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大树下(中篇小说)

精品 【流年】大树下(中篇小说)


作者:李健 秀才,1831.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2发表时间:2015-03-13 07:58:02

【流年】大树下(中篇小说)
   谢小木只要看见他在店里喝酒,就将他的酒碗夺了,将酒泼在地上,他凶着眼睛瞪了谢小木一会,又默无声息走了。
   无论汪道生扮怎样的式样,二斤依旧我行我素,一点也不退缩。汪道生说:“二斤,你在爹妈面前真的是本事上得天,你也不用这样,哪天我会估摸个把戏你看的。”
   汪道生终于出事了。
   他喝了酒去大树下打猎。走到那处悬崖时,一条本是野兽走出来的路,弯弯曲曲,时不时还被耷拉的树枝遮掩。在汪道生眼里却变成了一条通天大道,无限宽敞,他和赶山狗放肆奔跑。结果他一脚踏在路边一块虚石上,滚下悬崖,摔了几个跟头,腿骨断了,脸面也遭荆棘划破成个烂苦瓜,血淋淋的,动弹不得,倚着岩坡呻吟。
   天上的飞鸟,还有地上的虫子,它们发出的声音和着汪道生的呻吟,组合成一支奇怪的曲子。大树下静寂得峭壁上掉落一点沙土都听得到。汪道生想起自己以前受岳父的怄气,现在受二斤的怄气,一生就没有过顺畅,委屈的泪珠子就沙沙滚了下来,越涌越汹。
   王代新打柴路过这里,看到是汪道生,只看了一眼就走开了,过一会,他又转了回来,问:“汪道生,你这是怎么啦。”
   汪道生眼睛已被血水粘糊,听到是王代新的声音,就将脸撇到一边,没理他。
   王代新站在高埂上,没动,汪道生知道他在犹豫。无论怎么样,哪怕就死在这里,汪道生决定不承他的情,更不愿受他的恩。
   犹豫了阵,王代新走到汪道生身边,说:“道生,你伤得不轻,我背你回家。”
   “王代新,我们今生今世,鸡鸭不合群,鸡进鸡栏,鸭进鸭笼,各不相干。”汪道生终于说话了。
   “陈芝麻烂谷子,就别提啦。过去是我做过分了,现在为了下一代,我们两家和好吧。”王代新说着,矮下身子,把汪道生放到背上。王代新背着汪道生本来往榨树湾方向走了一程,又返回,说:“你小舅子是医生,干脆送你去他那诊治得了。”
   汪道生和王代新到达谢小木家正是晌午时节,姜扶花不记前嫌,留王代新吃了中饭,说了一通感谢的话。谢小木就给汪道生检查伤势。脸上的明伤好办,消炎换药就行,但骨折处需要手术,送县城医院,汪道生又没钱,谢小木打县人民医院骨伤科一个朋友电话,请他带上手术器械坐车来谢小木家给汪道生做了手术。只要做了手术,汪道生就可在谢小木家接受治疗,可以省一大笔费用开支。汪道生对谢小木的安排自是感激不尽。
   听说汪道生出事,谢小兰急急火火赶了过来,看到汪道生那模样她就抹眼泪。姜扶花在一边陪着女儿抹泪,叹息,一边说幸亏王代新,没有他,汪道生在大树下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不知会是什么结果。
   谢小兰在娘家护理汪道生一天,住了一晚,这是非常难得的,平常她很少在娘家住。她挂念家里,二斤从来没有操持过家务,猪牛鸡鸭,她一个人在家里怎么搞呢,她不放心。心系两头,一端是汪道生的伤情,别一端是家里。谢小兰就像一棵被移栽的瓜秧子,打从娘家嫁到榨树湾,便在榨树湾扎根,发芽,生枝,开花,结果。日子久了,竟把娘家当成了走亲戚一般,自己成了娘家的客人。
   天没敞亮,谢小兰就回了榨树湾,安排二斤过来护理汪道生。二斤别别扭扭,她对汪道生不尊重自己婚姻的选择心怀不满,恨汪道生。可是,现在汪道生出了事,她再恨也狠不起来了。眼见汪道生这般模样,她远远地站在屋角,眼泪直冒。
   七
   谢小木被乡卫生院委派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凳没坐热,谢小木就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双目失明了。
   姜扶花给谢小木打来电话的时候,谢原高失明已有一阵子了。起初以为是吃多辣椒,吃出火来,火消了就会好的,没引起重视,等了些天,竟没一丁点起色。谢原高失明后,见天和姜扶花闹皮绊,有时还动不动摔东西,他上厕所找不到屙屎的坑,睡觉脱衣服不知放在哪里才最合适,他有咳嗽的老毛病,一咳床头的痰就一大堆,他睡时把脱下来的衣服丢到那些浓稠的痰液上。谢原高连谢小木也骂进去,没用的家伙,亏还学医,这点小毛病都诊不好,白送他读书……
   姜扶花埋怨家不像家,乌烟瘴气,时也难过,说:“你做儿子的快拿出一个主见来啊。”
   爹也真是的,他双目失明怎么能怪娘呢,怎么能把怨气撒到娘身上去呢,都一把年纪的人了,加之娘还有高血压心脏病,如果再把娘整病了,那谁来照顾他们呢。谢小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就请假,往家里赶。
   谢原高眼睛过去一直寄生倒睫毛,这些倒睫毛剌得他眼睑红肿,像烂眼皮,谢小木帮他拔过。当然,在这事上,忙得更多的是母亲,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来一次,以至那个拔倒睫毛的夹子,磨成了一件古物,透亮。后来,母亲眼睛不好使了,就把这拔倒睫毛的任务移交给了二斤,说二斤眼睛尖着呢。母亲分析谢原高的眼睛终究会被倒睫毛剌瞎的,现在真的应验了。
   清明节的时候,谢原高的眼睛还有光,生活可以自理,看远处的来人,搭个棚子,久望一点,还可以辨认个谁来。谢小木以为是上了年纪的原故,视力自是不能与年轻人比。即便一棵树活的年代久了,也得皱皮、枯枝,这是自然规律。因此,谢小木疏忽大意了。
   父亲是一棵树,谢小木和谢小兰只是树上延伸的枝丫,至于二斤他们就更小了。现在父亲病了,痛的就是谢小木们啊。
   谢小木到家的时候,二老都在看电视,谢原高脸几乎贴到电视机屏幕上,确切说父亲不是在看,而是用耳朵在听。见到双亲安好,谢小木心放下一半,说:“爹娘,我回来了。”
   谢原高把脸从电视机前挪过来,转向谢小木,问:“你是哪个?”
   或许是电视机声音嘈杂,一时听不清谢小木的话。
   谢小木又说:“是小木啊。”
   谢原高不放心似的,问姜扶花:“这是哪个?”
   姜扶花答:“这是小木,你崽。”
   哦,是崽啊,谢原高恍然大悟,难怪听声音这么熟悉。你看人老就不堪用啊,连自家儿子都认不出来,真是老糊涂了。他有些激动,起身朝谢小木走来,不小心碰翻茶杯。谢小木赶忙扶他坐到沙发上,说:“爹,我陪你去医院看眼科吧。看能不能做手术。人没了眼睛,多不方便。”
   谢原高一听就摇头,七老八十的人了,黄土已埋到脖子上,没必要挨这个痛。姜扶花同样担心,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做手术,万一拐场,怎么办。
   左右邻居也在打破,眼睛是总处,不能随便动啊。好端端的一双眼,给手术刀一弄,搞不好还丢条命,就不合算了。有人竟爆出句:“怕是大树下那棵老古树找上了。想那棵古树,几百年了,都成精了,砍了它,能不怪罪么?怕是得去大树下拜拜,烧烧香火。”
   按谢原高往日的脾气,不把人家骂个狗血淋头才怪。可,出乎谢小木的意料,谢原高竟愣愣地问:“还真有这个邪?烧了真的就好呀?”那神态与小孩无异。谢小木不得不在心里感叹,爹真是老了。
   姜扶花买来香烛,鞭炮,要找法师去大树下拜祭。
   谢小木哭笑不得。只好反复向谢原高解释,说人的身体好比一台机械,使用时间长了,里面的零件什么的自然磨损,会出现故障。就是犁田的犁耙使用长了,那犁耙把还得散劲呢。谢原高内心认同儿子的意见,如今儿子回来了,有了靠处,有机会赌一把啊,没了眼睛,人就等于死了没埋。
   有了光,就能找到方向了。
   犹豫一会,他发话了,那就去看看,搞不得就不要霸蛮。
   医院确诊谢原高患的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就能重见光明。
   手术很成功,几乎一支烟久就出来了。谢原高眼睛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纱布,样子怵人。这是小手术,又不是动内脏,护理也不难。谢小木打发汪道生送娘回家,自己一人照料父亲。没料到了下半夜,谢原高趁谢小木瞌睡时,把输液针管拔掉,还不停撕扯眼睛上的膏药。然后跑到窗子边,对着外面大声呼喊:“汪道生!汪道生!”声音宏亮,如黄牯牛嘶叫。这样的声音就像一只大鸷在寂静的医院里,飞来飞去,特别清晰空近。整个医院都惊动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来病房看热闹。
   看到谢原高这样子,谢小木很害怕,谢小木从没见他这样过,疯了差不多。做眼科手术,阿托品用过量了,不止扩瞳,还让人产生幻像。谢小木就问医生,说是不是用过量了,医生说,没有,即便这样药性消退后就会没事了。谢小木就想,父亲这么多人事不记得,怎么就偏偏记着汪道生呢,是由于汪道生条件窘迫,他怕谢小兰吃苦,而担心才记挂着他?但谢小木从父亲叫汪道生名字时的表情来推断,感到不全是。看来,几十年下来,父亲还没忘记对汪道生的恨,如果不是汪道生,谢小兰当时在父亲退休之前,弄个事业编制的工作应是毫无疑问的。有了工作,谢小兰的一切就好办了,至少生活上就有保障了,不用犯愁了。正准备操作这事,不料,谢小兰迫不及待跟了汪道生,汪道生怕谢小兰有了工作,本来就已经是天上地下了,若是谢小兰工作了,条件更好了,那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更远了。谢小兰也倔强,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那是火,可以把你烧成灰,却偏要去扑。当父亲和谢小兰商量怎么办时,谢小兰不要工作选择了汪道生。她不顾谢原高的劝阻,不相信四肢身体健全的人会活不下去,怎么活都是活,没父亲说的那么严重,没什么大不了。
   谢小兰是没饿死,是活下来了,可活成了什么样子哦?谢原高恨汪道生,恨他掳走了谢小兰的心,恨得牙痒痒的。谢原高一直后悔,如果当初采取强制性措施,阻止这场不对称的婚姻,谢小兰的前程必定会是另一种景象。但生米煮成了熟饭,父亲只能徒唤奈何。从谢原高这方来想,他也不容易啊,郁闷了几十年,在医院里这么敞口叫喊几声,也算是一个出口。
   过了两天,谢原高情绪渐渐安定下来。谢小木陪他睡同一张病床,他睡那头,谢小木睡这头。谢小木人长得高大,腿长,被子短小,常常脚趾头伸出了被窝,谢原高就帮谢小木把被窝掖紧,他已经恢复正常。
   一个星期后,除掉眼睛上的膏药,谢原高又看到了一个崭新明亮的世界,他像打了一个生产大胜仗似的,乐呵呵地,如期出院。
   八
   恢复了视力,谢原高像年轻了十几岁,又明察秋毫了。他走路再也不用担心给什么绊住,步子仿佛变轻快了很多。他时常到乡街上到处走走看看。不过,谢原高总觉得与以前上乡街上比,少了点什么。具体少了什么,谢原高也说不出来,就像背上痒,找不到具体位置一样,难受。
   一日,他踱步到“和记土鸡店”,发现店面大变样了,从招牌到门面内好像都重新装修过,感觉好奇,便进去溜了一圈。对这里,他曾经非常熟悉,乡里的接待几乎都放在这家店铺。店老板隔老远见到他会满脸堆笑递上烟,特别是每当他拿单据去找谢原高时,乡长乡长叫起来蜜一样甜,谢原高看不惯店老板的狡黠,还有奸猾,对送来的报销单子盘查特别仔细,盘得他双眼发白,用老板自己话说只差没刨祖坟了。人家饭吃了,字签了,就差你乡长划个同意二字。可偏生谢原高认真,非得一个个叫上核对才罢休。甚至,有几次两人为着发票拗了背,谢原高下狠心,不再到这鸟店签单,看你的奸猾往哪里使,但又碍于这店确实经营得法,被接待的人都喜欢这里,只好做罢。签单归签单,该把关谢原高照旧把关。店老板想做这单大主顾,尽管心里怄着难受,也没办法。
   现在好了,和记老板再不用受谢原高的怄了,见到他,叫了他声谢乡长,就忙自己的去了,待他明显冷淡。
   谢原高无聊至极,就往外走,碰上从外进来的服务员。服务员大大咧咧地问句:“老革命,二斤是您外甥女?”
   “是啊,是在我家读书长大的呢。”谢原高想也没想就答。
   “好乖态的哟。”服务员说。
   “那当然。”听到有人夸二斤,谢原高心里得意。
   “只是她找的对象却不亚筛咧,丑得能吓走鬼。”
   “她哪有什么对象?你们搞错了吧。”谢原高瞪大眼,愣住了。
   “她和她对象经常来我们店里吃饭,相熟呢。”
   不等服务员把话说完,谢原高早已满腔怒火。他想,把我谢原高当什么人了,这样大的事竟然瞒得铁紧,气都不吭一声,好像家里人和这些势利的社会上人串通一气,欺负他退休无职无权,连起码的尊重也没有。想以前,在这方山地上,还从来就没有人敢这样对待他谢原高。
   谢原高埋头急走,他脑子里只有气愤,没有别的事物,以致迎面而来的汽车大鸣喇叭他也听而不闻,差点与汽车撞个满怀。汽车尖利的急刹声把他从愤怒中惊醒。
   他冲汽车嘀咕,狗日的。
   一落屋,他就怒气冲冲对姜扶花吼:“老姜,我的工资全归你领,你吃我的,用我的,我哪点对不住你。”
   姜扶花正在弄午饭,听到谢原高的吼,丢下锅铲说:“老家伙,我嫁给你几十年了,吃你的用你的,理所应当,你今天怎么啦。”
   姜扶花不知谢原高的火起因何处。姜扶花就像一把干枞树叶子,着一点火星就熊熊燃烧。她对谢原高说每天里你心里只有单位,地里活家务活从没动过手指头,每天还热饭热菜侍候你,别说是婆娘,就当保姆,工资往低里算,只算每天十块,一直算下来,你看是多少啊。才结婚那阵,你月薪才二十多块……姜扶花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很生气。

共 29137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天下父母,没有哪个不期盼儿女婚姻美满的,所以,他们会身不由己竭尽全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或者阻止儿女的婚姻。小说开篇就写了有些窝囊的汪道生面对不听他话的女儿二斤的恋情很是不满但又无奈,在对着一条蛇狠狠发泄着怒气的情形。小说以汪道生的女儿的恋情为引子,引发出一连串的矛盾冲突,汪道生与女儿之间,汪道生与岳父之间,汪道生和妻子之间,汪道生和王代新之间的矛盾,层层叠叠,相互交叉,从而自然引出当年汪道生和妻子谢小兰的恋情被岳父谢原高反对阻止的故事,以至于汪道生至今对岳父心怀敬畏。小说借助一个人物谢小木来化解各类矛盾,他对姐夫汪道生的安慰关照,对姐姐的心疼以及对其挨打事件的处理,对父亲谢原高的孝道,对外甥女二斤的尊重与理解,使得各类矛盾日渐缓和。正如汪道生的妻子谢小兰违背父亲意愿,嫁了自己喜欢的人一样,汪道生的女儿也在步她父母的后尘,而汪道生则又是岳父当年的翻版。小说淋漓尽致展示了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深爱,尽管,他们采取的方式可能不被儿女理解,但是,天下有哪个父母不期盼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期盼儿女们都在他们大树的荫庇下幸福生活,而又有哪个为儿女的能准确理解做父母的这份苦心?他们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简直可以说义无反顾,即使是飞蛾扑火也奋勇向前。最后,屈服的,只有爱着他们的父母。小说借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来反映父母对儿女婚姻的态度,他们也许采取的方法方式不太妥当,但对孩子的爱却不容置疑。小说构思缜密,重重矛盾纠葛交叉却多而不乱,而且刻画人物十分鲜活,汪道生的窝囊卑微与倔强,谢小兰的率真认命,谢小木的善良孝顺与圆滑,谢原高的嫉恶如仇与爱面子,二斤的新潮敢为,王旭的敢于担当……无不纤毫毕现,鲜活生动。生活气息相当浓郁的好小说,带给人深刻的悟思。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1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5-03-13 08:02:45
  真实展示了父母与儿女在婚姻问题上产生的矛盾,小说蕴含深厚,笔触深刻,力透纸背,耐人寻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3-14 10:26:2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生米        2015-03-15 11:04:30
  山地的大树虽然被砍伐了,但影子还在,这影子,就是山地的老乡长。
   老乡长的个性刚正爽直,但在子女的情感问题上,他可是伤透脑筋,束手无策,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从这一篇小说里,我感悟到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欣赏美文,问好作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