了句“狗日的”。接着阿财从内房出来向他招手。
   宴席已经开始,陈老爷和王中医的寒暄还在进行,根本无视狗子的到来。王中医说:“瘟疫按照西医的说法叫感染,大多数都是病毒引起的,如果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偶遇风寒,普通的感染之所以被称为瘟疫,是我们的身体之前没有遇到这种病毒种类,故而没有相应的抵抗力。对了,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能力。其实大家也没有必要谈瘟疫色变,只要多吃葱蒜或者在家洒些陈醋,是可以抵抗的。”
   陈老爷边听边颔首,完了对旁边伺候的阿财吩咐:“明儿就去街上弄些醋回来。”
   “是,老爷,买多少合适?”
   陈老爷沉吟了一下说:“多买些,给乡邻也送点。”
   “陈老爷真是菩萨心肠。”王中医说完却用眼神瞟向坐在大姨太身边的三姨太:“三太太,感觉喉咙怎么样了?”
   “承蒙王先生妙手回春,好多了。”三姨太快速地扫了一下王中医,然后垂下眼幕说。
   “容我给三太太把下脉。”王中医说完就来到大姨太座位边恭敬地说:“能否请大太太挪个位子?”
   王中医坐在大姨太的位子向三姨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三姨太脸上悄然泛起了红晕,看到陈老爷颔首示意的时候,才迟疑地伸出右手。王中医将手指搭在三姨太脉门上的时候,三姨太滑嫩的皮肤让他心里泛起涟漪。片刻,王中医挪开手指,回到原来的座位沉吟片刻说:“虽有起色,但乃是痼疾多年,要根除还须调养时日,我拟润肺固本汤方饮之。”王中医抽出纸笺熟悉地开出药方:天冬六钱、 沙参六钱、黄芩六钱、熟地六钱、贝母三钱、桃仁三钱、杏仁三钱、地龙六钱、白屈菜六钱、 瓜蒌六钱。
   五剂,日煎一剂,分三次服用。
   陈老爷接过处方交给阿财问:“先生,除了服药,在饮食上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
   “少燥热,多清淡,如果这个时节能有鱼,那是极品了。”
   直到此刻,陈老爷似乎才想起狗子在旁边站立多时了,吩咐枣花说:“去,给狗子盛一海碗饭,加两块红烧肉。”
   狗子接过饭毫不客气地狼吞虎咽起来,几次呛得眼泪都出来了,王中医脸上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说:“这孩子饿疯了,慢慢吃。”
   陈老爷眼中露出慈祥的笑意,说:“鱼我都要了,以后能弄到鱼都送到这里来。阿财,带狗子去结账,另外赏两个铜钱。”
   狗子向三姨太瞟了一眼,提着木桶向厨房走去。厨房在祖堂后院,几个工匠正在修葺被风化的青砖,新补的地方如贴在黝黑皮肤上的狗屁膏药。而陈少爷流着鼻涕正朝地上撒尿,接着用手指蘸了蘸尿液放在嘴巴里舔,看到狗子经过就呵呵傻笑起来。

共 1939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生活就是个万花筒,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社会背景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上演。人人都向往美好,安宁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烧杀抢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而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都是矛盾而复杂的。做为这部作品中的主角陈老爷就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一面向善,一面却有着卑劣的个性;而王中医也一样,他表面的善举却最终没有掩饰他道德败坏的一面;狗子虽说是行窃又坏事干尽,但他讨厌母亲的行径;三姨太,作为这部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一个代表,表面坦荡利落,背地里却有着世人鲜知的卑劣行径……这部作品,以节气为每一节的开头做引子,看似断章,组合起来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作品在构架上,语言上,内涵上都有着不可忽视又极其完整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在人性的揭示上,有着非常真实的概括,人无完人,优点和缺点都集一个人的一身,作品更是有着历史的影子,题目为《春》,意义深刻,值得再三玩味的上乘佳作,极力推荐赏阅!【编辑:温柔小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90018】【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120第309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31 楼        文友:叶雨        2015-01-23 09:58:22
  这篇作品我大概是第一个看到的,作者把初稿给了我,我仔细看了一遍,但由于本人粗心还是有错的地方,很遗憾给作品带来瑕疵。自我感觉作品荣获绝品当之无愧,我一直信赖绝品组老师们的水平也很敬佩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所以每一篇绝品都凝聚着他们辛勤的劳动和付出,除了敬佩还有尊重!文学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异议和争论都是正常的,但希望大家别有针对性的攻击,那样就显得不是争议而是争斗,把文学平台变成战场,好像没有胜利的一方,伤了和气也有失大雅和风度,损坏的是自己的形象,伤的是大家的和气。作者是我社团的老作者也是骨干精英,是我亲自把他上报的绝品宗师的,作为社长兼老姐,看到他的作品这么被大家重视为他感动高兴和自豪,所以我对每个人的评论都很看重,正面的反面的支持的反对的我都能接受和理解,我想作者也一定理解!但这篇稿子评为绝品当之无愧!希望大家评论而不是攻击。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2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5-01-23 11:05:46
  首先感谢大家对这篇作品的关注,言论自由,许百家争鸣,这样的探讨无疑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某些网络写作者,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作品的质地内涵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我也处在创作小说的初级阶段。但这篇作品的作者“醉里笑秋”先生与我是多年的老友了。他在江山的所有作品我都认真读过,尤其是10篇绝品我都认真读过。所以,对于他的语言习惯非常熟悉。读多了国外名著的读者大概就晓得,他作品的风格有西方魔幻色彩的味道。
   上绝品有上绝品的理由,我觉得每一个读者都应该在读完作品的时候,问问自己有什么收获,而不是拿出一点小瑕疵来兴师问罪。这样的挑剔无形中对你个人的声誉将造成不好的影响。
   作品整体的构造,内涵够恢弘大气,主旨比较明显。知名作家的作品难免也有瑕疵,作品的一些小瑕疵对于这篇作品是否上绝品一点都构不成威胁。一名江山的写作者,如果偶尔上了一篇绝品,或许这其中有运气之说,一个经常上绝品的作者,对于这些讨论估计也会一笑而过了。
   作为我自己,这篇作品的第一编辑,首先我申明我不是一个好写手,但我自信地说:我是一名好编辑。能够编审把关到申报绝品,到最后绝品的顺利审批。我都坦然地等待这篇作品上首页的那一天,因为我和作者都有这个自信。
   讨论讨论也好,提升自己以后,就默默努力吧!不要再来没必要的争吵了。
   另:感谢欣雨文萃先生对这篇作品个别细节的指导,感谢花花老师细心的修改和协商指导。我以社团的名义做出回应,致以衷心的感谢!
   感谢关注这篇作品的热心读者们,感谢关注剪烛西窗的江山广大文友,大家辛苦了!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33 楼        文友:强子        2015-01-23 11:59:36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纪伯伦
  
   楼上二位老师,哪里能够看出是在攻击了。如果善意的指正都会落得如此理解,那只能说是个人理解上的偏差了。叶雨老师说有异议和争论都是正常的,而后又给定位为攻击,那只能说老师的功力确实到家,善于左右手互搏,非凡夫俗子能够做到。
   本人对文章不对人,可是从指出文中错误开始,没有人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修整,反而群起而护之。这是一个严肃文学网站应有的做法吗?如此下去,等于闭门造车罢了!无意攻击他人,只是想看一个端正的态度而已。结果是反其向而行之,一派护短,怙过不悛的行为让人心寒!
34 楼        文友:强子        2015-01-23 12:19:17
  温柔小娴老师的说法更是离奇。
   “某些网络写作者,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作品的质地内涵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说法,是在影射本文作者还是跟帖者?影射本文作者,等于承认此文有疏漏。若是影射跟帖者,则是另一番天地了。绝品数量能够证明什么?一再提及的作品内涵又在哪里?所谓的反面人物是用来反衬正面人物的,那么,文中的正面人物在哪里?正面的思想引导和语言又在哪里?下面的话更为可笑,以熟读西方名著为标榜,很容易让人想起“媚洋崇外”一词。真正有内涵素养的作者,是不会提及这些的。魔幻色彩,此文我承认,是够魔幻的,不仅语言上打破了国内传统行文风格,让人读着上气不接下气,就连某些术语,都突破了年代的限制。我只能说,剧中人物提前穿越了。对于老师的自信,我是肯定的,这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都翻过不提,可见您容人容错之雅量非同凡响。至于争吵一词,更是无稽之谈,只是寻常的交流。
   “问问自己有什么收获,而不是拿出一点小瑕疵来兴师问罪。这样的挑剔无形中对你个人的声誉将造成不好的影响。”这句话非常凌厉,当然也不属于攻击。当是对指出错误的跟帖者的一种示威,凭身份说话,我高高在上,作品多多,就是权威。至于文字之高深,则另当别论。
   另外,本人在此对笑秋老师赔礼道歉,我能够理解一个写作者的辛苦和不易。我还是非常欣赏老师的文笔的,只是感觉细节上缺少了必要的打磨。本人认为,对于不同的声音,敢于站出来,勇敢接受或者反驳,而不是欲盖弥彰的掩饰错误,这才是一个文人或者说人应该有的气度。
   也是一个网站应有的作为。
   对于给大家造成的困扰或者不快,在此一一赔罪。希望网站明天会更好。
35 楼        文友:枫林晚        2015-01-24 16:31:21
  这样的小说读罢,让人感慨良多,很钦佩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以及这样对人性的理解和揭示。当社会走向没落时期,终会有与之相应的一些丑恶到极致的事件和人性相对应显现、存在,一个社会的灭亡不是偶然的,应该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当社会黑暗到了极致,当然就很少让人能看到光明和方向。的确我们在这篇小说中看不到正面人物,而揭露的大多是人性的无良和丑恶。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农村的一个缩影或者为我们拉开一扇透视的窗口。作者无情的揭露更体现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更体现出对“春”的热切期待。这样的小说极具批判性,对丑恶的人性的鞭挞入木三分,有雷霆之力,语言使用厚重,人物和环境的描写具有典型性,总体感觉应该是篇难得的上乘佳作。
枫林晚
36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5-01-25 13:04:10
  我认真看了这篇小说,也看了所有跟帖!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以及架构小说的能力无可挑剔。但按照江山正能量的审核标准,这个小说显然是不沾边的!我真不知道江山在提倡什么了,我真看不出小说有何存在的意义了!看了小说,我不怀疑作者的能力,而是怀疑一个文学网站的政治取向是什么!?看了那些叫好的跟帖,我也怀疑这些读者的文学欣赏趣味是否正常?这样的绝品真的令人汗颜!面对那些叫好,我真的很无语!那个年代,可以参考毛泽东的湖南运动考察报告,可以比照井冈山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那是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年代啊,怎么竟然是作者笔下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啊?!看过小说之后,我想起了当年中央批判四人帮材料里例举的张春桥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猫叫春的诗歌来!难道地主老爷的叫春、小偷的叫春、医生的叫春以及三姨太与狗子娘的叫春,比猫叫春好很多吗?我想一定是比猫叫春好很多吧,不然不会是绝品!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37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5-01-25 13:06:06
  补正:那个年代,可以参考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38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25 14:21:43
  先声明,不认识作者,也没有丝毫瓜葛。
   看完后,有几点看法,也算是疑义共析的意思。
   第一,作品本身取材和把控文字,刻画人物都不错。
   第二,这篇作品行文有点粗糙,的确存在大量的错别字和病句,包括前后脱节,容易令人产生歧义的地方。我说“大量”不是夸张,至少不会低于十数处。这对于一篇绝品,而且是一位宗师级的作者,实在太不应该了。举例就算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稍微认真读一遍。我只看了一遍而且很不认真,就发现大量毛病了。
   第三,小说采取揭示丑陋,或者刻画小人物,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小说就是反映的生活,生活中存在大量小人物,也存在丑陋。问题在于揭示的目的在哪里?本作品不止一处,起码在五处以上,在表现性,而且是非道德的性,是不是太多了?
   第四,小说把这个特定环境安排在了中央苏区第一和第二次反围剿的时间段,而且刻意突出了这个历史背景,究竟想表现什么?真是大革命洪流下的大浪淘沙?还是其他?至少在作品表现的任何一个人物中,看不到丝毫革命性,包括最有文化的王中医。
   第五,这是绝品,而且是江山在反复强调精品和绝品要精益求精,绝上求绝的前提下产生的绝品,就像冬日心语诗赛的绝品一样,再一次出现如此问题众多的绝品,的确会叫人对绝品判断的水准产生质疑。
   最后真切希望所有的朋友看到不同意见,不是去马上反驳,或者反击,而是好好看看,想想;请不要忘记良药苦口这句话。
39 楼        文友:醉里笑秋        2015-01-25 14:26:07
  看来有必要澄清下,本小说只是革命时期明间的一则小故事,和红军没有关系,更不是写红军为主的故事。其实狗子并不被红军接纳的,狗子自始自终都是被王中医利用而已,巧借红军之手将其灭了而已。
   居士一个观点我不能认同,真正的文学不是为政治服务的,一个网站更不应该有所谓的政治立场。如果都按政治取向,那大家都去做梦吧,去些高大上吧,宣传正能量吧,谢谢居士的阅读。
40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5-01-25 16:02:52
  真正的文学不是为政治服务的,一个网站更不应该有所谓的政治立场。——看了这句话我只能苦笑了!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共 62 条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