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人赏江山文】刻一幅周庄“上河图”(柳岸)

精品 【江山人赏江山文】刻一幅周庄“上河图”(柳岸) ——赏析小小莲儿绝品散文《古镇别样情》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34.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06发表时间:2019-06-16 09:07:34
摘要:雕刻一幅周庄上河图,不想与《清明上河图》媲美,只想传达江南水乡的韵味,八一社团作者小小莲儿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精美散文作品《古镇别样情》,怀才抱器不时以偏爱的心情捧读,早就生出赏析的愿望,写下本篇,求教于作者,希望指瑕。并与喜欢的文友分享。

【江山人赏江山文】刻一幅周庄“上河图”(柳岸)
   要读懂“中国第一水乡”古镇周庄,永远离不开一个“情”字。我曾两次跌进她的怀抱,写过《周庄:我钟情的梦里水乡》;八一社团的小小莲儿以拨动灵性的笔墨,把万千柔情给了“水做的周庄”。读她的散文,看别样的古镇,赏别样的水景,我们的心底也涌起了别样情。
   宋朝的张择端所做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只能在网上睹其样貌,常在读后带着遗憾,不能还原那时汴京驼队迤逦、虹桥熙攘、汴河汤汤、阁楼峙繁的盛况。我以赏画的眼光和心绪来把玩作者的《古镇别样情》,通过精致酣畅滴墨染渍泾宣的文字,努力雕刻一幅周庄的上河图。画作,磨目才可入画;文学,洗心便是上乘。一幅用绵柔的文笔、以饱满的情墨描摹的水乡图画,读来会比直接入眼的风景还有韵味。有些情调,图不能及,但字可飞韵,又给了我们图画以外的韵味,我不能不惊叹作者以图视方式感受周庄水润精华的妙处。
  
   一、让读者徐徐打开美奂绝伦的锦卷诗轴
   看这篇散文的第一眼,我便觉得作者有一双看图慧眼,能够在风景里用眼睛摄取图画的人,都是心性谨慎的人,生怕风景破碎了,心也跟着涟生波澜。传递风景美图,唯有摄影,尤其是面对周庄这样古韵遗存的尤物,一丝不慎,便坏了韵味。
   作者对周庄的景致描摹,打破了移步换景的常规笔法,因为她首先放弃了让人厌倦的导游身份,以心游水乡的梦幻人的眼光带我们游历其间,因为这不是游记,而是寄情水乡的抒情,是作者是在面向一幅美图而纵情抒怀。
   前世的梦还在周庄,今生何求。“青石板”响韵,“钥匙桥”解不开千年的梦之锁,“乌蓬橹声”送人跌入缠绵,“过街骑楼”不是用来留宿……作者没有渲染一个“情”字,完全是白描飞梦般的画面,传达了梦境仙宫般的奇幻,写实里藏梦,刻风物如迷宫,作者深谙技法,更透入情之妙。“灰瓦”依然染着旧时的光晕;“雕花的门窗”注视着千年流光的漫泻流淌;“铜锈的门环”让人想叩响老宅深藏的岁月;“悬挂在街道、门旁的红灯笼”,“扭着腰肢,风情万种”;“青藤遮掩了消磨殆尽的雕刻”,深藏了古韵情调,让人想扯下遮盖,看一个究竟……作者捕捉的这些风物,以淡雅的笔墨加以勾勒涂染,马上就成了撬动读者感情的画卷,彩飞韵走,留恋不舍,却又无暇仔细玩味,生怕下一个镜头被错过。这种梦幻,不仅仅来自周庄古老遗存的风物,更是作者有意做炫目的构图设计,就像在风中打开一幅锦卷,风抖动着锦缎的丝面,用涟漪的效果,突出风景的炫美色感与动态诗意。
   简约而直观的微距镜头,聚焦周庄标志性的风景,放大其特征,特别是局部的特点,不加修饰,具有矫正的力量,画面的推出,给人直觉上的扑面而来的美感。
   调动审美眼光,雕刻一幅意象图。“依河成街,桥街相连,宛如飘在水面上的一枚荷叶”;“沟壑纵横的古树,如同一首很久很久的宋词”;“清一色摆放着的”菜蔬,“翠得仿佛还沾着露珠”;“穿着旗袍,行走在白墙瓦灰的小巷里,有百合的清香环绕而来”;“穿竹石栏在水中粼粼铺散,湖浜露出了甜甜的酒窝”;“那枚淡淡的黄月,楚楚着诗脚”……作者并不去完全写实,凸显出了周庄的“别样情”,美感之物必须经过情愫的洗染才可以巧妙体现美的本质,一个作家,只有这个功夫到家,才会成为捕捉驾驭风景的美学家。
   艺术审美特征是通感(也称“移觉”)审美的基础,艺术家和鉴赏者必须在各种艺术审美特征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并在相互间建立联系,才能使通感审美在各种艺术间自然流动。其中,要做的是让审美的瞬间意趣成为永恒的美点,从阅读学的解读看,越是抽象的美,也就是那些通过移觉获得的感受,越具有渗透力,我们不再记得原来的风物,而是在对风物的审美体验里徜徉,这些体验便是深层阅读者最渴求的东西。正如作者获得周庄的古树是“宋词”的印象,轻盈迎风,婉约流媚,在苍老里演绎新绿,甚至生出找一首合适的宋词来送给古树的冲动,一旦不能获得,便有亟亟难耐的审美失落,这恰恰也是审美的最深刻的获得。
   周庄的风景是灵动的,因为水织染了周庄的颜色,可如水的周庄人才是挹水成趣、面水暖情的主人,周庄虽到处是水,但水之魂却在周庄人的身上。正如茅盾在《风景谈》里所言,人是风景的灵魂。作者也准确抓住了周庄的灵动之魂。
   风景成为美,是肤浅的美,要想风景成为神话,就不能没有驾驭风景或者活在风景的人。作者的创作一开始就将这个基本的散文创作理念输入到她的文字了,总是将眼下的具有与风景相谐的人物刻在风景里,因为风景必然是人世间的风景,否则就少了人间烟火。就像《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人的生活图景,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的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我认为,作者明显受到名画构图的美学影响,我们可以试着将其中很有风景价值的人物做剔出,分析其妙。
   作者笔下的人物与周庄一样的绵老。“年迈的阿婆端坐在街门口,霜发琯结……憨态可掬……穿针走线,娴熟的手法让人忘记了她的年龄,过往的嘈杂似乎都在尘外……”看似是写一位年愈的婆婆,其实,何尝不是曲写周庄,让我们联想到外婆桥,似乎眼前的真实阿婆就是外婆桥的鲜活版本,静处尘外,远离喧嚣,弃绝尘俗,但又活在风景里,似乎周庄的风景也都是阿婆用细密的针线刺绣出来的一般。这种画面的安排,显然是交代周庄古韵流淌的风景来历:雍容成就如水的风景,沧桑成了注入风景里的血液。
   周庄如一位款款莲步的女人。“米酒的清香施施而来……苏州的米酒没有北方自酿的高粱酒那么轰轰烈烈,她温婉柔软,暗香清逸如同这里的女人。”如果简单理解周庄如酒,柔软缠绵,还是不够味,她是女人,是不做张扬,清冽醇清,飘逸韵长,这是周庄的女人味,也是周庄的风景韵致。这种笔法的微妙变化,柔软不易察觉作者的用笔之意,却是万变不能放弃灵魂,有着比使用多少形容词都不能悟透神韵的效果。
   作者还写了一个生动的旗袍店试妆的故事,莫以为作者跑题,其实,她的用意在于把周庄写成穿着华美旗袍的女人,文章说:“旗袍挑人,穿对了,她便是你前世的情人;穿错了,便是辜负。”这不仅仅是对周庄唯美的风景身材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作为踏入风景的人而言,你可不能辜负周庄的华美之躯。
   由现实到古远,也是作者想让周庄的灵魂更具深厚的用笔。春秋时期,吴王少子摇的封地曾在周庄,如今在华灯璀璨的古镇里,少子在渐行渐远的马蹄声里动摇了,迷离了。这是古韵风景的沉厚和古旧的暗示,千年的魂魄,岂是走一趟水乡可以握住!
   周庄可以入画。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成名作《故乡的回忆》正可与《清明上河图》遥相呼应,作者回想这幅画,仿佛感觉画面里的所有都在“浅吟低唱”,无疑,这是诗意的水乡。
   如果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北宋的风俗画,那么作者笔下的周庄应该是一幅有灵魂跳动的风景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风景摄影,而是将周庄具有风景价值的东西推向眼前,更将整幅画涂上了泛黄的古韵香色,她既是现代的,更是古典的,古今一脉,唯有“别样情”,三个字宛若系住衣服两边对襟的纽带,更像一枚精致的纽扣,扣住了画轴的衣袂。绘画的技巧给了这篇散文创作以灵感,因而才打开了作者的文思,才有了纵意泼墨的畅快。
  
   二、匠心构筑亦画亦诗的散文胜景
   中国最传统也是最著名的文论精髓是“诗画同源”,作者创作这篇散文所坚持的理念就是展现周庄亦画亦诗的特点,因为唯有画可直观,唯有诗可纵情。一般地说,很多散文是取了中国古代的“题画诗”的表现技法,画一幅画,在一边一角题上诗句,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作品是用诗来提升画面诗意的,往往显得诗画分离,甚至遮住那首诗,我们根本无法推求出是什么诗。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诗》中评价王维的诗歌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因此而诞生的“诗画同质”理论为后人推崇至今,但能够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却是很难,应该说,作者的尝试是成功的,因为她突破了用古人的诗来拓印风景的俗套,独求诗韵。
   当然,诗意与哲理并不悖谬,诗意的哲理更需要参悟的天赋,给人的濡染非心灵鸡汤一类的东西可以比拟的。因为对一处具有风景意义的景点作文,最起码要表达出可以濡染心目的诗意。
   作者踏入古镇,眼前闪现的是充满古韵色彩的风物,因此她有了“被岁月捂住了叹息”的体验,有“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冯延巳《菩萨蛮》)的压抑感,让笔下的风景马上摄取了人的魂魄,真是“美得令人窒息”,这就是潜藏的诗意。
   周庄的建筑,木质的门窗,雕龙刻花,“如同一首很旧很旧的宋词,熨帖在小镇温婉的声息里”,当工笔细描无法状其形韵,作者就飞起一笔,驰骋诗意的想象,真有“三千珠翠拥宸”的华贵之感。
   作者所见的绢扇,宛若一叶扁舟“摇过了宋、元、明、清”。作者放弃对扇面所绘风景的描摹,而是另辟一个思路,以摇扇为意象特点,将一个“摇”字赋予迷离的空灵感觉,让人从中领略出“物换星移几度秋”的岁月长度。
   一挂古树上的红灯笼,闪着“魅惑的红,暗暗地流淌着热烈神秘的大唐情结”,当文字不足以渲染其色彩,作者便将感觉诉诸风景。这里就让我们生出“蒲龛纸帐藏身稳,香碗灯笼作梦新”的温光暖香。
   游周庄万不能离开在富安桥上走一走,作者说,“踩着深褐的武康石,历史的天空缓缓地荡出一个重量,敲打着周庄的水和骨骼”,作者不去写桥的形状,从踏踩的足音里,让桥有了诗一样的魂魄,水有韵,更有风骨,让我们不仅感叹的是桥投影于水的美妙,更让我们从岁月深沉的角度,来解读桥为水之骨的妙言,真有“雨荒十里红桥火”的冷峻与热烈。
   踏上贞丰桥畔的迷楼看见是“卧水而泊”的旧人影子,作者猜想有“多少后人探寻你盛年时的芳华,你湿润的秘密和一泻千里的乡愁”。一个沉影,招来的是离愁别绪,作者是一个纵情的高手,真的是,只要是有故乡的斑点影子,都难免勾起乡情了,即使略记几句怀乡的诗,都会站在迷楼,抚窗而叹“清河坊里灯宵月”,负却东风有几年?
   凡美景,都少不了“凄美”,否则韵味就轻佻了,作者也写道:“秋色压过廊檐,蹉跎了曾经笑弯了腰的石桥。”这哪里是写秋色,分明是以哀写乐,周庄才不是悲天悯地的角色,依然笑谈秋风悲离歌,如此精美的诗意,都被周庄的风景唤出,别处风景可有这般诗意,这般魅力?
   通观全篇,作者在风景的声、光、色、态上做了精雕细刻,但作者善于将诗意放在其中,声则成了琴弦飞韵,光有了穿透岁月的力量,色变得斑驳陆离,各种形态随作者诗意来捏合,成趣成韵,诗意淌泻,满篇自唱自和,沉醉了作者,也拴住了读者的脚步。
   我和石振元画家是要好的朋友,更是“诗画之交”。我有三五十首古韵存于他处,他得闲就读来作画。也挑剔我,说一些诗少了可以画成画的特色。他说,诗人、文学家的东西要让人入眼,就必须字字如画。这个见解很极端了,不过我看有七分道理,剩下的应该是三分为情了。小小莲儿或许与我对风物都有很接近的审美态度,作者深晓诗画一身的特点,可以说是以字作画,画中藏诗。她对读者是十分信赖的,不怕读不懂,就怕自己没有点燃作者的诗意激情。那日,我将这篇散文给石振元先生看,他打印出来,说,想用连环画轴,据此作画。我觉得我的看法是对的,亦画亦诗,这是古镇的风采,也是这篇精美散文的风格。
   所谓“引人入胜”,如果单纯借风景本身的美感来征服读者,不失为巧妙的高手,但以诗画的境界来关照美景,营造画意诗情的胜景,那就是巧匠所为了。因为重塑风景,构筑风景的美学,要比写实的风景更难,诗化风景的内涵,则可视为上乘之作了。
  
   三、用绘画的笔触突破散文创作的一般技法
   我始终认为,一个有出息的作者,是敢于尝试各种表现方式的,我这样想,但从我的写作实践看,很难突破自己创作的惯性思维,很难改变运笔的技法,读小小莲儿的这篇精美散文,我看到了她的突破性特点:用绘画的点线构图和涂彩技巧编织文字和境界,使人看了有别开生面的恍然感。
   从绘画理论看,《清明上河图》是典型的风俗画,也是国画,国画是中国画所有技法的基础,我们从他的画里可以获得很多超越绘画本身的东西,这就是名作的魅力。我想,或许这篇散文的作者也是受到绘画的影响,未可知,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本篇的赏析。
   《清明上河图》画卷长528.7厘米,作者无限拉长时空,采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画面布局疏密有致,韵律跳跃,笔墨或浓或淡,皆从风物自然,章法或缓或急,视画面情节而定夺,可以说是随心所欲恣意无拘了。作者描写周庄,是画面、故事和作者的感悟穿插进行,也决定了技法的变化。我们试以绘画的特点来把摸作者的创作,或许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共 726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文赏析了八一社团的小小莲儿的绝品散文《古镇别样情》,形容读作者的佳作如同在眼前展现出一幅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周庄的上河图,不由得惊叹作者以图视方式感受周庄水润精华的妙处。从作者的赏析的景色描述中,赞叹读之原文如给读者徐徐打开美奂绝伦的锦卷诗轴,称赞原文作者是用匠心构筑亦画亦诗的散文胜景,称赞这是一篇上乘之作,笔者认为原文用绘画的技法突破散文创作的瓶颈,原文作者更善于“既以雕刻家的持刀精神求周庄风景之工,又将作者的人文解读理念附着于风景,于是才出现出一幅周庄上河图。”这篇赏析文笔法新颖,提取原作精髓,以文论为据,细致解剖,剥茧抽丝,环环入扣,严谨精彩。写作角度独特,别具匠心,让读者读到一篇不同凡响的绝品佳作,作者抓住了原文的精彩之处,展开赏析,从自己的慧眼中,赏析文章的深度,精辟深刻,让读者耳目一新,从中领悟,深有同感,受益匪浅,引起心中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2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6-16 09:09:43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6 11:04:51
  非常感谢刘社精彩编按推出。梦里水乡周庄在小小莲儿的笔下美轮美奂,我们就不能太镇静,赏析之以获得美感。遥握问候。
2 楼        文友:东辰        2019-06-16 20:17:27
  当我点开总编这,江山人赏江山人,美篇,赏析笔融把我带到梦幻境地,一幅不是清明上河图的文章而又在这流传与世更美的,《周庄水乡上河图》
   一一这名胜古迹有幸我也去过,赏这总编赏析如再游一番。这篇赏析更好全译了本绝品最好的点晴之墨。慢慢欣赏下来如夏风作作惬意非常。不仅让你耳目一新,更有着冗奋心里,再去这周庄水乡重游一番。
   绝品的精彩与魂魂都在此的字里行间,只有大手笔才有这韶华开满字中。璀璨在纷呈。
   好文美文欣赏了,再道晚的祝福。父亲节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6 20:23:10
  感谢东辰老师到访留墨鼓励。小小莲儿的笔下周庄,是一种被情字染透的风景,恣肆洒脱,把个周庄放进心跳处,放在神龛中,古今对接,心游周庄,意接时光之手,是给周庄的开光之作。怀才抱器甚喜,所以想探究作者表情达意的功夫所在,于是有了这篇赏析,希望可以参见其中的情调和技法。谢谢东辰老师留墨。同时,感谢东辰老师对父亲节的祝福。我编辑东辰老师的《梦里等您》,深为其情感动,一个长于表达感情的人,才是温暖的人。遥握。
3 楼        文友:东辰        2019-06-16 20:26:23
  我没有发表过这赏析文章,早敬仰总编文墨,此处学习,这课堂真明亮,透着不一样风采,给人美与思想升华享受,无垠的陶冶真美,美就美在这文字甘醇,几千年走过,精神更长更绵。
   再敬有这样大思大爱之人,这灯塔是照干里万里,我想与天上星星共明不为过也!因它所产生放果难称。
   溥一一重!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6 20:30:54
  谢谢东辰老师再次留墨。赏析本是见仁见智,也是学习过程。东辰老师文笔与才情俱佳,得赏析之真,轻而易举。大约造赏您的是大作。我们在柳岸,互相切磋,乃为文为人之道。遥握,并问晚上好。
4 楼        文友:东辰        2019-06-16 20:35:04
  激动的心,就在这沁心的文字,周庄水乡的美,需要人们赞颂。这是我们的祖国更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有爱那就是无形的"万里长城"。这是我们的骄傲,所以应当赞美他,更不是突出文墨,是一个大思大爱心在喷涌热血!
   所以我动容这样文章与爱心。杯才总编此道一声。敬您无限!
   您把美洒满人间,我听得见如天籁之美妙在夏风传渡中一一尽染,四面八方。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6 20:36:58
  再谢东辰老师倾情点评。您的鼓励是怀才抱器成长的动力。谬赞了,我们一起努力,放飞文学的梦想。谨祝东辰老师佳作频出。
5 楼        文友:前进        2019-06-16 21:49:00
  周庄的美,在原作者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篇散文的成功,可说是注入了作者的深情,一个情字是这篇散文成功的基础。赏析也需要真情,作者正是以情为主,以惰取胜,从而上升到到一定高度,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丁解周庄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显眼底,让人感概,让人振奋。赏析作者文笔优美,赏析循徐渐进,似是导游,给人以亲临现场之厂感!原作美!赏文同美!不愧闫为佳作!欣赏学习,问好老师!祝创作丰收,佳作多多!篇篇精彩!
农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爱好文学,休闲时搞点业佘创作,望多加批评指导。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6 21:51:41
  谢谢前进老师深夜到访激情留墨鼓励怀才抱器。正如您店铺,情动于衷,才有文采,我也这样看小小莲儿的散文作品,来赏析她的美妙。您的肯定让我更有信心。遥握,问候前进老师夏祺。
6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6-17 17:33:34
  编辑完赏析文,按照赏析文解析的精彩看点去品读原文,正如文章所言,在眼前展现出一幅周庄上河图,令人陶醉其中,美不胜收!也为怀才总编的慧眼识珍珠点赞!希望怀才总编以后多为我们赏析好文章,给我们分享,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7 17:37:17
  再次感谢刘社拨冗雅评。赏析的过程正是提炼的过程,我们的文笔,我们的见解因在阅读中得以升华。刘社的“慧眼识珍珠”一语,“珍珠”倒是,小小莲儿刘社的作品的确值得玩味揣摩把玩,但“慧眼”就不敢了。总有难以发现的妙处,眼力不及,也是遗憾。谢谢刘社鼓励。遥握,问候夏祺。
7 楼        文友:快乐无罪        2019-06-17 20:09:19
  欣赏佳作!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7 20:18:38
  谢谢快乐老师关注本文给与鼓励。遥握问安。
8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6-17 22:09:08
  欣赏老师精彩的赏析文章。怀才老师写过周庄,我赏析;小小莲儿老师写周庄,怀才老师赏析。同一个地方,同是赏析,每一篇有不同的韵味。一千位读者,一千个角度,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江山人赏江山文,精彩纷呈。点赞问好!
浩渺若尘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7 22:12:01
  人生啊,真的是几度在轮回,若尘老师最看得透这篇赏析。美的东西总是给我们太多想法。小小莲儿的作品富于韵味,怀才抱器甚喜,故有赏析。感谢若尘老师雅评。问候夏安。
9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9-06-18 21:00:54
  仔细地欣赏了老师的赏析,感觉慧眼识英雄,小小莲儿老师的《古镇别样情》写出了江南古镇的小巧典雅之美,老师的赏析更加增添了小小莲儿老师文章的可读性与艺术形象之美。说实话,我与小小莲儿同在江南的苏州,对于古镇周庄也不止一次去过,古镇之美,我无法用文字来表述,小小莲儿老师能将精美之处用笔端来呈现给读者,已经惊讶到我。而老师的赏析,让我更加对古镇周庄的景与情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读老师的赏析,读出了诗文与景物精美的组合,读出了诗意与情感的有机组合而产生的美,也更加了解了《清明上河图》的精美之处。赏析与原作,简直就是绝配,崇拜崇拜,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晚上好,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8 21:12:44
  非常感谢黄金珊瑚总编莅临怀才抱器空间,给与这篇小文雅评鼓励。怀才抱器早就关注过小小莲儿老师的写周庄佳作。我曾经写过《周庄:我钟情的梦里水乡》,两次踏足周庄,深为感染,喜爱胜过自己的眼睛。得知莲儿老师和您也是苏昆人士,能够收获在这样精美的水乡,真的是羡慕。我写作那篇周庄文,不敢翻看莲儿的作品,之后看了再看,感觉莲儿老师的作品韵致精美,才生出赏析学习的心思。想努力透视莲儿老师文章的美,但愿可以得之三分。非常感谢黄金珊瑚总编留墨精评。问候晚上好,遥握问安。
10 楼        文友:永远的狼        2019-06-18 21:20:42
  最初读原文的时候,就有去周庄的冲动。如今再一次阅读老师的赏析,又一次沉沦在这夹叙夹议的美轮美奂里。好的文章,是一幅画,好的赏析,是把一幅画推向高度的媒介。为两位老师的美文点赞。
时光静好,与卿语!似水流年,与卿同!繁华落尽,与卿老!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6-18 21:25:40
  感谢永远老师到访留墨鼓励。莲儿的周庄佳作感染了很多人,周庄诗韵尽在莲儿笔下,怀才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以特别的视觉来审美,没有想到得到永远老师的磨目,实在荣幸。遥祝晚上好,遥握问候老师夏祺!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