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家长里短(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心灵】家长里短(中篇小说)


作者:胡昌海 童生,8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15发表时间:2020-02-27 12:04:27
摘要: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都会因为家长里短的琐事而产生各种矛盾。刘老栓的人生就是因为这种矛盾改变由理想到现实的生活。可当他为了现实生活而不断追求现实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当刘老栓的追求实现后他又感到迷漫。“人在活动中追求价值和真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当发生矛盾的时候,自我价值服从于社会价值。”这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的人性论。刘老栓却从中体会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关于“舍得”的辩证关系!


   “一言为定:只为此生,一醉方休!”
   刘老栓和王芳来到县城西头的“得意酒店”,漂亮的老板娘热情招呼着:“王主任来啦,快请坐,这么晚了吃点啥?”
   “店里还有啥好吃的,尽管拿出来,本小姐今晚请一个尊贵的客人,钱不是问题,只要不怠慢我的这位客人就行。”
   “这我知道,平时承蒙王主任的关照,感谢还来不及呢,哪能敢怠慢王主任尊贵的客人呢?”
   趁老板娘去后厨安排的间歇,王芳询问刘老栓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刘老栓因为在家怄了妻子的一肚子气,正好想找一个释放的地方,于是毫不隐瞒地将所有的境况向王芳倾诉。对于刘老栓的倾诉,活泼开朗的王芳并没有显露出伶悯的神色,只是淡淡的说:“人生难得几回欢,对于生活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我,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没有人能够超度,除非能自我超度灵魂!”王芳的话刘老栓没有听懂,但大致意思他还是明白的。对于一个把世事看淡或者看透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生活的最高境界。
   简短的谈话让刘老栓觉得这些年自己简直是在雾朦胧鸟朦胧中白活了几年,倒是老同学王芳练就了一身驾驭生活的本领。他该向王芳学习学习了。
   老板娘摆上一桌子菜,随后问王芳:“王主任,喝什么酒呢?”
   王芳说:“先来两瓶‘七匹狼’,喝了再拿!”
   “好勒!”
   老板娘拿来酒和酒杯,放在桌上,随后打开酒瓶,正要帮忙往酒杯中斟酒的时候,王芳说:“且慢,且慢”,说完又吩咐老板娘:“美女,换酒碗,酒杯太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老板娘按照王芳的吩咐立刻拿来了酒碗,然后说:“王主任,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没有什么了,你该忙去忙吧,有事的时候叫你。”王芳的永远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让刘老栓既佩服又少一些恭维。刘老栓更喜欢女性温柔一点。
   王芳斟好酒,端起酒碗说:“老栓,来,这一碗酒是我们多年在县城工作以后的第一次喝酒,为了我们同学情谊永存,先喝一碗,咋样?”
   确实,自从当年毕业于省城而分配到县里的大学生,他们算是那一届唯一的两位,说的是支援山区,戴着一顶冠冕堂皇的桂冠来到还没有脱贫的小县,其他的同学基本上都留在省城。这在王芳看来不就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而且没有后台。在今天的场合王芳能用商量的口气说话,这本来就让刘老栓意外。刘老栓爽快的答应:“美女同学能一改往日的独裁,我很钦佩,虽然我们同时来到县城工作,迄今算起来该有八年的时间,这八年的时间让你我改变了许多,为了改变,又为了没有改变,我提议:一碗干!”
   “栓哥爽快,一碗干!”
   王芳主动碰了刘老栓的酒碗,然后一仰脖子率先喝得精光,刘老栓也一口气干了这碗酒。
   放下酒碗,王芳用手指着刘老栓说:“栓哥,说实在的,自从学校当时在分配学生的时候,我就没抱任何希望留在省城,因为我们的根在农村,哪怕是在省城混了几年,但始终没能撒脱身上的土气。”
   “农村怎么啦,那些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他们最早不也是从农村走出而跳出农门的吗?就像我俩现在,不也是跳出了农门而成了所谓的非农业户口?”刘老栓从小家境贫困,为供他上学,妈妈身患重病就舍不得治疗,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撒手人寰;父亲在他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也因为积劳成疾,也不久人世。亲身的经历让他痛斥那些瞧不起农村的人们。不过转念一想,王芳只不过家庭条件比他好,但毕竟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出身。他没有怨恨王芳的意思,只是想借此来发泄一下情绪,以此纪念给他供书、而后立业的父母的挂念。
   八年来和大学同学的第一次聚会让他有很多感慨要借助酒精的刺激才能发泄。刘老栓拿过王芳的酒碗,与自己的酒碗并排摆放在一起,然后斟满酒,用手按住酒碗,说:“王芳,八年的时间,对于青春来说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日子,可对于人生的我们却磨砺了很久。八年的时间,为了事业我在不断的追求;为了家庭,我在努力拼搏,可到头来理想离我越来越远,现实越来越现实。”
   “老栓,别这样悲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载体,我们每个人也只能是社会的个体,家庭也一样,就看你怎么去驾驭这个载体或者是个体了。”
   王芳的话永远是这样深奥,让刘老栓琢磨不透其间的精髓。刘老栓端起酒碗,“来,老同学,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喝了!”
   “来,喝了,为此生一醉方休!”
   王芳又叫来老板娘:“再来四瓶。”
   老板娘小心奉劝:“王主任,还是少喝点吧,看你们都有些醉意了。”
   “你不懂,这是我们同学之间的事,你永远不会懂的。”
   老板娘受了一顿奚落,只能按照王芳的意思再拿四瓶“七匹狼”。
   王芳说:“老板娘,美……女,如果你要休息了就去睡觉……”
   刘老栓也说:“老板娘,这么晚来打扰你,本来就不好意思,你去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接着做生意。”
   听了刘老栓的话,老板娘说:“如果二位喝了实在不能走了,二楼有房间,我给你们留着。”说完就去休息了。
   继续喝着酒,刘老栓算是找到了在大学那种“为了此生一醉方休”的豪迈。王芳说:“老栓,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七匹狼的酒吗?我给你说,其实这个社会你如果没有狼性就只有做羔羊,任凭狼来主宰,反之,你才能主宰羊类。只有掌握了主动权,你才会拥有本应该属于你自己的所得,这就是现实。”
   王芳的话终于让刘老栓明白这么多年失败的原因,或许这就是他在事业上失败的焦点……
   天快亮了,同学之间的酒局终于在一片狼藉中告一段落。王芳和刘老栓都喝得不醒人事。王芳躺在座椅上无力地垂着双臂,刘老栓依偎在王芳的椅子旁边……
  
   四
   刘老栓喝酒的事第三天才传到田敏的耳边。下班后田敏质问刘老栓:“那天你和谁喝酒了?”
   刘老栓自从那天喝酒以后,他就想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观。长期做羊显得太软弱无能,于是理直气壮地回答:“和我的大学同学,怎么啦?”
   “就是那个叫王芳的女人吗?”
   “是啊。”
   “那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你知道吗?”
   “放屁,我的同学我没有你清楚?”
   “你知道他为什么还没有结婚吗?你知道她那么年轻怎么就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的吗?”
   妻子的一连串疑问让刘老栓反感。无知是女人的弱性,嫉妒是女人的天性。但对于王芳的历程虽然同在一座县城他还真是不知道,因为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封闭让他对医院以外的事情置若罔闻。
   刘老栓想到马上又到了评职称调工资的时间了,他不能再像以前默默不闻。家庭的现实容不得他再无动于衷。想好了几种办法,来硬的吧,政策的伸缩性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经过仿佛思考,刘老栓想只能用软办法。常言道“当官的不打送礼的”,这是小时候,大人们讲起自古以来的官场现形记的时候他听得明明白白。可现实就是所需要的真金白银从哪里来?自己的工资加上妻子田敏的工资充其量只能维持家庭的开支,这新增加额外的开支让刘老栓想到了同学王芳。只是从来没有过经济上的往来说什么也打不开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煎熬让刘老栓踌躇。眼看几年一度的评职称、调资的时间慢慢紧逼,再滞后就又会“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
   刘老栓把这个想法告诉田敏的时候,却遭到了田敏的反对。并说:“好你个刘老栓,你个软蛋,作为一个男人没有一点担当。”
   自从那次和田敏为了生计吵架以后,刘老栓觉得他们夫妻之间越来越没有了默契。田敏说话也越来越刻薄,一句好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显得那么的尖酸、伤人。“既然要做狼,那就要先展现自己的狼性”,刘老栓这样想着的时候毫不客气地对田敏嚷嚷:“你真的是女人见识,纯粹的站着说话腰不疼。家庭的负担日益加重,我是没有能耐,你倒是有,那你来呀?如果你也没有,就不要在那里信口雌黄指责别人。”
   刘老栓的态度也让田敏感觉到他们夫妻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以前的那段恩爱似乎已荡然无存。田敏仔细想想:刘老栓是学西医的大学生,而自己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学历上的差异注定这是一条鸿沟;刘老栓虽然是科班出身,但踏入社会却融入不了社会,老是“一根筋”,不知道变通、不知道圆滑。最典型的就是第一次去得意酒店吃饭那次和柳院长的谈话。现在回忆起来,刘老栓虽然算不上“残渣”,说他是“迂腐子”一点都不为过。田敏仔细思考,也许他们当初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刘老栓鼓足了勇气终于向王芳开口了,说是有要事办想找她借两万块钱。话说完就像小孩子做错了事情浑身抖嗦。王芳被刘老栓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栓子,这件小事还至于你啰嗦成这样,需要帮忙的你只管给本小姐说,你要知道,从省城来到这偏远小县就只有我俩,也算是患难与共的朋友吧。”
   经王芳这么一说,紧张的气氛瞬间缓解。回归的同学之间无话不说的话题有开始了。
   “我说我的栓子哥,你终于开窍了哈,可喜可贺!”
   “王芳,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正愁没有米下锅,你却高兴得起来,真是够缺德的哈。”
   “哈哈,年纪轻轻的你不会真的有‘脑栓’吧,其实这个社会你不去征服它,那么你迟早就要会被它淘汰。这样一个肤浅的道理怎么在我的栓子哥这里老是悟不明白呢。难怪你参加工作这多年还是原地踏步,活该!”
   王芳这话如果换成是田敏说出来,肯定又是一场恶战,可从王芳嘴里说出来,哪怕同样尖刻,刘老栓听着很舒服。眼前的王芳看起来疯疯癫癫,没有一点文化才女的淑气,但令刘老栓刮目相看:王芳变了,变得深邃而捉摸不透了。
   这次和王芳相聚没有喝酒,而是在她阔绰的办公室喝了一个下午的茶。讨论的结果是:这次评职称、调工资二者只能选其一。因为古人早就训诫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王芳爽快的答应借给刘老栓两万块钱,说:“这两万块钱不要送人,留着自己花,我知道你现在生活不容易,挣两万块钱更不容易,职称的事我建议暂时缓缓,先把工资调起来再说,那些虚的又当不了饭吃,还是来点现实的吧,调工资的是就包在我的身上。”
   王芳的话让刘老栓很惭愧,那么复杂的问题在王芳这儿变得这么简单。难道真的如田敏所说,自己是一个吃软饭的“软蛋”?
  
   五
   刘老栓一改生活的拮据,得益于王芳的帮助。
   通过调资这件事情刘老栓悟出了一些道理。虽然职称到现在还是一个主治医师,但那不重要,只要工资、福利待遇不落就行,那些虚的尽是扯淡。
   一晃女儿就上了初中,单位也修建了新楼盘,按照面积置换再找补差价,以刘老栓的资历他分得了一百六十平米的超大面积。而田敏因为文工团机构改革时的编制问题自然而然的下岗。下岗后的田敏很沮丧,一个人待在家里郁闷,虽然夫妻俩经常吵闹,但那毕竟只是为了一些家庭琐事,还没有涉及原则底线问题。
   刘老栓下班回到家中,刚进门田敏就给他找来拖鞋。自从搬了新家,生活环境的改变对生活情绪势必有影响。前些年为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吵闹,刘老栓也看得淡然了,家庭本来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谁是谁非,又有谁能说得清楚?所谓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就是这样的吗?如今孩子都这么大了,就是再有矛盾只要还能容忍姑且将就着过吧。他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说:成家以后男人的生活不是过给自己的,而是过给别人看的,为家庭,为责任,为当担。他觉得这话不无道理。田敏主动在他下班回家给他找来拖鞋的细节,说明妻子也想通了。
   “老栓,我下岗了。”田敏说出下岗两个字的时候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看着妻子一脸的失落,刘老栓极力掩饰着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破坏情绪的心情,平淡地说:“没事,改革是这个社会的潮流,再说下岗的人又不只你一个,别人能生活,咱也能生活。”刘老栓说这话带有男人温柔的磁性,让田敏感觉他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刚结婚还没有孩子的岁月。
   田敏依偎在刘老栓的怀里,似乎那就是一个港湾,一个能让她遮风挡雨的港湾。
   吃过晚饭,田敏给刘老栓拿来睡衣,调好淋浴的温度,让刘老栓去好好的洗个澡。自从搬了新家,女儿上初中寄读,岳母再也不需要照看孩子,两人世界的温馨重新属于他们夫妻。刘老栓洗完澡躺在床上,打开房间的电视看体育频道,田敏洗完澡穿着粉红色的超薄睡衣出现在刘老栓面前,田敏的出现让刘老栓暗自惊讶:原来妻子一打扮依然还是那么迷人。刘老栓凝滞的双眸没有逃脱田敏的眼光。田敏主动贴到他的怀里,给他一个深情的热吻。刘老栓热血沸腾,紧紧地抱着田敏,一场翻云覆雨的剧情在这温馨而寂静的夜晚上演。
   命运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人给予希望或者失望。就在田敏下岗后几个月,她又怀有身孕。田敏主张将孩子打掉,刘老栓却不同意,开玩笑说:“你下岗了,再来一个上岗的,相互扯平。”
   田敏一本正经的说:“我下岗了,又多了一份负担,再生一个孩子,负担会雪上加霜。”

共 24798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一篇二万多字的小说述说了刘老栓大半生的经历。从他的青年时代一直写到他为抗击新冠肺炎而献身。贫贱夫妻百事哀。年轻时,不太懂得人情世故,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然而收入却是那么少。只要因为老同学王芳的关系,进科的仕途。因为与王芳有了私情,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家庭,终于走上的离婚的道路。好在,为了孩子,他和前妻都没有再婚。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改写了他的人生,做为主管业务的副院长,他带领医务人员去了第一线,不幸身染病毒,失去了生命……作品流畅自然,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没有脸谱化人物,而是通过细致地描写,让人物各具个性。虽然述说的都是家长里短,却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的生活,的确值得一读。感谢赐稿,推荐大家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2-27 12:05:38
  感谢赐稿,很好的作品,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2-27 12:06:06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在心灵展现你的才华。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2-27 12:07:03
  作品描写细腻,值得一读,推荐共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