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不孝有三(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不孝有三(中篇小说)


作者:苏中老农 秀才,211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0发表时间:2019-05-10 16:38:48


  
   六
   过了一年,上海那边寄来了一张孩子成成的周岁照片。成成是儿子的暂用名,那边给孩子报户口时来信要家宝给孩子取个名,家宝说,先叫他成成吧,将来想为他取个单名叫宋成,现在只能先跟你那边姓施了。
   这一年,家宝每两个月都要去一趟上海。去时先看一下孩子,丢下些生活费,然后到二姐家过一宿就往回赶。忙珍只见过一次儿子,过春节时说是和家宝一起上二姐做亲戚的。那回还带着正在上初中的大女儿。他们是夜深时到姨娘家的,孩子已经睡了,忙珍想弄醒他,看看儿子是不是还认得她。家宝说:“算了,让他睡吧,他哪能认得出你?”后来他们便悻悻地回了旅社。
   俗话说,只怕不养,不怕不长,一转眼孩子已经过了周岁了,而且听说已经会叫姨娘家的媳妇妈妈,叫姨娘奶奶了。那张照片是姨娘家媳妇抱着拍的,孩子神气可爱,抱着孩子的人一脸的幸福与满足。忙珍每晚临睡前都要捧着张照片端详好一会儿。睡下后,仍然有些心事重重,她不知道,这份思念还要熬多久,她担心将来人家舍不得把孩子还给她。
   一年后,想不到那边又发生了一件让他们特别揪心的事,姨娘突然查出了乳腺癌,先是做手术,接着又是放化疗,好端端的一个人就变得老态龙钟了,老人病倒后孩子就没人带了,她儿子媳妇又没时间,再说又不是自己生的,哪有心情替人家带孩子。为此家宝特地去了一趟,卖了些营养品看过了姨娘后,就将成成带到了二姐家。后来成成就在那个湖边上的渔村里生活了二年。姑姑姑父下湖时就将他带上鱼船上,为了防止孩子溺水,上船后姑姑都要用一根结实的布条将他系在船梁上。日子久了,村里人都知道了这孩子是她家苏北老家兄弟超生的。那年冬天,家宝将妈妈送过去帮着带了几个月孩子。到了第二年春天,妈妈在那边水码头上跌了个跟头,后来就一病不起,将她带回来后只过了两个月就走了。
   正好那年,姨娘的村里有个小伙,在朱家角的厂里谈了个对象,姑娘是从苏北过来打工的。那小伙是二姐家的隔壁邻居,对象带回家后意外地发现那姑娘也是这边南荡乡的,只跟二姐的娘家隔了七八里路。在外面遇到同乡应该是件大好事,可二姐却高兴不起来,她担心兄弟家的秘密瞒不住。
   那年春节,隔壁人家结婚,来了好几个姑娘家的娘家人。小成成在这个村里算是公开的秘密,因而也瞒不住苏北过来的人。二姐只好好言央求他们,回去千万不能说出来。并告诉他们,兄弟还在乡政府当着干部,他们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他。
   让二姐没想到的是,那姑娘家的爹妈是在计划生育中吃过宋家宝苦头的人!
   本来,宋家宝只是乡里负责经营管理的一个中层干部,与计划生育工作风马牛不相及,但那些年计划生育是中心工作,动不动就会全党动员搞突击,家宝有一次正好被抽调分在那个村子。一天夜里,计划生育小分队的几个如狼似虎的人突然踢开了那户人家的大门,当场抓走了怀孕八个多月的婆娘,后来在县医院引掉一个男婴。虽然家宝本人并不曾登门抓捕,但人家却将这笔帐算在他头上。那户人家只有一个丫头(就是结婚的那个姑娘)。他们听到了小成成的情况后,表面上满口应承,保证回去不说,心里却在恨恨地想,原来让人家绝后代的干部们也怕自己家绝后!
   于是,没过多久,宋家宝就被叫进了陶乡长的办公室。
   对宋家宝的处分决定很快就下来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罚款五千元!罚款数是普通群众的两倍多,那时他每月的工资也只有一百多元。
   乡里一把手王书记找他谈了一次话,书记说:“对你的处分不算重,双开是约定俗成,现在都是这么处理的,无一例外,就是普通党员也是一律要清除出党组织的。罚款数额是根据夫妻二人前三年的总收入计算的,肯定要比群众高一些。事已至此,希望你能理解,这事谁也帮不了你。”
   “我理解,我这是罪有应得,就是这么多的钱我可能一时没法筹措。”
   “这个你要尽量想办法尽快兑现,别让我们为难。对于群众,罚款缴不上是要拆房子搬家具的,你总不能逼着乡政府派人去拆你家房子。再说,你那房子这么多钱是不砌不起来的,不能跟人家不值钱的破屋比。拆掉不可惜吗?”
   “好吧,我尽量地想办法,我也情愿早点缴上了好将孩子的户口转回来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分得了土地的农民也不过是才刚刚过上了温饱的日子,经济上还谈不上富裕,五千元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时的“万元户”就算是暴发户了。农民们收获的粮食、棉花还要按国宾规定的价格卖给国家,乡村两级每年还都要向农民摊派数额不小的上缴款,纵然辛辛苦苦地余下一点钱还要翻修一下老房子,或者是筹办一回子女的婚事,哪有那么多钱去缴罚款?宋家宝的情况虽然要比普通老百姓好得多,但他一年的工资收入也才不足两千元。他二年前盖这座七架梁的瓦房借的债还没还得清,后来为妈妈办丧事又借了新债。现在要他一下子捧再出五千元钱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无论有多难,他都要想方设法度过眼前这一关。因为他现在的这所房子至少要值七八千元,拆掉了,以后靠种几亩承包田,哪年砌得起?。还有一点更重要,他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真的被乡政府来人拆掉房子,脸面往哪儿搁?
   接下来,为了借钱他又接连碰了好几个软钉子。弄得他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七
   宋家宝碰到的第一个软钉子是村里的郝支书,他满打满算地以为,村里办了个磨具厂,差不多每个月都有点货款到帐,跟他先借一两千元周转一下应该没问题。而且他们平时关系还不错,一个是乡里的干部,一个是村里的“父母官”,隔三差五地会在酒桌上热潮一回。这次他遇到了难事,他想他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让他没想到的是,郝支书听他说明了来意后,竟然也跟他打起了“官腔”,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让家宝的心顿时冷了半截。郝支书说:
   “村里的情况你是熟悉的,集体帐户上没钱。厂里倒是每月都有点货款入帐,可我们没权动,每笔公款都是通过银行转帐直接打到信用社的帐户上,因为厂里还欠着几万元贷款,货款一到帐就要冲抵贷款。如果厂里要进原材料也要找那个夏主任,鸡嘴说到鸭嘴的才能拿批到点现金。本来嘛,你这事别人不肯帮忙,我们是一定要帮点儿的,毕竟这个厂没你在方方面面地打点是办不起来的,如果不是你出面,信用社怎么肯借几万元给我们作启动资金?可实在没办法,我只能私人借几百元给你凑凑数。”
   宋家宝听了这番话后,心想,虽然说是全是事实,但并不是没一点余地,记得去年郝支书家儿子结婚是家宝跟他一起去找夏主任的,夏主任笑着说,既然你急着要‘扒灰”我肯定要帮忙,这样吧,下一笔货款到了先暂时不扣贷款付现金给你,你就算是借的厂里的钱,省到跟我借还要把利息。没费多少唇舌,事情就解决了。现在他这样说,分明是怕我还不起,不肯帮忙。或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世态炎凉,人走茶凉,人情似纸薄。
   “这么说,我只能到别的地方去想办法了。”家宝无奈地说出这句话后就准备拔脚走人。
   “要不,还有个法子。”见他要走,郝支书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接着说:“厂里马上有一笔两千多元的货款要到了,你可以再去找一下夏主任,如果他肯不扣贷款,就把那笔钱借给你。”
   郝支书心里清楚,如果家宝还当着科长,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事,再大一点数额也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是今非昔比,他成了一个普通村民了。而且他还不如一个普通村民,他没吃过苦,什么农活都不会,是个二流子农民,他上哪里去弄这么多钱来堵这个窟窿?不过,就这样一口回绝他又觉得有点不忍心,于是他才想出了这个主意。至于那个夏主任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好说话,那就要看他的运气了,他这是算将球踢给了夏主任,他的这一招连自己都有点觉得是老奸巨滑。
   可宋家宝听到了他的这个主意,还好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要比彻底回绝好一些,事情还有余地。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抓住,一线希望也不能放过。
   可是又没想到,郝支书出的这个好点子让他又在夏主任那里碰到了第二个软钉子。
   宋家宝遇到夏主任的那天早上,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这里到乡政府驻地只有十多里路,全是土路,他骑上自行车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路上他想,我负责乡里这么多年的经营管理,经常跟夏主任打交道,现在我落魄了,他总不至于一点不念旧情吧?
   当他一走进那间窗明几净的主任办公室时,夏主任仍像以前一样地从办公桌后站起跟他握了手,接着就笑笑说:
   “你真不简单!把大小伙养了囥在外头,哪天补请喝酒?”
   “快别笑话我了,哪里是个小伙,小‘祸’还差不多,这几天把我愁煞了,正想找你大主任帮个忙呢?”
   “哦,你还能有什么难处?”他分明是明知故问。
   “那五千元的罚款才凑了两千,还差三千没着落,郝支书说他们厂里这几天有一笔两千多元的货款到帐,他要你通融一下,先别扣贷款,把那笔钱借我应下急。”
   听他说明了来意后,夏主任一下子就不见了玩世不恭的表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他说:
   “这事情啊,现在还真不好办。昨天县联社的人来过来查过帐了,批评我们贷款审批不严,贷款放过了头,还形成了数额不小的不良贷款,要求我们在短期内将贷款指数降下来,一律停放新贷款,几是欠款的单位一有货款到帐要全额扣还贷款!你看看,这形势我哪敢再动?”
   虽然他的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宋家宝知道他同样是在打官腔,毕竟也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了,这些话里的潜台词就是今非昔比了,不能为了帮你把我也拉下水。
   无独有偶,当宋家宝正想离开时,夏主任也向他抛出了一根稻草。他说:“要不,我来破个例,再放两千元新贷款给你。不过,现在不比从前,你要找一个信誉好的单位做担保才行。”
   “村里行不行?”
   “肯定不行,你们那个村还欠着几万呢,当初,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怎么敢一下子借那么多给他们?为这事我还一直担着心事呢,万一那个小厂倒掉了,你又不负责任了,我去找哪个?我看,你最好去找一下化工厂的洪厂长,他那个厂效益好,他肯答应担保我给你做。”
   一提到洪厂长,宋家宝就觉得心里又凉了半截,那个老家伙跟他是有过过节的,这事夏主任不晓得。那人仗着厂里效益好,是乡里的一棵摇钱树,眼睛里只有书记、乡长,像宋家宝这样的小科长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那年忙珍有个小妹子在厂里上班,老家伙想她的心事,多次调戏她,家宝曾将这事向书记反映过,后来也不曾有什么说法,只好将小姨子弄回家种田,才摆脱了那个老流氓的魔爪。如今,家宝没脸去找他,就是找到了也没什么指望。于是他就说:
   “那人我不找,如果非要他担保才行,那就算了吧。”
   “假如你放不下面子,我替你给他打个电话试试,看他肯不肯。”夏主任说后就拨通了洪厂长的大哥大。
   虽然电话不是免提,但宋家宝在旁边能听到那老家伙的声音。
   电话里说:“他呀,对不起,你别多事,那个人是不会有事要我帮忙的。”
   “他就在我这里,我让他自己跟你说?”
   在家宝向夏主任不停地摇手时,电话里传出了一句“你跟他说,要我帮忙可以,只要他家小姨子回厂里上班。”后来电话就挂掉了。
   “什么回事?”主任一脸迷惑不解地望着宋家宝问。
   “没什么事,算了吧,不谈了。”
   还好,这个最让人难堪的第三个钉子还不是面对面碰上的。老家伙说得还算“文明”其实那个老畜生心里是想说,叫小姨子跟他睡一觉,什么忙都可以帮。
  
   八
   碰了一鼻子灰的宋家宝往回赶时,天上突然飘起细雨,东北风也越刮越大,虽然在土路上顶着大风骑车非常吃力,但他还是不敢停下来躲雨,他怕万一雨下大了,土路上泥泞不堪就回不去了。后来还算好,开始下大雨时,他已经骑到离村子只有里把多路的地方了。先是路上非常湿滑,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车摔跟头,后来土路被水泡烂了,自行车轮子与挡泥之间塞满了烂泥,推着走都走不动。他只好扛着车子,在风雨中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那天晚上,郝支书又来过一回,问:“夏主任答应了吗?”
   “没戏。”宋家宝不打算将详细情况说给他听。
   “乡里又来过电话了,问你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王书记说,你这事算是全县的典型,要迅速落实,不然没法向群众交代。”
   “实在想不到办法只能让他们过来拆房子了。”
   “你真舍得不要这房子?”
   “一钱逼煞英汉,这时候哪个肯借钱给我,人家都怕我还不起。,算了,我也想通了,拆房子又不是我一家,这几年全乡拆掉群众的房子差不多有上百家,书记那边再追问你替我回他,拆就拆吧,我不恨乡政府,总不能对群众严,对干部宽吧?”
   郝支书走后,忙珍说:“你想通了就好,其实,我看到你今天淋得像个落汤鸡似的回来我就想到这一着了。想到这几天,我们低三下四地求张良拜韩信的又没人肯伸手帮一把。真的是应了那句古话说的了,得时的猫儿雄似虎,失势的凤凰不如鸡。想当初这个姓郝的三天两头地围着你转,村里一有人来就喊你过去喝酒,现在你倒霉了,就立马跟你打起官腔了。我寻思,我们不去求人了,颈项伸长了让他们斫一刀拉倒。再说,房子拆掉了,地皮还在那儿,他们又挖不走,我们可以在上面先搭个草舍子蹲蹲,到了明年再脱些土墼买几根毛竹砌两间土屋,照样过日子。”

共 35362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在那个计划生育严格的年代,宋家宝曾是乡经营管理科科长。因为超生三胎,被人举报,被双开回家,而且罚款五千元.陶乡长为他惋惜,可又政策难违,只能忍痛割爱,把他免职。宋家宝家四代单传,爹爹一直希望儿子能给生个孙子,可妻子忙诊意外怀孕了,他们在偷偷商议中,被爹爹听到,老父亲在临终前让他发誓,哪怕干部当不成劳改坐牢都要为宋家留下个种。望着父亲那渴望的目光,家宝无奈答应了。为了给妻子一个安定的环境生育,他和二姐商议好,等妻子生育时到她家躲躲,又找到王院长,托人给忙英做了比超,得知是个男婴,他安心了。等到妻子到了生育期,他跟乡长请了一天的假,并撤了谎,说妻子得了查出了子宫癌,要住院做手术。来到二姐家后,把妻子安置好,等了二十多天,妻子肚子还不见动静,他只好回家,二姐还和他约定暗号,等他回家十多天后,他接到二姐的电话,暗示对他说妻子顺利生了,是个男孩。他们娘俩高兴的彻夜难眠。后来,夫妻俩多次往来在二姐和他们家,往来的路上留下了一个父母对儿子的爱的足迹。为了儿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二姐又帮忙给他们出主意,把孩子寄养在丈夫的姨娘家。他们征得姨娘的同意,用巧计把儿子顺利送到了姨娘家。一年后,上海那边寄来了一张孩子成成的周岁照片。为了给儿子报户口,只能先跟那边姓施了。又是一年后,姨娘不幸得了乳腺癌,成成无法抚养,在姑姑家成了流浪的孩子,这时,村里人也都知道孩子是她家苏北老家兄弟超生的。那年春节,姨娘的村里来了个媳妇。是二姐家的隔壁邻居,在外面遇到同乡应该是件大好事,没想到的是,那姑娘家的爹妈是在计划生育中吃过宋家宝苦头的人!宋家宝因此被她举报,从此,他的厄运来了。双开回家当农民,罚款五千元。这五千元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宋家宝夫妻因此愁绪满怀,东借西凑,想尽办法,饱尝人间冷暖,受尽世态炎凉,但好无着落。正当他们做好被扒房准备时,又是陶乡长出面,借给他一千元钱,又让他从从信用社贷款贰仟元,这才解了他燃眉之急。三十年后,宋家宝在历经坎坷人生后,逐渐走出了人生困境,还清了贷款,儿子成成在上海事业有成,家宝还添了两个孙女,开明的他接受了现实,只是在梦中,还梦见了孙子……小说给我们讲述出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个男人因为儿子的梦,从风光的人生跌落到人生低谷,又从人生低谷走向光明的经历,反映出在过去的时代,因为计划生育带来的人生困惑,经历的坎坷和磨难,小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轨迹,很令人容易想起那个时代故事。小说语言朴实,脉络清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活血肉,塑造出宋家宝一个有爱心的父亲和陶乡长一位有同情心的干部高大形象,令人感动!小说贴近生活,很有时代气息,很容易引起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5-10 16:39:43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9-05-10 20:03:11
  谢谢刘老师为拙文编辑,辛苦了。您的编按是对我的最大的鼓励。远握,问好,祝夏安。。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5-10 17:47:48
  非常厚重的作品,洋洋洒洒三万多字,故事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展开了朴实细腻的叙述,人物描写生动,故事性强。拜读欣赏!编按犹如锦上添花,增强了小说的力度 。
3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5-12 08:12:01
  精彩小说,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