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醉在旋律里(散文)

精品 【东篱】醉在旋律里(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4.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2发表时间:2023-07-30 05:44:42
摘要:从巴仁哲里木到霍林郭勒,草原改变了那种一望无际的温顺,变成了一部五线谱,山是五线谱里的蝌蚪般的音符,没有休止符,只有持续的旋律,记下吧,留住旋律。写作这篇文章就像在纸上谱曲,收获音创的美感体验。


   内蒙古草原最适合走马观“绿”,原之绿,山之绿,满眼绿意,怎样才能不辜负推到眼前的绿,我有了想法。想到了交响曲,想让此行充满乐感。
   如果驾车在内蒙古几千公里的草原穿行,就像起舞在古斯塔夫·马勒的《第三交响乐D调》中,世上最长的交响曲,草原最漫长的绿廊,我发现了相似点。我驾驭不了,只能如此想象。
   夜里这么想,同舍的好友老胡说,给你三天时间,去弹一曲吧,他这样说是曾经有过三天三夜行进在五线谱上的经历。不必去维也纳,草原就是一处硕大的音乐大厅。
   草原是不甘一望无际的,总要表现出奇崛,于是丘山被草原平推到巴仁哲里木到霍林郭勒之间。我选择的是从西哲里木到霍林郭勒近二百公里的路程,我觉得那种起伏而美妙的行感,就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开着车,醉在这段优美的旋律里。
   志骏说,这次“醉驾”不犯法。我不喝酒,也醉。想起“醉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仿佛千年前的欧阳永叔早就预言了这次旅程,造了个名句给我。
  
   二
   从巴仁哲里木出发,抵达G207高速,还有一段省道,蜿蜒如肠,就像进入主调之前的序曲。西哲里木的意思是会盟地西谷,从这里就颠覆了我心中一眼无际的平阔草原印象了。途中发现标注汉字“苏木”的地方,是介于汉族行政区划的县与村之间的乡镇,上百里一个乡镇,也是这段序曲中的高潮,独居的蒙族屋舍,分布在开阔的峡谷中,就像繁星垂落于此,黛瓦闪着清幽的光,牛羊分布在屋舍周围,适合远距离去看,感觉就是童话世界,梦幻,静谧,祥和,浪漫,就像用积木垒起的城堡,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给它怎样的比喻呢?是唱着一曲轻快的儿歌,马上把人的童趣唤醒,很想伸手去抓一把,抓住几栋蒙居,放到眼前,让我重新组合,组合成像张学友演唱的《童话》那样的歌声,不过,他的声音有些苍老了,绿色黛色的材料,一定是无比美妙的,希望他可以唱出这种颜色来。不过,他的歌词“无休无止的纯真”,让我想松开方向盘来一个纯真的拥抱。我醉了吗?志骏说我太容易入情了。
   草原的生动,不仅仅有绿色的鲜活,还有一群群白色,如云飘落在了地上,游弋着穿过马路。我早就停下车,一曲音乐有了休止符,静谧,但不急于曲子突然高昂起来,四五百只羊,缓慢地过道,就像一群放学归家的小学生过马路,整齐有序的队伍,怎么可以突然插进去呢?牧羊人在一边目视着,手中的羊鞭子就像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始终静止在半空。突然想起外孙哼的过马路歌,“过马路,把灯瞧”,羊儿用不着瞧,它们在表演一曲舒缓的音乐,可以把我带到童年,我的童年是没有儿歌的年代,没想到在草原补上了这一课。
   不要觉得序曲过长,沿界生图河(霍林河的支流)河岸,上万只鸭子就像星星留在天河,点亮了草原。闪着亮光蜿蜒九曲的河流,匍匐在谷底草原上,丘山注目着河流,山水相依,相守,相亲,相绕,相顾,相处无语,仿佛千言难叙,站在合适的角度,我发现了山水的亲密而复杂的关系,眼睛醉了,心也醉了。这意境,无论歌词,唯有陈曦的《静静守候》的旋律可以表达那种婉约和亲昵。最生动的是指挥这山水的人物的出现,不是打扰,而是插进了一个快乐的音符。一个骑着摩托的放鸭人,上万只鸭子,这是怎样的场景!退回之前,我想不会出现如此规模吧,在我所掌握的“鸭诗”里,还真找不到写如此场面的诗句,“曲池眠乳鸭”,“枯荷难睡鸭”,几乎都是特写写真,诗人未见如此壮观的“鸭阵”。怎么可以写出贴切的诗句呢。
   放鸭,可能在草原是新兴的农牧业态,我多么想看到和放牧牛羊那样,一位牧者操一柄心爱的马头琴,弹着他们自创的放鸭曲,我在心中酝酿着曲子的节奏,调门是悠悠的,韵律的柔柔的,像一段催眠曲……
   我们的车驶上高速路,两侧的群山,立刻有了相迎的礼仪,群山列队,唯一和齐整的军阵不同的是,高低错落,参差滚涌,这一点是当过兵的志骏感觉出的。我说那些处于山与山之间的黄榆树就是给我们最庄严的军礼。黄榆树将山连接起来,就像从一个音节跳跃到另一个音节的过渡,或者是舒缓,山是高音,沟谷就是低音,黄榆树就是轻跳漫爬的舒缓音。这让我们格外注意了黄榆树的分布特点。或许是为了避风防寒,在御寒地区,黄榆树选择了沟谷,于此说来,是山峰呵护了黄榆树,黄榆树才给山带来了生机。山和黄榆的位置,都是自然安排的,就像音符的高低,完全是情感的表达,于是才有了美妙的旋律。多少人形容草原上的黄榆树,冠如盖,绿似泼,形若伞,我觉得这是只见其形而未得其韵。
  
   三
   行进在山与山形成的谷底里,完全用不着我们去“轻拢慢捻”,也分不出“大弦小弦”,如以音乐动作去看,便觉忽略了那种气势,一点儿也不贴切。不要分辨了,就沉浸在这无声的旋律里,我和志骏心领神会了山水,也不说话了,生怕打扰这柔和的韵律。
   草原的山像什么?进入绿山围裹之中,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是五线谱的“符头”,依次排列,高速路是“五线”,车子缓缓起伏,就像手指弹起一首曲子,忘记是什么交响曲也不打紧,可以自谱曲调,这是草原之山给与我们的权利。胶东半岛的大饽饽太出名,我觉得草原的丘山就是一个个巨型的大饽饽,想把头探出去咬一口,多么妄想啊!饽饽一样的山,是用什么发酵的?一两个时辰无法隆起那么美的山穹,大自然一定也用了酵母,亿万年前的一次发酵,将绿色和美岚永远地安放在草原上。亿万年后终于等到了我,让我不能不相信这种缘分。
   我和车是在高速路上奔驰着扑向目的地吗?显然不是,这是我第一次发生错觉和怀疑。连绵的温柔的山,披着不褪色的绿纱,车轮下发出的“沙沙”声,是我迎接披纱的新娘的旋律,之前我会怀疑这种声音对轮胎是否构成威胁,今天却变成了迎亲乐。山的新娘让我挑选,这是多么为难我!
   我的美感没有出现问题,一幅巨大的绿色锦缎,将我托起,车子在锦缎上,就像一粒露珠滑过,不要担心滑落。锦缎不是平铺着,连绵的山在锦缎之下并不安分,就像下面有一股顽皮的风,或者就是一群孩子,将锦缎托着,高处的峰,一会沉下,又一峰耸起,争相看着我们,曾经听过《似锦》的曲子,其中有一句“驮着清风为白马”,拿到草原并不恰切,或者那匹白马是在绿色的锦缎之下,山啊,这么顽皮,歌词总是无法尽意地表达你的情态。我把这个感觉告诉志骏,志骏说重新写一个新版的《似锦》吧,先写一个中心句——白马驮着清风,隐约在绿纱之下……
   姑娘们总喜欢去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这里有,来吧,随便一处山岚下都可以牵出一匹。
   一向以时速120行进于高速的我,突然把车速降到90,我担心两侧的山泼下的绿色会挡住我的视线。志骏说,这不是我的风格。什么是风格,风格在美的面前,往往会委屈一下,没有人愿意错过美而保持所谓的风格的。一定有一个,不,应该是一群,挥毫泼绿的丹青手,舍弃了所有的缤纷颜色,钟情于绿色,也毫不吝啬,简直就是将一桶桶绿彩掀翻,根本不讲什么章法布局,没有刻意便有了恣肆的自由,写作时常常被主题限制,不得纵意,唯恐偏题离题,草原的丹青手为何可以这样?哦,他们的主题装在心中,在绿色之下,一切都被收拢。于是,我以习惯驾车,任由眼睛模糊在绿色里,多么养眼!曾经觉得“明眸善睐”是养眼的境界,其实境界局促了,草原的眼是朦胧的,披纱的样子,百看不厌,我黑色的眸子也应该是被绿色浸染了吧。
   行进着,我的读感突然发生了变化。那些绿色的没有棱角的山,仿佛是小家碧玉的样子,因为可爱而成为如此的形象,美学有个“审美变形”理论,在这里我找到了体验。就像我可以把连绵百里的草原之山收纳到一张A4纸上,还可以折叠起来。其实,审美真的不需要多么深刻,要的是多重美感而已。就像我静听《沂蒙山小调》,舒缓婉约,想把眼前的山捧过来,放在脸上试试它的温。
  
   四
   从霍林郭勒出来,我临时动议,朝着那座阿尔山方向奔去。志骏问为什么?我告诉他,“郭勒”的河流的意思,你不愿被河流飘到远处?在草原,可以轻易找到“诗和远方”,志骏也不拒绝去远方浪漫。
   其实,这个想法是被一个叫“梦然”的高手的《阿尔山》的歌曲勾起的。阿尔山距离我的车还有350公里,远吗?在旋律里行进,没有远近的感觉,沉浸消弭了远近的概念。
   她的歌词反复叠唱“我带你去个地方”,太有诱惑力。
   车载音乐,就找到这首歌。志骏说,我们这是走进了“开门大吉”的舞台啊。我说,这叫出门大吉。有时凭空从脑海搜出一首歌,太难,在草原,绿色提示着,那些歌的旋律一下子就打开了。
   她吟唱“炊烟袅袅那是送给天堂的衣裳”,我想看看那里的炊烟,跑进炊烟里,穿上一袭天堂的衣裳。浪漫的想法,不以是否实现来定义,获得的一瞬就醉了。网络上说,浪漫是需要成本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在披锦的色彩里,去浪漫,有什么代价?我想寻找祖国边陲的颜色,也愿意付出远行的代价。
   绿山更贴近了我们,有机会一睹芳容了。原来那些绿并不雷同,半山大豆绿,半山夏草浓,极有层次感。尽管是一色的绿染头,但分辨得出这是经过精心打扮过的,一定是经过美容师的妙手梳理过的,我没有看到春播时的场景,但完全可以让我想象,那些耕牧者播下绿色种子的镜头,多么唯美。怎样形容,怎样记住别样风格的美?我把身边的山比作二重唱,豆绿和夏浓总是那么和谐地相接,合成一个绿色调。
   往阿尔山方向的山,就像是前奏,是要引出主旋律吧,去过武夷山,漂流在九曲溪里,这里也是漂流感,是用车子漂流的。蜿蜒十八曲的高速路,宛若柔美的蛇形线,吐着信子,伸向山脚,亲吻着,歌吟着;车子就像伸出的一只手,顶着山体而去,要抚摸一下,就像演奏时,试试弦儿,我感觉是要拨动每一个音符,让山弹出美妙的行进曲。
   从草原归来,和文友谈及感受,吟出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草原的夜晚,我宿在巴仁哲里木,天低星近,只知道去畅想去养眼了,少了与之对弈的情调,遗憾啊。好在草原之地,山如琵琶,路似乐弦,草原包容了这个五音不全者,操器而弹,留住了美妙的韵律。
   路上,志骏迫不及待地问我收获了什么,我说,草原的山亲吻我,是我的情人;草原的绿醉染着我,亮着我的眸。从来没有的感觉,如此亲近,如此美妙。无以准确说明这种读感和亲临感,不能怪我迟钝,只能用“旋律”来描述吧,宛转悠扬,我漂浮在声音的色彩里,满身都是音符,等停下车的晚上,我将这些音符谱成连贯的曲子吧,叫什么名字?叫“醉曲”吧,一曲流觞,不醉是假。
   酒逢知己千杯少,面对“绿蚁”我怎能不贪杯呢。这杯“绿蚁”就是旋律般的大草原,我贪杯就贪大杯。绿底色,风为乐,山起舞,“但愿长醉不复醒”。
  
   2023年7月30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2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篇游记用笔别具风格,有着鲜活的感染力和震憾力,读罢,心生神往之情。作者以巴仁哲里木为起点,在草原上自驾旅行三天。作者把草原比作音乐大厅,比作是一部五线谱,而山是五线谱里蝌蚪般的音符。自驾则是在弹曲。蒙族的屋舍比作用积木垒起的城堡。羊群是天上飘下的云朵,缓慢过道的羊只是一群放学归家的小学生。上万只鸭子是天上的星是,点亮了草原。群山是列队的士兵,黄榆树是最庄严的军礼。山是高音,沟谷是低音,黄榆树是轻跳漫爬的舒缓音。山是大饽饽,是披着绿纱的新娘,车轮发出的沙沙,是迎亲乐。本文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把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美丽的屋舍,雄奇的山丘,欢快的溪流,葱翠的树木,似诗如画地铺展在读者眼前,令人浮躁远去,宁静与豪迈悄临。文中比喻贴切、形象、生动。联想和想象丰富绝妙,可谓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直至主旨。作者用笔大胆活泼,信笔挥撒,自然天成,奇趣顿生。文章布局简洁明快,亮丽通透,风格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意境奇妙,立意清新。文章作者巧用“醉”字,抒发着真性情,真感情。体现了作者对祖国草原、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深情。读着本文时,可感作者那浪漫奔放、豪迈乐观、洒脱不羁的气质。也可感作者创作时激情迸射,挥亳自如的生动场景,体现了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底与艺术匠心,有着常人难及的高度!好文、妙文,力荐品读,感受经典!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30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7-30 05:55:27
  读着此篇散文,没有不醉的!怀才老师醉在旋律里,我们醉在你大胆形象的比喻中,醉在你丰富的联想和绝妙的想象中,醉在你那优美灵动的句子中……遥握问候怀才老师,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醉人之作,谨祝夏祺!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07:36:58
  想象湘莉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去内蒙古草原,感受草原的美,是一个难题。如果只是开车走一走,跑一跑,从美中穿过,也可以,但我总觉得是一种浪费,夜晚就想这次旅程的感觉。行进在绿山之间,我那点乐感被唤醒,确切地说,是草原和绿山把我带进了旋律,不醉不可能。旋律是听的,在草原也可以看。起伏连绵的山就是音乐,没有人会觉得不像。草原的美被我带回来了,开车就觉得在旋律里。拙笔以记,给去草原自驾旅游的朋友一点启发吧,希望他们也去醉一把。湘莉老师有时间就跑一趟吧,一点不虚此行,路上没有交警,只有风景啊。远握,问候夏祺,谨祝安康,期待你的佳作。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7-30 06:52:02
  老师的构思非常新颖,如果路做五线谱,那么,所有的绿草、树木、高山、羊群甚至一群鸭子,都是散落的音符,整个草原如老师所言,就是一曲交响。文章以旋律贯穿,各种修辞手法轮番登场,体现了老师对祖国边陲的大爱和深爱,看了这样的美文,没有人不会动心。我甚至在想,自己曾经多次进出内蒙,自己都想了些什么,怎么总觉得脑子空空。看来,如果有机会再去,要留心了,向老师学习,多思考,食住行看皆文章。拜读学习老师美文,汲取宝贵养分。问候老师,保重身体,夏安!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07:44:23
  谢谢韩老师留下美评,谢谢!韩老师的老家在科尔沁的东面吧,进出内蒙古十分便捷,回家再跑一趟,体验一下这种旋律的美感,很值得。的确,把草原看作是锦缎也贴切,那些风景就是散落在锦缎上的珍珠;比作旋律也好,风景就是一个个音符,敲出最美的韵律,不是简单的平平仄仄,颀长的,浪漫的,美妙的,怎样形容都不为过。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大草原,较之前深入了,曾担心没有什么可看的,看来我的眼界还是不行。真有看头,远方永远是个诱惑。遥握,问候夏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如果我们俩凑一起,来一次自驾草原行,会如何?写同题作文,来一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草原版,那会在我们的人生里谱下最快乐的曲子啊。
3 楼        文友:枫桦        2023-07-30 08:16:36
  诺大的草原是琴,那么路便是琴弦。这篇文章的生动与美感,是令人欣喜的。那是一曲舒缓而优美的乐章,让人迷醉,让人留恋。草原风情的浪漫在于我们的心,钟情于此,是心境如此铺展开来。这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的心是最适合这里,是最愿意贴合到这里的。开阔的不仅仅是视野,还有不断涌动而来的思想。老师的文章让人心静如水,如愿与文字一起流淌而去了。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08:29:47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是啊,草原就是一挂绿色的大琴,我们走进去,应该去做草原的知音。欣赏美景,需要一点浪漫情怀的,我总觉得自己的浪漫度不够,但心情是足了,很快乐。有时候告诉自己,把有些事忘掉吧,其实太难。我感觉在草原可以忘掉不愉快,唯有沉浸其间,绿色那么养眼养心。怀才写草原,可能很莽撞,枫桦老师距离草原那么近,且不止一次前往,感受一定更美。期待你的佳作,遥握,问候夏祺。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7-30 09:02:04
  老师到蒙古草原溜了一回,我也到青藏高原跑了一趟。老师能写出如此好的散文,我也写了,却写不出如意文章。老师的想像力丰富,构思奇特,把草原比作音乐大厅,比作是一部五线谱,而山师音符。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得惟妙惟肖,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把一个偌大的草原和草原上的牛羊、屋舍、小山、溪流、树木描绘的如诗如画。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凸显老师的文学功底,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09:38:19
  谢谢吴老师的美评。怀才的描写也无法穷形尽相,只能写写感觉吧。草原的美,是大格局,是无边的,人在其上,只能是一个肉眼不见的小点点,但人总要表现出自己的存在,于是有了感觉,行进其间,仿佛就是弹奏了一曲,有着跌宕的旋律。于是就这样表达吧。任何比喻都不能尽意,但人类习惯比喻来感受。回忆的最美的,吴老师去西藏,一定有着最美的收获,很期待你的佳作。远握,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7-30 09:31:22
  游览生情,构思精美,描写颇见真功夫,天马行空,驰骋纵横,给读者带来美好的视觉和感觉,仿佛也去了大草原。以前我以为草原和我们山区一样,没有什么特色,也是一片单调。但是读了老师这篇文,我才知道草原要比我们山区好几百倍,心里向往草原,可是去不了啦,还是就在山里吧!祝愿老师再去草原玩玩,福安!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09:42:28
  谢谢梅子老师的美评。山有山的美,草原有草原的野,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热爱自然的心,什么样的山和草原都会溢出美的东西来。怀才是第二次走进草原,没有重复第一次,选择了一段路程,用车去丈量,还是非常满意这次的走马观绿。快乐的感受可能很肤浅,但我喜欢这样的肤浅,不必求深,享受绿色的温润足够。似乎快乐占据了整个旅程,也见识了广袤无垠的魅力。遥握,问候老师夏祺,谨祝快乐。
6 楼        文友:夕泠        2023-07-30 10:09:38
  读完怀才老师的文字,就下楼去买早点了。路过小区边上学校门口,一大片草地绿茵茵的,煞是可爱。有微风吹来,很是惬意。联想到刚刚读完的草原游记,不禁略有感慨。觉得恍入草原,有扑朔迷离之感。原来美,有时候这样简单。若有朝一日真能跨入草原,又会是如何的心情呢?会有怀才老师这样洒脱的文字吗?会有这样动听的旋律吗?确实无法把握自己。问好老师夏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10:17:11
  但愿小文能够给夕泠老师美好的感觉,洗心夕泠老师的美评。每见你的文字,包括那首诗,都甚爱,因为那些句子,总能挑起我的往事和经历,将自己代入。内蒙古草原,我是第二次前往,没有重复之前的路线,好在准备了一辆车,可以随意穿行草原,所以有所收获。怎样的读感,一言难尽,所以就以“旋律”来表达。旅游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好心情,这次行程,最重要的收获了快乐的心情。遥握,问候夏祺,期待夕泠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7 楼        文友:夕泠        2023-07-30 10:45:14
  怀才老师说的对,每一次旅游其实就是一次洗心。三年疫情我还未跨出城门,盘算着可以就近行程一次。只是人生的牵挂太多,出趟远门都得安排诸事。不过,我喜欢出门。海阔天空的感觉好爽的。如能提上一杯绿蚁,面对草原,醉否?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10:50:23
  谢谢夕泠老师再度留墨。我是一个不爱出门的人,之前工作期间,有多少机会,到一个城市办事,之后便是考虑买票返程,风景不挂于心,错过不少,可能还是为世事所累而少了游兴吧。疫情三年,大多数人都是蜗居,一颗心难得释放,应该报复性地走出去,享受久违的游兴。如夕泠老师出行,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风韵诗情的。有好友,有好酒,盘腿踞坐草原,对饮几杯,不必下酒菜,绿色为肴,那才是人生难得。我也很期待,这个好友如果是夕泠,我更愿意。遥握!
8 楼        文友:简柔        2023-07-30 11:53:53
  草原、白羊、鸭子、树木,山,像一首歌,如一首曲,让人沉浸着。怀才老师以优美凝练的文字,无比浪漫的想象谱写了一曲草原的大合唱,有温柔,有铿锵,优美而婉转,让人脱离着琐碎的日子,仿佛人间的俗尘减少了几分。写得如诗如画,曼妙万千。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12:12:57
  谢谢简柔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美评。日子的平淡需要一首诗,一首歌来调节,去往草原,获得的美感不一样,快乐的滋味也不同,我很喜欢。有个打算,租住几间蒙族民宅,住上一段时间,驱车走遍草原,认识每一处草原,读懂草原的韵律。简柔老师也应该抽时间跑一趟,那里有我们不曾遇见的美。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7-30 13:09:23
  怀才老师这篇文章别出心裁,以音乐旋律的美感来解读草原的风景之美,可谓匠心独运,从审美的角度,视觉与听觉皆可互通互换,也就是文学上的通感,美景是可看的,也是可以聆听的。怀才老师生花的妙笔和奇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不同的风景对应着不同的旋律,旋律跌宕起伏,不断变换,比如整个草原就像一首交响曲,展现出恢弘的乐章,蒙古民居呈现出的如童话般的意境,一首《童话》的歌曲会把人带入那种美妙的意境,陈曦的《静静守候》能够表达山水相依的温婉缠绵的情境……怀才老师笔下风景美轮美奂,令人沉醉!比如草原是铺开的一幅绿色的锦绣,高山是高音,河谷是低音,绿山是披着绿纱的新娘,羊群是天上飘落的云,那上万只鸭子是天上的星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令人赞叹!怀才老师这篇文章,不仅带给我们一幅幅草原的美景,也带给我们别样的审美体验,让人如饮佳酿,醉意朦胧。美文如玉,美妙绝伦。拜读老师佳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安好!吉祥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14:04:35
  谢谢如菊老师的精彩点评。谢谢!我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不懂音乐的人,但喜欢乐感,很奇怪。我觉得我如果出生在草原,一定也是一个歌手,因为草原的人,没有谁不会唱歌的。的确,文学表现需要通感的艺术手法,也叫移觉。以听觉写视觉,也可以互换,这是文学表现的神奇。朱自清一个名句写荷塘月光下的荷叶——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能够在草原唤醒乐感,体验审美的魅力,真的是天赐我机会。希望小文能够给喜欢的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遥握,期待如菊老师的佳作不断,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7-30 15:41:55
  也只有怀才老师才有这样的想象力,车载草原疾驰,草原为琴,车当弦,人入其中,焉有不醉之理?草原永远是鲜活生动的,情感总是那么丰富,旋律一直是美妙动听,此番场景,让读者深受感染,也仿佛醉在草原,醉在梦里不想醒来哦。美文佳作,祝老师夏日吉祥!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30 15:47:26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可不能说“只有”啊,怀才所写是一种情感体验,我相信很多游览过草原的人都有只有的美感。我觉得,醉是一个不错的意境,有时候在风景面前,不需要太多的理智,沉浸其中,沉醉着,就是不错。尽管我们的视界可能是模糊的,但清醒了未必有醉的意境获得。希望小文可以给那些想到草原一游的朋友一点启发吧,好好体验美。遥握,期待老师的佳作,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