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寻找涂克(小说)

精品 【晓荷】寻找涂克(小说)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530.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97发表时间:2017-07-11 11:46:12
摘要:我不知道,这一篇老早就写过忘记的文字是不是小说。反正,我在讲述一个让自己都开始向往的故事。这里有现实中的生活和人,也有我臆造出来的生活和人,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境界里的生活和人,构成了我真实的生活和人。

【晓荷】寻找涂克(小说)
   奶奶大概见过的世面多了,见怪不怪地自言自说:我们都是世界上芸芸众生的凡人,对于任何新生事物的认可和接受的态度都是同样的:先是持有深深的怀疑开始拒绝,然后是抱以观望的态度细心观察,接着就会发展到承认喜欢、接受熟悉和开始信任依赖的过程,就仿佛粘在一起离不开似地,甚至到了习惯性地占有拥有它、不能缺少它的程度,最后,终于将一些新鲜的事物,变成了日常时时可见的生活对象。
   虽然,听不懂说的什么话,讲的什么道理。可是,我还是觉得奶奶好,她比我们之中的谁都表现得出色,体现了一个人应有的风度和大气。
   涂克来到我们家里,从头到尾最信赖的人就是妹妹,这也为妹妹这具幼小的身体中潜在的母性元素能够得以激情迸发,准确而及时地找到了一片肥沃广大的土地。女人的母性是天然的,是潜伏在身体里各个器官中的,能够显现出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多数的母性却隐藏在身体内一座隐形的巨大火山里,火山的爆发就在等待一个时刻的到来,就像点火引爆的捻子。涂克的到来,立刻间成为一根引燃母爱大火的捻子。涂克在第一时间,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为了依赖而发出的呼唤,成为一个稚气的女性,正从柔软臌胀的酵母一般的子宫里出来,这些弱小的天性,引诱着母亲放纵着去渴望、去保护、去呵护、去包围的冲动。私下里,我感谢涂克的及时出现,它让妹妹提前体验到了冰块般潜伏状态下的母爱。有人说这是女人的爱心,其实,对弱者的保护本能,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一份母性的亲情。
   我们,指父亲、母亲和我,一声不响地看着妹妹和姥姥的表演。稍有时间,这俩人就像喝了咖啡那样铆足了劲头,手法灵巧地整着戏法。把蜷缩着躲藏在纸盒子的一角、极不情愿见人的涂克硬邦邦地拽了出来,然后再按着自己的想法,花花绿绿、红男绿女,不厌其烦地把它打扮成她们喜欢的模样。不过,所有的打扮都会比照和扮成漂亮女婴的样子。也许,她们的观点和认识是正确的,就像世界上最宝贵的空气氧气是无价值的一样,她们认为的世界上最美、最可爱的东西,就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呀呀学语的女婴了。
   涂克,在她们的心里却变成了一位需要帮助的女婴。
   那个中年黑脸男人在掏出后,从嘴里“呼”地一声粗气喷发而出,身体一软,像是在突然间缺下了一副沉重的大山。当他拍拍手掌,抓起漂亮的狐狸皮帽子盖在头上准备要走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房门虽然紧紧地关闭了,却有一股突如其来的大风,倏忽间把罩着玻璃外壳的油灯莫名其妙地吹灭了。妈妈想披着衣服爬起来重新点灯,被爸爸制止了,算了吧,爸爸有些兴奋地说。
   那个男人是在黑暗里走出了家门,这样虽然属于不礼貌待客的行为,可是,不知为什么,在突然寂静下来的黑色里,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那个中年男人的脚步,在看门狗哇哇喊叫的陪伴下,很快就消失在呼啸的风雪里。
   适应了黑色的环境,我才慢慢腾腾地睁开清醒的眼睛。我发现,在距离我木炕不远的纸壳箱子中,时时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寻着声音找去,我看到一对闪烁游离的蓝色荧火,像买买提看人时的眼睛,瓦蓝瓦蓝,宛如干净安静的海面。它正带着一团流动的火苗,刺透了黑暗的重重包围,在与黑夜坚定的对视线中,时明时灭。
   涂克瘫软地睡在洁净干燥的纸盒子里,只有轻轻起伏的躯体,微弱的喘息若有若无。哇,哇……先后二声低声娇滴的哀啼,在深夜的稠密里发出。
   连绵绵的发威,都是小丫头的声音,真没用。爸爸有些不耐烦的样子,挥了挥手独自睡去。
   即使如此,涂克,你终于还是来了。
   五
   人都有活得很累的时候,累到相信身体以外的力量,就包括我奶奶。奶奶没事的时候,尤其是后半辈子变得真的没事可做的时候,就会让自己或是带上妹妹,晒太阳的时候,坐在一条新锯的松板上,在松木清香的气息中,专心地逗一只叫斑斑的小狗。这是一只长着地包天嘴巴、四条腿短小,额头上却长有二块白斑的小狗。奶奶逗小狗不是让小狗立起身子做作揖逗号着人乐,而是向小狗说话,说她人生中经历过的事情,说说她年轻时有一位长着满头卷发小伙子向她的求爱故事,讲这个小伙子如何在深夜里钻过二道铁丝网,背着叛国罪从国境线那边爬过来,钻进她的毡房的故事。
   说到最后时,斑斑都会努力地睁开两只迷瞪瞌睡的眼睛,用讨好的表情挣扎着继续听她讲小伙子如何被子弹打中胸口,一身鲜血地死在她怀里的故事。
   话被她说了无数遍,最后,她都会感叹这个世道的变化,感叹人为什么要对人这么设防的事情。老了,人活得老了,话多了不算,就是事情少了。活累了,就开始变得不想活了。奶奶对着只睁着一只小眼睛的斑斑继续絮叨着。
   我喜欢说这个世界上,说多了自己也烦,但是,还得说。这个世界不管是贫困还是劳累,不管是孤独还是寂寞,只有年轻人才会能办法找到真正快乐。老人活到最后的几年里,几乎剩余的日子都是在瞌睡里过完掉了。奶奶就像一只古怪聪明的老巫婆,把别人的前生后世、把自己的一生,甚至把剩下的岁月都看得透透的。我不太喜欢她这样的作法,如果把以后的生命都看透了,人还活着有什么意思。人活着的意思,就是在活着的过程,一点点地猜测和等待并不知道的变数。
   奶奶被一种激情的东西激活了。
   在小城和附近的村庄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尤其是一些长年累月躲在阿尔泰山里的牧民,他们的生活里都隐含着一些令人惊诧的秘密,都始终不渝地相信人生有灵的传说。以至于这些传说慢慢地入室为主,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灵无处不在,像衣服、像食品、像木柴、像温暖的炉火,更像聪明贤惠温柔如水的女人,无处不在,无处不显,弥漫了整个的空间。山里的物件,不论是树木、草场、河流、山坡和高峰,甚至是座山峰,处处都会被人们私下育养着很多的灵,这些实物往往成为灵存身休憩的栖息地。它们是附体的精神,是当地的哈萨克老人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遗传给后人的生命警示。久而久之,在大自然神秘而庞大的面前,人们接受了这些流传下来的习俗。这种看不见抓不到又时时存在的灵,不仅有大小、分轻重和看高低黑白的繁多种类,而且这些灵往往会隐形在人类的一旁,检视监督人类的行为、评价作恶行善结果,同时,也在佑护本人身体、庇护后代子孙等方面,显得特别的灵验。有似是一种人类的保护神,有时是一个图腾崇拜,有时也是一种寄养在一个物体上的灵魂。
   小的时候,我们看到奶奶常常会用当地巫师的手法,找一堆油性很小的爬坡松,划着火柴点燃松枝,一会就会冒出大团的飘动的烟雾,借助袅袅婷婷像女人一样柔软婀娜的烟幕,奶奶会轻松自如地唤出她豢养多年的灵。在嘟嘟囔囔反反复复的交流里,面对面地与之密切相处,告知心事提出要求之后,便美言一番打开所有的门窗任其走远高飞。我们每一次都没有亲眼看见过到来的那个物件是什么样子,每每问及时,奶奶就会嘘地一声示意我们放低声调,然后才说谁养的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见得到,外人是根本看不到的。灵,是一种期盼,出是一种命运,更是让我们行善积累的神。看来奶奶快要真正老了,她开始让人觉得有一些絮絮叨叨起来了。
   涂克也许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到,却时时隐身出现于身旁的那种东西。虽然天天在一起,可是,我和大家一起,确实说不清涂克到底是什么。
   涂克是体形瘦小细长,非常精致、又长得很慢很急人的那种东西。尽管,它吃了很多、喝了很多、象猫一样沉湎于睡梦之中,有时也紧紧地跟着我们一起享受了很多做人活生命的快乐,甚至比古代的中国皇帝在娱乐、休闲和养生方面都要生活的质量高、乐趣多。可是,它仿佛天生下来就是喜欢当长不大的孩子、当永远保持精致状态的精灵。它的身子骨架永远那么短小细软,仿佛验证着不长的岁月、停滞的时光。很多时候,我都开始怀疑涂克的来历,莫非是天廷深处,来自某个看不见神灵的手心,故意派来放出的灵物,以此来考验我们一家人的善良邪恶和道德观念来的。
   涂克来了以后的几年里,的确给我们家带来了诸多的好事,比如,人丁兴旺发达,比如牧场茂盛丰富,比如畜群年年扩大,比如我遇到了一个可心的姑娘。邻居和亲戚们也开始啧啧赞叹不已,羡慕起我们家几年来的兴旺发达。
   在诸多变化中,变化最多的还是人;在一群成人之中,变化最大的人却是妈妈。远在北京的小叔叔都说,妈妈退休后的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是极其反常的、是非常异常的,是令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妈妈开始近距离地珍惜起自己来了,包括每一天的睡觉、吃饭、穿衣戴帽,包括身体的舒适程度、跳舞唱歌书法娱乐这一些以前她根本不以为然的小事;她也一反过去视单位如已家的根深观念,短短几年间像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不再关心集体、不再关心社会,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积极热情地热衷于社区活动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了。居家生活后的她,有了大堆的时间自由支配,就是在这些大堆的空闲里,她开始对身旁的生活充满着强烈的不满意感,尤其是政府官员的大面积腐败和物价持续上涨,还有看病就医、送孩子入托困难这些社会现象特别不满。这可能就是她在不情愿地退休之后发生的一个极大反差。她说,她除了开始正式不信任领导的承诺和讲话以外,对于中央电视台越来越多的节目,她也只选择性地收看一些老年天地、休闲健康和动物世界这些栏目,她自己说过,她几乎在短短的休闲生活中快要信仰基督教了。真实,她是客气的评价自我,几年来她一直都和教会的教友们明通暗往、你来我去了,虽然没有向外人宣布正式加入教会,实际上已是教会中一个积极的骨干分子了。她的变化影响很多的人,包括我,我在单位里上班准时到达然后是到时间就走,除了领导非要安排加班以外,其余的时间从不愿无端消耗在平庸无聊的活动中,从内心讲,极不看好也不喜欢单位的厂长和管辖我的部门经理。我知道,只要明白这是我混活等死找饭吃的地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就行了。剩余的时间,我就是沉浸于玩一些新出的游戏,无聊时会主动打电话,跟着中学时的死党陈小栓跑生意、做推销,帮着把他的一堆堆进货一点点地塞进超市、推给机关单位当福利,或是以批发价格推销给更小的商贩。狗日的陈小栓大多时候挺义气,能给我一些劳务分成,但是,他也有不够哥们的地方,比如不愿让我找到他的上家,这些事情能理解,我都悄无声息地忍让了。其实,他也不容易,一个社会自由分子,自己管理自己,没有固定工资、没有社保,也没有医保的一个人,我都替他的将来着急,很多时候,他挺像一个失了主人、找不到家园的小狗。
   也许,涂克的到来就是一种见证,就是为了见证我多年来的心灵之约。
   六
   这里是中俄中哈中蒙的边境线,除了几座山脉,剩下的大片土黄色的大地,一眼望去平坦得犹如一方宽敞的场院,真正的边境并不像政府放映的电影和电视所演绎得那般神圣庄严、更没有什么神秘莫测。边境生活的久了,我们根本没拿那道铁丝网当回事,天然就有着麻痹大意的思想。家的背后就是毗邻的外国,却表现得大大咧咧不当一回事,有人说这是边疆人很有胸襟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是新疆人活出了气度的标志。其实,如此对待国家标志,我也不知是对是错,反正城里的精明人说,这是傻呗。傻,你懂吗?就是你很笨很蠢很无能,把自己本应得的东西或是弄丢或是拱手让人,然后还在痴笑,还不知晓,这就是傻。
   住在边境线那边的人,也偶尔越过国界线。那里人没工作、钱也少,根本没有我们富裕,即使是他们的村庄里也没有几个人、显得冷冷清清。他们出国到中国,其实就跨过一条河沟或翻过一座小山,他们到我们这里来,主要还是物物交换和借此购买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其中,时不是有一位腰肢细弱、长着一对蓝色眼睛的女孩子,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她叫吉娜,是米佳妈妈唯一的女儿。她们母女都有一头浓厚的长发,细碎的脑袋后扎着一排黄金色辫子,走起路来起伏飘动,煞是好看。米佳虽然年近中年,可是眉目和举止间依然有着贵族风度,虽然历经了国破山河的苦难,却显得骨气不散、风韵犹存,娘俩的模样只有大小的区别而已,一看就知道她是吉娜的母亲。
   她们穿过铁丝网从对面过来几次以后,两家人之间变得变得交往多了起来。几天下来,妹妹就和吉娜混得很熟悉了。米佳和妈妈会停止手里的活,放下手里交换的商品,满脸含笑地看着我、妹妹和吉娜一起玩耍。开始的几年,我们常玩一些藏眯眯的游戏,这个游戏其实也就是野地里找人,找隐藏起来不想被人轻易找到的人。每一次,聪明的吉娜都能在最短的时间中,首先找得到我,她就像能闻着我熟悉的气味,迅速而果断、冷不防一把扯我出来,然后,在我表现出来的不满中,不一会就跟着她们嘻嘻哈哈地大笑了起来。而我找起吉娜来却笨手笨脚没有效果,即使是她就躲在最近的距离、隐匿在不远的身边,或是笑眯眯背在不粗的树干后,我都像患了盲目症、得了障眼病,着了魔法似的,用足气力、脸颊晕眩、两眼放光,还是找不出来她。

共 27772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首先通读全篇后可以判定本文是属于意识流类的小说,将自己情感与对事物的感受加工融合现实中,形成半真半假的故事情景。文种多次提到“寻找涂克”,其实并非是真的在寻找丢失的涂克,而是作者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涂克来到家庭中所产生的变化做对比,将涂克带来的影响和在中俄中哈中蒙边境的风俗人情做对比,还有我对这个时代背景下感想做对比。对比的结果如何呢?作者在后文中谈到“远在北京的小叔叔回来了”,就是在描述新生的开始,一家人再也不用依靠精神的支柱或是对涂克的信奈过日子。而所谓的寻找涂克也成为了一种对生活的总结,让读者感受到在那样的生活时代背景下,人们从意识到精神再到实物的转变,一个自然的过渡阶段,不得不说这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且文章生动形象,富有哲理与内涵,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读来意蕴深刻,回味无穷,好文!推荐共赏,感谢赐稿晓荷,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好老师。【编辑:桑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12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桑瑜        2017-07-11 11:47:14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生活中的背包客,世俗里的苦行僧。
回复1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1 12:05:24
  谢谢桑榆老师精彩到位的编后语,问好!
2 楼        文友:桑瑜        2017-07-11 11:48:01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生活中的背包客,世俗里的苦行僧。
回复2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1 12:06:41
  辛苦你了,夏季炎热,注意健康!
3 楼        文友:桑瑜        2017-07-11 11:49:44
  涂克是物非物,是人非人,涂克是一种对生活的希望和信赖。这是我对老师文章的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祝安,敬茶!
生活中的背包客,世俗里的苦行僧。
回复3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1 12:09:03
  也是一种介于纷锃生活中,人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的生存联系。涂克可以是一种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物质托举。我有时将它变成一只小狼,它总会有自己生活的地方。
4 楼        文友:你猜        2017-07-11 12:45:21
  很精彩,学习了。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1 14:45:40
  谢谢你猜老师的鼓励!问好。
5 楼        文友:怀念童心        2017-07-11 15:06:27
  我看到的是毕加索的画。
回复5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2 12:10:34
  谢谢你的高度评价,夏季问好!
6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7-11 16:16:31
  又见大路白杨老师精彩佳作,欣赏拜读。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支持与厚爱。天气炎热了,给老师敬上清茶一杯,但愿给你带来一抹清凉的问候。期待老师更多精彩,祝写作快乐。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6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1 19:12:13
  谢谢华君老师的鼓励和关注。祝夏季清凉!
7 楼        文友:何叶        2017-07-12 16:17:26
  恭喜精品!五元稿费已发!
何叶
回复7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2 17:00:09
  谢谢小社长的鼓励和奖励,问好!
8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7-12 16:54:29
  恭喜大路白杨老师获得精品,真的好厉害!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品呈现,期待老师继续支持社团,预祝老师取得好成绩,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8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2 17:08:05
  谢谢华君的鼓励和关注,一直想让自己的作品更好些,更能表达出对世界对人生对生命的敬畏。可惜笔力难及,只能浅层次地表达出来。这是目前的状态。谢谢!问好。
9 楼        文友:陈雨        2017-07-12 17:16:37
  向大路白杨老师学习,以老师为榜样,写好文,做好人!敬茶!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回复9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2 17:19:11
  感谢陈雨朋友的鼓励,其实,我们都是相互学习的。多来往成朋友!问好。
10 楼        文友:你猜        2017-07-12 18:15:13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0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7-12 21:41:04
  谢谢老师的关注和鼓励,祝社团越走越好!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