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饺子(散文)

精品 【东篱】饺子(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475.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52发表时间:2021-01-28 07:02:46
摘要:一顿饺子,在曾经的苦日子里,是奢侈的想法;在今天,一顿饺子,平平常常。对比起来,太多的伤感,太多的感慨。写下曾经有关饺子的故事,记下时光里关于饺子的模样。

【东篱】饺子(散文)

共 551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水饺是我们的传统美食,在我们北方不喜欢吃水饺的人几乎没有,我想,每个喜欢吃水饺的人,对水饺的切身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经历的时代不同,老年人和年轻人更是有着不同的感受。即使有感受,但你不一定能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今天读怀才老师的《水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作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出生在贫瘠的山村,父母都是本分的庄稼人,一家三口过着清贫的日子,在那个年代能吃上顿水饺,也只是年节才可能实现的事。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讲述自家吃水饺的曾经发生的难忘故事。(一)过年吃饺子是老辈子传下的迎年习俗,再穷也要想法吃顿饺子。因为穷,吃饺子只能意思意思,吃个够是没有的。过年,饺子馅多是白花花的白菜末,只有零星地几片碎碎的猪肉腥子,能吃上肉就是一种大奢侈。当年作者才十多岁。父亲常年疾病缠身,干一年活生产队分红总是每份,母亲每到年关,就把积攒下来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卖,换点钱,才能割上几斤肉。有一年,队上过年宰了几头“出过劲”的老母猪,按户口分,每人三斤。母亲在父亲的怂恿下,狠狠心,剁了有2斤多母猪肉,母亲双膝跪在炕上,撅着屁股,一会揉面团,一会拌肉馅,嘴里嘟囔着,今年管儿的够,让你香死,油死,撑死……。在作者印象里,母亲最会包水饺,只要包饺子,就变着花样做,虽馅是最普通的,总是让家人高兴,给家人带来喜庆。(二)父亲闯荡朝鲜,开过小饭馆,包饺子的手艺也很好,曾亲手教作者包“元宝”饺子,希望将来能有钱才。饺子里包上钱币、大枣,这个习俗延续至今,吃水饺吃出钱币,说明能发财,当年父母并不多感兴趣,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一年,过年母亲包了两样颜色鲜明的水饺,母亲用头箩面给我和父亲包饺子,而自己却用麸皮面给自己包饺子,这种面不劲道,颜色是黑的。每逢想起来,就让作者痛哭流泪。现在,在厨房打碎一个盘碗,那叫“碎碎平安”,往吉利上说,绝不因碎了器皿而懊恼,过去太穷了,母亲用盘子碗时总是双手结结实实捧住。捞饺子出锅,总喜欢用筷子扎碎几个饺子,不叫“碎了”而是挣钱的“挣了”,因为这样图吉利。父亲常“骂”母亲是“天生的亏嘴”,因为包子有少,母亲总是让父子吃饱吃好,自己却找理由宁愿少吃不吃。(三)七十年代末,母亲去世了,父亲也重病缠身,1980年的寒假,父亲教会了作者擀面条包饺子,说硬面面条软面饺子,会和面,懂得软硬,那才是真的会了。这其实是教会了儿子如何去做人,掌握分寸。儿子也默许尽孝,自己挣钱了能让父亲吃上一顿自己包的饺子,结果没有等到这一天,这给作者留下了一生难以释怀的痛。因为会包水饺,这也让作者很顺利的赢得了爱情,因为岳母喜欢勤快会做饭的姑爷。(四)现在,日子好了,吃饺子不再是奢侈得要命的事儿了,而是,的的确确成了家常便饭。现在吃水饺,不但讲究馅的品质,而且要变得花样吃,想吃随时吃。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还可以到田野挖荠菜来包水饺,这就是时代的变化,对比过去就是新旧两重天。以前包饺子里面放钱币,是祝愿发财,现在吃水饺更是具有祝福的新意,譬如作者的外孙考试,就头天晚上妻子包水饺,就是祝福外孙考个好成绩。在作者看来,吃饺子现成了家常便饭,饺子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时代改变的记录。有滋味的人生,无论吃多少顿饺子,每顿的感觉都不应该雷同。这篇散文作者深情回忆了自己于家人从贫穷到富有的的历史变迁中,吃饺子的酸甜苦辣,通过饺子的故事,重新回味了父母对儿子刻骨铭心的爱。以及儿子对父母没有尽孝的深深地亏欠和遗憾,表达了对父母的永久的怀念和爱。整篇散文,文字优美,真情故事娓娓道来,描写细腻,情节生动感人,以饺子贯穿全文,体现了贫穷年代对父母大爱的难忘,新旧对比,更是充满了对新生活满足的热情洋溢的赞美。倾情推荐,美文共赏,分享精彩。【东篱采菊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3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1-28 07:12:31
  饺子,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已是不觉稀奇的普通饭食了,虽说,大多人都很喜欢吃。有谁能够除了吃水饺外,还能对水饺文化做一番梳理呢?其实仔细研究,水饺在每个人的吃的生涯里,都会有一段铭记在心的故事。请“品尝”怀才老师的新“包”的《饺子》。看看在老师眼里水饺有什么故事呢?感谢投稿东篱,问候作者,下次品尝您的另一种胶东美食。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7:18:51
  读读编按,我差点就抹泪了啊,习之社长耐心写的编按,成一美文了啊。如此推介,令我感动。饺子,在艰辛的日子里,那是玉食美馔,吃一顿简直是妄想,想想都是罪过了啊。如今,天天饺子,顿顿包子,这些根本就不是事。吃腻了,就换换馅儿。都说,年纪大了,剩下的都是回忆,可能吧,饺子里有回忆,但更多的画面就想当下的啊。生活的好,必须说出来。遥握,谢谢习之社长美编。想吃胶东饺子,我速递一份也可以,虾仁的?
2 楼        文友:张静雅        2021-01-28 07:35:07
  饺子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分享拜读老师的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7:45:11
  谢谢静雅老师美评,一语中的啊,的确,饺子包的永远是有滋有味浓浓的乡愁。尤其到了过年,吃饺子,总想起小时候,想起家贫的日子,心酸过去了,我用这种方式感知美美的幸福。遥握,问候静雅老师冬暖,我也想跟你讨一盘东北饺子啊。
3 楼        文友:心有小砚        2021-01-28 07:51:31
  同是胶东人,老师的作品总能引发我的同感。看到饺子对于老师的父母来说成了一道奢侈品,让我不禁有泪盈眶,或许这也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我们胶东人过年过节要吃饺子,用饺子招待客人那是最高的礼遇,天天吃饺子也是吃不够吃不厌的,三鲜饺子鲅鱼饺子萝卜丝荠菜白菜饺子都是我的最爱,当然最爱的还是白菜馅饺子,寓意好,鲜亮可口,祝老师以后的日子就如饺子一样幸福团圆,红红火火!
心有小砚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7:59:12
  看到小砚老师的美评,我泪儿都跑到眼眶附近了,想出来,真的,很感动,小文一发,有胶东老乡就赶来美评,比吃饺子还幸福呢。是啊,鲅鱼水饺,更是我最爱,我怕勾起太多的口水,就留下了这道饺子。怀才抱器感谢您的关注,我也一直关注您的作品,紧握老乡的手,相逢江山,以文会友。问候冬暖,谨祝笔健!
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1-28 07:52:46
  作为出生在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年代的我来说,怀才老师的《饺子》确实对我触动很大,在一些故事和感人的细节上确实有同感。那个年代能吃上一顿水饺,只能在年节,这也是父母平时省吃俭用,才能攒够的一顿美食。因为那个年代太贫穷。现在我们富裕了,是水饺美食任吃的年代。读老师的饺子,就是让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历史。要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我们的党。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8:02:08
  与习之社长有同感,饺子,在漫长的岁月里,岂止是一顿饭,是一种希望,在一段日子里,是想而不可及的事,是大奢侈。如今,吃饺子才是家常便饭,年轻人,可能没有体验,也好,不去想过去的事,美美地吃饺子,享受好新时代的幸福吧。谢谢习之社长再度美评。遥握!
5 楼        文友:鸿鲲        2021-01-28 08:11:48
  常觉得饭店里的饺子不好吃,现在明白了,其实未必是真的不好,只是饺子里缺少了自幼熟悉的母亲调制的饺子馅的味道。文章结尾汪曾祺的话好,生活的好一定要爱着点什么。父母的爱好什么呢?突然想起了母亲包饺子的情景。他们爱得怕不是干活,而是儿女们吃饺子时的满足。用具体的食品写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写时代的变迁。怀才老师写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8:23:33
  鸿鲲社长的美评,让我眼圈跑泪了,是啊,饭店的饺子也好吃,但少了点什么,少那份饱满的乡愁与亲情啊。我的外孙放假回家,她姥姥就包饺子,特别喜欢吃白菜馅儿的饺子,我喜欢看着她吃,那种滋味回来了,不知她是否感受到那份亲情啊。日子越来越好,好好享受吧。鸿鲲社长的鼓励比饺子好。谢谢,遥握,谨祝快乐!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1-28 08:25:34
  每次读怀才老师的文章,总是感慨万千:怎么可以写得这么好!此篇《饺子》更是令人五味杂陈,或心酸或怨恨……同时也是温暖和力量的!非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厚实的写作功底和过人的文学天赋是不可为之!这是我拜读此文的感受。遥握问好老师,谨祝一切安好!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8:30:00
  湘莉社长的热情鼓励,是我在江山遇到的一团火,是篝火,火光升腾,写作暖心。每得鼓励,不胜欣喜。怀才抱器也很喜欢读湘莉社长的美文,就像昨天点精的《最美江岸线》,读好几遍,甚喜。我们一起加油,在东篱这片乐园去追梦……
7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21-01-28 09:08:47
  东北也有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的俗语。的确,这种美食能延续千年不衰,它皮里包裹着的不止是馅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寄托在里面了。年代的关系,老师的饺子见证着不平凡的几个时期,这也让老师饺子的馅“味道”更独特,更让人铭记。从母亲的饺子到外孙的饺子,也许味道各品不一,但那浓浓的亲情,温情无二。再读老师美文,引我思绪连连,泪目留字。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09:11:28
  我们对饺子,都有着情缘,因为正如你所言,饺子里包裹的是日子的希望,是一份浓浓的亲情,是丰满的味道。若我们相遇,无论在胶东,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我们就拿饺子开宴吧,将朋友的友谊放在一盘盘饺子里。谢谢金戈老师美评。遥握,谨祝快乐与笔健。
8 楼        文友:岚亮        2021-01-28 10:04:49
  大哥,一年吃106顿饺子,好啊!饺子,是意思意思,更是文化文化,吃得越多,就越有意思,越有文化。我老家在南方山区,小时候没见过饺子。第一次吃饺子,至今记忆犹新。读初一那年,我得了学校征文比赛一等奖,河南籍的任校长奖我到他家吃了一碗饺子,真好吃啊!后来,我到西安当兵,解放路饺子店的饺子很有名,是家老字号,什么馅的都有,我们常去吃。连队食堂也经常包饺子,当然是人人动手。全连吃饺子的最高纪录,是由一个沂蒙山兄弟保持的,86只,我只能吃40只。一篇风味和文化味浓浓的佳作,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感谢分享荣成的饺子,祝福兄长!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10:23:42
  饺子,可以勾起岚亮老师的美好回忆,足够了啊。小时候,我们拿饺子当希望,表达长大的决心,我就曾经喊出,我将来发达了,就好好管饱地吃一顿饺子,记得日子好了的时候,我也可以吃40个饺子,也羡慕那些大肚汉,感觉幸福就是往肚子里装下更多的饺子。我很期待岚亮老师的饺子美文啊,校长请你吃饺子,好暖心。谢谢岚亮老师美评鼓励,岚亮老师来胶东,我请你吃饺子,鲅鱼饺子,虾仁饺子,三鲜饺子……你样样挑着吃。
9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1-28 10:24:49
  一篇《饺子》饱含着怀才老师的柔情、深情和激情。那一盘盘饺子呀,承载着老师对父母深入骨髓的思念,对青春时光的甜蜜追忆,对现在生活的知足、感恩。人生的滋味,尽在一盘饺子里。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10:29:16
  感谢梅花老师美评,是的,你所言的“三情”——柔情、深情和激情,是我努力想表达的情感基调,希望这篇饺子文能够给读者留下一点记忆。我们在东篱,携手创作,文字切磋,收获美好,我很期待,期待你的佳作,和快乐。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1-28 10:34:26
  我估计北方包饺子与南方“打米果”是共一个“意思”。北方逢年过节包饺子,南方逢年过节打米果,家庭日子过得去的就炸“油果”。表达的意思跟怀才老师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一样的,今日拜读此文,感触极深!怀才老师的文章,写进那几代人的心里去了,真正好文,湘莉再次拜读点赞!拥抱一个,谨祝安好!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1-28 10:39:40
  相对说,南方的饮食更丰富一些,我与妻也经常谈,过节就吃饺子,是不是觉得单调了,南方的小吃,就是家里的饭食,也都是丰富多彩的啊。好羡慕,日啖荔枝三百颗,一个水果都吃的那样豪放,真的让我们北方人无地自容了啊。来吧,包饺子很省事,你喜欢吃就好。谢谢湘莉老师再度点评。遥握。
共 31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