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见闻】沧浪之水(征文·小说)

精品 【晓荷·见闻】沧浪之水(征文·小说)


作者:决决流冰 秀才,2644.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88发表时间:2017-06-12 11:16:55


   一苇是医士班的,何尚是防疫班的,若木是护理班的,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刚入校时,老乡情浓,放假时在亭川的街道满处跑,一来二往,大家都熟悉起来。当然,若木和江一苇见面的机会更多,偶尔在校园的林荫道里,会走上一段路,说几句话。江一苇最初朦朦胧胧的情愫,就是从若木始,他不知若木有没有同样的想法。那时大家都思想保守,他不敢挑破,害怕拒绝后再见面尴尬。卫校和初中是两个天地,文艺气息浓,第一学年的元旦晚会,若木的一曲《花纸伞》就在学校轰动了,声音甘美清纯,充满浓浓的思念情味,从此,若木成了学校的风流人物,几乎所有的活动缺不了她的。整个学校没有人不认识她的,包括老师。美丽、清纯、大方的若木,让情窦初开的男生顶礼膜拜,玄武就是其中一个。玄武和江一苇是一个班的,家就在亭川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他的母亲是亭川棉纺厂纺织工人,父亲在商业公司有一官半职,那时都是好单位。玄武又是独生子,人帅气加上家境好,对若木动了真心思,变着花样讨若木喜欢。若木呢,有时也和他说几句话,对他各种花样的请求总是婉言拒绝,却时常和其它男生一起疯玩,到公园划船,到体育场打球,在草坪交男生跳舞。有时江一苇也参加,但他渐渐明白,她与若木是两个世界的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江一苇也不希望大家到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两人交流后来就慢慢淡然了。但玄武不一样,经常缠着,让若木很厌烦,若木有次和江一苇说起这事,江一苇决定找个机会和玄武谈谈,心想都是同班同学,话好说。二人开始聊的很投机,哪知到最后越说越不对眼,就相互动了手,江一苇长在农村,个子高,手劲重,玄武没占什么便宜,在其他同学劝阻下,就散开了。江一苇那时想,若木她们马上要回老家去实习了,再见面的机会少,过一段时间也就好了。这事就没放在心上。
   9
   若木是没事,江一苇却要出事了。
   因为亭川地区医院要搞三甲医院创建达标活动,若木她们有一半同学留在地区医院实习,据说,对那些实习服务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学将择优一批留在医院工作,这对出生在穷乡僻壤的若木她们,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大家非常珍惜,吃住都在医院里,想给实习的老师和医院领导留下好印象。
   若木和何尚都是三年制的,江一苇因为是医士专业学制要长一年,放了暑假后,若木和何尚都去外面实习了,只有一苇还在学校上课。自从上次和玄武搞僵以后,江一苇和他对过几回眼,却没有说过一句话。那个时候,城乡差异非常大,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不像现在,乡下成了城市人羡慕的地方。在江一苇他们班里,基本上分两类,一类像玄武他们,父母亲是城镇或城市的,家里条件比较好,零用钱宽裕,花钱大方些,学习成绩相对要逊色点;另一类像江一苇他们,从农村来的,多数家庭比较困难,生活也比较节约,书读的不赖。两类人虽不是绝对的,但还是隐约有一条线,特别是课余生活,多数时,各人在各人的圈子活动,仿佛有一条鸿沟隔开他们。所以江一苇和玄武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连座位都隔的无远八远,倒也相安无事。
   国庆节过后,学校安排医士班去见习一个月。所谓见习,就是让学生到医院里,看带教老师如何工作,说是这样,实际还是要帮忙做一些事,学写病历,学开处方,学导尿和上胃管,学换药,更重要的是学老师如何接诊处理病人。见习让江一苇他们很兴奋,比枯坐在教室里有意思多了,见习的医院也安排在亭川地区医院。有一天正午饭时,在医院的食堂里,江一苇碰到若木,二人就坐在一堆吃饭,也说些医院实习中遇到的有趣的事,玄武也正好在食堂里,看到他们说的那样热闹和旁若无人,心中隐隐不快,待江一苇吃完从他身边走过去时,他突然右脚一伸,仿佛要站起来似的,江一苇骤不及防,像倒栽葱,绊倒在地,饭钵上的汁水糊的满脸都是,饭堂的人看一苇这个样子哄堂笑了起来。江一苇恼羞成怒,起身后扬起手中的瓷钵“啪”的一声就朝玄武打去,毫无商量的余地。玄武本来是想搞个恶作剧,让江一苇出出丑,大家笑笑,没想到江一苇有这一着,躲闪不及,瓷钵底结结实实地打在自己的右耳门上,一时间,眼冒金花,耳蜗如震,脑中嗡嗡作响,面色苍白靠在桌子上,大家看到这情景,再也笑不出来了,食堂里的老师也围了过来,江一苇也被眼前玄武的样子吓住,若木也被这突然一幕惊呆,心想完了完了……
   突然一击,玄武的伤势很重,除了耳门周围软组织损伤外,耳膜破裂出血,医院虽经努力治疗,听力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在玄武家属的强烈要求下,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江一苇被学校开除学籍,卷铺盖离开。
   江一苇不知当时是如何离开亭川地区卫校的,只记得当时连死的心也有,在父亲的一声叹息中,一个秋风凛冽的早晨,黯然登上到亭洲的车。二十多年来,再也没有到亭川地区卫校半步,尽管现在想起这事,那时年轻气盛,不知轻重,自己被学校开除一点不冤。但他还是有莫大的阴影。往事不堪回首啊!
   读了两年卫校的江一苇回到家以后,经历了几个月的苦闷和彷徨,父亲人托人,找到亭洲卫生局的一位领导,领导也是糍粑心,就将江一苇安排到杨柳卫生院先做临时工,后来,遇到卫生系统解决临时工遗留问题,江一苇交了一笔增容费就变成了合同制身份工人。以后,他参加了兹州中医学院组织的中医函授,总算搞到一个专科文凭。至今填履历,亭川地区卫校这段经历总被隐去,但他骨子里还是承认自己从卫校出来的,因为他现在临床所用知识,多数是那时学到的,至于中医函授,完全是扯淡,混文凭罢了。若木毕业后留在亭川,后来与一位分在亭川地区医院的兹医学生结婚了。在亭洲,江一苇和何尚都见过那位,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与若木性格两反,互为相补,感到他们般配。后来,若木的弟弟建木、寻木在南方安了家,将金老师和若木的母亲都带到南方去了,再也没有回到亭洲。以后若木也去了,一晃十几二十年。时光过的真快。
   江一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尽想的是若木的事。二十年后,突然见到若木,真的吃惊。在手机还未普及时代,他们就失联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二十年来,若木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漂亮,充满活力。如果非要说变了的话,当年的清纯少了,换来的是成熟,更有女人的风韵。他不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若木,怎么会突然来到亭洲?
   江一苇就这样胡思乱想,直到转中后双眼才勉强闭上,在一遍一遍的起床铃声中,极不情愿起床,走路虚晃,强打精神到病房查房。这一天好在没有手术,处理完病人后,他在何尚那里找到了若木的电话,准备请她吃个饭,看她还想见见哪些人,有什么活动安排,毕竟是老同学,要尽点地主之谊。
   他的电话还没有拨出去,若木的电话就进来了。若木说下午请喝茶,在万殊楼,又说就他们俩。他嗯了一声,说正想请她吃饭。若木笑了笑,谁请都一样。
   10
   万殊楼在亭水公园边,是一座茶楼。亭洲人本来没有在茶楼喝茶的习惯,这几年由于生活的富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茶楼,既可休闲,又能谈事,让生活变得别致。
   江一苇吃过午饭后就倒在床上睡了,昨天晚上实在没有休息好,快到三点的时候,漱口,洗脸,梳理头发,换了一件干净的蓝衬衫,套一件鸡蛋黄夹克就出门了。仲春时节,街道两边的植物不是绿了,就是红了,黄了,白了,一丛丛一蓬蓬的,风绵绵吹得皮肤捻的起来,江一苇满怀轻松和喜悦,向万殊楼走去。万殊楼正隐藏在一片葱郁竹林中,小桥流水,花蝶翩飞,蘅芷清芬,真是个好地方。江一苇只知道亭水公园边有这样一座茶楼,却从来没来过。若木初来乍到就知道这地,鼻子够灵的。
   若木比一苇早到,倚在二楼的窗前看他停车,慢条斯理的,哪像一个外科医生?她想起那些年他说话、做事疾风劲雨雷厉风行的样子,多少有些感叹,眼前这个男人,那些年,那些事,她内心五味杂陈。看他锁好了车轮,她轻咳一声,一苇反过头朝她笑笑就上了楼。
   若木要了一壶淇山毛尖。淇山毛尖是本地最盛名的高山茶。淇山海拔高,气温低,那里因为终日云缭雾绕,水汽氤氲,几乎每一片青嫩的叶子都蕴结着淡白的轻霜,如果配上淇山富含矿物质的清亮透明的山泉水泡,茶汁更加甘醇绵厚,温润鲜香。淇山毛尖作为亭洲一绝,畅销全国。最贵的几千到一万,那不是普通土豪可以消费的,即使消费也是买来送人,送的还不是一般人。普通的从四五百到一千多,四五百以下就要稍微差一点的。江一苇听说海拔越高,价格越贵。有位淇山茶厂的领导,在他手里治病,曾经送过半斤装的一包。江一苇知道这是好东西,舍不得拆开,后来为月月换一个轻松一点的科室就送给她的领导了,果然有作用。他们面对面坐着,若木今天穿的是一件淡紫色衣服,知性成熟,她舞动茶壶和茶杯的双手,洁亮明润,像两只白蝴蝶翻飞,江一苇想起那些年晚会上的若木,看得真有些醉了。
   茶很快泡好了,清芬充斥着包房,江一苇拿过茶杯,马上就有缕缕清香入鼻,他浅浅地啜了一口,一瞬间整个胸腔洋溢着甘冽清甜。真是好茶,他啧了一口。若木朝他笑了,像一朵盛开的百合,清纯,高雅。
   话题拉开了,江一苇又仿佛回到了从前。那时他热烈,自信,激情四射,对未来充满期待,就像此刻的若木。他听她流莺一样婉转的声音,也分享她的跌宕人生故事。
   若木的弟弟建木大学毕业后,在南方一家金融公司赚了很多钱,1996年的时候,一家人悉数到南方,若木和老公后来也去了。两人开始在一家医院上班,后来若木觉得上班做护士太辛苦了,与人合开公司,开始赚了一些钱,后来赔了一大把钱。在弟弟的资助下,若木和老公另起炉灶,做自己熟知的行业,在创业的艰辛中,很快就有了积累。后来,两人的心思却隔膜起来,经过痛苦挣扎,二人选择友好分手,孩子跟着自己,公司给了老公。若木说,钱是大爷,孩子却是爹,她只认爹不认大爷。现在,她的儿子在兹州读大学了,高分子材料,纯正的工科,她想陪着孩子,就到了兹州。在一家国内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担任区域经理,按照公司的规划,她想到亭洲来开一家分公司,辐射周围几县市……
   她说的漫不经心,像说别人的故事,那些生活中的苦与痛,有时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江一苇也笑了。那个下午,江一苇坐在万殊楼中,曾经想:为什么叫万殊?也许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生命的轨迹不同,见到的风景就不一样,像他和此时的若木。
   那天和若木分手时,若木说,亭洲的公司如果做起来了,希望他加盟。江一苇嘿嘿笑着,我能做什么事?若木说,当健康顾问,做健康导师,比在医院自在多了,待遇也不会差。江一苇还是嘿嘿笑着,望着若木走进酒店。
   江一苇以为若木说的是玩笑话,过了一个多月,若木差遣江小白到万仁医院来,送来一叠天渊生物科技公司的资料。江小白说:“大哥,金总吩咐的,叫你万忙之中看看我们公司的资料,多提宝贵意见。金总本来要亲自来,总公司一个电话让她飞走了。”江一苇喜欢和这样的小姑娘聊天,说:“你们真的要在亭洲开公司?”
   “是真(蒸)的,不是煮的。”江小白调皮地笑。
   “我看有什么用,反正也不懂。”江一苇朝小姑娘笑笑。不知怎么,他看到江小白就想到自己的女儿皮皮,将来有一天,她也会像小白一样,为了生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奔波。
   “金总希望你来。”江小白压低声音说了一句。
   “我门外汉。”江一苇不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万仁医院虽然待遇比在杨柳好,但毕竟是靠完成一个又一个硬指标赚钱,竞争压力大,总有一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感觉,但他对于若木说的经营公司,完全雾里看花,不知四六。
   “你先看看嘛,现在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我们公司发展前景棒棒的。”江小白嘟囔小嘴揶揄道。
   “嗯,看看,学学。”江一苇收下了一大叠介绍天渊科技的资料。
   “天渊科技,健康美丽”是天渊生物科技公司的广告词。这是一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纯天然植物中提取人体细胞营养物质,改变细胞DNA片段,激发细胞自我修复和再生潜能,从基因层面解决健康问题。该公司生产的天渊系列中,天渊一号、二号已经出口欧美,成为欧美精英们青睐的科学健康营养品……
   江一苇反复看着产品的介绍,某一刻心动了,因为他相信21世纪新的医学是不得病、少得病的医学,要实现这恢弘目标,不是靠药物和手术就可以的。现在几乎所有有钱和没钱的有闲人,追求的目标都是一样,治未病,养生,把健康当作生活中第一大事,天渊科技正顺应这潮流,前景广阔。“行销天下,信念必胜”,他闪出了这样的念头,像是谵语,不过只是一瞬,护士就来电话说手术准备好了。
   11
   两个月后,天渊生物科技公司在亭洲挂牌了。江一苇在若木的劝说下,真的辞掉了万仁的工作。辞掉万仁的工作他一点也不后悔,相反特别轻松,仿佛从某种紧箍咒中解脱出来,再也不想七想八。挖空心思有时是很难受的。但到若木的天渊,除了若木许诺的回报比在医院打工高点外,更重要的是若木的一句话。若木说,我真的很喜欢和你一起共事。若木说这句话时,洋溢着款款深情。他再也没有犹豫的道理。

共 23374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大丰开关有限公司老板跑了,在杨柳镇医院工作的外科医生江一苇接到老同学何尚的电话立刻蒙了,他匆匆下了手术台,骑上嘉陵摩托车直奔杜山乡,很多人已经聚集在厂房门前,大家纷纷议论猜测,谣言越传越凶。大丰开关有限公司苏老板是浙江人,被招商投资到杜山乡搞开发,厂房很快建成了,又招了几十名本地民工,按部就班,日夜不停地生产起来。忙忙碌碌似乎生意十分好。苏老板又开始集资,利息高,诱惑力大,那些手中有闲钱的富裕人家,纷纷倾囊投资苏老板的开关厂。何尚老婆金桃也托人在公司存了点钱,每月都有几千的进账。这让他看到了发财的机会。江一苇也筹集了一大笔资金投了进去。每个月利息钱滚滚而来。听说苏老板还要扩大规模,江一苇狠心借貸又投进了40万。看着每月近万元的利息收入,心中充满了憧憬。却不曾想转眼这一切都成了泡影,老板人不见了,设备也拉走了。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在厂子里工作的一个女工,一时想不开还喝了杀虫剂。由于工作中的医疗事故,江一苇受到院领导狠狠的批评,作为主刀医生,手术未完成就离开了,性质十分严重。处罚赔偿让江一苇已再借无门,无奈他来到何尚的医院就职,为一女病人治好了病,受到了院领导的表彰。若木是江一苇初中同学,一次聚会改变江一苇的人生,让他辞掉了工作,却不想又掉进了一个大骗局里。小说情节饱满,脉络清晰,跌宕起伏,揭露了社会人性丑陋的一面,具有警示之意。佳作倾情推荐品读,感谢赐稿。【编辑:军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0614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6-12 11:17:39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6-12 11:18:06
  感谢老师投稿社团,期待更多精彩!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6-12 15:51:08
  很精彩的小说,欣赏拜读。问好老师,感谢支持社团征文,预祝老师取得好成绩,祝创作快乐。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4 楼        文友:何叶        2017-06-12 16:10:06
  非常棒的文!给赞!
何叶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6-13 09:25:14
  欣赏老师佳作,一篇有警示意义的好文章,问好老师,品读学习:当年,他们一边读着这样的诗,一边憧憬两人的未来。现在,江一苇站在一堆熊熊烈火面前咀嚼这陈年往事时,一句句戳在心上,仿佛就是他们结局的谶语。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6 楼        文友:何叶        2017-06-14 17:44:11
  恭喜精品!晓荷有你更精彩!期待更多佳作!
何叶
7 楼        文友:你猜        2017-06-14 18:06:46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