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清韵】常和尚念歪经(小说)

编辑推荐 【清韵】常和尚念歪经(小说) ——歪说正理


作者:泽润荷兰 童生,834.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1发表时间:2018-10-15 18:00:59
摘要:这是发生在江南水乡的故事。


   巧香与舞伴旋转到他面前,打趣道:“大伯,来跳一曲吧。”
   和尚失望地摇摇头:“不会跳这个舞。再说,衣服也不像啊?”
   玉春也在那边叫道:“大伯,不会我教你。你没有西装,难道常明也没有?”
   和尚自豪地一笑:“他呀,除了工作服,还是工作服,从来不穿那些洋玩意。”
   常明在楼上,楼上是一个藏书室,这里是书的海洋。一排排书如一排排士兵,整齐地站在书架上。常明和几个爱书的人在静静地翻书,看书,做着笔记。
   舞场上,巧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二叔家大小子不是买了西装哪!他个子跟大伯差不多,借用一下还不行?”
   玉春恍然大悟:“对!对!他是买了西装,我去帮大伯借。”说完,就跑出了屋子。
   不大一会儿,西装借来了。青年们七手八脚将和尚打扮起来,和尚穿上西装,也比原来神气了几倍。他将门上的玻璃当作穿衣镜,不住地对‘镜’自我欣尝,高兴得手舞足蹈。
   玉春过来拉住他:“别欣尝了,该入场了。”
   音乐又响了起来。
   和尚学着洋派,电影里男舞伴的姿态。朝女舞伴发出一个‘鳖’脚的‘请!’。
   女舞伴笑着掩住嘴,吓得跑开了。他又朝巧香做了个刚才的‘请’!。
   巧香也笑着捂住脸,笑着跑开。
   一连几个,都是这样。
   和尚没撒了,朝玉春失望地摊开双手。
   玉春一心要教会站长跳舞。就给他打气:“大伯,别跟她们跳了。有什么了不起!我玉春来做您的舞伴。”
   和尚像浮在大海里频临被淹死的人一样,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哪有不高兴之理?连忙跟玉春搭起伴跳了起来。青年们都怀着歪心,偷偷看他们跳。和尚身子像一根木桩,一点也不活。玉春带着他,玉春自己像拉磨。其他年青人看着,想笑又不敢笑,只好偷着乐。隔不一会,玉春就叫了一声:“哎哟!”。
   隔不一会,玉春又叫了一声:“哎哟!”
   玉春坚持了一会,还叫了一声:“哎哟!”。到后来玉春实在坚持不住了。干脆停下来,揉脚。
   男女青年都停了下来,凑到玉春面前一看:乖乖!玉春的脚背就像发的老面,连鞋也穿不上了。
   和尚很是内疚,蹲下来帮玉春揉脚。他一边揉着,一边自言自语道:“这个舞真难跳。想当初文革那阵,我和老太婆在县剧院跳舞,也没踩过老太婆的脚。”
   青年们呼地围了过来:“大伯,想不到您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快给我们说说,那个舞怎么跳?”
   和尚又想逞能,连玉春的脚也顾不得揉了,也就忘了他踩玉春脚一事。高兴地对青年们说:“学学就学学,没有什么了不起。”
   文化站书房里,常明仍在看书,记笔记。刚才跳舞的青年中又增加了光头等几个人,到楼上看书。光头不懂的地方,就像常明请教。
   下面舞场,和尚兴高采烈,唾沫横飞地对青年们说:“那年头真怪?冲冲杀杀腻了。到了七十年代初,又兴起了忠字舞。说这样才能表现出对毛主席的最最忠诚!”
   他回忆起了往事……
   一个下午,干部们又在文革小组办公室开会。在听县宣传队长传达上级指示:
   “为了真正落实‘三忠于’‘四无限’全国人人都要学会忠字舞,个个会背最高指示。”
   公社文革组长:“这跳舞……?”
   县宣传队长摆出一付上级派头:“这是林付主席最新指示!要无条件执行。重点培养!今后还要在全县会演。再到各公社、各大队会演,演得好的还要得奖!得奖后,再到各地巡回演出。”
   文革组长请示道:“中年人可以培养吗?”
   宣传队长:“凡是热爱毛泽东思想的人,都可以。”
   这项指示一下,革命是抓了,但生产没促上去。旭日当空,万里无云,正是秋收秋种的好时光。可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却被派在这里练‘忠字舞’。打谷场上,土腔土调的语录歌阵阵!鳖鳖扭扭的忠字舞翩翩。男女老少在加紧排练,不时爆发出一场大笑。
   和尚夫妇俩被安排在打谷场一角个别辅导。教练员发出指令:“一、左脚。二、右脚。两手平放在下巴底下,手指头翘起来,头动脖子不动。两手要这样。”耐心地做着示范。
   和尚、常大妈按着教练员的要求,笨拙地学着。可是无论他们怎样努力,还是离教练员的要求相差甚远。
   就这样,日日练,天天学。学了三个月后,到了全县会演的日子。和尚他们全部被召集起来,参加全县会演。
  
   十七
   会演那天,县剧院里,雪亮的灯光照着淡绿色的帷幕。帷幕上方扯起大红横幅,横幅上醒目地写着:“热烈祝贺全县文艺会演公演!”
   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巳响彻附近街道,远远近近的观众潮水般地朝剧院涌来。眼看就要开演了。
   在剧院外的场地上,县宣传队长与公社文革组长在窃窃私语:“他们的宣传队,一色的女孩子,太多了反而不好看?物以稀为贵。我们将和尚夫妇俩请来!将这一对活宝展示给人们,准能夺得全县第一名。”接着洋洋自得地说:“你说?这叫不叫新生事物?”
   公社文革组长见他想瞌睡,不失时机地送上一个枕头:“这全靠您领导有方。”
   县宣传队长毕竟是上级领导,他对下级公社文革组长说的话,谦逊中带着傲慢:“不敢当,不敢当。第一;全靠毛泽东思想的指引。第二;全靠党的领导。第三;也靠同志们努力。”
   好像和尚夫妇得了奖,他在台上发表答谢词。
   剧院的大门打开了,各宣传队涌进剧院,好像股股潮水。他们进场后,按照指定的地点坐好。这时,淡绿色的帷幕己经拉开,台上站着和尚夫妇俩。和尚今天穿得水绿山青。崭新的蓝唐装夹袄,黑唐装裤(裤腰打折的那种)一双新解放鞋刚好合脚。他神采奕奕,脸上叫化装师抹了不少油彩,一边脸蛋上一坨红色。嘴唇上擦得通红,相当滑稽。
   常大妈穿着崭新的蓝士林大襟褂子,(据说是借来的。)下面也是黑毕叽裤子。(裤腰也是打折的那种。)一双小脚鞋头绣了一朵向阳花。她与丈夫出自一个化妆师之手。夫妻俩胸前一人挂了一个碗口大的主席相。
   常大妈站在台上,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小声说:“我真怕。”
   和尚小声安慰她:“毛主席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不要怕。”
   常大妈忧心仲仲:“可是,我不会跳呀?”
   和尚低声:“你跟着我,我怎样跳。你就怎样跳!”
   这时,报幕员清脆悦耳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下面是常平公社常平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表演双人舞蹈‘远飞的大雁’。他们的表演,带着强烈的无产阶级战士感情,表演技巧炉火纯青。表达了革命战士,翻身人民对毛主席的强烈思念之情。表演者:常大林和他爱人。”
   说完,徐徐后退,做了个训练有素的“请”。
   和尚开口唱道:“远飞的……”他忘了词儿,幸亏他脑子活。一下子就接了上来:“什么……大……鸟”并一边唱,一边胡乱地用语录本挥着。身子也随着语录本的转动,没有规范地胡乱转圈。早把教练教的一套忘到爪洼国去了。
   他的老伴也谨记他的教导,也跟着哼:“么事的小……鸟……”
   她唱的歌一点也不跟和尚的歌子协调。而且,转法也不一样。和尚往左转,她却往右转了。和尚转了几圈,她却连一圈也没有转过来。
   舞台上的乐队,本来在拉“远飞的大雁”这支曲子。一听和尚夫妇无名的曲子自来的腔,根本合不上拍。便只好停下来,让他们清唱。
   台下近千名观众,好奇地听着、看着,忍不住交头接耳:“这种舞蹈是从哪国引进来的?”
   “不知道,这大概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出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新鲜事物吧?”
   和尚夫妇转了好一会。大概觉得累了,便开始向观众谢幕。和尚懂点规距,腰弯到900,就不再弯了。常大妈则不然,腰弯到1800,唯恐不虔诚。又弯到2700,头都快触到脚面了。
   “轰!”台下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近千名观众热列地鼓掌。掌声飞出剧院,飞遍了整个县城。——
   天哪!不知这掌声是赞杨还是讽刺?!
   和尚夫妇这下出名了,各村都邀请他们去跳中字舞。你看,他们在刘村跳起来了。
   李庄群众又热烈欢迎他们去——
   在县剧院颁发的全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汇报演出大奖赛上,和尚夫妇在台上领奖。
   当和尚夫妇接过红通通的宝书,向底下观众挥手致意时,县宣传队长和公社文革组长坐在台下,嘴都笑歪了。
   和尚说到这里,笑着说:“怎么样?好听不好听?”
   文化站里,青年们大哗!巧香叫着哎哟,玉梅揉着肚子。玉春笑得透不过气来。光头、常明、小四子听见楼底下青年们大笑,不知为了什么事。也跟着下楼来,见他们笑得透不过气来。也跟着笑了个够。
   玉春搂着肚子,笑着说:“你这个调皮捣蛋的老家伙,那种鳖脚的舞也能得奖?象我们的舞蹈水平,满可以出国,并在国外拿个金杯回来。”
   和尚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也要好好学习,有艺在身,总有用武之地。”
   青年们一齐说:“感谢站长教诲。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各项知识,争取拿大奖回来。”
   音乐又响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年青人纷纷涌入舞池。
   爱好学习的人再次遨游在书的海洋之中。
   一曲终后,玉春向青年们提议:“既然站长说有艺在身就不会被埋没。我们何不组成业余宣传队?大家出资,到外面请老师来教我们。还要增加节目,相声、小品、独唱、舞蹈,样样都学。以后有个比赛什么的,我们一定要去参加。争取拿个大奖回来!大家说,好不好?”
   青年们齐声响应:“好!”
   又是一个夜晚,在常平村村外,满天的繁星又密又忙。它们不停地眨着神秘的眼睛。月牙儿象一把梳子,静静地为柳枝梳着长长的发辨。池塘里的青蛙齐心协力地喊着号子:为文化站的演员们喊着加油!
   文化站里传出细吹细乐的吹拉弹唱。
   楼上,常明在苦苦思索着书中的难题。不时又低头奋笔疾书。其余几个爱好学习的人也对楼下的热闹充耳不闻。
  
   十八
   常平村外的地里,太阳象一个火球,将火样的热度倾泻在地里。天上没有一丝儿云彩,路边的树、地里的庄稼木头一样不会动弹。
   和尚和常明浑身湿透,额头上的汗珠黄豆大一颗,顺着额角往下流。“啪!啪!”地掉进地里,地里马上冒出一股白烟。看样子这里好久没下过雨了。和尚手搭凉棚,不住地朝天上张望。
   俗话说:‘二四六月天,公婆丈夫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却乌云压顶。沉重的灰色云块,集到了一起,象是到常平村集合似的。转眼间,一阵旋风过去,地上射出无数箭头。远处,一声炸雷,又一道闪电,大雨倾盆!和尚父子艰难地跋涉着,但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欣慰笑容。
   田野经过雨水的冲洗,庄稼饱润地抬起头来。棉花张开巴掌大又浓又绿的叶子,蜜蜂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奔忙。稻穗狼尾巴似的,谦逊地低着头。
   和尚脸上的皱纹,一条一条舒展开了。
   村长率领全村村民,在和尚地头开起了参观学习的会议。和尚家农作物,明显比别人家庄稼高出一头,而且饱满粗壮。
   一边像高大威武的男子汉。
   一边象营养不良,瘦弱的孩童。
   村长首先发言:“你们看看?对比对比。人家的庄稼是个什么样子?自己的庄稼又是什么样子?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家比比吧,总结总结经验。”
   玉春小声地向和尚请教:“大伯,你家的庄稼怎么长得这样好?”
   和尚背着手在地头上踱着步子,嘴里卖着关子:“这个么……”
   光头留起了长发,脸色也比以前红润了。显得精神焕发,风度翩翩。他见常明笑咪咪地在一旁站着,便对玉春说:“我知道是谁将庄稼种得这么好的。”又转头对常明一作揖:“明哥,小弟拜你为师了。”
   巧香站在一旁,看着光头的机灵相。脸微红,眼睛不眨地瞧着光头。
   巧香的情景恰巧又被和尚发现了,他朝巧香诡秘地一笑。
   村长不失时机地接住光头的话题:“对!我们全村都得拜常明为师,掀起科学种田的热潮。争取早日改变我村的落后面貌。”
   “哗!哗!哗!”全村人热烈地鼓起掌来,村里开始了行动。常明、村长及村委一班人。在察看常平村地形,土质。
   干部们心里有了底,村长趁热打铁,在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村委会议,研究改良品种,改良土质的具体方案。
   具体方案出来了,常明及村干部冒着酷暑,一起帮助常明指导村民们育秧,待中稻收割后,常明又指导他们抛晚稻秧。
   秧苗在村民们手里犹如天女散花般均匀地落在田里,金色的土地配上碧绿的秧苗,显得格外好看。
   常明、玉春、光头等青年在玉春家的猪栏前研究防冶猪病,改良品种,饲料配方等。
  
   十九
   常平村外,棉桃累累。秧苗绿油油的,似一大片地毯,点缀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天空园园的月亮笑咪咪地斜挂在天上,照着并排走的两个人影。
   那两个人影慢慢走近。我们才看清,是光头与巧香俩人在田野里漫步。光头走着,随手扯了一根草放在嘴里咬着。寻找着合适的词句:“巧香,我知道,你对我好。但我以前犯过错误,家里又穷,还有一个瞎眼老娘。这都是些不利的条件,你再好好想想吧,免得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共 54127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9101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围绕主角和尚的故事展开,层层上扬,步步为营,和尚的歪经念的那是惊天动地,刻画的入木三分。言语幽默犀利,意义深刻深远,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给主角来一个大赞。因为他身上的正气却在一个个景点、车站、美容院、饭店,情人角等等阐述的淋漓尽致,将和尚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若想知道内容的精彩,请积极品读。小说与时俱进,全篇充满正能量,值得推广和学习。好文欣赏,力荐佳作!【编辑:项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项梅        2018-10-15 18:02:15
  常和尚念歪经(小说) ——歪说正理
   精彩至极,敬请品读!
项梅
2 楼        文友:泽润荷兰        2018-10-16 20:34:05
  你好!我是竹节,谢项梅文友的辛苦编辑和精彩点评,远握问好!敬颂秋安!
3 楼        文友:香雪沐紫        2018-10-17 06:19:38
  竹节老师为已故去的姐姐泽润荷兰整理作品,并发表在这儿,是江山的大幸。感谢竹节,感谢泽润荷兰,为他们点赞。
4 楼        文友:泽润荷兰        2018-10-17 19:59:41
  谢香雪沐紫的浏览和留言,远握问好!敬颂秋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