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野芒

精品 野芒


作者:秋色朦胧 秀才,1197.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14发表时间:2017-03-02 12:02:29


   “大叔,你这儿人熟,借把锄头,我给咱开荒地。”我用手指了指南边墙根下的那块土地。
   “也好,你就试试。”
   坐了一个早上,没有人来到院子,老头就出去了,过了很久老头才慢腾腾的扛着锄头走了进来,“孩子,我最近身体不怎么好,你先看着干吧。”老头说。
   我望着老头深陷的眼眶,接过了手中的锄头,开始挖起院子里的荒地,抓起锄头,一下,两下,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我心里急着,想着快点儿挖完这块荒芜的土地,种上蔬菜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困境,一米,两米,我挖着地,望着对面的墙角,快到尽头了,手心开始火辣辣的痛,望着老头,想着目前的处境,咬了咬牙,将既要痛的流出的眼泪忍着咽回了肚里。
   干了一个上午,一畦地整了出来,我望了望整片,还能整两三畦呢。
   “大叔,这锄头先借上两天,我整完地再还。”我乞求的目光投向了老头。
   “不急,你整完地再还。”我一听说不急着还锄头,第一次端起板凳放到了老头跟前。
   “大叔,你坐会儿。”我说。
   “孩子,还是你行,整完了地,叔就帮你种菜。”老头说。
   “行呀,种菜我还真不懂呢。”我说。
   过了两三天,地一畦畦整了出来,老头不知什么时候也从蔬菜公司买回了菜种。
   “孩子,看着叔咋种地,学着点,以后还靠你呢。”老头说。
   没有一天的功夫,两畦地种完了宽行玉米,我配合着老头跟在后面,在每株的玉米窝处点上两粒豆荚种子,又一畦种上了韭菜。
   “孩子,明天要是下一场雨就更好了。”老头说。
   “可不呢,我听说明天就是阴天,最近一定有雨呢。”我说。
   一个星期过去了,地里的玉米露出了尖尖的绿芽,我忙着跑到跟前查看着还未出来的豆种,用手在玉米绿芽旁刨着看着。
   “别挖了,过上两天就会出来。”老头看见我在地上挖,生怕刨断了玉米苗,急忙的喊道。
   又几天过去了,嫩嫩的豆芽开始渐渐的露出地面,而畦梁上印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浅不一的脚印,老头看过后,我又反复的在畦梁上走着,看着,看玉米苗和豆芽的长势。
   早上,老头在我的带动下,和我坐在了院子里,开始翻阅着行业的书籍,探讨着以后的畜牧发展行情。
   “大叔,咱这行以后发展还有前头么?”我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老头。
   “孩子,不管咋样,你好好干,过两年一定会好的。”老头故作镇静的安慰着我,生怕我的离去。
  
   (三)
   “你们还给猪看病么?”
   大门外一个尖声女人气的半老男人从大门口探进头来。
   “看病呢。”
   我不等老头反应过来就急急的答道。那半老男人用竹筐提着头仔猪走了进来,我围着猪仔看了看,老头从屋内取出了测量的体温计。
   “孩子,先给猪仔测下体温。”老头说。
   “看样子,是要拉肚子了。”老头又说。
   “我没见呀。”那老男人说到。
   “测一下就知道了。”老头说。
   我默声的拿着体温计测了一下猪仔的体温,“39.5℃”
   “不太烧,看看体温计上粘有什么?”老头说。
   “没什么呀”我回答道。
   “再仔细看看。”老头说。
   我又把体温计看了个遍,“哎呀”我心里一惊,老头真的说对了,体温计上黏糊糊的粘了一层粘液,散发着腥臭的气味。
   那半老的男人走进看了看,再也没有吱声,“那你看着治吧。”
   “那你家里还养几头,这病是有传染性的。”老头说。
   “好的还得预防呢。”我随声附和着老头说。
   “你先给这头看看吧,家里的还好着哩。”那男人说道。
   老头听了那半老男人说话的口气,似乎对自己的说法不太相信,叹息的给摆在面前的猪仔注射了少许的消炎药说道:“你明天再来趟,一次恐怕好不利索。”
   “知道了。”那人回话给老头。走进药房付了医药费后离开了站上。
   我好气的说老头:“瞧瞧,诊断对了,人家还是有点不信。”
   “那就等着瞧好了。”老头说完话叹了口气,走到了菜畦边拔起杂草来。
   第二天的早饭,我们还没做好,那半老的男人又用笼提着猪仔赶到站上,这次提的不是一只,而是满挤在一起的好几头,他吃吭的喘着粗气对老头回着话“他叔,你猜对了,这不全抓来了。”
   老头没有做声,扭过头用眼瞟了我一下,示意着我去给笼子里的猪打针。
   “大叔,还是你打吧。”我说。
   “今儿你就试试,不会有事的。”老头说。
   在老头的再三要求下,我手握着注射器颤着手腕,一下,两下,没有扎进猪的颈部。
   “再试试。”老头说道。
   终于在老头的鼓励下我放开胆子用手把针头狠狠地扎了下去。还好,猪仔没有反抗,我又鼓足勇气一一的给其他猪仔打完了针,这才静了静神,又把竹筐里的猪仔观察了许久,没有出现意外,站在一旁的老头看着我因初次给猪打针吓得满头大汗,递过毛巾说道:“孩子,擦擦脸,歇会儿。”
   那半老男人随后清算了药费,提着装猪的竹笼又一次的走出了大门,边走边自言自语的说到“那老头好阵子不给猪看病了,还这么神。”
   “你说谁神呢?”门外传来一个妇女的大嗓门。
   “我说院子里的老头呢”那男人说。
   “好了好了,别说了,赶快回家吧。”门外的声音不断的传来,紧接着门外走进了一位妇女,拖拉着孩子。
   “快,去门口接一下你婶子。”老头说。
   我一听说是接婶子,头脑一下子反应过来,急忙跑过去拉着孩子,“快,到你爸那儿去,有糖吃。”我说。
   孩子一听说有糖,飞快的跑进了老头的房间,“这孩子,那儿有糖,是你哥哄你呢。”
   “不么,我要。”孩子死缠着父亲要买糖吃。大婶放下了手中的包裹,忙收拾着屋内杂乱的摆设。
   “孩子他爸,两个多月了,你也不给家里来个信,急死我了。”婶子说。
   “这不站上又来新人了么,我们正忙着工作呢。”老头说道。
   “多一个人来,你不正好闲下来,也不回家陪陪孩子。”婶子好气的说着老头。
   “老头,来信了。”门外的邮递员让婶子把信拿了进来,“是上边来的信,让我们开始秋防了。”
   “又是秋防,一年你能陪孩子几回。”老头一见婶子埋怨,急了,就大喊大叫的吵起来。
   “一进门就知道喊,还让不让人耳根清净清净。”
   “你嫌烦就别让我来,谁稀罕。”婶子说。
   “你明天就回去。”老头继续的说。
   “回去就回去,孩子给你留下。”婶子说。
   我一看老俩口吵了起来,一时半会儿又不知如何劝架,忙拉着老头走进了自己的卧室,“大叔,你就多陪陪孩子吧,明天我还去县城领疫苗呢。”我说。
   “也好,你就凑合着拿上站上的广口保温瓶去吧。”老头说。
   领疫苗的这天,天又下起了蒙蒙细雨,通往县城的泥路在大车的碾踏下出现了遍处的坑坑洼洼,我骑着自行车掕着装满疫苗的保温瓶左顾右盼了好久,真不知道怎么放置保温瓶,骑在车上,手中的保温瓶左右摇晃的厉害,干脆推着走吧,我心里想着,停下了车,不知何时保温瓶轻轻的碰到了车梁上,砰的一下,细微的声响,保温瓶里稀里哗啦了一通,我惊呼的顿时心里紧张起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提着已破碎的保温瓶往回走。
   回到了站上,老头望着浑身湿透的我,接过保温瓶说道:“孩子,先进门烤烤火,换件衣服。”
   老头看着我走进了屋内,才缓慢的提着保温瓶走到低矮的冰箱前,从破碎的瓶胆碎片中一一捡出疫苗,数了数,又逐渐的放了进去,随后又将破碎的瓶胆悄悄的倒掉。
   “咋不见婶子了。”
   “她一早领孩子回家了。”
   老头一见我问,回答的很干脆,“天一放晴,咱又该防疫了,哪有功夫管娘俩。”
   “孩子,趁今儿有雨,咱也别闲着,整一整用过的针头,放在火炉上消消毒,也好再次使用。”老头说。
   “知道了。”
   我低着头回答后,就走进了房内,在桌子的大小抽屉里搜寻着用过的,未用的针头,收集在一起放进消毒用的铜盒内,放少许的水,端着走向火炉。
   “大叔,今儿不小心碰碎了保温瓶胆。”我话还没落下,老头就急着摆手,示意着我别再往下说。
   “没事,以后注意点就行,今天也好好歇会儿,明儿天一放晴还防疫呢。”老头说。
  
   (四)
   夜,漫漫的长夜,我睡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思前想后的回忆着进站以来的这段时光,老头,我,婶子,孩子,偶尔的聚在一起,多了份开心,也多了份烦恼和忧愁,岌岌可危的畜牧业发展在改革的初期几乎绝迹,我们又有多少能力来挽救呢,面对眼前的困境,越来越少的养猪户,养鸡户,我们竭力的说服着,劝说着。
   看看床头的闹钟时间已过了十点,窗外的雨滴声还时大时小的被风吹打在窗户上,明天会晴么,若天不能放晴,明天的防疫就会泡汤,我们就更会迟一天接触这少的可怜的养殖户了。
   我胡思乱想的想了一通,困意的感觉袭上了头,打了几个哈欠,用棉被半遮着身子睡了过去。
   早上,天还没大亮,睡梦中的我就被院子里的扫地声惊醒,“这老头真是,天还没大亮,起这么早能干啥呢。”
   我边埋怨着,很不情愿的穿好衣服,下床收拾着今天防疫的必须品。
   “小王,咱们先做饭,今儿去迟些。”我一听说去迟些,于是就翘着嘴嘟囔起来,“去早是你,去迟还是你,没有主见。”
   吃过早饭,我看了看天倒晴的干净,天空一丝白云也没有,大红大红的太阳正从东边往上爬。
   “小王,这次下乡咱们先稀释两瓶疫苗。”老头说。
   “哎,这老头烦不烦,你说咋办就咋办,老是问我。”我低声的说着拿起昨天准备好的注射器和针头。
   “小王,咱们防疫还是由远及近吧”老头说。
   “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我思索了半会儿才说道。
   “咱们这次下乡一定要记住养殖户的名单,省得以后防疫东一跑西一跑的浪费了时间。”我又说道。
   老头得到了我的提醒,这才拿着笔和本子随着我下乡了,我们先来到了最远的村庄前,老头叫开了第一家的大门,“他婶,咱村有几户养猪的?今儿我们来防疫呢。”
   “啊哦,是他叔,让我想想。”
   老婶子似乎对老头有些熟面孔,使劲的挠头说道:“咱村只剩一户养猪的了,在西头呢。”
   老婶子沉思了一会儿接着说道:“恐怕这个时候人也没在家。”
   我一听说没人,急红了眼,“我说你这老头,事先没摸清情况就稀释了两瓶疫苗,这不坏了么。”
   我脸上显示出了着急而又埋怨的神情,“小王,别急,让婶子在村子找找,找见了就省得再跑路。”
   婶子听到老头说让自己找人,也自觉得没事,于是就在村子里转了两遭,又在村口的田地里喊了阵子,才寻回了畜主,“我家只剩一头了。”
   “那就先防着吧。”老头一听说只剩一头了,才勉强的说道:“转一个村子再看看。”
   我们从早上转到了下午,仅仅靠问村子里的乡亲才防疫了七头,我像泄气的皮球,随着老头回到了站上,一下子坐到了床边,懒得怕动。
   老头绷紧的大黑脸总在眼前晃动,一会儿功夫,饭被老头端了上来。
   “小王,先将就着吃点,明天再下乡看看。”老头说。
   “还明天呢,这几年你一点养殖信息都不知道。”我说。
   “孩子,别怨叔,这不,叔这把年纪,能干啥。”老头听到了我的埋怨,露出了一副垂头丧气的面孔,连连的叹息道,“哎,看样子以后的工作还得真靠你呢。”
   一天过去了,又一天的到来,我们拿着未稀释的猪瘟和新城疫疫苗,来到了养鸡户,“给你家饲养的鸡防疫来了,大叔。”
   我叫开了养鸡户的大门,迎面走来的老头看见我们的到来,嬉笑的说道:“防不成呀,你看,白天鸡都散放着,只有晚上鸡才上架。”老头听后用眼瞅了瞅我,我默默的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到了晚上,月色朦胧的刮起了东风,我们又一次的拿着疫苗走在去养鸡户的乡村土路上,低洼不平的土路减缓着我们行进的速度。
   “大叔,看这天气,弄不好明儿又要变天了。”我说。
   “走一步是一步,防着看吧。”老头说。
   来到了养鸡户,家里漆黑的一片,养鸡大叔手托着点燃的煤油灯,慌忙的道歉,“他叔,今儿不巧又停电了,你看这灯能行么。”
   我好气又好笑的“嗯”了一声算是回答,用铁锨从树上一个个往下赶,抓到灯前,翅膀扑棱了一下,灯又灭了,老头一下子又骂起这刮风。
   “大叔,是翅膀闪灭的,要不,抓到屋里打好些。”我说的话老头听后觉得有理,就端着灯进了屋,放在高处,我们又用眼瞅着一个个鸡的后腿,随着这闪烁不定的煤油灯防疫着,防疫着。
   朦朦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头顶,我抽动了两下身子,扭了扭脖子,来缓冲一下乏困的几乎不想睁开的双眼,深夜了,老头和我防疫完后不知不觉的提着工作箱回到了站上,睡梦里,美滋滋的感觉带有甜甜的口水伴随着月光,朦朦的,凉凉的渡过了一个晚上。

共 59172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12
转到
【编者按】生活就像一场戏剧,每天都在上演。畜牧防疫站小王的一天,就从赶集开始。畜牧防疫站的日子,单调而又重复:给猪仔打疫苗,检查猪肉是否过关并给它盖上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站上帮忙老李的小王又记起了在乡下畜牧防疫站工作的日子……文章形象地刻画了热心、善良而又讲究原则的老李、勤奋而又嫉恶如仇的老李儿子李欣以及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站长等人的形象。生活虽然单调,但是也令小王在这样的生活里领悟到了生活的哲学和人情的冷暖。要离开这样的生活环境了,最初极不情愿的小王还有些恋恋不舍……文章多采用对话形式展现人物形象,语言朴实而充满生活的气息,文字老练,好文,推荐共赏。(编辑:林小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3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小白        2017-03-02 12:08:07
  文章处处充满生活的气息,文字饱满,耐读。编辑时小白对个别地方和标点符号作了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可通过QQ1024285431联系沟通,拜读。如有不当之处,及时沟通。
2 楼        文友:雅润        2017-03-03 13:25:20
  恭贺作者双喜临门。文笔流畅,功底深厚。受教学习!
雅润
3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03-03 15:15:40
  欣赏学习精彩美文,问好老师!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4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03 15:44:17
  恭喜获得精品!
清纯芳心
5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3 21:00:27
  贺喜友友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6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5 15:55:11
  滚滚红尘,每滴浪花都是故事。欣赏学习了。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