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在西藏

精品 我在西藏


作者:三月楚歌 秀才,1583.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05发表时间:2015-08-02 10:48:26
摘要:西藏再见吧,感谢这四十余天的朝夕相处,我将带着来自高原雪山上撷取的精神力量,回到故乡,做一个善良而纯粹的人,并且,成为一个忠实的信徒,有一天,我会倾其所有,义无反顾地上路。朝着我的布达拉宫的方向,用毕生的努力,来一次死而无憾的朝圣!


   作为道道地地的苗疆人,酸汤是浸入骨髓的牵挂,很多背景离乡的苗疆人,谈起最想念故乡的什么,肯定不是妻儿父母,小桥流水,必回答:酸汤。若干年前在凯里,偶遇一位从吉林归乡的朋友,刚刚下火车。我问他此刻最想干嘛,答曰:喝三碗酸汤。
   在雪域里,我很幸福地吃到了一次地道的正宗苗疆酸汤。这是一家由四川人开的酸汤,问是不是正宗。老板娘说,放心吧,肯定正宗。她说她为了学习酸汤,在苗疆的小县城里打了三年的工,四川人的用心和努力真的让人感佩。端上来后,虽然不比老家凯里的优雅,但也称得上是正宗了。最美妙和最糟糕的,往往都难于描述。酸汤的邂逅,属于前者。
   喝了一口,沁人心脾,神精气爽。好吧,先讲一个小时候听过的关于酸汤的故事:
   在远古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貌美的姑娘,能歌善舞,她酿的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的小伙子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酿的美酒。中意者食之如蜜,不被中意者只觉其味甚酸。不过,令姑娘恼的是,就算不被中意者食之甚酸,心里透凉,但因为佳人太美,心里都是甜的,不愿离去。就像希腊神话中,那些苦战的小伙子们,只为见海伦一面,便感觉此生无憾,战死不冤。历史和国度虽然没有重复,但很多事情的实质是一样的。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姑娘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阿妹来唱,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但是,没办法啊,小伙子们喜欢故娘,再酸,都觉得甜。
   这个故事的结果如何,就不知道了。但酸汤的神奇,留在了苗疆。
   酸汤,是我在雪域里最美的邂逅。这个故事其实就像酸汤一样,初一看很普通,慢慢想,里面包涵了很深的道理,或许容易明白,却难于做到;容易做到,却难于明白。
  
   (二十二)
   夜半晌了,被同事电话叫出去喝酒,虽然不想喝,尤其在西藏这样的地方,更不敢喝。但没办法拒绝:今天是他生日。这样的理由,纵使有再多的借口,也不太好开口说不去。
   这么多年来,我基本上没怎么过生日。除了小时候母亲曾经帮着过过几次之外,在外的日子,我往往会忘掉自己是什么时候生的。大多是手机短信或QQ信息提醒了,才恍然原来我也有生日啊。我总是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生日,就是你出生的那一天。其余的,不过是平淡日子里,找一个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借口庆祝一下。顶多算是生命的计量。
   想想,生日那天和平时其实没什么两样。甚至某些人在生日那天,有个漂亮的借口,比平时还堕落。我曾见过无数的朋友,在生日那天,便放开了所有的矜持,疯狂到罪过。
   生日的本意,据说是母难日。母难日也者,就是在你出生那一天,母亲受苦了。俗话说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门关。在医学相对落后的古代甚至近代,不少妇女因为生孩子而送了命。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孩子已经不会要命了,但其疼痛与苦难,亘古以来没有二样。
   我曾经亲眼在冰天雪地中看过女人生孩子的惨烈,也在网上看过剖腹产的血腥。一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虽然值得纪念,但事实上很多人的生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该得过且过还是得过且过,该吃喝拉撒还是吃喝拉撒。但值得纪念应该是,从那一天起,你和某个人建立起了世俗里的关系;在那一天,某一个人从此为了你,不计得失与代价。
   生日,应该是感恩的节日;生日,应该是拥抱母亲的节日。在一年漂泊在外,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发展,甚至生计奔波而忘掉了父母的人,在那个特殊的节日,应该闲下来,打个电话听听嘘寒问暖。在那个节日,我们想起的人不应该是狐朋狗友一醉方休,而是想起母亲和父亲,是他们让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他们从此之后,为了你的成长与成才,辛苦忙碌却从不言回报;痛彻心肺却始终微笑。为了你,他们不惜与世界为敌,不顾生死,忘记自己。
   今夜,我们喝酒到凌晨一点,他们都喝醉了,然后拿着麦克风鬼哭狼嚎。我喝得索然无味,望着窗外宁静而寒冷的夜空,我想从今往后我都会过生日。但不会庆祝,也不会喝酒。只会打一个电话给远在老家的母亲,说:妈,今天是我生日,您老辛苦了。
   希望在今后忙碌的日子里,允许自己有那么一天,闲下来,想念母亲。
   (二十三)
   十一月十一日,光棍节,一大早便接到通知,让我立马飞往广州,去支援正热烈举办的亚运会宣传工作。我只是一个听命于工作的人,说走就走。我把提着工具准备出门,瞬间换成了拿起电话马上订票。我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如此仓促,仓促到来不及说再见。
   飞机从拉萨贡嘎机场起飞,透过窗外,星云点缀的城市渐渐轻描淡写,漪涟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渐渐地,白云浮涌在窗口,一簇簇的仿佛一支跑马溜溜的情歌。飞机继续上升,穿破了云层,平稳地飞行了。拉萨不见了,路上坚忍不拔的朝圣者不见了,逆风绽放的格桑花不见了,与彩虹相映成趣的雪山不见了,在冰河中用犄角戳冰饮水的牦牛群不见了,酥油茶和青稞酒的味道却还存留在舌尖,像初吻般勾起心驰神往的回忆。来西藏一晃四十余天,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习惯到喜欢,从喜欢到热爱,原本白净的脸上,被高原上的太阳熏出了和谒的微红;从喝一口就哇哇呕吐,到习惯了每天早晨午后,喝一杯气味冲人的酥油茶。我从肩包里拿出手机,打开相册,一座又一座连绵不绝的山,半入云端,半在雪里。
   西藏,再见吧。请原谅我如此仓促的时间,请宽容我不能任性自由的生命,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飞虹雪山,巍巍高原,开拓我心胸神意,不是故土,却给予了我故土一般的亲切和善意,我在此领略到天阔地宽的伟大,见识了远离尘俗的不一样的风景,品尝过雪山阳光的甜味,我热爱这片土地上的纯净,以及善良的人们。哦,我似乎忘记了,还有高原稀薄空气给予我如履薄冰的考验,并让我思考了什么是我的布达拉宫。我去过无数的地方,领略过无数的风景,只有此处,让我痛,并爱,就像一份坎坷的爱情。
   那些金黄如画的树叶,蓝色似梦的河流,还有雪山,经幡,飞鸟和牦牛群,青稞酒和酥油茶,似乎都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写给我的情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依然不够。我特别渴望着,有一个机会,像一位信徒一般,匍匐在地,感受大地的沉重与友善。或者,一起加入朝圣者的队伍,从几千公里外的乡村,义无反顾,风雨无阻,为了一个信仰上路,哪怕倾其所有,哪怕穷其一生,也未考虑过值得与否,也未考虑过是否有回报,就这样心甘情愿。
   可是,我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一个西藏,只有一座大昭寺,只一座布达拉宫。但是,每个人的心里,何尝不应该有一座大昭寺,有一座布达拉宫呢。来西藏这遍土地的四十天,我觉得自己受到的冲击,就像一道闪电划过心坎,是的,我们都需要一座布达拉宫,它在远方,有美,有善,有真,为了这心中的信仰,一辈子哪怕只为了去看它一眼,也无怨无悔。记得有朋友说,这些信徒真不会过日子,难道来一次布达拉宫就能多活十年吗?我此刻,我想说,如果一辈子都没去过布达拉宫,那么多活十年,二十年,又有多少意义?这就像一个人,一辈子窝囊地活着,仅仅是活着,没有爱人,没有理想,没有使命,长寿也只不过是重复着低水平的庸碌的日子。我爱西藏这片土的风景,更爱这片土地上善良的人,以及他们纯粹的信仰和生命。一辈子,一个人,要去一次布拉达宫。有一天,上路,不虑其他,守住方向。
   在西藏,短短四十余天,我知道这是一生的财富。在西藏,我没有吟诵仓央嘉措的情诗,也没有去理会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历史对我来说,永远只是茶余饭后的故事,而活在人们生活中那些日子一样的元素,才是真正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精神。我在朝圣的路上,在路不拾遗的小村庄,在遍地乖巧的小动物的眸子里,读到了西藏的精神。
   西藏再见吧,感谢这四十余天的朝夕相处,我将带着来自高原雪山上撷取的精神力量,回到故乡,做一个善良而纯粹的人,并且,成为一个忠实的信徒,有一天,我会倾其所有,义无反顾地上路。朝着我的布达拉宫的方向,用毕生的努力,来一次死而无憾的朝圣!
  

共 33408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
转到
【编者按】这个地方是神秘的西藏,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心里的定义。假若你对她有着好奇与神往,就把这篇几万字的文章读下去,因为不同于很多到西藏旅游散文的要素:雪山、布达拉宫、 大昭寺、楚布寺,宗喀巴、拉萨、……因为,这是一篇深入观察体味民风民俗和严于思考人生的文章。 西藏,越是风景绝美、民族神秘之处,越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方能饱览,只有如此在你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领略她身上散发的所有“神秘”的地方,不同凡响。作者夹叙夹议,很好地为读者做了“导游”,思考着藏民对藏传佛教的崇拜的意义,作者深刻的理解和诠释了人世间传递着的这种神秘的佛教,昭示着人要有慈悲为怀的人生信条。仿佛看到了朝拜者向着正前方不禁呆呆地出了神,好像他们自己的灵魂已被它给召走,只剩下一个躯壳在人世间穿行而过。由此,我们也不由得随着作者告别了最后一天的行程,最后一天了,心里产生了浓浓的不舍之情,真想把西藏的一切美好尽收眼底,永远珍藏。【编辑:欣雨文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803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5-08-02 10:53:51
  很耐读的一篇游记散文,文字和述说、写景状物、深思觉醒,耐人寻味。拜读。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