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菊韵】沙金沟(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沙金沟(小说)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42.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2发表时间:2021-08-29 08:11:24
摘要:(小说以沙金沟的得名以及变迁为沙地沟的故事为主线,重点描写了冉如龙与萧家陈家开发沙金沟的历史事实故事,以及境内的部分民间传说。)


   络腮胡子坦率的说:“我今天吃了你的东西,可是还没有钱给也,你准我走吗?我保证下次给你。你信我不?”
   麻嫂心里一嘀咕,遇到怪人了。但是立即露出笑容,说:“小店开张,对人真诚,我相信你,就下次给吧。”
   络腮胡子哈哈一笑:“爽快,我的山货今后全部卖到你这里。”麻嫂说:“那好!”
   络腮胡子说:“我是从湖南上来的,姓萧。”一甩手便扬长而去。
   “妈!此人真的下次会来给钱吗?”覃多娇问。
   “我看他会的,反正他要买山货。”麻嫂回答。
   “就你相信人。”覃多娇心里怀疑,但是没有说出来。
   突然,那个络腮胡子又转身大踏步走进店里,说:“我还要卖一壶酒,你给我装满。”络腮萧胡子把一个五斤大壶递到麻嫂手里。“打吧!”
   麻嫂笑着,接过酒壶就去打。“妈,你打酒呀!”覃多娇意在提醒娘,叫她不要打酒。麻嫂装着没有听见。
   萧络腮胡子,接过酒壶,一掂量,觉得重量够。立马从怀里掏出20元银票,递到麻嫂手里。“你这老板诚信待人,我喜欢,今天的酒钱全部付给你。不用找了。”说完飘然而去。麻嫂说:“真是奇人!我就看他不像吃白食的。”
   于服务热情,味道鲜美,生意自然不错。每到场期,都有上百食客轮流入座。
   多娇跟着母亲打帮手,也学得一套经营的好手艺。
   那天上午,几个食客走进店内,有的要吃面,有的要煮汤圆,一时很是忙碌。“请坐!马上就好。”覃多娇微笑的应对进店的每个食客。
   突然,走进一个身穿灰布纳衣的小和尚。那小和尚进店就问:“冉如龙在吗?”
   麻嫂见是僧人,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昨天就出门去了,至今未归来。施主找他何事?可以对我说,我去转告。”
   小和尚笑笑:“此事必须当面对他说。”
   麻嫂点头:“你等着吧,可能不久就要回来的。”
   小和尚说:“那好,我等。给我煮一碗醪糟糍粑来,我边吃边等。”
   “好的!”麻嫂答应着,吩咐覃多娇开煮。覃多娇麻利的进行。
   “师傅请慢用。”覃多娇端上醪糟糍粑,小和尚接过就吃起来。
   “嗯!好吃,再来一碗。”覃多娇接着又开煮。
   小和尚一连吃了五碗,还在说:“好吃,再煮一碗。”
   覃多娇心想:“这个和尚个子不大,肚子倒不小。”为了不得罪客人,还是耐心的煮着。
   小和尚吃着,看看日头偏西,还不见冉如龙归来,嘴里就叨念着:“怎么搞的,难道不守信用不成。”
   一直吃了八碗醪糟糍粑,小和尚站说声“我不等了。”站起来就要走人。
   麻嫂见和尚不给钱,就伸手拉住:“师傅,你吃一个两个不给钱可以让你,但是你一下吃我这么多,不给钱那是不行的呀!”
   “谁说要我给钱,我的钱该冉如龙付的。”小和尚嬉皮笑脸的说。
   “不行!给钱就走人。不然绝不准离开。”麻嫂很坚定地说。
   覃多娇也上来搭话:“还没有见到吃白食的出家人。想不到你这小和尚是个赖皮儿!”
   小和尚哈哈一笑,反唇相讥:“想不到你这如花似玉的姑娘,还会说骂人的村话。”
   覃多娇一时性起,扬起手就要扇小和尚耳光。“我打死你这吃白食的秃驴!”二人纠缠其起来。
   麻嫂抓起锅铲准备助阵。
   围观者拍手大笑:“看好戏哪,和尚戏金蝉呀!”眼看要起风波,突然“住手!”一声吆喝,冉如龙出现在面前。
   覃多娇松开手,麻嫂放下锅铲。冉如龙一拱手施礼:“师傅多有得罪,是如龙回来晚了。”说着拉起那小和尚进入堂屋,吩咐倒茶。
   此小和尚不是别人,而是冉如龙大前天在石龙山上遇见的僧人慧海。慧海本是皇觉寺和尚,父亲是朱元璋大将常遇春的得力部将,不幸战死沙场,慧海从战场寻得父亲骨质,一路跋涉而来,选定石龙山这块风水龙脉宝地安葬,偶然遇到冉如龙,双方一场争执打斗后,冉如龙与慧海成为好友。约定今日前来商议要事,不想冉如龙外出归来晚点,麻嫂们不认识慧海,才有了上面纠纷。
   慧海与冉如龙倾心交谈。慧海从怀中拿出一张图,对冉如龙说:“这是我和师父为你设计的石龙寺家庙图,你按图上的方位和布置修建,可包你事业发达,人丁兴旺。”说着一一指点解释给冉如龙听。
   冉如龙大喜,向慧海施礼表示谢意。当下分派冉呼,叫他招募民工匠人,安排材料,准备择日在石龙山修建家庙。
   冉呼遵命去了。这里冉如龙又委托慧海为寺庙修建总主持。冉如龙先搭建起三间简易木屋,送足柴火和粮食,让慧海在石龙山上居住,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天时间,冉呼就召集了民工80人,石匠12人,木匠30人。冉奎带着从三十里外的原始森林里砍伐出两人合抱大的坚韧木料做柱头,木工在外号“小鲁班”龙大春的带领下精细解料排扇制作。由于冉如龙的工钱付给合理,来做工的人源源不绝。
   石匠头领是从四川过来的黄大老师傅,他带着12个石匠。先修建石梯,打通上山的道路,然后就是打磨石碑和石壁。一时间石龙山山上山下一片火热……
  
   (四)
   且说哼儿哈儿两条小龙自从监管金字山的后,牢记父王敖润的教训,不敢乱生事端,每日与山中金人打牌喝酒逍遥作乐。
   突然有一天,哈儿发现近两年沙金沟一带民众给他的香火供奉严重不足,心里很是愤然。就私下对哼儿说:“这里的愚民不知好歹,应该点化他们一下才好,不然我两吃什么!”
   哼儿也觉得这一带的人开始冷淡了他两,觉得哈儿说得在理,就表示赞成。不过哼儿提醒道:“哥,要去点化这些愚民,我两不要露面,免得父王怪罪。”
   “那怎么办?”哈儿问。
   哼儿说:“只需如此变好。”接着附耳密语一番。哈儿点头说:“此法胜妙!”
   洪武四年(1372年)初夏,正是插秧季节。张家山、沙金沟、店子坪,下马溪一带的农民百姓正在早晚忙活忙种。一日早起,多家农户去沟里放水泡田,发现沟里几乎断流,只有酒杯大的一股浑水在蠕动着。农户大惊,纷纷惊叫:“不好了,沟里没水了,秧苗无法栽了。”纷纷向村里的理正反映,要求设法解决水源。
   沙金沟里的一沟奔流的清水哪里去了?原来是哈儿哼儿暗中指派手下的两条犀牛,趁夜晚百姓不察时,将水喝得断流。意思是要百姓去上贡求它们放水。
   谁知这里的百姓没有想到这一层,半年里没有一个去给那两条小龙上贡进香的。于是这一年沙金沟无水,沿沟两岸的农民无法耕播,造成颗粒无收的灾害。村民们没有饭吃,就纷纷怒骂苍天:“老天爷,你瞎眼了,不给百姓生计。”
   辛亏冉如龙还囤积有近千担粮食,他见人们没有生活,就在竹林口搭起粥棚,每日煮五升米的稀粥,由覃多娇组织发放,救济灾民活命。
   稀饭只能缓解一时,况且冉如龙库存也有限。灾民虽然感激冉如龙的施舍,可是老吃不饱,依旧还是天天叫骂不休。这事被玉帝派出的日游神得知,他本想上报玉帝处罚那两条龙孙,但是又撕不开与西海龙王的交情,于是就隐瞒不报,只是暗示敖润要把他的孙儿管教一下,以免日后惹出大事受到牵连。
   敖润心领神会,就将哈儿哼儿喊回西海,又严厉教训了一顿。
   两个龙孙回到金子山,心里很是窝气,以为是那些没有饭吃的愚民背后告他们的黑状。也很气愤冉如龙给愚民们煮稀饭的救援行动。决定再来想办法治他一下。
   明着不敢对抗,哈儿哼儿叫犀牛还回沙金沟里的清水,让农民可以耕种。但是还是叫犀牛伺机出动,教训一下冉如龙们。
   竹林口又逢场期,人流汇聚着交易。麻嫂一早就大开店门,为来客提供餐饮,生意很是红火。
   时至上午11点左右,突然有两个白衣秀士,身着长衫,手摇纸扇,摇摇摆摆地走进食店,靠窗选一桌子坐下。覃多娇连忙上去:“客官要点什么?”
   “来二百个泡粑,再加两桶水酒。”其中一个吩咐。
   覃多娇惊讶:“就你两个,能吃下这多呀?”
   “那来闲话,叫你上你就赶快上来。”
   食店的客人一听这些言语,也感到惊奇,纷纷瞩目起来。
   覃多娇与麻嫂一边给这两个白衣秀士上吃的,一边暗中派人告诉覃洪超总管和冉如龙,要他们预防一下,怕要出事。
   麻嫂用大竹筛端上二百泡粑,覃多娇挑来两桶水酒,一起说:“二位请慢用。”
   “老子要赶路,哪能慢用。”一个秀士回答。说话间,只见那两个秀士大张白口,咕咕喝下一桶水酒,抓起泡粑就塞,仅仅三五下,一竹筛粑粑就没有了。
   围观的宾客大惊失色:“不得了!不得了。遇到饿捞鬼了。”
   “再来两桶水酒,二百油炸粑粑。”两个秀士喝道。
   麻嫂说:“我们店小,生意不多,准备的都被你两吃完了,没有了。”
   这时,只见秀士把脸一变,说:“没有,那你就别开店。”一个飞起一脚将桌子踢翻,碗盘哗哗碎地。一个抓起板凳,扔到远远的田中。
   “我叫你煮稀饭去救人!”两个秀士将食店砸得稀烂。吓得覃多娇嚎哭起来:“救命呀!来恶棍了!”
   围观的人们也一个个寻路赶紧溜逃,没有一个敢出头阻拦。麻嫂拉起多娇避开。
   冉如龙是武将出身,胆气十足。闻听有人砸店,就提起大环刀跃出来,大喝道:“何方歹徒,赶来捣乱,受死吧!”举起大刀就砍。
   只见那两个白衣秀士一抹脸,在地上一个翻滚,顿时变成两个庞然大物。
   人们惊奇不已:“原来是妖精!”“怪物,妖怪!”
   “是犀牛,我在青海那边见过几回,那家伙很厉害。皮厚的尖刀扎不穿。”商客中有人认得指点说。人们一看,只见那妖精生得:彩面大环眼,二角凸峥嵘。尖尖四只耳,灵窍闪光明。体上花纹如彩画,满身锦绣布纹英。第一个,头顶狐裘花帽暖,一脸刺毛热气腾;第二个,身挂轻纱飞烈焰,四蹄花莹玉玲玲;两个一起发雄威,吼声如雷振,獠牙似银针。两个勇而猛,对敌冉如龙。三个在竹林口场上一场大战:你看那:冉如龙,恶妖怪,各显神通真可爱。那个大刀着头轮,这个出蹄随脚快。大刀轮,尖角筑,凶如太岁撞幛幡,恶似丧门掀宝盖。叫喊振山川,扬尘昏世界。冉如龙赤心凛凛保百姓,那一个贪食俸禄成祸害为。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如龙大刀帅。
   两下相战。人再勇敢也难敌妖怪,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冉如龙浑冒汗,只好且战且退。那妖怪也没有料到还有如此对手,怕一时也占不了便宜,也就歇下来。对冉如龙喝道:“今日饶你不死,明天还在这里与你一搏,你不来就是个软蛋!”
   冉如龙虽然心里发虚,但是口头没有示弱,就说:“你明天敢来,我就剥你的皮,抽你的筋!”
   那两只犀牛现出原形,足有一丈高,二丈长,顺着沙地沟上面,回到一座矮山里歇息去了。后来这里就被人们叫为“犀牛坡。”
   为了明日应战,冉如龙连夜去石龙山,向慧海法师求援,请他援手助力。慧海自然不好推辞,就叫冉如龙先回竹林口做好准备。自己连夜用神交与皇觉寺金焕大法师主持沟通,习得移山填海大法,暗记于心。
   次日上午,两条犀牛原装出现在竹林口,叫喊冉如龙出来受死。冉如龙有慧海助阵,自然有了胆气,就提刀出来。慧海也抄起一根熟铜棍紧跟而出。两个对两个,将是一场好杀。
   两个犀牛暗笑:你今天带来个秃驴,咱也不怕!只是多一个冤魂而已。
   相见各不打话,冉如龙举刀就砍,慧海也舞棍横扫。那两头犀牛,动用脚和角,奋力相拼。又是打得天昏地暗,只见:
   刀铁挥舞,角脚乱抵,人兽不同,拼杀奋勇。一个是人间英杰保百姓,一个是邪魔贪图妖怪精。如龙刀法快,慧海运神功;妖怪蛮力也无穷,双方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运无穷,这个手起
   疾如风;那个角触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那阵上怪雾愁云漫地府,那阵上狼烟煞气射天宫。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从来未识浅和深,今日方之轻与重。大刀赛飞龙,铜棍如舞凤,左挡右攻,前迎后映。这阵上真是好威风。
   双方一来一往,酣战半个时辰。冉如龙渐渐刀法减慢,不能再战。慧海却玩得正好兴起,就叫:“冉兄你退下,待我施法来制服这两个妖孽。”冉如龙退下,犀牛笑他:“没得鸡棒用!”气的冉如龙咬牙切齿。叫慧海施法降服它。
   慧海把手里熟铜棍朝天一抛,口里念念有词,大喝一声:“起来!”犀牛感到奇怪,就说:“秃驴在玩花样了,看看他如何奈何我们!”
   说时迟,那时快,随着慧海“起来”的喊声,一座小山就从金字山下急速飞来,直压犀牛头顶。
   犀牛见大事不好,就往犀牛坡撤退。犀牛刚退到狐狸树坝那块平地,那座小山就把犀牛死死压住,犀牛百般挣扎,均是难脱。
   慧海又念念有词,用手指往山中间一捣,就显出一个大青石岩洞。慧海挥起手里坲尘,将两头犀牛赶进洞里。接着画上三道神符,往洞口一粘,说:“金沟不干,犀牛不出!”慧海征服犀牛怪,回到石龙山继续修建冉氏家庙。那哼哈龙孙得知手下犀牛被征服,再不敢随意作乱,沙金沟也转为平安。
   沟水顺着镇压犀牛的小山流淌,如今那山处在村二组狐狸树坝上端的土地中间,山形如乌龟的背盖,取名犀牛山,山中有一岩洞,深不可测。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不是妄假虚言的乱说。

共 22274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这篇传奇似乎表现了这一主题。正是我们民族的勤劳,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灿烂的文化。小说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有勤劳勇敢的冉如龙,有勤劳直爽颇有警惕性心灵纯洁而有些刚烈的多娇,乐于助人的慧海……反面形象如哼儿哈儿、犀牛、猛虎、狮子钱儿贝尔等,则是社会上恶势力的象征,今天仍能看到这类人的影子。在写法上,作者将实景(如犀牛石)和民间传说有机结合,将现实与神话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文学色彩浓厚的境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世界文学史证明,好多伟大作品都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造的,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民间文学和好的神话故事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这篇小说绝不像好多“大作家”那样坐在豪华的别墅里凭空想象杜撰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所以这小说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不过按其内容之丰富,应是一个长篇小说的胚子。小说佳作,推荐阅读加精。(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8-29 08:14:28
  小说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一个文学色彩浓厚的艺术境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欢迎阅读。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29 10:10:40
  谢鲁老精编推荐,地名文化小说,美丽富饶沙金沟为何变为穷山穷水沙地沟,小说中的人和事值得深思。为了暴富挖走沟里财宝,哎金子流走了,,秋安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29 13:29:03
  金钱能成事,也能坏事。从明朝的洪熙年代起,沙金沟就没有一粒金沙了,人们只能用半沟水来浇地灌田,求个温饱而已。“沙金沟”里没有金沙,也就改名为“沙地沟”了。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