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铭记高考:煎熬与欣喜(随笔)

编辑推荐 【雀巢】铭记高考:煎熬与欣喜(随笔) ——2006女儿高考记


作者:晴翠儿 布衣,40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95发表时间:2016-06-07 08:24:35
摘要:孩子考上什么类别的大学固然重要,考上了大学我们如何全力以赴地支持她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来,她是不是真的很愿意很勤奋很健康地,继续学习。

【雀巢】铭记高考:煎熬与欣喜(随笔)

共 15248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作者全文分前言与二十篇日记为一篇完整的随笔。其前言对2006年与2016年这两年的高考人数的变化以及录取率的升降有详细的数据说明。而每一次的变化都能引起数百万个家庭与亲人的高度关注。由此,作者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分析,写出了掷地有声的前言。二十篇日记,详实地纪录了一个用心良苦,爱心满满,智慧有加的母亲参与女儿,陪伴女儿高考的全过程。令读者有感,有如重温曾经的经历。数百万莘莘学子为挤过独木桥而备战“残酷”的高考。作者细腻的笔触,真情的袒露,无微不至的关怀,女儿衣食住行每一变化,像十指连心般地牵动作者即明智又敏感的神经。不难了解到作者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文章贵在陪女儿走过高考历程时,不以分数为重,而是注重孩子的智商与情商的培养。好文!推荐阅读。编辑:空中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中白雪        2016-06-07 08:32:41
  今日读晴翠儿的好文,深有同感。于我,即使重温也是学习,相比,我远没有你用心,更没有你那么无微不至,感觉有些愧对自己的女儿,而且让她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以及职业。
回复1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7 15:27:47
  感谢白雪姐姐的编辑和佳评,过于美言了!应高考之时,这几天抽空整理一下十年前的这些日志,有些匆忙,段落安排不甚妥帖,劳烦编辑了!再谢!问候!
2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6-06-07 10:37:06
  根据国家排版要求作了一些整理,望不会影响文章布局。
   现在的孩子们不易,一上学就带上了一副枷锁;可现在的父母亲们也同样会为此付出更大的牺牲。我们小区周围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可谓齐全,每天孩子们上学由家长接送的不计其数,这由上下学时间段的道路拥堵就可见一斑,周一周五更不用说了。过去还有个重点中学也在附近,许多外地学生在附近租房,由家长陪读,一住就是几个学期。我就想:这些学生学有所成之后,他们会感恩自己的父母亲吗?学生们考取大学之后,也一定是悲辛交集地长舒一口气吧?真得真诚地说一声:向中国母亲们致敬!!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回复2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7 15:58:39
  长袖有心,经你的排版,看上去好多了,谢谢!高考于我们这一代,好像感触不多,说起来我们79年考生也算是恢复高考的老三届了。也许因为年轻和单纯,并不曾有过多的压力感。直到陪伴下一代高考,独生子女、经济腾飞、教育改革、就业紧迫等等新生现象纷至沓来,似乎自己的责任也陡然增加,渐渐就生出许多感叹。可孩子们理解我们的苦心以及苦为么?我亦曾如你所担心......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6-07 14:10:08
  年轻的母亲,佩服你们,我们的年代没有经历这些!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3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7 16:14:25
  我们今天可不年轻了,小泥儿姐姐!其实你们也有自己的艰难经历,上山下乡的磨练、进厂当兵的苦累......相比,我们算是轻松走过青春。所以说自己娇气呢,陪孩子高考本也是责任所在,就觉得煎熬了呢,呵呵。向你们致敬!
4 楼        文友:苏庸平        2016-06-07 15:43:01
  一位母亲记录下了女儿读书成长的经历,这是普天之下的母亲所共有的爱的体现。一年一度的高考,有多少莘莘学子走进了高等学府,又有多少孩子名落孙三。可是,不管是榜上有名也好,还是名落孙三也罢,每一个进入考场的孩子都曾为此付出过努力,每一个家庭的父母也都为自己的子女付出过辛劳。儿女们的求学之路,成长之路,总是有父母精心地陪伴着,这是中国多年来的惯病,在西方,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去奋斗的,在别人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与靠自己的奋斗成长起来的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个中原因和道理不言而喻。希望我们中国的孩子多一些独立的精神,少一些依赖,将来我们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才有后继有人。这是我阅读了你的文章所想到的,你作为母亲付出的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孩子的将来甚至一生究竟有多大好处这就不好说了。俗话说:当家才知柴木贵,养儿才知报娘恩,父母对待孩子是用了100%的心血,中国的孩子对待父母可能就不会有100%的心了,原因种种不一。但愿孩子们长大了能够知道做父母的艰辛和淋漓的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吧,尽管父母养育儿女不是为了回报。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4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7 16:08:28
  "在别人呵护下长大的孩子与靠自己的奋斗成长起来的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苏庸平老师所说极是!十分赞同孩子的道路由他们自己选择。只是,我现在也不清楚,自己十年前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呵呵,中国式父母,很多都像我这样吧,过于望子成龙了!感谢,并问候!:)
5 楼        文友:江山梦秋        2016-06-07 20:26:14
  读着晴翠儿的心情文字,我也想起女儿考大学的那段时光,到现在我都不敢想象孩子当时受的那份罪,这哪里是考大学呀?分明是精神折磨嘛。每天女儿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被叫起床,然后是闭着眼睛穿好衣服,接着摇摇晃晃去洗漱,再半睡半梦的吃完早餐,最后趴在她妈妈的后背骑着自行车去学校,中午回来午餐半小时,然后午睡1小时,继续上课到晚上11点晚自修回到家里,吃个点心,洗漱完毕,继续自习到深夜2、3点方能休息。
  
   总算一切都成为过去,也祝福今年高考的孩子都能心想事成!
回复5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8 09:20:47
  谢谢梦秋!你的评论真是再现了众多高考生的日常疲态,这么多年了,至今依然。七十年代末,我们是没有这么辛苦的,因为当时高考虽然刚刚恢复,引人注目,但高考生还不至于被举国关注。唉,每一代人,总有其不同的经历吧!再谢!
6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08 00:38:14
  翠儿的文章好及时啊!
   这两天,我们大家的热门话题只有一个——高考。而且,如临大敌一般,只要谈起,人人色变。
   晚上,女儿又告诉我,北京作文高考的一个命题作文居然是——《秦腔》,啊,我晕死!女儿接着说,居然还有一个房山女孩蒙上了这道题,太神了!她呵呵笑了起来。
   她大概早已忘了她当年高考的情形,她紧张不紧张我不知道,我是紧张得好几天没睡好觉......打死我也不想回到那段岁月了,太熬人了!
   翠儿厉害,竟然把那段难熬的时光记录下来了,还那样详尽,那样生动,那样直抵心魂,道尽了天下父母心。为翠儿狠狠点赞!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6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8 09:26:14
  老姐这么赞,好开心啊!说实话,老姐前些日子嘱咐我“要写点东西了哦~”,让我羞愧!所以拼命要赶出这篇应景儿的文章,呵呵。抱抱老姐!
7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08 00:44:30
  我也同意翠儿的质疑——
   十年间的高考改革方案更是五花八门地推出:考试科目的重新安排、招生录取机制的探索、中小学素质教育策略的修订,等等。相比十年前是否具备了更加科学的内涵?褒贬之言,似乎不绝于耳。可见改革的艰难,改革的当务之急!尽管如此,类比1300多年封建“科举”选拔制度,中国高考仍未脱离传统价值的禁锢,至今也未能找到一个更加符合国情的、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更加人性化的高校招生替代模式。也难怪当下备受国内外关注、几乎戒备森严(年年“史上最严”)的高考态势,依然弊端种种。尤其无奈的是,地区和城乡差别、职业选择的缺失,使大多数考生们不得不蜂拥挤过“独木桥”,赖以金榜题名欲改变或平庸或贫困人生的,仍然大有人在……唉,无数有志之士对我国高考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求索,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也一直在想,这样的高考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直到今天,新闻里还把高考叫做“跳龙门”——依然是旧时代“读书做官论”的延续。这样的传统观念是否值得反省?如此对待高考是否有失偏颇。
   女儿说,你听听人家法国考生的作文题吧——
   2014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
   文科考生试题 / Série L (littéraire)(三选一)
   1. 艺术作品能培养我们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吗?
   2. 我们是否应该为获得幸福而穷尽一切手段?
   3. 阐释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72年著作《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的选段。
   社会经济科考生试题 / Série ES (économique et social)(三选一)
   1.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
   2. 为什么人需要寻求认识自己?
   3. 阐释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1958年著作《人的境况》中的选段。
   理科考生试题/ Série S (scientifique)(三选一)
   1. 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
   2. 艺术家是否是他个人作品的主宰者?
   3. 阐释笛卡尔1628年著作《指导心智的规则》中的选段。
   音乐舞蹈专科试题 / Série TMD (Techniques de la Musique et de la Danse)(三选一)
   1. 文化的多样性是否会阻碍全人类的团结?
   2. 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
   3. 阐释哲学家康德1795年著作《道德形而上学》中的选段。
   ......
   中国人喜欢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相信看过这番比较,大家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7 楼        文友:晴翠儿        2016-06-08 09:31:56
  老姐说得真好。“前言”是我这次修改原文时添加的,主要因为女儿高考过去了十年,我国教育机制其实改观并不太大,实在让人忧心!再谢老姐!
8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08 01:18:29
  又想到一个细节——
   女儿高考的第一场考试结束前已接近中午,我和许多家长在学校门外焦急等待。铁栅栏们紧锁,我们乌泱泱挤在铁门外,所有的眼神穿过门的空隙,像许许多多飞出去的箭矢,而靶心就是学校的大门,每个人都提到嗓子眼,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写着焦虑和期待。
   有的家长还端着饭盒,让人联想到探监......
   终于有孩子走出来了,一个,两个,十多个......看到自己孩子的家长,兴奋的呼唤着孩子的名字,朝孩子玩命招手。走出铁门的孩子,一个个像打了场恶仗的士兵,满身疲惫,满脸倦意,任由父母们拉着搂着牵着往外走,接受着父母们的东问西问。
   我的女儿还没有出来,我的心敲起了鼓,咚咚作响,慌啊!我踮起脚,伸长脖子,一副望眼欲穿的样子。
   终于,女儿出来了,天,她的神情居然是平静的。我搂着她就往家走,大气都不敢出,许久,我才斗胆问了一句,“咋样?”“还行。”女儿的回答让我长出一口气。
   上帝保佑,她的性格随了他爹——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公布成绩才发现,她的得分距离高考录取分数线还差一大截......也不知她的自信从何而来?
   谢天谢地,因了女儿的“错觉”,至少在高考录取通知书公布之前,我很平静,睡了许多好觉。
   现在回想,高考哪里是在考孩子,也在“烤”家长啊,不错,就是那个有火字旁的“烤”。
   高考,烤焦了家长们的心!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9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08 02:00:46
  煎熬——这个词用得极其精准!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