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不孝有三(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不孝有三(中篇小说)


作者:苏中老农 秀才,211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24发表时间:2019-05-10 16:38:48


   家宝父女走后没多会儿,四丫头就搀着儿子过来玩。那孩子带了个玩具汽车,一会儿就跟成成玩熟了。忙珍拉了张凳子叫四丫头坐。她说:“你来得正好,我也正想去找你呢。这向时,我跟你家宝哥愁煞格。你看你们家多好,儿子也养了,还在外面发了财。我们家虽然也有了后代,可眼前背上了这么多的债哪年哪月还得清?”
   “我跟所根也谈到过你家现在这情况,他说,靠在家里种几亩田是没法余下钱来还债的,不如也叫家宝哥跟我们出去。正好我们开了春要到那边去换一条大一点的船,他如果想出去,我就把这条旧船先借给他用些日子,等做出钱来再给我点船钱。我今天过来,就是来问这事的。”
   “好是再好没得,就是你说的这条路怕的我们走不通,你想想,你们家里有嗲嗲奶奶,把三个丫头照顾得好好的,我跟家宝出去了,孩子丢把哪个?虽说成成可以带上船,凤丫头明年初中毕业了也可以一起上船,但总不能让秀丫头连小学也上不成吧?还有最要命的一条是家宝根本不是弄船的料,你是知道的,他连小船都不会撑,哪能到潮水河里去弄大船?”
   “这倒也是啊。他拿了半世笔杆子的人肯定吃不了那种苦。”
   “我想问你个事,昨天在听二瘌子说,过了年他要跟人家出去打工,种的你家的田不想继续种了,不晓得曾跟你家说过?”
   “说过了,说让我们在麦收后找下家。怎么啦,你想种?”
   “我跟家宝商量过了,没得旁的赚钱的法子,只能多拾点田种。如果不曾有人接手,等他家收了麦子由我家接过来栽秧。”
   “这个没事,我还愁找不到人种呢。不过,你家现在就有五亩多田,再加上我家那七亩多,凑起来就有十二三亩了,怎么种得过来?而且家宝哥又没干过农活,靠你一个人,能行?”
   “这主意就是家宝想起来的,他叫我打听哪家有田要让人代种,他说:‘我还不曾老得做不动,做农活又不是绣花,大不过我从头学起。’”
   “你真想种,不要你贴粮,只要替我家把田亩的上缴款缴掉就行了。”
   “这个哪行?人家贴多少,我家也贴多少。”
   “也没贴多少,以前二瘌子家是一亩田一年贴一百斤稻,你家接过去,我真的一斤稻都不要你家的。我也巴不得你早点把欠人家的钱还清了呢。”
   “这么说,我也一年称七百斤稻给你家做口粮。”
   “肯定不要,说起来你别骂我轻狂,这几年,在江南吃惯了粳稻米,不想吃家里带过去的籼米。不多说了,说好了,我叫二瘌子家收了麦把田交给你家。”
   忙珍晓得,所根那人一天到晚只是死做,家里是婆娘当家,四丫头答应了,这事就成了。
  
   十一
   那一年,宋家宝家栽了十亩田水稻,另外还种了三亩棉花。那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很低,当年生产队里也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条抽水机船,现在已经作价归了机工个人,为群众服务时按面积收耕作费。因此,只有耕作和灌溉不需要用人工。除此而外,像收割、脱粒、栽秧等大宗农活还全是靠最原始的体力劳动。家里有三四个大劳力的人家也只能种十多亩田。家宝家只有一个忙珍是干惯了农活的大劳力,但她也没干过男人干的重活计,家宝只能算是个半劳力,大女儿凤莲初中毕业后没考高中,倒也不是要她回家帮种田,她成绩不好,自知考也考不上,但那丫头才刚学做农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可想而知,这一年,家宝夫妇过的是什么日子。
   分田到户后的这些年,农民都是将自己的田一年种两季庄稼,冬天种小麦,秋熟栽水稻或者种棉花。种麦栽秧的田平时农活不多,最忙的是收种季节。种棉花最吃工,平时也闲不下来。一过了春节就要预先整好棉花苗床,过些日子就要忙着制棉苗钵子、下种、苗床管理。麦子收割后要抢睛天将棉花苗一棵棵地移栽到大田里。接下来就是灭茬、翻土、除草、施肥,到秋天还要剪公枝、摘顶心、拾棉花。因此,种棉花的人家要从早春一直忙到寒冬。这么费工的庄稼为什么还有人家种,就是因为它是经济作物,一亩棉花收成好时能抵两亩水稻的收入。
   春天,庄上人听说他家拾了所根七亩多田,还准备种三亩田棉花,都觉得他家是财迷心窍,不自量力,想发财想疯了。有人说:“以前种了五亩多田,到农忙时还要村里派人去帮忙,今年不会有人去帮他了,肯定要把田种荒掉。”对此,家宝心里也没底,心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忙珍比他有信心,她说:“别愁,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种了半世的田了,又不是没做过,当年在生产队里,我一天割过一亩半田小麦呢。”
   那年春节一过,他们就有条不紊地忙开了。先是准备棉花苗床、耕翻水稻育秧的秧池,接着又购买种子和育苗用的塑料薄膜。忙珍就像是大集体年代的生产队长,家宝反面像一个刚下乡插队的城里人。
   幸好,这一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成,水稻收成不错,十亩田收了六千斤稻,那时候的一亩田能收到六百斤就算是高产了,在大集体时连四百斤都收不到。美中不足的是,因为管理没跟上,棉花收成很不理想。这里霜期早,要得棉花收成好,重要的一点是做好苗期的田间管理,促进棉苗早发,而那时节正好忙着割麦栽秧,哪抽得出空来给棉花田间苗、除草、追肥?等到全家披星戴月把十亩田水稻栽下去后,棉花田里已经长满了茂密的杂草。本来是一亩棉花的收入是应该抵两亩水稻的,但事与愿违,这三亩田的收入还不如水稻,家宝夫妇想靠棉花收入来还掉一些债的计划也落了空。
   这一年,宋家宝算得上是脱胎换骨了,原来白白净净的身子晒得黑不溜秋的,他本来个子就不高,现在走路时又习惯地佝偻着腰,就像是个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民。不过还好,他们算是闯过了第一关,虽然没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如果棉花收得好,满打满算应该能还掉一千元的债,现在他们用卖稻的钱只还掉了四百元,相当于他在乡政府领到的两个多月工资。
   第二年夏收夏种时,他们遇到的困难要比第一年大得多。头一年所根家的那七亩多田是人家收的麦,麦后才丢给他家种的,这一年,他们要在不长的时间里抢收完十三亩麦子,还要将这些田栽上秧苗,其中有四亩地要移棉花苗。虽然家宝经过了一年的“培训”已经由“二流子”变成了一个半拉子庄稼人,但他始终没学会割麦割稻,去年五亩地小麦,忙珍一个人割了五天,现在的麦子长势好,密度高,不像大集体时容易收,那时麦子长得稀稀拉拉的,产量也只有现在的一大半。如果今年还是由忙珍一个人割,一天不歇气也要割半个月。常言道:割麦如救火,割稻慢慢挪。意思是说小麦一旦成熟便要迅速抢收,如果延误时机遇上梅雨季节,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麦收前,忙珍就叫家宝新买了三把镰刀,他想让凤莲学着帮她割点儿,去年麦收时,她就想学割麦了,忙珍说:“今年就算了吧,你不曾做过,这点麦我割得起来。”后来就让她在家里烧饭洗衣裳。其实,丫头已经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如果不上中学,应该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女劳力了,就是不晓得她能不能吃得下苦。家宝说:“今年我也要学着割,人家男人割得比婆娘快,我就不信学不上。”忙珍说:“你就别八十岁学吹鼓手了,假如凤莲能帮我割点儿,你是有活计做的,割起来的麦把要挑上船再运到场头堆上岸,够你忙的了。”
   他们家种的那十三亩麦子中有四亩田大麦,大麦的成熟期比小麦早一些,是准备留着后茬种棉花的。他们先是忙着收割完大麦,将棉花苗移栽过去,那九亩地的小麦也都“顶刀”了。有一块五亩多的小麦田离庄子有三里多路,他们计划先将那远处的割上场。开镰的那天,家宝夫妻起了个大更头,忙珍先是煮了一大锅米粥,接着又摊了几锅子涨饼,这些不光是全家人的早饭,还要带一大盆粥下田去当中饭,这么远的田,中午一般都不回来,带一些米粥和涨饼下田,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还在上小学的二女儿秀莲已经放了忙假,正好让她在家里照顾成成。在忙珍煮早饭的当口,家宝在月光下磨好了几把镰刀,他以前不会磨镰刀,在大集体时,忙珍用的镰刀都是家宝老爸磨。
   天色大亮时,已经吃过了早饭,他们将秀莲叫醒了照应了几句话后便下田了。家宝挑着两大捆捆麦把用的草腰子,忙珍也挑着一副箩筐,里面放着粥盆、面饼和镰刀等杂物,另外还特地带了一块磨刀的青砖和一个装满开水的暖瓶,这是特意为凤莲带的,他们夫妻俩早就习惯了在田里干活时喝河水了,怕凤莲适应不了。
   早晨的天空碧净如洗,没一丝云彩,田野里缓缓刮着西南风,昭示着这将是一个晴热的好天气。
  
   十二
   他们计划花三天时间,将这远处的五亩地小麦割好装运到场上。头两天三个人一齐割,第三天家宝即使能割也没功夫割了,他要借船挑麦把。
   一上午的进度还真不慢,忙珍一马当先,一个人割了一个足有半亩地的大畈子,家宝和凤莲两个人也割了一个畈子,让夫妻俩觉得欣慰的是凤莲那丫头还挺泼皮,身上穿的单褂裤被汗水浸湿了,鼻子塘里全是黑灰,割得比家宝还要快一些,初出茅庐能有这样的表现也算是出手不凡了。
   中午饭是在田头上吃的,要不是那里有一棵不大的野楝树,他们就要在烈日的暴晒下喝粥了。吃饭前家宝和忙珍先下河洗了个澡,凤莲只是在河边上洗了把脸。粥是冷的,出了许多汗的人喝下去很受用,像是在大热天里吃的冷饮。带来的涨饼上面爬了好些蚂蚁,凤莲一块没吃。
   吃过饭后,家宝要到河边上磨镰刀,娘俩在树荫下歇气。正午的太阳大发淫威,偶尔有一阵从麦浪上掠过来的微风,吹在人身上也是热烘烘的。时令虽然才刚过了芒种,却让人有了酷暑难当的感觉。
   等到家宝将几张镰刀磨好了,忙珍就起身走向麦田,她说:“你们再歇会儿,我先去割。”凤莲也跟着从地上站了起来,突然她觉得腰里像是灌了铅,直不起来,忙珍怜惜地说:开始学割麦的人都这样,你再在地上直躺下来抈会儿腰。”家宝说:“我这腰眼也像个称勾子,也要躺一下”。于是父女俩便仰面朝天并排躺在树荫下,虽然那棵树的树冠不大,正午时分的荫凉有限,只能遮到两个人的上半身,腿子还在太阳下烤着,但他们还是觉得平躺在地上真舒服。
   没过多会儿,家宝就从地上拗起了身子,他想,不能躺,一躺下就想睡觉,他当了那么多年的机关干部,睡午觉已经成了习惯,他如今是个道道地地的农民了,决不能容忍那种坏习惯死灰复燃。凤莲看到他拿起了镰刀,也艰难地爬起来,弓着腰一步步地向麦田里挪过去。
   虽然下午的时间还要比上午长一些,但家宝父女俩合作割的那个畈子却没能坚持割得到头,还是临晚时忙珍割完了一个畈子后帮他们抄的头。虽然这样,忙珍心里还觉得挺满意,她想,如果明天还能割这么多,后天她一个人就能割完,让家宝跟人家借一条船,父女俩就能将麦把全部运上场头,不过,她有点担心凤莲明天会吃不消。
   幸好,年轻人恢复得快,凤莲死死地睡了一夜觉后,感觉腰部轻松了许多,第二天又大步流星地跟他们一起下田了。
   到了田里后,他们发现足足有一个畈子的麦把不翼而飞,显然是夜里被人偷走了。这事情让他们觉得特别蹊跷,分田到户的这些年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偷田里的麦把。忙珍急出了眼泪,为了解气,骂了许多难听的话,家宝说:“算了,省省力气吧,偷的人又听不见。”家宝晓得,这是个查不出来的悬案,家家都在割麦,把这点麦把混到自家麦把里,哪个认得出来?事情发生了,只能自认倒霉。
   这一天没昨天热,虽然还是万里无云的晴天,但田里有点儿野风,割麦的人能直起头来喘口气。凤莲的状态比昨天还好一点,割得比家宝快得多,这让忙珍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收工时,家宝说:“我今晚不回去了,中午还有吃剩下的两块饼,我就当夜饭,万一再被人偷去些,我们不是白吃苦了吗?”忙珍说:“这样怕不行,不回去你睡哪儿?夜里肯定要冷,你身上只穿了单褂裤,而且上面全是淌汗结成的盐霜,大忙才开始呢,千万不能将人弄倒了。”她要家宝先回家洗澡吃晚饭,然后再和她一起带条薄被下田。
   “这样好是好,就是我们两个人都要多走六七里路的一个来回,而且,你明天还要烧早饭带中饭,再说,我也跑不动了,在这里睡到天要亮时就回去吃早饭,借船来拿麦把,你别担心我会挨冷,我用麦把堆个小窝棚,人拱到里面可能还嫌热呢。”听他这么说,母女俩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了。
   这边,家宝先光着身子下河洗了把澡,上岸后,湿身子被一阵风吹得直打战,毕竟还不曾到夏天,他只好穿起赃衣裳忙着先用麦把堆个庇护所。然后再到河边上舀了一大碗水,钻进去吃“晚饭”。虽然那两块中午吃剩下的涨饼已经硬得难以下咽,但他还是就着冷水和咸菜吃得津津有味。
   田野里万籁俱寂,月亮还没升起,夜空中繁星点点。不远的地方有一处乱坟葬,那里长满了荒草和芦苇,不时会从黑森森的阴影里闪出几点暗红色的鬼火,上下跳跃,飘忽不定。家宝不相信鬼神,再加上他太累了,一躺下便沉沉地睡了。

共 35362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
转到
【编者按】在那个计划生育严格的年代,宋家宝曾是乡经营管理科科长。因为超生三胎,被人举报,被双开回家,而且罚款五千元.陶乡长为他惋惜,可又政策难违,只能忍痛割爱,把他免职。宋家宝家四代单传,爹爹一直希望儿子能给生个孙子,可妻子忙诊意外怀孕了,他们在偷偷商议中,被爹爹听到,老父亲在临终前让他发誓,哪怕干部当不成劳改坐牢都要为宋家留下个种。望着父亲那渴望的目光,家宝无奈答应了。为了给妻子一个安定的环境生育,他和二姐商议好,等妻子生育时到她家躲躲,又找到王院长,托人给忙英做了比超,得知是个男婴,他安心了。等到妻子到了生育期,他跟乡长请了一天的假,并撤了谎,说妻子得了查出了子宫癌,要住院做手术。来到二姐家后,把妻子安置好,等了二十多天,妻子肚子还不见动静,他只好回家,二姐还和他约定暗号,等他回家十多天后,他接到二姐的电话,暗示对他说妻子顺利生了,是个男孩。他们娘俩高兴的彻夜难眠。后来,夫妻俩多次往来在二姐和他们家,往来的路上留下了一个父母对儿子的爱的足迹。为了儿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二姐又帮忙给他们出主意,把孩子寄养在丈夫的姨娘家。他们征得姨娘的同意,用巧计把儿子顺利送到了姨娘家。一年后,上海那边寄来了一张孩子成成的周岁照片。为了给儿子报户口,只能先跟那边姓施了。又是一年后,姨娘不幸得了乳腺癌,成成无法抚养,在姑姑家成了流浪的孩子,这时,村里人也都知道孩子是她家苏北老家兄弟超生的。那年春节,姨娘的村里来了个媳妇。是二姐家的隔壁邻居,在外面遇到同乡应该是件大好事,没想到的是,那姑娘家的爹妈是在计划生育中吃过宋家宝苦头的人!宋家宝因此被她举报,从此,他的厄运来了。双开回家当农民,罚款五千元。这五千元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宋家宝夫妻因此愁绪满怀,东借西凑,想尽办法,饱尝人间冷暖,受尽世态炎凉,但好无着落。正当他们做好被扒房准备时,又是陶乡长出面,借给他一千元钱,又让他从从信用社贷款贰仟元,这才解了他燃眉之急。三十年后,宋家宝在历经坎坷人生后,逐渐走出了人生困境,还清了贷款,儿子成成在上海事业有成,家宝还添了两个孙女,开明的他接受了现实,只是在梦中,还梦见了孙子……小说给我们讲述出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个男人因为儿子的梦,从风光的人生跌落到人生低谷,又从人生低谷走向光明的经历,反映出在过去的时代,因为计划生育带来的人生困惑,经历的坎坷和磨难,小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轨迹,很令人容易想起那个时代故事。小说语言朴实,脉络清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活血肉,塑造出宋家宝一个有爱心的父亲和陶乡长一位有同情心的干部高大形象,令人感动!小说贴近生活,很有时代气息,很容易引起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5-10 16:39:43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9-05-10 20:03:11
  谢谢刘老师为拙文编辑,辛苦了。您的编按是对我的最大的鼓励。远握,问好,祝夏安。。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5-10 17:47:48
  非常厚重的作品,洋洋洒洒三万多字,故事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展开了朴实细腻的叙述,人物描写生动,故事性强。拜读欣赏!编按犹如锦上添花,增强了小说的力度 。
3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5-12 08:12:01
  精彩小说,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