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云中漫步的电影(随笔)
一
看电视主要就是体验遥控器的能力,也是锻炼手指灵敏度的一种方法,在频繁地换台过程中,偶尔我也会看看电影频道的访谈节目,借此漫想起与电影有关的那许多藕断丝连及一往深情。毕竟我上大学时学的就是电影电视。
早想写一篇有关电影的文章,就是感觉无从下笔。写电影赏析吧?世界上好看的电影都有人写过了,自己也写不出什么新花样,弄不好就像是炒冷饭,从故纸堆里讨生活。写其它有关电影的话题吧,也觉得网上的各种叫骂声已经让人很过瘾,我也可以省口气暖暖肚子了。我书柜里就有《世界电影赏析》《电影语言语法》《电影电视摄影技术》《电影电视照明与布光技巧》《影视摄影构图与布局》《影视制片进度计划》《电影摄影创作问答》等等。这些书都是工具书,没什么大用,就是一块敲门砖,关键还是要观摩好电影,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我这辈子是没有机会拍电影了,下辈子投胎转世一定从新开始,就拍电影。
地下室的柜子里,还有我写的大量课堂作业和论文,基本都是电影创作中有关摄影、光、声音、运动……及机位调度、轴线越位的运用,世界著名电影导演、演员极其电影发展史……等分析。我不知道该为心中的电影写什么了,尤其是对中国电影。
那些电影频道的访谈节目有时我也看看,就是一种热爱之下的习惯,同时也想看看他们能说些什么?说实话,那些年轻的男女讲师、教授、导演、演员还真能讲,一套一套的,听起来都是电影教学里的专业术语,以及当前流行的票房规则,文艺片、商业片的操作手法。我想,他们应该是科班出身留校任教,也是研究学问的年轻学者。然而我很少能看三分钟以上,不知是为什么,大概是他们一联系实际,播放一些与话题有关的某些个国产电影片段,就让我失去了兴趣吧。
昨天晚上我又在换台的过程中,无意瞄了一眼电影频道的访谈节目,忽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这些人无论男女,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基本不笑,很严肃,没表情,一脸表演相,让人有些肃然起敬。电影学院的老师讲过,没有表情的表演也是表演,是一种深层次的表演,用一种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表情,给人们带来一种让人敬畏的压抑感。
我估计现在流行这种表演画风,惟此可以让人感觉宣讲者肚子里有无限多的知识储备,只能听他(她)滔滔不绝地陈述那些电影艺术里的深奥绝妙……我知道大家都要吃饭,为此可以把浅蓝形容成婴儿蓝,把湛蓝说成宝石蓝,但把天蓝里放进了许多灰,就美誉为雾霾蓝,就有点让人心疼了。
忽然来了一点灵机,我似乎也可以绷起脸来谈一点关于电影的话题,以此自娱自乐一下下,来点喜大普奔的消遣。
二
关于“电影艺术”这个专业术语的定义在中国至今都模糊。有人说电影是综合艺术,就是文学、摄影、声音、灯光、表演,等等的综合。也有人说电影是门独特的艺术,就叫电影艺术,是利用文学、摄影、声音、灯光、表演,等等的元素,来完成电影艺术的构成。这两种声音至今都在电影学院交锋,但我支持电影艺术就是一种独门艺术。电影的独特性里包含了诸多艺术的成分,分门别类的艺术元素就像是一座宏伟建筑里的钢筋、水泥、石子和其它建材,是这个宏伟的主题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在各自的功能作用下,完成了对电影艺术的整体渲染。
电影就是电影,电影就必须要像个电影。电影就是利用电影的特征极其一切艺术手段、科技成果来制造一场感官盛宴,用于再现创作者的价值理想和审美情趣。电影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只是一种科学社会的工具,一种适合大众化的娱乐工具。电影集中了视觉、听觉的功能,在某些实验影院里还增加了味觉和身体配合的动作,更增加了娱乐的刺激感。
各个国家的电影我看了不少,感觉当代中国的电影就和其它事物一样都在积极创新,许多重量级的电影都不像电影,而是越来越像电脑游戏,似乎是利用电影来展示一种穿越,展示一种效果,展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震撼,其故事情节和演员表演倒是次要的。而大多数中国的电影依然像是舞台剧,就是把小说剧本配上人物表演,让懒得读书的人不用脑筋来追剧,男女老幼,热热闹闹,皆大欢喜。
但我知道,真正的电影是循规蹈矩的,是在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中不断强化和完善电影的魅力,使之愈发像神奇的电影,像一场精神的盛宴。电影无论怎样拍,无论怎样讲故事,其原则一定是——电影一定要像个电影,而不是其它。电影就必须像个电影。
三
有一天,我在震撼中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云中漫步》,它让我想起了一些当代口碑极佳有趣的大制作电影。
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阿凡达》《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终结者》《真实的谎言》《哥斯拉》等等。这些电影都有一个特点,是把人间的故事和童话、科幻、魔幻结合在一起,用电脑动画、3D技术,以及超自然的想象,构建出了一个集哲学、科学、政治为一体的艺术空间,让人们在感官享受的同时,得到心理安慰、灵魂净化、意识回归……电影是一个制造梦的神奇介质。
比如《云中漫步》。
此《云中漫步》是走钢丝的《云中漫步》,而非爱情篇的那个别名叫《真爱的风采》和《漫步在云端》的《云中漫步》。这是由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本-金斯利主演的一部3D电影,是根据法国高空钢丝艺术家菲利普-佩蒂特的回忆录《走钢丝》的故事改编的一部剧情片。
菲利普-佩蒂特是法国杂技名人,有勇气有智慧,一九七四年八月七日,他在美国纽约一百一十层的世贸双子塔大楼之间偷偷搭了一条钢索,用长达四十五分钟的惊心动魄表演,完成了他的终极梦想。影片中,菲利普在钢索上小心翼翼地从四百一十二米的高空走过,已经让人们提心吊胆的了,我以为这个壮举已经结束了,没想到他居然又要走回去,简直难以置信。他居然第二次又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那边有警察在等着抓他,这个年轻人不慌不忙地快走到大楼的拐角时,忽然一个转身又往回走,把警察们惊异地目瞪口呆。就这样,他来来回回在两座大厦之间走了多次,还打破了走钢丝人不许低头看底下的禁忌,从高处往下看了看密密麻麻仰头观望他的人们。他像一个飘逸的精灵,在钢索上或跪或躺,时而慢行时而舞动,就像是一个高贵优雅自信具有神性的精灵。他用充满孩子气般的浪漫,让年轻的生命在信念的高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部影片用充满悬念的剧情发展,详细地介绍了他不断挑战自己,实现了人类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壮举。电影重塑了二十五岁男孩菲利普的“罪案现场”,表现了那些年轻人充满勇气和理想的无所无惧——在世贸双子塔之间最后走钢丝惊险过程的影像,确实为观众营造了一场凝神闭气般的惊险刺激。这是电影导演和演员利用电影对菲利普-佩蒂特的一次隆重致敬!
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后,双子塔消失了,当年“走钢丝”的历史纪录成了绝唱,电影《云中漫步》是再次展现这个壮举的影像。我在观看这部片子时,被导演吓住了,他居然利用电影的虚拟空间技术制造了空前的紧张气氛,让人提心吊胆地惊叹。可以想象,那些观看这部3D电影的人们在立体幻觉的情境下,是怎样的一种超常惊骇。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能构建人间迷幻的梦。
四
要理解电影的魅力,理清电影的本质,我觉得还是稍微讲一下电影发展史比较好。电影艺术一开始只是黑白影像,是在照相术的基础上被偶尔发现的,并不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可以活动的画面震惊了当时的人们,认为很诡异,这种现象就是“视像暂留原理”,是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在一八二九年发现的。
当时的所谓电影是无声的,这是由当时的技术局限所至,这一现象就决定了电影艺术的性质——即画面语言是电影艺术的核心,其它诸要素只是一种补充和强化。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从电影发展史及其不断变化的情况看,电影艺术的初期是看的艺术,也就是视觉艺术,后期声音的加入,电影艺术就成了视听艺术。这一点也需大家牢记。
说到这里可以回顾一下电影发展史。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被电影史确认为电影诞生之日,这天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短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虽然这是无声影片,但让观看者极为震惊——照片一样的影像居然能有活动的场景。以后相当长的时间电影都是无声的,电影史上称为“默片时代”,被称为“伟大的哑巴”。为了让电影这个“哑巴”说话,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有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有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一九零零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有声电影使好莱坞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但欧洲很多电影制作人和批评家对新的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过多的对白会削弱无声电影特殊的美感,因此有声电影发展缓慢。又过了三十年,有声电影才被电影界认可。
综上所述,电影的美学标准一开始就定位在用画面语言来进行特殊的表述,同时深刻地影响了电影发展和审美的倾向要求。当时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制作采用的是明星制,这种制度就是以明星为中心,故事围着明星转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明星拍漂亮,这样才有票房。拍明星一定要“五光俱全”,即:主光、辅光、底光、顶光、眼神光。还有三调,即:高调、低调、中间调。明星制最大的弊病就是创作主体不是导演,而是制片商和明星,能把明星拍漂亮了,这个摄像师就有饭吃,就成了明星的御用摄影师。那时的电影缺乏个性和风格,人们记住的只是明星和一个有趣的故事。电影剧本在这里只是一个展示明星的红地毯。
五
二战后,欧洲经济萧条,但人们还是想拍电影,没钱怎么办,那就不搭摄影棚,利用实景;不再“五光俱全”地拍明星,而是采用自然光效。以一九四五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城市》为发端,在意大利兴起了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并以艺术创新为特征的电影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后来被称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顾名思义,新现实就是以现实中平凡的题材表现形式美,以朴实的摄影手法,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新现实主义电影还造就出“新现实主义摄影”——它忽略艺术的本质而在于揭示对象的本质,用自然主义的标准阐述其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剧本在这里只是一个展示导演和摄影师美学创作的脚本。
新浪潮电影也出现了,“新浪潮”是一次制片技术与制片方法的革命。新浪潮电影主张电影作者论,普遍反对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逐步建立了以电影导演为中心的新电影创作模式,激发了电影艺术实践中创作的主动性。如戈达尔就认为“拍电影就是写作”,许多电影人也一致认为,电影就是可以利用所有艺术和技术手段的一场艺术实验。一些新浪潮电影还实现了独立制片,为后来的电影制片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思想。
后来又出现许多电影流派,但都是导演创作思想和理念的革新,剧本在此时基本上只是引起导演创作冲动的起因。在法国,巴赞对电影的蒙太奇剪接思维与表现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蒙太奇剪接通俗地说,就是利用镜头的剪接拼凑来创造出一种情感和节奏,这里含有虚假的成分,可以说是导演强加在观众身上的情绪压迫。而长镜头就是镜头不间断的拍摄,让观众看到的是没有经过剪辑最真实的现场。
六
可以再分析一下电影艺术的构成:电影艺术是由活动影像和声音及其它艺术形式共同完成的,活动影像是摄影,这是最主要的。理论上讲,去掉声音也应该基本能看懂电影,这是电影艺术的最初的基本要求——让影像讲话。
电影的声音包括哪几项呢?首先是音响,音响包括:音乐、效果声、同期声。然后是人物对话(假如有人物的话)、旁白。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即:除了影像之外,其它如声音要素似乎只是一种辅助关系,是一种强化电影叙事语言的手段。
电影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它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相关,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在诸多艺术构成中如影相随的影子,然而又不能看到它显著的存在,其它艺术形式也是如此,这就是电影艺术的特性——各种艺术结构和形式的有机参与,形成了电影艺术。
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电影风格;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因此,电影导演们才能创造出太多的电影模式及其艺术形式——他们用画面、光线、色彩、声音、节奏、景别、视角、运动、演员表情、身姿、动作,等等一系列电影元素的有机组合,引领了电影的发展的艺术潮流,建立了许多种电影模式和艺术流派。这些里程碑式的电影发展史,就是由伟大的电影人创造的。
电影的概念在理论上是不需要文字或旁白过多出现的,字幕或旁白只是为后来的电影故事做情感、时间、地点的铺垫和渲染。当然有人就要在这里加解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像电影了,有点像广播剧加画面。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电影里经常有,导演对用画面语言营造氛围和情感理解不透,往往陷入剧本或原著的唯美词句里不能自拔,惟有把它说出来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