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 一字之差(小说)

精品 【宁静】 一字之差(小说)


作者:鲁文馨 童生,909.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80发表时间:2022-03-04 16:05:58
摘要:一字谐音,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囧事。

【宁静】 一字之差(小说)
   王举至今都不明白,当初爹妈脑袋里哪根筋搭错了,给他起了个带“举”字的名。难怪局里同事们开玩笑时,不喊他王科长,喊他“王局”。
   他浓眉大眼,气宇轩昂,性格豪爽,说话一字一板。近两年犯肩周炎,常常耸耸肩、晃晃脑袋,看起来颇有些局长派头。
   老局长退休,新调来的王局长到任,王举感觉到名字带来的压力。
   王局上任第一天,周副局向王局介绍各科室负责人。
   介绍别人时,王局都是微笑着点头致意,唯独轮到王举,王局皱起了眉头。
   初次相识,王局不会对他有什么成见,是周副局给介绍得蒙圈了。他指着王举说:“王局,这位是王举,宣教科长。”
   王举担心王局误会,起身补充道:“王局您好,我名字里的‘举’,不是局长的‘局’,是抬举的‘举’。”
   几位同事忍俊不禁,笑出了声,严肃的氛围有些放松。
   王局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好名字!好名字!”
   名字好在哪里,王局没往下说。
   王举后悔莫及。这不是画蛇添足吗,自己怎么就把“举”字扯到抬举上了呢?
   王局私下对下属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却从来没有喊过王举的名字。公私场合一律称他为王科长,让王举多少有些被疏远的感觉。
   其实也可以理解,王局这个称呼,只能王局一人专用。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局里怎么能有两个王局呢?即使是同音字也不可以。王举私下嘱咐大家,千万不要再拿他名字开玩笑了,否则局长会不高兴,大家心领神会,公开场合一律喊他王科。
   百密一疏。王举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会砸了保安小陆的饭碗。
   省纪委干部魏建华出差来市里。办完公事,想和老同学王举见见面、叙叙旧,来到规划局找他。
   门口当班的保安小陆,把魏建华说的王举听成王局。他想也没想就拨通王局的电话:“王局,省纪委的魏领导说要和您见个面……”
   王局有些愕然。告诉小陆,让客人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满面春风的王局亲自下楼,把一脸困惑的魏建华迎进办公楼。交谈中才知道,他要找的是王举。
   王局道行颇深。他丝毫没有表现出意外,热情地向魏建华表示:“王科长的朋友就是我们规划局的朋友,欢迎纪委领导下基层来考察指导工作!”
   王局安排王举盛情接待了魏建华。给足了王举面子,自己也认识了一位重量级朋友,可谓一举两得。
   此事过去没几天,小陆又把王局和王举的名字搞混了。
   小陆把寄给王局的快件,误送到王举的办公室。王举以为是自己网购的东西到货了,拿过来就开了包。见精致礼盒里放着一支闪闪发光的金笔,附带一张精致卡片,上面写着一行隽秀的文字:两情相悦,笔歌墨舞,永远爱你的小墨墨。
   王举有些诧异,自己并不认识什么小墨墨,这才想起查看包裹上的详情单。见收件人一栏赫然写着王局的名字,马上意识到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手忙脚乱把东西重新包装好,悄悄退还给小陆。小陆不敢怠慢,连忙把包裹又送到了王局那里。
   王局拿过包裹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有被拆过的痕迹,脸色阴沉下来,问小陆是怎么回事。小陆也算义气,一口咬定包裹收到时就是这样,没有谁动过。
   月底,小陆因为抽查到值班时违规,局里提前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王举暗暗为他惋惜,觉得是自己的名字和粗心大意害得小陆失去了工作,心里有种内疚。
  
   二
   王举一家住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房子。虽然离妻子宋小文的工作单位近,但是逼仄陈旧,设施老化,水路电路常常出问题,让夫妻两人忙得焦头烂额。
   因为经济不够宽裕,王举一直没有下决心买新房。眼看房价节节攀升,夫妻俩一合计,咬咬牙卖掉旧房子,办了五十多万元的银行按揭贷款,又拿出这些年的全部积蓄,在圣亚花园买了一套三居室。
   乔迁新居本是人生一大喜事,岂料王举的名字又惹了麻烦。
   搬进新家的首个周末,王举在酒店办了“温锅宴”,请来祝贺搬家的亲友们搓一顿。宴请完亲友,夫妇俩满身疲惫回到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
   “客四两,主半斤。”为了让大家喝好,王举在“温锅宴”上喝了不少酒,刚才在电梯里,他把九楼标记错看成了八楼,要不是宋小文眼尖及时提醒他,他很可能到九楼找不到家了。
   王举进屋后就躺到沙发上睡着了,宋小文没沾酒,在卧室里忙着整理衣物被褥。
   一阵不紧不慢的敲门声传进耳朵。她有些纳闷,这么晚,谁还会来呢?还是过去打开了门。
   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门外,身边放着两样东西。
   宋小文觉得来人面生,试探着问:“您好,请问你是?”
   中年男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您好!我是海发置业的小张,王局的朋友。”
   “哦,是王举的朋友啊,快请进!”宋小文热情招呼道。
   小张没进门,弯腰把那两样东西放进了门内。
   “太晚了就不打扰您了,这点儿心意请您收下。再见!”他说完转身就走。
   宋小文本想喊醒王举见一下客人,没想到小张走这么急,追出门去,已不见人影。
   放在地上的东西,是十条中华香烟和一箱飞天茅台。
   送这么重的礼,肯定与老公不是一般关系,宋小文喊醒王举,问个究竟。王举挠着头想了半天,也没记起有小张这么个朋友,对海发置业更是一无所知。
   夫妻俩大眼瞪小眼,都有点发懵,分析来分析去,只能是一种情况:小张送礼走错门了,真正要送的人应该是某个姓王的局长。
   王举心里一惊,自己顶头上司不就是王局吗?莫非小张把他误认成王局了,可是小张又怎么找到了他的家呢?单位里几乎没人知道新家的地址啊?
   宋小文说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有位王局长就住咱家附近,小张本来要给他送礼,却不知道具体地址,打听别人时,因为你名字是王举,被人误认为是王局,就误导了小张。王举说我们刚搬来,和邻居并不熟,谁会知道我的名字呢?
   礼品是谁的搞不清楚,如何处理就成了难题,留下是不可能的。但是要退回又退给谁呢?王举总不能去问单位的王局,有没有人要给他送礼吧?如果不是他,这个小区居民上千,有没有、有几个王局长都是未知数,谁能确定小张真正要送的是哪个王局长呢?
   “这礼品是小张送上门来的,他发现送错再来讨回就是了,我们又不是昧下不还,现在着急的应该是小张。我们着急有什么用啊?”
   宋小文的一句话提醒了王举。
   王举觉得她言之有理,是自己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一个字,等,或许是解决礼品问题的最好办法。
   然而十几天过去了,小张并没有再出现,王举心里又不安了。
   礼品成了一个谜团,他想破解却无处入手,还担心这礼品会变成一枚“炸弹”。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引爆,只有尽快处理掉才安心。
   王举通过熟人拐弯抹角了解到,送礼的小张是海发置业业务副总。他满怀着希望去了那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海发置业,却没有找到小张。那边的人告诉他,小张十天前因为突发脑梗出现昏迷,现在还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里。
  
   三
   宋小文去省城参加业务培训,要离家半个月。儿子在寄宿制高中上学,平时很少回来,王举独自在家。过去向往的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的单身生活,短时间内变成了现实,却没有他想象的那般惬意。家里少了宋小文的身影,心里空荡荡的。
   “爱的最好方式是陪伴。”王举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宋小文在家的日子,很多时候都是平淡如水,有时被她唠叨得心烦,两人还因此拌了几次嘴。不过现在想想,这种日子还是蛮充实的。
   为了打发寂寞,王举频繁参加大小酒局,微醉后回到家很快就能入睡。没有了宋小文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听不到厨房里勺子碰锅沿的脆响,餐桌上少了可口的饭菜,这个家有点不像家了。
   王举给宋小文发微信说,我有点想你了。宋小文回了个调皮的笑脸问,哪里想了?他发了一个拥抱的表情,说哪哪都想。宋小文回了个亲吻的表情,说再坚持坚持吧,回去好好补偿你!
   中年男女的业余生活远没有年轻人蹦迪嗨歌泡吧那样丰富多彩,他们宣泄和减压的方式大多是聚餐喝酒。在酒精的催化和掩饰下,他们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自己的压抑和克制。
   周末,王举参加同学聚会。大家几杯酒下肚,纷纷原形毕露,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好不痛快。王举素有“酒仙”之称,在几位男女同学起哄架秧子和威逼利诱下,喝出了近年来的新高度,三杯白酒、两杯干红、再加三瓶啤酒。
   散场后,他醉得一塌糊涂。迷迷糊糊记得老同学方文把他送回家,他又把方文送出家门,在卫生间呕吐了一阵儿,上床就呼呼大睡。
   睡梦里,他似乎又听到了宋小文在说“回去好好补偿你!”刻意压抑的原始欲望,困兽般噬咬着每根神经。他浑身燥热,脑海里万马奔腾。
   恍惚中,宋小文爬上了床,小猫般偎依在身边,把头扎在他怀里。两只柔弱无骨的小手不停地在他发烫的身体上摩挲着,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什么。他压抑的欲火喷薄而出,紧紧把她拥在怀里……
   一股浓烈的酒气袭来,王举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莫非宋小文也喝酒了?他使劲揉了揉醉眼惺忪的双眸,这下才看清了怀里的女人,几乎惊掉了下巴:这个女人不是宋小文,她比宋小文要年轻得多,且丰满妩媚,肌肤细嫩,是个难得的性感尤物。
   王举感觉有些面熟,却忘了在哪里见过。
   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女人是他楼上的邻居。他上下班在电梯里和她有过几次照面,这个女人给他的感觉是优雅、冷艳、安静,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他们每次相遇,她只是点下头就算是打了招呼,不记得说过话。
   酒气是从女人嘴里、鼻息里、身体里散发出来的,她像刚从从酒缸里捞出来一样,整个房间也都被浓烈的酒气占领了。王举触电般推开还在梦呓着的女人,起身一步迈到床下,身体失去平衡,差点栽倒在地。
   这个女人是怎么进的卧室?又是怎么上到床上?他们刚才做了什么?王举被酒精麻醉的脑子里像灌了浆糊一样糊里糊涂。
   女人双眼微闭,神色迷离,蠕动着凝脂白玉般玲珑酮体,无意识地抓住王举的枕头,嘴里含含糊糊:“王……王局……你答应我的,你……你……为什么要骗我……”
   王举开始以为她喊的是自己的名字,觉得不可思议。我连她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可能骗她呢?后来才听清,她喊的是王局。
   王局!原来她是某个王局的女人。王举顿有所悟,这就对了,小张送来的中华烟和茅台酒,原本应该是送到楼上的,小张看错或者记错了楼层,才送到了他家,偏偏他又叫王举,宋小文糊里糊涂收下礼品。现在,王局的女人又不明不白躺在了他的床上。看来自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的头嗡嗡响,心里乱成一团麻。
  
   四
   要不要把女人喊起来?王举无力地呆坐在客厅沙发上,陷入到纠结和犹豫中,不知过了多久,卧室里响起手机铃声。床上的女人似乎无动于衷。
   手机铃声接连响了几次,才隐约听到女人接电话:“嗯呐……”后有气无力得声音:“你走吧,走吧!不要,不要再理我了!”
   一个急促而低沉的男中音从手机里传来:“墨墨,你在哪里?你要冷静,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解释……”
   “你走吧!我死活和你没有……关系!”女人所答非所问,显然还处于幻觉中。
   王举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清清楚楚听到,手机里是自己顶头上司王局的声音。
   当初送王局金笔的人,不是就叫墨墨吗?现在她成了楼上邻居,天哪!如果王局知道她和他住楼上楼下,而且现在她就在他床上,会怎么想?王举觉得脊梁骨阵阵发凉。
   他意识到这个房间现在自己不宜久留,更不该听墨墨和王局通话。趁墨墨意识还未完全清醒,他悄悄溜了出去。
   酒精在他身体里余威未尽,令他头晕目眩,浑身酸软。他只好来到隔壁卧室,在儿子的床上躺了下来。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脑子里把从昨晚到刚才发生的事情回放了一遍,想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依稀记起,方文送他回到家。他不顾方文劝阻,又把他送出家门,然后急着去卫生间,又回了卧室。他猛地意识到,自己疏漏了一个重要环节,正常情况下,他进家后首先要关上门。可是因为内急,转身就去卫生间,出来后直接进卧室上床就睡着了,半夜醒来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通过墨墨和王局的通话内容,可以推想情况是这样的:墨墨因为某件事和王局发生了激烈争执,她喝了很多酒回家,因为醉酒记错了楼层,恰巧他又没关门,把他家当成了自己家,把他的床当成了自己的床;而他,也因为醉酒把她当成了宋小文。于是不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
   隔壁隐隐传来墨墨断断续续的哭诉。
   “我……受够了……见不得光的生活……见不得光啊。”
   “我错了,我为什么要爱上你?为什么?就因为你资助我上大学,你给了我想要的一切?……你承诺的婚姻呢?我是什么?我算什么啊,是地下情人,是一只宠物?”

共 647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字之差,大相径庭。科长局长名不同字同音,工作生活中诸多喜剧桥段可想而知,而局长的情人睡到了自己的下属科长床上此事则未免失之离谱。作为小说的重头戏——妻子不在家的日子,这个家有点儿不像家了,好在妻承诺回去后好好补偿,更有要年轻得多且丰满妩媚肌肤细嫩是个难得的性感尤物投怀送抱错走楼层,哪怕是一场误会。啊,王举,王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汉语言文字又可以给我们的小说主人公的多彩人生平添如此恁般风月囧情、旖旎花絮,读来不胜莞尔。这,大抵就是小说,小说就是这样写的。作家深谙小说创作艺术之道,一连串的现在,加之目不暇给的人际巧合、误读和阴差阳错,即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于看似不经意间巧妙揭示生活本质真实,从而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极佳的时代意义及其审美价值。此,就叫文学。【编辑:郭永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30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3-14 10:34:49
  笔者孤陋,原来二者皆可。见笑了。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1 楼        文友:鲁文馨        2022-03-14 20:57:15
  谢谢郭老师的严谨细致!
12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2-03-14 20:45:28
  这篇小说,虽有刻意制造巧合的斧凿痕迹,但基本源于现实生活,也契合了当下的反腐主题。小说选取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深刻地揭开当今官场虚伪的面纱,揭示出许多不可告人的权财交易、权色交易的本来面目,让人更真切地看透了官场的腐化与不堪!这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佳作,敢于揭示社会阴暗面的“正能量”。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2 楼        文友:鲁文馨        2022-03-14 20:54:42
  谢谢思绪飞扬淡墨痕老师的深刻评点,激浊扬清,揭示人性是文学的使命, 我也愿意为之去努力,力求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13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3-14 21:43:02
  揭示人性,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乃文学艺术创作的永恒宿命,而时代文明社会观照中近期目标追求和践行则为其应有之义,且更具现实性丶紧迫性,和必然性。无疑,小说文本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3 楼        文友:鲁文馨        2022-03-15 11:14:56
  谢谢郭老师的指导,高评!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