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看点·光】岭东旧事(剧本)

编辑推荐 【看点·光】岭东旧事(剧本)


作者:冯耀廷 进士,11282.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51发表时间:2019-03-31 14:28:48
摘要:故事发生在改革之初的东北平江县、杏山乡、岭东村。平凡民间事,没有大英雄。但在平凡岗位上能做出不平凡事。出奇女人并不是铿锵玫瑰,只是逆境中会生存的女人。她们的故事感动乡亲,感动县长。 村里形形色色男人,演绎着好事、坏事、也有怪事,是那年那月共存的现象,会引起您想起一些自己曾有过的旧事。 村子里那些性情各异的女人们,演绎出别样故事。

【看点·光】岭东旧事(剧本)
   第七十四场:景·杏山乡、乡政府大院、日、外
   闪入:杏山乡、乡政府大院画面。
   刘文忠:(在乡政府院里正巧碰上张灵竹乡长和李学义副书记)正好,两位领导都在。
   李学义:(打量一下)刘村长,电话线为什么不及时修好?什么叫正好?你来的正好!下午乡检查组去你岭东检查征购粮上交,统筹款缴纳情况,马上回去准备吧。
   刘文忠:我是来辞职的。老方家拉进来一院子化肥,贺主任说是分给岭东的指标,我要给大家分了,我家兰子不让,还说我虎,我干不了。
   画外音:刘文忠把在家发生的一切潦草的说了几句,李学义立马来了精神。
   李学义:(怒发冲冠表情)正好找不着出气点呢,送上门来了(看一眼张灵竹)张乡长,马上通知派出所,带上封条,把方新华家贴上封条!
   张灵竹:李书记,这样不妥吧?凭什么封人家的家呀?
   李学义:就凭他把村里化肥指标拉自己家倒卖,这一条还不够吗?
   张灵竹:李书记,那书记正在县里开粮食会议,问问是不是咱乡的指标?
   李学义:还用问吗?全国化肥紧缺,他一没门路、二没靠山,仅凭他三寸不烂之舌,一定是打着集体统一购销之言,说服了物资局。
   张灵竹:(捂着肚子蹲下)李书记,我肚子拧劲的疼,快送我去卫生院吧。
   画外音:张乡长撒谎有病住进了乡卫生院,李学义亲自带派出所警员,坐着警车去了岭东村,一路上在选择手段,并未向民警交待任何任务。
   淡出:杏山乡、乡政府大院画面。
  
   第七十五场:景·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日、外
   闪回: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画面。
   (徐文涛在化肥垛上用棉被和大衣做床,手里拿着喜子训练时的红樱枪。二目圆睁地坐在化肥堆顶上面四周观望)
   (关项茵和张春梅出来喊几次屋里吃饭,他摇头没动)
   张春梅:(走到关项茵身边大声解释)姐,文涛的脾气你知道,他是怕有人来哄抢,我回家叫喜子来替他,否则他不会离开岗位的。
   蒋生恬:(在大门外大声喊)亲家,不用了。喜子和小清去乡里领结婚证去了,我以后就值白班。
   关项茵:(凑到蒋生恬身边)大哥,她们俩啥时候订的婚呢?真能瞒,瞒个住!
   蒋生恬:(一边向化肥堆上爬)项茵妹子,问你家华子去。我发现小清和喜子有事瞒着我,我气的要打她,你猜小清怎么说?
   关项茵:(小声)大哥,小清说什么了?
   蒋生恬:(站住脚看着关项茵)妹子,我是个失败的父亲。当我举起巴掌时,小清说,爹,我和喜子半年前就订婚了,是方叔叔做的主,方叔叔也是证婚人。爹,这事儿我妈知道。
   关项茵;呵呵,这个老方,一点消息也没透露,连我都瞒着。蒋大哥,华子也没和你说?
   蒋生恬:我问小清为什么不先和你爹妈说?小清说我脾气暴,只告诉了妈妈,不信你去问方叔去?我一问华子,华子把我好顿训。后来我一想,华子说我是驴脾气,十足的暴君,老婆孩子谁都不敢靠上前。
   关项茵:唉,蒋大哥,您和华子俩是真够可以的,一个少言寡语,一个火爆脾气。不说这些了,小清选个好对象。这么一说,您和文涛、春梅还真是儿女亲家呢。
   (一声汽车鸣笛,打断了关项茵和蒋生恬的交谈)
  
   第七十六场:景·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日、外
   (杏山乡派出所警车停在方家门口,走下来两位民警、李学义、刘文忠)
   (刘文忠下车直接跑去找李荷萍支书)
   李学义:(把两位民警挡在身后,向院里大喊)姓方的出来!你家被查封了!
   民警甲:(附耳嘘声)李书记,措词不妥,没有任何证据,不可以随便封人家的家!
   李学义;咋的,为什么不可以?这点权利我还是有的。
   民警乙:李书记,你说化肥是分配指标内的,可以封他的化肥。没有公安局搜查令,搜家都不行。至于封家吗!那可是违法的!我们民警可没有这个权利。
   李学义:好吧,听你的,快去把化肥垛贴上封条,多贴!让他一袋也卖不出去!
   民警甲:李书记,真是指标内化肥,他要和物资局是一个价,或者少加些运费、装卸费也是便民的,咱不该制止。李书记,应该先问一问多少钱一袋?
   李学义:(看着民警甲)我叫你贴封条你就贴,哪来那么多废话?没那闲工夫和他磨牙!
   (两民警拿起一捆封条,进院到化肥堆放处贴起封条)
   蒋生恬:(看了一眼李学义)虎犊子啊,真是冤家路窄,姓李的,你就作吧。你那点能量就会和老百姓叫劲,这次我估计你作到悬崖边上没退路!你死定了!
   李学义:(向化肥垛顶上蒋生恬一指)老蒋,想清楚你说这话的后果!(和正在贴封条的民警说)你们俩个先把老蒋拷起来,然后拉回派出所关他几天。
   民警甲:(收起封条)李书记,往这上贴封条已经超出我们职权范围了,这是工商的事。李书记,凭啥抓人?您得给个说法呀?否则我们可没这个权利。
   李学义:刚才他说啥你没听着吗?和上级领导对着干,就该拷上手铐!
   民警乙:(附耳嘘声)李书记,这要是十年前还可以。现在贴这封条也不行,我们没给说法呢(动手撕下几条)
   李学义;咋的,你们也想造反吗?
   (两位民警收捡起没贴完的封条,走出了院子,钻进了警车)
  
   第七十七场:景·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日、外
   李荷萍:(听完刘文忠说的后,惊出一身冷汗)糟了!两只虎做出的虎事,也不看看针对的是谁,是要坏事的!刘文忠,马上和我去现场!
   (两人风风火火地向方家跑来)
   李学义:(指一下李荷萍)李支书,你来的正好,这些化肥乡里没收了(又指一下堆顶蒋生恬)他是你领导下的兵,刚才和我对着干,请你把他叫下来,我要带走!
   李荷萍:李副书记,这些化肥一点说道没有,这是我婆婆公司特批给方大哥的。
   李学义:(挠两下脑门子)你婆婆?哪个婆婆?连公公都没有,怎么会出来个婆婆呢?
   李荷萍:李书记,我家树森在三年前本该和母亲相认,可他母亲来寻儿时,被你一句杨家的一家三口早就过世了给打发走。方大哥想方没法找到了我的婆婆,老人家特批的化肥,没错的。我今上午去乡邮局刚和婆婆通过电话,您可以去邮局查询记录。
   李学义:李支书你等等,你刚才说我什么?是我说的杨家一家三口早就过世了?
   李荷萍:李书记,我听说是你说的。
   李学义:李支书你不可血口喷人!你听谁说的?
   李荷萍:别追问了,你和我婆婆说的,不记得了吗?我婆婆可记得是杏山公社李学义书记接待的她。难到说会错吗?
   李学义:李支书你再等等,你让我仔细想想。对了,是十二年前你们大队支书赵源潮在会上说的,那时我是公社革委会主任……
   淡出: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画面。
  
   第七十八场:景·杏山公社、大会议室、日、内
   闪入:特写镜·杏山公社、大会议室的批判大会现场画面。
   字幕:十二年前
   画面1·会议室墙上张贴一些标语(文革时流行的口号)
   画面2·会议室各大队革委会主任、书记面容严肃,音响播放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
   画面3·推个近镜特写、十二年前岭东大队支书赵源潮和蒋生恬两人并坐的面孔。
   (大会由公社革委会主任李学义主持)
   李学义:(大声喊)把广播关掉,现在开会(会场静的能听到自己心跳声、配乐心跳咚咚声)今天主要还是清查漏网之鱼,凡是阶级敌人一个也别想逃脱无产阶级治裁!下面各大队汇报情况。
   刘元霸:(举手示意)李主任,我们西岭的几位地富子弟相当老实守法,就这些。
   李学义:接着说。不单是地富反坏,咱公社还有三名右派分子,这是我昨天翻阅档案才发现的。岭东大队有个杨弘文,他的子弟怎么样?包括三代,也就是孙子孙女,老实吗?
   赵源潮:(附耳嘘声)生恬,咱说扬弘文一家三口全都去世,已没后人了。
   蒋生恬:(嘘声)这样说不好吧?
   赵源潮:(附耳嘘声)没办法呀,要说他孙子杨树森今年二十一岁,李学义会把他送去劳改队锻炼的。人到那里没有人去关心你好与坏,那里管事儿的认为,他管的、革委会送来的都是坏人。那可就把这个刚有几年好日子的苦命娃,又推火坑里啦!
   蒋生恬:(嘘声)我记住了老爷子,问到头上您说吧。
   李学义:(用手指敲两下桌面)岭东大队赵支书,我问话没听见吗?
   赵源潮:(笑脸相陪)听到了,李主任,我们的蒋主任不知道杨弘文,问我现在他在哪?我告诉蒋主任,杨弘文一家三口,也就是包括他孙子,三口全都下世了。
   李学义:(疑惑的眼神)赵支书,真都死了吗?
   赵源潮:(点点头)是的,没有后人了。
   (赵源潮老人那时的谎言,李学义没追问,却让杨树森他们母子晚相聚三年)
   淡出:特写镜·杏山公社、大会议室的批判大会现场画面。
  
   第七十九场:景·杏山乡、岭东村、方家院里、日、外
   闪回: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画面。
   李学义:(两眼盯着李荷萍)李支书,不信咱就去问一问老赵头。
   蒋生恬:(在化肥堆顶上喊道)荷萍,别去问了,李学义没说谎,是赵老爷子编的谎言。目的地是怕李学义把树森给弄到劳改队去。那天的会议我也参加了,我在场。
   李学义:怎么样李支书?连那头犟驴都给作证了,李支书,不管这些化肥是哪来的,你必须派民兵给守住,没我的命令少一袋我找你算账!
   李荷萍:李书记(指一下垛顶上)蒋大哥给守着不行吗?
   李学义:不行,他是老方同党。
   蒋生恬:(在化肥堆顶往下来)李学义你这个王八蛋,凭啥骂老百姓犟驴?今天我不打你满地找牙我不会收手的!我和老方是同党,请问,我们是哪个党?
   (李学义害怕蒋生恬动真的,撒腿往警车那里跑)
   李荷萍:李书记你别跑,听我说完。这件事我原本也没想提,是涉及化肥问题而衍生出来的。方大哥开个农资代办点,没有化肥、种籽、农药等那还叫农资代办点吗?(指一下刘文忠)刘村长,去把许文强找来。就说我说的,村上雇他给看守化肥,五十元一夜,白天三十,去吧。
   (两名民警把李书记又保护着走回来)
   李学义:(走到李荷萍面前)李支书,他姓方的开农资代办点有和法手绪吗?经过乡、村两级政府批准了吗?
   李荷萍:李书记,批件有,就在他家抽屉里。这些事不需要咱们批准,也就是说咱们管不着这些便民措施。咱只能支持,不该打压。他走前和我说过,那是一名党员的觉悟,外出向支书请假。好了,守护者我找了,马上就到,是民兵连长许文强。对不起李书记,我家里还有事,失陪了,希望你好自为之(转身走回家去)
   李学义:(望着李荷萍背影)还端起架子来了,呵,明天我就撤你职!
   张春梅:(从屋里走了出来)姐,他们在干什么?是要迫卖化肥?还是要处分我哥?
   关项茵:(站在窗前观阵,看热闹,这是老方告诉她,不要参与男人们的任何争斗)梅子,别管他们,你哥告诉过,男人们的任何争斗,我都不准参与其中。
   张春梅:姐,我哥一走就是六七天,咋还不回来呢?不会出啥事吧?
   关项茵:梅子啊,我们一家四口,在县城三口,那爷仨都住在梦瑶租的住宅楼里,一定是哪件事卡住了。咱回屋,让他们斗去吧。
   淡出:杏山乡、岭东村、方新华家画面。
  
   第八十场:景·平江县、县政府、县长办公室、日、内
   闪入:平江县、县政府、县长办公室画面。
   画外音:方新华在县城办理种籽代售上,出了点麻烦,种子公司要担保人。他找了几个,都不够资格,硬着头皮去了县政府,去找李县长。
   方新华:(早晨五点多,离开了女儿租的住宅楼,在县政府门外一直等着,走过人他便打听)同志,李县长没下乡吧?
   秘书处梁主任:(上下打量一下)我是秘书处主任,姓梁。您是哪的人?做什么的?和李县长有亲戚吗?
   方新华:太好了梁主任,我是杏山乡、岭东村农民方新华,和李县长只是认识,并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今天来是想让李县长给担个保,我办个农资代办点,化肥没问题了,种子要有重量级人物担保,这不就求到县长头上丁了吗。
   梁主任:(偶然明白的表情)啊,我想起来了,就是爱给大家出谋划策的方老师吧?李县长在机关干部会上没少说您。进屋里等吧,他也快来了。
   李县长:(骑着自行车一拐弯,来到政府门口)方老师,你怎么在这里呢?快进屋里我有话说。家里都闹翻天了,怎么还在县城呢?
   方新华:(一边往屋里走)没大事,我放心,昨天我儿方舒野回岭东了,晚上回来的。都安排好了。就是这边的代销良种的事,没办明白,卡了壳。
   李县长:(进到办公室)方老师,您来找我一定是遇到坎儿了,说吧,哪件事你解决不了的?没关系,大胆的说出来,我尽力而为。
   梁主任:(送来茶)李县长,好仔款待您的方老师,我这里新泡了一壶好茶(放下茶盘走出去)

共 83863 字 17 页 首页上一页1...121314151617
转到
【编者按】这篇电视剧本是以四十年前,农村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为切入点写就的。剧本为读者塑造了一组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作为正面人物的有方新华、李县长、那书记、关项茵、齐欣兰、蒋生恬、乔诗云等等;作为反面人物的则有李学义、丁达年、信用社贺主任等。这其中,作为剧本的灵魂人物方新华,剧本花了很多笔墨,从中,我们看到了方新华热心为村民出谋划策,时时以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严于律己,有一份余热,发一分光,时刻想着为人民办好事做好人的种种言行。尤其值得人敬重的是,方新华历经艰难曲折,为了替孤儿杨树森寻找生母之事,读来让人感动。同时,剧本对反面人物的描写和结局安排,也是秉行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则。对诸如刘文忠之类的二虎人物的描写,也很符合农村特定人物的特性。总的说来,这个剧本全文充满正能量,也写出了那个转型时期特定的农村特色和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特质,比如方新华的处变不惊,蒋生恬的耿直,关项茵的温柔贤淑,齐欣兰的秀质慧心,任晓莹的浅薄,李学义的不学无术等等。欣赏并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3-31 14:31:01
  看老师的这个电影剧本,感觉就是看了一场电影,既有感慨,也有感动。万分感谢老师给看点带来的精彩。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7:28:04
  感谢编按,评论,兰花悠悠编辑辛苦了!遥握!顺祝春祺!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3-31 17:24:24
  佩服冯老大手笔,人物塑造成功,场景设置合理,唱了一曲满满的正能量赞歌。敬祝春安。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2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7:42:27
  诚意感谢社长光临留玉,老朽仅尽一点微不足道笔墨。看点社团朝气蓬勃,我愿为社团献上微薄之力。一部电影剧本写写改改将尽四十天,下一本明天开始动笔。估计也要月余。
   感谢社长关怀,遥祝春祺!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3-31 17:46:4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冯老点赞,祝您笔丰体健。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3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9:21:53
  感谢社长关怀鼓励,一定努力、遥握,顺祝春安!
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3-31 18:06:44
  一部文化底蕴浓厚,跨度很大的电影剧本,欣赏和学习了,问候冯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4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9:24:25
  感谢总编赏阅留玉,遥握,顺祝春安!
5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9-03-31 18:52:51
  老哥哥辛苦了拜读大作受益匪浅
回复5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9:26:23
  诚谢铁编老友赏阅留玉,遥握!顺祝春安!
6 楼        文友:花保        2019-03-31 18:56:21
  一部满满正能量的剧本,反映了四十年前农村生活现状,热情讴歌了共产党员方新华等人的优秀品质。向宝刀不老的冯老师学习致敬!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回复6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9:28:39
  诚谢花保编辑褒词,遥握,顺祝春祺!
7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3-31 19:04:41
  老师,您是大家风范,大格局啊,见识了,学习了,看了您的作品,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受益匪浅这四个字已经难以表达我的心情了。看您的作品,等于看文学的教科书,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以后我还会来学习的。
太行飞剑
回复7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3-31 19:38:39
  诚谢太行飞剑编辑褒誉,余热尚未用完,老夫更需努力!遥握!顺祝编辑春安!
8 楼        文友:冯耀廷        2019-04-01 18:50:01
  心中故事赋予公众后,如释重负.初心是要更多人欣赏或能在荧屏上出现是最理想结果.
天有浓云雨自洒. 地有沃土育百花. 人有大志必成器. 心有学识气自华。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