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民办教师

精品 民办教师


作者:守备师令 秀才,1776.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0发表时间:2015-07-01 14:13:25


   张家湖镇大,四十八个村,下分四个管理区。镇教育组依葫芦画瓢,也在每个管理区设置一个学区,安排一人管理辖区内的几所村办小学,管理张家大湖镇教育的一片区域,俗称学区片长。沙口学区片长姓李。李片长性格温和,平时不善言谈,不得罪人,但他对外行领导内行的事还是持反对态度。正月初八,高潮村胡副书记提了两条黄鹤楼,代表村两委报告了换校长的事,李片长满口宜都腔,说:“这怎么行呢?这怎么行呢!”反复说这是不行的,高校长的工作做得不差,突然换掉他得有个说法吧?这要教育组研究决定才行。胡书记实际上是伍书记的钦差大臣,把伍书记交待的话说光了,李片长还在说不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手机还没有流行,只有书记村长、行政干部或者商店、个体老板安装了程控电话。胡书记借了李片长的电话向伍书记汇报,伍书记说你把话筒给老李。“李片长,今天胡书记来是把你这个领导当人。我们村换校长,你同意也行不同意也行。”说完立马挂了电话,不容李片长回音,弄得李片长一愣一愣的。
   面对四人帮的申诉,李片长也无可奈何。说村里的决定可能即成事实了,你们村的伍书记不是一般的角色,兴许镇委书记都奈何他不得。再说村办小学归村管,别人也不好干涉。你们只管教好自己的学吧,走一步看一步。
   找完了李片长,都有些泄气。原打算从学区开始,再到教育组、教育局、县委会,逐级反应的,第一步就碰了一鼻子灰。赵老师与李片长一样,都住在沙口市初中的校园里,都是公家分配的平房屋,只是一个在东角一个在西角。
   矮墩墩的赵老师说:“干脆到我屋里去吃饭,吃了饭打麻将,调整好心情,不要一个个都像掉了魂似的。”
   在李片长家里,李夫人极热情,拿水果,拿副食,端茶递烟,还留“四人帮”吃饭。“四人帮”一心挂着换校长的事,都没有吃的闲心。出得门来,走在宽阔的校园里,都发现肚子确实饿了。于是,随赵老师来到校园东角落。
   赵老师住最东头。八十年代修建的平房,一溜儿七八间,每位老师住着一间,后面,每户配有一小间厨房。赵老师不是中学的老师,是沾了丈夫的光。丈夫叫周正平,是这所中学的老师,教导主任,不仅人长得帅气,一手毛笔字还写得音韵流转,活色生香,在县里都小有名气。可惜刚过三十岁,患上了小脑萎缩,全身瘫痪,整天歪斜在沙发上,生活不能自理。
   还在台阶底下,便听得周正平“啊吔啊吔”尖细的叫声,和电视机里的武打片参杂在一起。赵老师急忙蹬上三级台阶,推开单页的仄木门,丈夫滑倒在冰凉的水泥地上,像一团枯树兜,爬不起来。她一边抱起丈夫扶坐在沙发上,一边恶声恶气地喊,“鬼老汉呢?鬼老汉又打牌去了么?打死在外边就好了!”
   鬼老汉是丈夫的父亲,周大汉子,九十岁了,仍精神蒦铄,打牌打三天三夜都不叫累,比年轻人都力量。都说是上天弄错了,把儿子老子换了位置,应当老朽了的人还像钢铁,应当硬朗的人却像豆腐。赵老师在高潮小学当民办,每天都要骑自行车早出晚归,丈夫周正平要屙屎屙尿,要吃饭喝水,没人照料只有死路一条。周家有四兄弟,四兄弟商量,只有安排老祖宗来负责。赵老师在家的时候,周老汉可以松手自由活动,欢喜聊天就聊天,欢喜打牌就打牌。正常工作时间,周老汉却“旷了课”,不务正业。周正权老师也很恼火,说比三两岁的娃儿都贪玩。便满校园去找周老汉。周正权是周老汉的幺儿子,周正平是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大哥一直还好,在高潮村种地,五十大几了,没有脑瘫的迹象,老二当兵后留在了武汉,如今与老三一样,都在生死线上挣扎。周正权老师一直很担心,自己会不会重蹈二哥三哥的覆辙?周正权的姆妈是脑瘫,他四岁时姆妈就死了。都说脑瘫有基因遗传,而且是异性遗传,对他们来说是传男不传女。年轻时都活蹦乱跳的,三十岁一过就像魔鬼附了身,先是手脚不灵活,越来越削瘦,后来话也说不转了,瘫痪了。赵老师说怪只怪鬼老汉子,身强力壮的娶个病婆娘,害了我们后人呢!病婆娘死了多年,赵老师嫁过来都没见过,早死早脱了生,免得继续害人。
   3
   阻止王清明当校长,四人帮找了镇教育组,会了教育组的陈书记。陈书记是镇里的老革命,教过镇长和镇委书记,是有影响力的人物。但他也无能为力,说即成事实了,就像一盆水,已经泼出去了,再收回来千难万难。陈书记没有惊讶或者怨愤的表情,一定又是胡副书记上过门,也送过礼,不平的路都铺平了。
   正月十二早八点,所有老师都提前到了学校,由胡书记主持召开开门红会议。先天村领导派郑得民老师骑自行车转了一圈,通知到了每一位老师。
   胡书记同王清明边聊着什么边进了校门。老师们都是早到,一圈儿站在校园里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胡书记老远就一脸笑意,与老师们打召呼,恭贺过了热闹年,近了,挨着给每位老师敬烟。王清明像个外来的过路客,冬瓜脸上略显笑影,手腕抬了抬,说老师们都好。
   会议如往常,在办公室。
   胡书记问周正全:“周主任,清一清,人到齐没有?”
   周正权的眼光横扫了一圈,坐在木靠凳上欠了欠身子,说:“只差校长了。只有高明发校长没到。”
   没有校长?胡书记今天带来了呗。周主任的汇报引得他人互传眼神,窃窃私笑。
   胡书记说:“高校长为了我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年龄大了,他本人多次申请,辞去校长职务,经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决定,同意他的请辞,批准他回家安度晚年,享受村级老干部待遇。”
   李中文的办公桌靠着柳开国。李中文轻声问柳开国:“老干部待遇是多少?”
   柳开国嘁了一声道:“每年两百块钱。”
   胡书记宣布了对新校长的任命,并希望大家都要紧密地团结在新校长王清明的周围,支持他的工作,认真教书育人,使高潮村的教学事业上一个新台阶。最后起身恭手,向大家拜一个晚年。
   按惯例,为了表达对胡书记的尊重,都会齐声鼓掌,欢迎领导的指示。今天却稀稀疏疏的只有三两片掌声,看到形单影只,掌声响了两下便羞涩地扎落地面消失了。
   王清明坐在老校长的位置上,威严地咳嗽了两声,作上任发言。
   “首先声明,我王清明是个大老粗。我是一直不想进学校的,伍书记再三要求我来,只得下级服从上级,和大家来同船过渡。同船过渡五百年所修,看来我们是有缘分的.....”
   柳开国一会儿闭目假寐,一会儿蹙眉板脸,睥睨地望着阳光明媚的窗外,想着老校长可能正在做些什么?老校长讲话历来三言两语绝不啰嗦,一头硬戳的花白头发,双腿弓曲在木凳上,两手环抱小腿,看上去人比平常只是高了一些。
   会开完了。王清明宣布,“老师们一起到沙口市开心餐馆聚餐,新学期开始么,热闹热闹。面包车租好了,我们坐车去坐车来。”
   都没想到还有饭吃。
   柳开国接口说:“我是没有时间。今天约好了朋友,到我家吃中饭的。”
   周正全、李中文、赵后英都赶忙说,是呀是呀,说好了的,我也要到柳老师家吃中饭。
   开会的人鱼贯出了办公室,散乱地立在校园里。中饭分两地。开心酒家的饭也是早定好了,可能酒菜都上了餐桌,只等客到后点燃火锅。胡书记说,柳老师家里的酒明天喝,明天我也去,还是一齐上街吧。柳开国却态度坚决不容改变,说哪能不讲信用呢?客都到了一些,在家里打牌,老婆弄饭吃也忙不蠃,我还要去帮忙。周正权也说,开心酒家我也肯定去不成。又怪郑得民,说你昨天通知开会,怎么不把吃饭也一齐通知,搞得大家今天充堂。李文中赵后英也齐着咐和。于是校园里分成了两拨人,上街吃饭的,上柳老师家吃饭的。好些老师两边看看,不知在哪边去吃的好。
   “四人帮”是在明里夹王清明的脚。心想,我们不支持你,唱你的反调,看你好狠!
   王清明喊胡书记,“老胡,我们走。”又望望犹豫不绝的老师说,“还有哪些人去的?去的人就上车。”
   校门口的公路上,停着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司机起动了发动机,一阵又一阵地按着喇叭。
   王清明伸长脖子吼道:“你催魂波?按按按!”又轻声补了一句,“翻雕!”
   看来,老师们不待见他,并且立场和态度都经渭分明。柳开国等人还搞起了“四人帮”,找领导,找老师,上窜下跳,阻止他进学校当校长,王清明都听说了,也看到眼里了。真是翻雕(翻雕是他的独创。大大冒犯、唱反调而不顾后果的意思。)不晓得老子的厉害。江青、王洪文、姚文元、康生,天大的官了,还不是鸡飞蛋打,被党中央彻底粉碎。你们几条小毛虫,自不量力,老子不整得你们告饶!越是艰险越向前,老子吃软不吃硬。
   4
   正月十四开学。学生要来学校交钱报名。
   老师要清点人数,检查寒假作业和报名情况,给报了名的学生发新书。包括王清明,全校只有十位老师,都很忙碌。
   王清明当然要总揽全局,督查各项工作,主要精力接待来校的家长,和家长握手,说过年的吉祥话,敬烟。当过十多年的村干部,对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熟,像熟悉自己的手。
   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于昨天打扫干净,草屑都找不到一根。校门前用红纸黑字书写了标语,欢迎同学们上学学习知识,欢迎家长们进校指导工作。给人整洁卫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好些家长都摇着王清明的手拍着王清明的肩,说新校长新气象,万里江山一片红呢!王清明在家长面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说:“我王清明没本事,全靠乡亲们支持。”
   昨天的工作都是老师们完成的,各有各的任务,完成后经王清明检查合格,每人发放加班工资一百元。也有得两百元的老师,他们各自做了两份工作,完成了两人的任务。四人帮们很有意见。他们也得到了通知,正月十三到校参加劳动。郑得民送通知的时候,四人帮正在周正权家里打麻将。周正权说:“上面有文件,老师正月十四上班,十三就到校,这不是瞎指挥?违反了劳动法!”柳开国瞟了大家一眼,问:“你们去不去?反正我不去。”四人帮都义愤填鹰,说老校长当家时,还推迟到正月十六开学呢!过完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巴子才安心做事,哪有提前的?都不去。郑得民是老实巴交的人,也如实说与王清明。王清明说他们翻雕呢!特别是教导主任周正全,更是翻雕!本打算做完劳动,校长主任留下来商量开学工作。王清明书读得少,对学校工作是外行,两眼一摸黑,还是要仰仗周正全多支持。正月十二开会,王清明大有拉拢利诱周正全的意思,指望逐渐把他从“四人帮”里分化瓦解出来。好像毛主席说过,阶级敌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是可以分化利用的,利用得好,对革命事业有帮助。于是,王清眀在会上把周正全抬到了天的高度,我王清明是校长,教导主任周正全呢?他是不是校长的校长!他的话在学校里一是一,二是二,是算数的,我不听都不行。哪晓得他狗不识抬举,居然给我一个冷屁股,把我王清明不放在眼里,违抗指令不到校。正月十三这天,十位老师六位老师的事都漂亮做完,只有四人帮的任务还是任务。王清明喊:“还有四份事没做,哪个愿意去做?谁做谁得钱!”郑得民连忙举手,“王校长,我去做。四份事我全包了。”众老师都笑他郑得民想钱想成了神精病,见钱眼开。王清明也晓得他正在为钱的难,孩子都在读书,妻子又得了白血病,但四份事也不可要他一人去做,就说,“去四个人,谁愿去的,同郑老师一起去。做完了每人加一百元。”便去了郑得民、冯昌兰、伍兴凤,还有吴金秀。
   次日上班,四人帮都知道大家欢天喜地参加过劳动,领了硬扎扎的百元大钞,都气恼不已,找伍书记去评理。
   伍书记说:“参加劳动的事,他王校长通知你们没有?”
   “通是通知了。”
   “通知了你们还不去,怪谁?”
   “我们不去就发钱?年年学校的劳动都没发过钱。”
   伍书记嘁了一声,睥睨着眼说:“这叫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你们懂不懂?不服从领导和安排,还有道理不成?”
   伍书记又软下语气说:“我晓得你们都瞧不起他王清明,人家文化没有你们高,所以你们都多支持他呗,支持他就是支持我们支部的工作。学校是培养子孙后代的地方,关系到每家每户。你们若是不支持工作,误了教学,就是误人子弟,就是犯罪!”
   说到最后,伍书记猛吸一口烟,倏然站起来,将没吸完的烟尾丢到门外,空中划过一道红亮的弧线。四人帮们面面相觑,敛气屏息,满脸狐疑。在书记眼里,我们好像变成了一群无理取闹的角色?看来,伍书记是完全支持王清眀的。
   赵后英老师住在中学校。中学里都是学问高深些的公办老师,闲时议论到高潮村,议论到王清明,对王清明当校长都有深度解说,赵后英听得颔首赞同。于是对柳开国们说:“学校的事,再找伍书记肯定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伍书记怕王新明。”
   “鬼话,书记还怕他?”

共 57896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2
转到
【编者按】民办教师,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以高潮村一所小学突然换校长,打乱了民办教师们平常一边教书一边务农的惯例,让部分老师的生活发生了突变,难以适应,甚至觉得难以生存。于是,由柳开国为首的“四人帮”,达成了抵制新校长王清明的一系列闹剧。诸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人用尽心机,无奈就是扳不倒王清明,反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由于各自的家庭状况不一,“四人帮”逐步瓦解,并一一缴械投降、俯首称臣,唯王清明马首是瞻。从此让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外行人,真正统管这群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在相互间斗智斗勇的时候,学校的账目成了大家的软肋,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首次查账的落空,到最后王清明却真有贪污巨款一事,前后呼应,体现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一深刻道理。这是一篇人物众多,层次分明,性格突出,语言流畅,发人深省的文章,推荐赏阅!【编辑:风飞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14:28
  感谢作者对短篇小说的厚爱,祝文安笔祺!
回复1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15-07-02 21:00:43
  谢风编了!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18:29
  这篇文章,讽刺了外行管理内行的霸权,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教师掬一把同情泪,也证实了某些所谓内行的管理缺陷,值得深思。
3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27:47
  文章结束,虽然该惩治的得到了惩治,但那些为了教育事业奉献半身的人,迟迟未能等到优惠政策的橄榄枝,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他们闹过、贪过,但比起王清明那样的蛀虫,只能说水至清则无鱼。都有难处,都要生活,在名办教师待遇不高的状况下,动了一些小心机,虽让人不齿,却也让人对管理方面的疏漏和给予名办教师的酬劳上感到不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愿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4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32:32
  王清明的管理模式,也许是许多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伎俩。他的手段虽然为学校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他毕竟是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天要其灭亡,必先要其疯狂。他最后被杀被告的下场,也算自食恶果。很精彩的小说!
5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07-01 14:36:36
  温馨提示:文章有些别字,有的人物名称也不统一,比如李片长,有几处写成了李片子。还有就是标点不规定,许多标点都没有进行中英文转换。有的省略号是几个句号或者几个问号表示,正确的省略号输入法是shift+6
   发现的均作了修改,望作者下次投稿前仔细修改一下。期待更多精彩,欢迎继续赐稿!
6 楼        文友:鹦鹉        2015-07-02 08:44:49
  拜读老师佳作,体会民办教师的生活不易,问候老师,祝福老师佳作不断。
回复6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15-07-02 21:04:57
  谢了。望与文友们在江山这片土地里喜获丰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