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大明贵妃万贞儿

编辑推荐 大明贵妃万贞儿


作者:老娄 举人,42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267发表时间:2017-01-12 06:30:41
摘要:万贞儿比宪宗皇帝年长十七岁,却得到了宪宗皇帝的宠爱,上演了一幕生生死死的姐弟恋。


   拜毕,捧起御赐毒药就要喝下去。
   “等等,”太子也跪了下去,俯首于地,“公公,请受佑樘一拜!”
   太子泣不成声了。
   太子后来听说,太后曾问及宪宗,纪淑妃死的那天晚上,张敏并不在永寿宫当值,却为何要将他赐死。宪宗支支吾吾,说是贵妃使然。
   太子还听说,母亲死的那天晚上,昭德宫的太监汪直曾冒雨去过永寿宫,行迹十分可疑。但当宪宗问及此事,万贵妃却为他作证说,他那天晚上一直在自己身边,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昭德宫一步。
   纪淑妃之死,成了一桩迷案。
   明成祖为了监督外官,伺察外情,专设了东场。宪宗却别张一帜,于东场外另设一西场,作为自己的鹰犬耳目,使其控制的范围更大。万贵妃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多次向宪宗力保汪直,遂被任命为西场总管。——可谓人尽其用,充分发挥了他的所长。
   纪淑妃死后,宪宗又开始专宠于已是更年的万贵妃。
   这时候,刚届而立之年的宪宗却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了。在与万贵妃的房事中,他力所能及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每次都是气喘嘘嘘,冷汗淋漓。即使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再难以让万贵妃心满意足。这使他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以至于他更不愿意去临幸其他的嫔妃了。殊不知,其他的嫔妃们对他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也不敢有过高的要求,对于她们来说,只要皇上肯光顾她们,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就连这也巴望不上呢),哪还敢有其他的奢望。——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他越是专宠万贵妃,就越是日渐衰弱。而他又碍于做皇帝的尊严和面子,不愿给太医们讲,未能适时得到调理进补。
   成化年间,大明皇宫中那些年轻而又貌美的嫔妃们,个个疾病缠身。太医们经常被宣进禁宫,为嫔妃们出诊,都说是阴阳失调,天地不能交泰所致。其实,就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皇帝的临幸,心情抑郁,而引发的妇科病。
   汤药的气味时时弥漫在三宫六院,惟独昭德宫例外。
   都道是,身为嫔妃,富贵荣华,真是到了人间天堂。却谁料,一生苦难有几多,老死深宫人未知啊!
  
   八
   这天,礼部侍郎万安又到昭德宫来拜见万贵妃。
   叩头请安后,万安呈给她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请娘娘笑纳。”
   “你又带来了什么宝贝呀?”万贵妃高兴地问。
   万安神色诡秘地说:“回禀娘娘,它虽不是宝物,却是开心丸。”
   万贵妃让万安打开盒子一看,原来是几粒红色药丸,就说:“这不是药丸吗?”
   “是药丸,”万安说,“可它不是一般的药丸,是一个名叫继晓的高僧用祖传秘方专门配制的,非常稀罕呢!”
   “那它是治什么病的呢?”万贵妃饶有兴致地问。
   “这个……”万安勾下头去,“侄儿不便当着娘娘的面讲,盒子里有张字条,娘娘过目便知。”
   万贵妃从盒子里抽出一张字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春药,又名开心丸。特奉圣上一用。臣安进。”
   万贵妃会意,收入袖中。微笑道:“难得你小子有这份孝心!”
   万安也便得意地笑了。
   夜里,万贵妃伺候宪宗服了万安进献的红色药丸,果然神效。宪宗觉得有股热流直拱丹田,一时精神倍增,比前大不相同,确有心到力到之功。万贵妃也飘飘然,如腾云驾雾一般,连声大叫,畅美无比。龙游大海,凤栖梧桐,欢娱一宿,直到拂哓,才双双相拥而眠。
   起床时,宪宗问及红药丸从何而来,万贵妃就将万安的字条交给宪宗看了。
   宪宗一时高兴,传旨内务府,赏万安白银一万两。
   万贵妃还传谕万安,让他把僧人继晓引见给皇上。
   继晓是江夏人氏,是个行踪不定的云游僧人,其母本是娼妓出身。母亲将淫技传授给儿子,似乎有悖伦理道德。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继晓的房中术和“开心丸”,确系乃母所传,本意是要他在云游江湖时,能以此混碗饭吃。——可怜天下慈母心!
   继晓被万安引见给皇上后,即将房中术和所配制的“开心丸”一一献上。
   宪宗如法尝试,果真十分灵验,尽情采战,不觉乏累,一夜能御数女。宪宗开心不已,亟封继晓为国师。并留在身边,随驾问事。
   宪宗皇帝问继晓:“国师,请问你这巧技神药从何而来?”
   继晓并未故弄玄虚,而是如实相告:“回陛下,此乃贫僧俗母所传。”
   宪宗听后不觉有悖情理,反倒哈哈大笑:“国师竟有这等高人母亲,实在令朕羡慕。请问国师,高堂贵姓?”
   “回陛下,老母卑贱,姓却高贵无比。”继晓恭敬作答。
   “高贵无比,莫非与朕同姓?”
   “正是高贵无比的国姓。”
   “真是奇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宪宗高兴得手舞足蹈,“莫非祖宗显灵,假国师之手来助朕返老还童不成?”
   “陛下洪福齐天,自然有神灵相助。”继晓也眉飞色舞起来。
   宪宗当下颁旨:国师之母朱氏,教子有方,为国培育栋梁,立予旌表,不必勘核;并封一品诰命夫人。钦此!
   方外之人继晓,竟也如同俗臣一般,长跪叩谢道:“谢陛下皇恩浩荡!”
   宪宗赶忙将他扶起,连声说:“哎,俗了,俗了。”
   继晓的高堂老母做梦都没有想到,她传授给儿子混饭吃的把戏,会给他们母子带来如此的大福大贵!
   有荒唐的皇帝,就有荒唐的朝代;有荒唐的朝代,自然就有许多荒唐的事情。
   继晓向皇上奏请,他愿为皇上和贵妃娘娘乞福,在西市建大永昌寺,请求皇上拨银五十万两。皇上照准,并宣诏万安为监造官。
   万安和继晓逼徙民居数百家,发民夫近万人,历时年余,建成大永昌寺。期间,挪用建造费十多万两,广采美玉珍珠,全数敬献给万贵妃。二人又淫狡成性,见有姿色妇女,往往强留于寺,日夜交欢。京中百姓,怨声载道,呼泣盈途。
   太子得知后,气愤不已,多次禀告父皇,宪宗却不予理睬。
   刑部员外郎林俊,十分愤懑,遂上疏请斩继晓和万安。宪宗阅疏后,竟将林俊逮捕下狱,交给西场总管汪直拷讯其主使。
   司礼太监怀恩,面奏宪宗,请求释放林俊。宪宗大怒,提起案上端砚,向怀恩掷去。怀恩忙把头一偏,砚落地上,未能击中。宪宗大骂:“你敢助林俊谤朕吗?”
   汪直向宪宗禀报,林俊在狱中受刑不过,招认说,是受太子指使。
   宪宗听后默然不语。
   万贵妃得到汪直的禀告后,却对太子怀恨于心。
   这天夜里,万贵妃做了个梦。她梦见皇上怒气冲冲,喝令太监把她拖出去凌迟处死。她哭着哀求皇上,皇上却哈哈大笑。她仔细一看,皇上却变成了太子。惊醒后,犹大汗淋漓,心跳不止。她想起了纪淑妃,想起了太子终有一天会给母亲报仇,就再也无法入睡。便将偎在香怀中酣睡的宪宗摇醒,说:“陛下,太子多拂圣意,不如早早废去,改立兴王佑杭。”
   宪宗半晌未语。
   万贵妃又说:“请陛下决断。”
   宪宗亲历过被废之事,沉吟良久,还是不予表态。
   一日,万安又搞到一种房中术,正要进宫呈献给皇上,继晓却打发一个小和尚前来请他赴宴。便将书写好的字条密封了,匆匆派了一个门人,送往昭德宫。门人却被一个眼花耳背的老太监错领到了东宫。太子启封一看,内容不堪入目,又见落款是“臣安进”,非常气恼。便派太监送还万安,并传太子口谕:“这等事岂是大臣所为!”将万安训斥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万安便将此事告知给万贵妃。万贵妃又逼宪宗废易太子。
   宪宗觉得太子并无大错,一时还下不了决心。
   时光如梭,人生苦短。倏忽间,万贵妃已年至半百,垂垂老矣。在她五十寿辰之际,宪宗下令宫中张灯结彩,赐宴群臣,以示大庆。太子还特意招来戏班,专以助兴。宪宗自是高兴非常,命一边宴饮,一边观看戏剧表演。
   戏台上,一阵锣鼓家什响过之后,走出两个白眼圈儿的小丑来,一问一答,伴以怪象。
   甲问:“知县你怕不怕?”
   乙答:“不怕。”
   甲又问:“知府你怕不怕?”
   乙又答:“不怕。”
   甲再问:“皇上你怕不怕?”
   乙再答:“不怕。”
   甲突然大喊:“永昌寺主持继晓来了!礼部侍郎万安来了!西场总管汪直来了!”
   乙慌忙扒在地上作发抖状。
   甲笑问:“你连皇上都不害怕,还怕这三个人吗?”
   乙继续发抖道:“皆是虎狼,焉能不怕!”
   坐在宪宗身边的万贵妃脸色骤变,拂袖而去。
   西场总管汪直,很快就向万贵妃禀告,戏班所献节目,全是太子一手导演的。
   “皇上,太子如此肆无忌惮,侮辱朝廷大臣,别说是臣妾,就连陛下也不放在眼里了。这种忤逆之子,将来怎能继承大位!”万贵妃一改在宪宗面前温文尔雅的态度,气忿忿地对宪宗说。
   宪宗本意要给万贵妃办一个隆重的五十寿庆,让万贵妃好好高兴一番。谁知让太子这么一闹,适得其反,心里着实气恼。又听万贵妃这么一说,便也动摇起来。
   一连数日,万贵妃拒饮拒食,逼迫宪宗废易太子。
   宪宗被逼无奈,便对司礼监怀恩提及此事,怀恩连说不可。宪宗又与众大臣商议,众大臣亦说不可。君臣相持不下,宪宗强令拟旨。忽报泰山地震,数日不停。御史奏称:“泰山震动,应在东宫,万岁不可易储。”
   宪宗叹道:“此乃天意,不敢有违啊!”
   自此,废易太子之事才算作罢。
  
   九
   万贵妃因逼宪宗易储不成,气郁伤身,遂患了肝疾。
   宪宗严命太医院诊治。太医们极尽所学,翻遍了医家宝典,绞尽脑汁酌拟处方,总是收效甚微。宪宗又责令地方官员举荐良医,征集民间偏方、秘方、土方,也都无效。正无计可施时,国师继晓提出,他愿为皇上和贵妃娘娘炼制丹药,以企长生不老。宪宗大喜,认为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可以解决他和万贵妃两个人的问题,便满口答应了。也不想这继晓是个僧人,入了佛门,修炼的自该是佛家之事,与道家的炼丹风马牛不相及。
   继晓原提出要在大永昌寺里筑炉起火,宪宗嫌路远不方便,便改在了昭德宫。宪宗又命万安、汪直两个近臣随驾陪伺,与继晓一道炼丹。
   很快地,工匠们便在昭德宫的院子里筑好了丹炉,又命中官采购了上好的石炭、铅汞之类。君臣四人,沐浴斋戒,焚香祀神,让天官选了个黄道吉日,点火开张。又恐太监当值嘈杂,宫女身子不洁,冲撞了神灵,一概赶往别居,只留下几个贴身的,伺候贵妃娘娘。
   一时间,昭德宫里昼夜炉火通红,青烟袅袅。宪宗皇帝满脸烟灰,汗垂额鼻,却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朝廷大事一概不问,内外官员一律不见。到了七七四十九天,首批丹丸炼成。宪宗虽然高兴,心里却犯起嘀咕:这玩意儿到底有无奇效,倘若服食后一命呜呼,岂不冤哉。便命三位臣子先用,以观效应。
   继晓心里非常明白,铅汞皆是有毒之物,岂能随便服用。便狡黠地说:“此丹乃神灵所赐,只有真龙天子和朝廷栋梁之臣才能服用,贫僧命贱福薄,不敢妄自受用,倘若勉强,神人共愤,定遭天愆。”
   万安、汪直只一味地讨好皇上,哪管其他事情,便各自服用了一粒。虽觉味道涩苦怪异,也只好强忍,宪宗问及,连连说好。一连数日,不见他二人有异常反应,宪宗这才放心,与万贵妃一同服用。同时还封了几丸,命汪直送进安乐宫,奉给母后服用,——也难得他一片孝心。
   周太后亲见先皇英宗、先太皇宣宗大量炼制服用过这种丹药,两个都是只活了三十八岁就撒手人寰了,知道这是无用之物,却碍于皇帝代代都要为了长生不老而沉溺于此的传统,不便反对,只得藏匿起来,自己不服用罢了。
   那丹丸不仅有毒,而且性燥。万贵妃服用后,肝病非但不见痊愈,反而雪上加霜;只想着宪宗对她疼爱,心里感激,虽然难以下咽,倒也从不拒绝。
   宪宗服用得时间长了,也觉得浑身燥热,烦躁不安,脾气一天坏似一天。这时恰有言官不顾门卫阻拦,闯进来上奏劝谏。宪宗满腹的火气正没处撒,便命侍卫乱杖击打,直打得言官呼爹喊娘,犹不解气;又命将言官下入大狱,让刑部定罪,这才稍稍缓解。
   宪宗又嫌四十九天时间太长,不顾继晓阻拦,命工匠使劲地添加石炭,轮换着不停地拉风箱,赶时图快,急于求成。不想火力过猛,丹炉难以承受,突然炸裂,将几个工匠当场崩死。君臣四人,也被崩出来的火炭烧伤。
   继晓情知是宪宗心切所致,却胡诌说:“陛下,这是龙虎相克,宫中定有与皇上属相不合之人,冲克了皇上的真龙之命,须查出来驱逐后,再炼方可万无一失。”
   宪宗深信不疑,依言照准,命汪直办理。
   一时查将下去,宫中属虎之人竟有五六百之多,正欲全部驱逐,司礼监怀恩突然闯了进来,禀报说:“启禀万岁,经奴才查核,贵妃娘娘的属相也是虎。”
   宪宗听后立时气馁,只好收场,熄火停炉。炼丹之事,再也不曾提起。
   这时宪宗皇帝才三十余岁,对自己能否长生不老,倒还没有过多的去想,不那么十分关切,只是万贵妃的病情总不见好,常令他忧心如焚。只好诏命国师继晓、礼部侍郎万安,率领一干中官、僧人,四处焚香许愿,祈祷山川诸神,佛爷菩萨,祝为保佑。——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听天由命吧。

共 27034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史实为依据,讲述了大明贵妃万贞儿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她幼年因为家庭所累而入宫成为使女,成年后因为美貌曾被代宗皇帝选中,却因为一场宫廷政变未被临幸;她也曾亲眼目睹了太子朱见深的出生、立储、被废和重新入主东宫的全过程,天性善良的她对被废的太子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冷眼相对,相反对这位受尽冷落的皇子时时给予关怀抚慰,这份意外的温暖和感动让幼年的朱见深铭刻于心,十四岁的时候便第一次宠幸了万贞儿,及至太子即位,成为一国之君,万氏依然是皇帝的专宠。然而多年的宫廷生活,耳濡目染后宫的拼斗,加之儿子的暴毙,让万贞儿这个曾经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孩彻底变了,她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她用皇帝的恩宠为他们谋取官职和权势,从他们那里收取贿赂,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腹,为自己做事。因为一己之私,她甚至不能容忍其他皇子的存在。多年勾心斗角的生活和处心积虑的算计让万贞儿疲累不堪,身心俱损,被疾病苦苦煎熬了两年之后薨逝了。宪宗皇帝朱见深对她盲目的爱不但有损国运甚至动摇了大明根基,而万贞儿的转变则从侧面印证了后宫生活奢华外表下的残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也是作者创作此文的初衷吧。推荐阅读。【编辑:上官欢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7-01-12 06:34:08
  问好老娄,感谢支持短篇栏目,期待更多精彩,祝创作愉快!
上官欢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