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左手磨坊,右手巴扎(散文)

精品 【流年】左手磨坊,右手巴扎(散文)


作者:任茂谷 布衣,443.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4发表时间:2019-10-21 15:04:28


  
   五、夜市
   初夏时节,麦子初黄,杏子未熟。农事不忙天气好,正是巴扎红火的时候。
   浓绿的桑树结满胀鼓鼓的桑椹,散发着水甜的味道。树下的鱼塘清波荡漾。左手磨坊,右手巴扎。周围的农家,庭院齐整。菜园里的蔬菜品种众多,棵棵长得精神。黄瓜茄子葫芦瓜,豆角辣椒西红柿,这些过去在这里少有的菜,结得稠密均匀,摇头晃脑等采摘。一年前杂乱的村子,像一条滚在尘土里昏睡的汉子。如今灰尘洗净,换了新装。虽然还是村子,堪比一个小乡镇。
   我们此时来到,亲戚家没有多少农活要帮忙,把蔬菜蛋禽多多变现才是正事。巴扎便成了每天午后的活动中心。
   现在的巴扎,水泥硬化的场地,搭起高大宽敞的遮阳棚,彩色招牌一派喜色。7间门面各具特色,各种经营积攒了一定的名气。麦海提的抓饭包子,图尔荪的拉面,阿不都热伊木的铁炉烤鸡,每天都有本村和外村的人排队等候,每天准备得总是不够卖。
   烧烤是南疆所有巴扎最丰富的美食,烤鹅蛋却是这里的特色。工作队给贫困户发的几百只鹅下蛋了,队员阿克拜尔自制了木炭烤蛋炉,当起“蛋司令”。每天下午骑着电动车,拿两个柳条筐到各家收蛋。第一次见他收蛋回来,两只筐里有70枚,摆在那里煞是好看。每天晚上,烤蛋炉最夺人眼球。硕大的鹅蛋烤出来,吃的人两手烫得拿不住,左手右手来回倒。他笑着要回来,一刀切成两瓣,放在小盘里,洒上自创的秘制调料。那种带着热气的蛋香,让吃的人永远难忘,每天也是很多想吃的人吃不上。
   夜晚来临,几十张桌子坐满了人。工作队另一位队员祖农.艾山,是义务“账房先生”。给各家记账结账。巴扎上的麦西来甫每夜进行,啤酒烤肉肯定会卖光,包括花生葵花籽。
   我们请亲戚在巴扎吃夜市,所有的家人一起来,所有烧烤和美食上一份,让亲戚们好好吃一顿。
   这一天,巴扎来了新加坡的客人,一辆面包车,大小十几人,占了三张长条桌。几个皮肤白嫩头发油黑的少年,吃着过去没有吃过的食物,睁着新奇的眼睛,看着巴扎夜市的风情。在旁边的农民家里住了一夜,体验这里不同的生活。
   我们临走的前一夜,巴扎迎来一场婚礼。贫困户奥布力喀斯木的儿子艾力江,牵着新娘努尔斯曼古丽的手,就在巴扎的夜市上,开始味道十足的新生活。
   婚礼不能没有麦西来甫,所有的人都跳起来。工作队外号伯爵的队员,和他的包户78岁的艾尼排罕一起跳舞。老太太住在村委会旁边,每天路过都会见到,给她一个糖果,她会笑着与你拥抱。伯爵以绅士的礼节请了她,她吃了我送的一个葫芦包子,流着口水就跳开了。在她的基因里,跳舞和吃饭一个样。伯爵原地不动,只伸出手臂,微笑着,看着她,做着跳舞动作。像久别的儿子看母亲,或者凝视心中的情人。老太太跳得有些疯,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他们跳,周围的人们停下来,齐声鼓掌。他们跳跳跳。伯爵始终微笑,直到她有些趔趄。他们停下来,他给她一个拥抱。
   艾尼排罕说,她小时候的巴扎,就是土路上有很多人。不像现在的巴扎这样好,每夜都能来跳舞。
   巴扎的灯光,在乡村的夜晚,异常明亮。伴着音乐与人声的嘈杂,远远望去,显出一种吸走黑暗的神奇。人由不得就要走进去。巴扎能变出很多东西,把人变得开朗。除了财富,变出更多的是快乐。巴扎上有没有爱情不知道,但能产生真情。人们喝酒,长谈,能沟通很多心里的事情。
   这片灯光,照亮村子的生长。让夜里的梦,有了方向。

共 16673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水磨坊,新巴扎,红色点亮的春节,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结为亲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发家致富的夜市,是南疆库那巴扎村的神奇。这份神圣,源自于工作队的入驻,入户走访,建档立卡,办夜校,开宣讲,找资金,想办法,一件一件做实事。一、磨坊。水磨坊是一座博物馆,里面放着库那巴扎村人的心。在阿克·阿里木的带领下,自治区农业银行“访惠聚”工作队入驻村子,联动村里人,建好了新磨坊。有拿树干子做贡献的,有志愿以手艺来帮工的,有义务监工的白胡子老人(八十五岁的约麦尔·奥斯曼和好朋友阿卜力孜·托合提),艾拉吉·艾撒制作水轮,铁匠、木匠、瓦匠、泥匠、漆匠等人磨坊工地,干活,逗乐。祖农·茹则做了新主人,打工的老三小巴郎也回来和他一起干。渠水一直流,石磨一直转,面粉不停地流出来,卖出去。路过磨坊的人,投去亲热的目光,修建过磨坊的人,要多一分亲近,像看自己的巴郎子。水磨坊恢复了热闹,村子换新颜,日子过得香喷喷,油旺旺。二、巴扎。阿里木领队带头捐款,建巴扎,修门面房,成立新希望农民合作社,星期三巴扎,7间房子7家店,有手艺的人免费使用当老板。麦海提开了抓饭包子店,拿出10张红票子捐款。巴扎连着地里的生长,卖得是村里人的智慧和手艺。三、春节。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艾则木·库尔班家),做年饭,跳舞唱歌演小品,鸣鞭炮,放烟火。2018年库那巴扎的春节,鲜红的包容,鲜红的成长。送年货,洒扫庭除,拜年,发红包和定制礼物,阿里木领队远道赶来的亲人,和乡亲们一起过大年。事情扎扎实实做,节日高高兴兴过。传统的,民族的,一个节日,一个意义。四、亲戚。结亲生活从做饭开始。我,老行长,走到谁的亲戚家,谁就当掌勺总指挥。语言是通心的路,吃饭是相交的桥。温度,人气,关系处成一锅抓饭里的大米和黄萝卜。巴扎日,结亲的人赶巴扎,结伴买礼物,请吃抓饭烤肉拉条子。红烧兔子,我超水平的厨艺,会维语的老行长老张,做饭手艺好,做事有办法,关心学习,资助学费,自掏腰包买煤500公斤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如则·亚森家的老李,太阳一样的人,金子一样的人,得到了维吾尔族人真心的感谢与互动。五、夜市。7间门面各具特色,彩色招牌一派喜色。麦海提的抓饭包子,图尔荪的拉面,阿不都热伊木的铁炉烤鸡,“蛋司令”阿克拜尔自制木炭烤蛋炉,最夺人眼球。祖农.艾山,是义务“账房先生”。巴扎的婚礼在举行,来体验,巴扎的烟火和香味,引来居民,迎来新加坡客人。伯爵始终微笑,做着跳舞动作。家家搞庭院经济,阿依谢姆古丽当上了花棚老板,麦麦提敏当卖花老板,种花卖花发花财,过漂漂亮亮的好生活。待客饭“尤布丹”汤面,热茶和用果木烤的柴禾馕,锦旗,是麦麦提敏一家,甚至是全村人,对农业银行的一片心意。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生活的记录,细节的回味,扶助与感恩并行,真心真事暖人的心,一点一滴,感染生活的底片,融入多元的色彩和滋味,提升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品质。流年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2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9-10-21 15:08:22
  真正的亲,是心里头亲。
   巴扎的灯光,照亮村子的生长。
   脱贫攻坚,成了一场心与心的呼应。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10-27 16:14:2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