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玉女经(散文)

精品 【心音】玉女经(散文) ——皂角树人


作者:傅冬 秀才,11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37发表时间:2014-01-09 11:45:21
摘要:这是一个关于我的女儿在我们身边成长的一段故事。


   这次险情过后,我们就十分注意了,她也慢慢地适应了。那时买点心也是要票的,我的点心票每月只有二两,每月一开始就用完了。后来我向同事要了一点(或者是同事送的)点心票,再买给她吃。但她吃的很少,一块沙琪玛要吃好几次才吃完(一个月的点心票也只能买一块沙琪玛而已)。按理说,成都的柑子和桔子应该是很多的,可是,那几年好像是见了鬼似的,街上竟一个也没有得卖的。大概那时也有走后门的,都走后门走掉了,普通老百姓是吃不到的。我在成都只是普通老百姓里,是最下层的人,当然买不到的了。我的宝贝女儿在那一年当然也就没有吃到,这是非常遗憾的。现在想起来,我那时也太傻了,不能想办法去走后门么?门总是人打开的,还是怪我自己。就这样,她在那里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根本未吃水果,仅靠那么一点点蔬菜。这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无能啊!她在成都期间,毛泽东已提出复课闹革命了,但总是被那些造反派的“英雄”们拖了又拖,在他们私人目的未达到之前,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因此,有一段时间我既不工作也不学习,但每天还要去上班。上班也不严格,随时可以回家,全靠自觉。下班以后,就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因此,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她学习,进行学前教育。其中做得最多、最有效果,从而影响她一生的事,也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看图说话。那时的看图说话类的幼儿读物少之又少,就是有我也买不起。我的办法是从教室里拿些短粉笔来,在我宿舍里的双层床中间边框上,把它当做黑板,依次画上火箭、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自行车、平车(四川叫架架车),是按它们的运行速度递降的规律画的。因为我的美术基础很好,所以画的比较逼真。她坐在另一张床上(有时坐在她妈妈的腿上),我指着画上的第一个图案,叫出“火箭”的名字,她跟着读一声“火箭”,然后依次一个个地教她读下去,一直读到“架架车”。接着又重新开始。每天中午或下午下班回来,都要进行这项工作,每天教她两至三次。每次开始前,我都喊一声:“健梅,来!”于是她就非常认真地坐了下来。最初,我用棒子指着一个画,读出名字,她就跟着读一次。可是没多久,大概是在教了她两三天之后,在我又一次喊了声“健梅,来”之后,接着棒子一指,我还没有喊出名字,她却立刻喊起来“火箭!”我吃了一惊,但同时也非常高兴。接着又指第二个,她立刻就喊“飞机”……一直到“架架车”。她已记得每一个图像的名字了!此后,我不再教她读,而改用棒子指由她来读。不多久,我觉得没有必要再教她了,下班后就不再进行这项工作。但是,当我下班回来后,她还是一本正经地坐下来,并向我喊道:“爸爸,来!”于是,我仍然满足她的要求,还是像以前那样,一遍一遍地读下去。以后接着几次都是这样,我一到家她就喊:“爸爸,来!”有一次,同事兼邻居来我们家玩,我非常骄傲地向他谈到我女儿识图的事,当即我和她像以前一样又表演了一遍。这位同事看过之后,也非常高兴,立刻鼓掌说:“呱唧,呱唧!”(四川土语,即“呱呱叫、好”的意思),她也跟着拍着小手道:“拔基,拔基!”她发音不准,“呱”音发得不好。有一次晚饭后,我和她妈妈正在忙着一件什么事,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手里在玩着什么,而口里背诵着:“火箭、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自行车、架架车。”我一阵狂喜:我两岁的女儿懂得背诵了!我当时那高兴劲儿,不知怎么形容才好!待她把一整段完整地背完之后,我把她抱起来一阵狂吻,那心里不只是高兴和甜蜜而是骄傲了!我一下子想了很多,我首先把她妈妈喊来,分享我的喜悦,并且叫她又从头至尾再背诵了一遍。为她的这一表现,我们高兴了好一阵子。如今,我曾多次和她谈过这件事,都认为那一次是智力的一次飞跃,而且是关键的一次飞跃。自那以后,我就下决心把她培养成一个大学生,而且像我的一位女老师那样,二十岁就大学毕业(后来果然实现了这一愿望,这是后话)。
   她在成都总共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她的智力发展很快,上面提到的看图说话仅仅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除此之外,她的智力发展在好几个方面都有显现。首先在语言方面。刚到成都时,她几乎不会说话,只会说“爸爸”、“妈妈”、“奶奶”等简单的单词,但表现还颇为机灵,我看出了她潜在的语言能力,对此并不担忧。果然,大概一个月后,有一次我们带她去广场上看电影,她突然会自称“健梅”了。随后几天,她很快能说许多话,而且词汇越来越丰富,并能和我们简单地交谈了,说话能力自此有了一个飞跃。二是思维能力提升的很快,能模仿大人的动作,并能向我和她妈妈提出各种要求。有一次,她将双手插在口袋里,在宿舍的走廊里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健梅上班了,健梅上班了!”这是因为我平时上班时,也把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向她妈妈打招呼说:“我上班去了。”并且走出的方向正是她学我动作所走的方向。显然,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了。这件事说明她不仅开始有了模仿能力,而且有了思维能力了。她在模仿时,已经懂得人称的改变,将“我”改为“健梅”,也就是她自己。她显然已经知道自己是在模仿爸爸“上班”。
   刚到成都时,她总是希望出去玩,最初几次外出总是她妈妈抱着而不要我抱。之后有一次,我们又准备外出,她非常高兴,但她妈妈说:“我不抱你,要出去就是爸爸抱,要么不出去。”这时,我连忙张开双臂,说:“健梅,爸爸抱!”于是她也张开双臂向我走来,还不停地说:“爸爸抱!爸爸抱!”我一阵欣喜,连忙把她抱了起来。这时,我再对她亲嘴,她也很乐意了。以后,只要一抱她,我就说:“健梅,把爸爸亲个嘴!”她立刻就把嘴凑了过来,亲过之后她立刻用手把嘴巴揩一下,我亲一次,她就揩一次。连亲几次她都不叫喊、不反对。
   有一次外出,走了很远的路,我把她背在背上,由于比较累,不免将她背得拖沓了些。她妈妈看见了就对我说:“喂,把小孩子抱好一点哦!”这之后,我不小心没把她背好时,她立刻就说:“爸爸,抱好哦!”她不是机械地学她妈妈的原话,而是非常准确地改变了人称,并且原话的原意不变,说话的方式却变了,还很恰当,这是同龄的小孩做不到的。以后我常常会故意将她背得不好,他妈妈就向我斥责道:“不要老是待小孩玩!”语气当然是不好的。她知道此话语气不好,她停了片刻,没有学她妈妈的原话,而是仍然重复以前的话:“爸爸,抱好哦!”她那稍停的片刻,可能是在想如何改学妈妈的话。她已知道,妈妈说的原话语气不好,是不能重复的。但一时又找不到恰当的替代语,所以只好重复以前的话了。此时她年仅两周岁,智力似乎已经超过了同龄的孩子。
   当然,她的认知和思维也必然出于实践,也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语言和行动以及周围的环境。上面提到的事就是这样的实例。另外一个例子是手表。当时我们没有把“手表”这一名称告诉她,平时也很少提及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妈妈问我几点钟了,我看了下手表之后告她:“八点了。”她看到我这个动作之后,就把手表看成是“八点了”。以后每次她向我要手表玩时,就喊“八点了!”因为在此之前,她的脑海里没有“手表”这一概念,只看见过我对着手表喊“八点了”,就以为手表就是“八点了”,以至于产生了这个谬误。当时我就意识到,作为父母,一言一行都要非常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三是她的形象记忆力有了突进。上面提到的看图说话就是其中一个实例。另外还有一次,是我把她带到办公室去(“文革”中期上班很不严肃,可以带孩子上班),抱着她走上楼梯时,我嘱告她:“不吵啊!不哭啊!”虽然可以把孩子带着上班,但吵闹、哭笑总是不好的。果然,她在办公室一点也没有吵闹,在办公室随便找点东西就可以玩上半天,有时就坐在我的腿上或者站在我的身边,看着我和别人看书或者看报,非常文静。也正因为这样,我很乐意带她去办公室。以后,我每次带她去上班,走到那个楼梯时,她就学着我的口吻说:“不吵啊!不哭啊!”我在那个楼梯只说了一次,她就记得了。她的记忆力能如此突进,我觉得应归功于早先的那些“火箭、飞机……”的训练。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形象记忆,而且还懂得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因为她在我的办公室里从来不吵、不闹,也不哭。
   我们的住处在二楼,从二楼到三楼的楼梯转折处的上方天花板上有个方洞(可能是专供人们进入天花板内修、改电线用的),那个洞看过去黑乎乎的,她妈妈为了使她不到处乱跑,就指着那个洞对她说:“洞里有马吱(音,阜宁土话,是鬼怪的意思)!”不过,这次她并没有被吓着,倒是引起了她的好奇。因为她从未见过“马吱”,并不知道“马吱”就是可怕的鬼怪,当然也就不知道害怕了。每天她都要我抱着她站在那个洞的下方,仰着头,呆呆地往里看,要看上很久才罢,有时候一天要看两三次。每次她想看那个黑洞里的“马吱”时,她总是用小手指着那个黑洞,口里叫着“爸爸,噢!噢!”因为这事发生在她刚来成都不久,还不太会说话。我每次都满足她的要求,抱着她站在那里,让她看个够。当时我非常奇怪,我的女儿怎么会对那个黑洞那么感兴趣呢?虽然弄不明白,但我从未拒绝过她的这一要求。在我写这一小段文字时,她妈妈刚巧站在我身边,我就问她妈妈,健梅那时为什么总要看那个黑洞。到这时她妈妈才告诉我关于黑洞里“马吱”的故事。到了今天提笔写这个故事时,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她是要看洞里的“马吱”!“马吱”是什么样儿的?她小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好奇,总想看个清楚。但每次都是黑洞洞的,空无一物,却又不甘心,所以不停地要我抱着她去看。一个两岁的孩子,能有这样锲而不舍的好奇心,也是难能可贵的。
   那次两天不吃饭而造成的险情过去以后,我们带她去照相馆照相,目的是在成都留个纪念。如今这张照片已成了孤张,因为底片已经不像样了,不好再冲印了,而且现在已经不知放在什么地方,很难找到了。当时已是阴历二月,成都的天气已很暖,我们给她买了一件风衣式外套。这对她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于是就穿着那件衣服照了相。那时没有彩照,只有黑白照片。尽管如此,这张照片仍然是很宝贵的。那时她生病刚愈,可能还很不舒服,我记得当时她的表情不好,我们让她笑,她就是不笑,这从照片上可以看得出来。她骑在木马上,在那时也算是很时髦的道具了。
   母女俩在成都只呆了三个月,成都许多名胜古迹我们都没有去。那时正处在“文革”中期,造反派的“英雄”们不时还会武斗,一些古迹也被糟蹋,没什么好看的了;加上我们囊中羞涩,要节省每一文钱,更出于她的安全考虑,我们决定只在住处附近的大街上溜达溜达就行了。在此期间,我和她妈妈多次讨论如何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我调回阜宁去,其它的方案都行不通。只要能调到阜宁去,我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说实在的是顾不上了。幸好,她妈妈有一个亲戚当时是大队书记,而这位大队书记又与县里组织部的某人是好朋友,可以请他帮忙。我当即写了一封信给这位大队书记亲戚,请他帮忙。那时的人真好,分文不索取,仅仅是一封信,他就满口答应了,并说他已联系了某人,某人也愿意帮忙。这时,她妈妈便呆不住了。本来计划要到夏收才回去的,接到那位亲戚的来信后不几天,她就决定提前回去。说是必须回去时时催着他,请他抓紧给我们办,否则还不知会拖到什么时候呢。所以,1972年3月24日这天,我把她们母女俩送上了从成都开往上海的火车。在火车上她缠着她妈妈说要到爸爸那儿去,她妈妈就骗她说,前面一站就到爸爸那里了。就这么一站一站地骗,到了南京她就不再问了。虽然这样,她并没有哭闹,没有坚持非要找到爸爸不可。和来成都时一样,母女俩一路上是非常辛苦的,仍然是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火车上的两天两夜,她是能睡好觉的,但她妈妈却只能坐在座位上打打瞌睡。来成都一次,虽然来回折腾,她妈妈吃尽了苦头,却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旅行。首先,如上所述,这期间我利用了我的空闲,和她妈妈对她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幼儿教育,使她的智力突飞猛进,为她以后的学校教育打下了一个极好的基础。再有,在成都期间,我和她妈妈一起研究,终于找到了调回阜宁的路子,后来我很快调回了阜宁。
   我调回阜宁,对她以后的成长极为关键。如果没有这一次成都之行,也许我们根本不可能从容地讨论出调回阜宁的路子(因为我每次探亲回阜宁仅有一个月时间,实际在家的时间仅有20多天,还要忙家务,不可能有那么空闲的时间和心情来讨论),我可能在成都就不调回去了,或者迟些调回去(越迟调动越困难,因为年龄越来越大了)。人生的路就是这样,错过了一个机会,走过了一步路,一生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或更好,或更坏,也可能都差不多。对我这个具体的人来说,还会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尤其是我大女儿的命运。我完全可以肯定,如果我当初留在成都工作,我的一生和我的一家,命运一定更糟!她不可能那么快就上大学,甚至不可能考取大学。因为首先她不可能及时转入县城的实验小学读书,当然也就不可能考取县城的省重点中学——阜宁中学(那时,其他中学的毕业生考取大学的概率几乎是零)。那么,她的人生完全由另一种命运主宰了。而我的一位同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我留在成都不一定就不好,他说:“你一定会把健梅带到成都去读书的,一定也会读到大学的,也许会更好呢!”我当然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这是不现实的。我在成都无亲无故,地位低下,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哪怕一点点的路子。在那个时代,哪里允许你把一个农村的孩子带到城里去读书!不仅不给你报名,还要赶你出去,因为你没有城里的户口。我在成都住的是集体宿舍,男人的集体宿舍怎么能给女孩子住呢?至于另外找房子住,那是想也不敢想的,根本不可能。另外,一家人分居两处,我也必然心挂两处,对几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家总是不放心的。那么,我的工作和业务就不会有什么长进,工程师资格也就得不到了,家眷的农村户口也不可能转为城市户口,或者会拖得更久。那么,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的命运一定很糟,我女儿的命运也不会好。

共 59847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12
转到
【编者按】傅冬老师的这篇散文洋洋洒洒五万余字,通看一遍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由此看出作者在编撰此篇散文时不光是耗时长久,更主要的是倾注了满腔的父爱和心血。原本起伏跌宕的经历被作者淡定的笔触显得有些平淡,对于习惯现代都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讲,或许会以为寡淡无味。编者作为60年代初出生的人,对作者的长女出生成长经历感同身受——那不避风雨的陋室,医疗的条件的粗陋,不便的交通,紧缺的物资供应,让作者的长女健梅从来到这个世界起就要接受一次次的死的考验与天择的筛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不吝篇幅加以赘述,不是作者有意自述其育女之苦,而是还原生活的本色。作者在当时又算是国家干部和尖端技术人才,收入相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不菲的。但是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作者在工作事业与家庭间辗转奔波,父女之情在这种艰辛的生活犹显珍贵——孩子的咿咿学语,蹒跚学步,都会是父亲在艰难生活的甜蜜的幸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者的长女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慢慢成长,耳闻目染地接受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明事理,重亲情,有担待。突出的学习成绩,飞跃的进步,卓越的工作都是对艰难困苦最好的馈赠,也是对作者呕心沥血养育最好的报答。作者的这篇散文对于今天许多父亲借口挣钱为孩子从而只生不养的父亲不能不说是一种善意的劝诫,对于孩子有生就得养,无所谓条件优劣而加以区别,艰难中也可以培育栋梁材,寒冬里腊梅才能怒放生命灿烂。只有担待的父母有担待的养育才能培育出有担待的子女,作者的一生告诉我们这个简单朴实的道理,这是本篇散文的灵魂。对于单独子女乐享“丁克”之悠闲而不乐意抚养新的单独孩子的社会倾向也是一种很好的鞭挞。全篇散文浸满了盈盈的父爱。对于作者这腔深情编者深有同感,也曾经著有拙文《写给女儿》:当我题上《写给女儿》标题时,时间显示为0:48。不知咋的,今年,你父亲特别显老。总感觉心力不济,睡眠三、四个小时后,就难以入眠。女儿已大了。尽管你做得很好,但为父时时牵挂着你。牵挂你能否在塞上江南健康、愉快学习;牵挂你能否勇敢踏入社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牵挂、嘱咐似乎都是那样苍白!为父就把你在我脑海中的记忆,简易叙述,填补你因年幼而致的记忆空白吧。我想,女儿一定会喜欢。我和你妈在恋爱时,就憧憬着——我们会生育一个漂亮、健壮的小子,谱写我们生命快乐的乐章!你有生命迹象(胎动)时,我就判定你是一个女孩。但是,我还是奢望判定是错的。你妈身怀六甲时,胎毒使她改变姑娘时的柔美。微挺着肚子,斜靠在藤椅上又哭又闹地冲我发脾气。你生下的那天,我记忆犹新——你妈去县里中师进修考试回来,又不知咋的,哭哭啼啼吵着要回龙塘学校去,被我强力制止。在我们学校单间宿舍里,我克制地任由她吵闹。我必须顾及她肚里的你啊。大概过了一小时多吧,你妈开始喊肚子痛,我想一定要早产了。我俩知道离预产期会有两个月。定是那汽车颠簸所致。我抚着你妈到了区医院,在现在的派出所的乱石头房子里。你妈佝着身子,呻吟着乱转了一个多小时。护士避开我对你妈说,这样的早产儿,最好不拣。我俩说,那不!由于你小,一露头就侧着身产下了。我捧在手上,好干净的一个女孩!眨眨眼,啼哭一两声就入睡了。你妈因产后大出血,医生又找不到出血点,一直躺在手术台上。她扭头对我说,去把幺儿抱过来,她一个人在那边屋里,怕。我把你放在手术台的右侧。你妈流了好多血,那揩血的手纸倒了七次。你妈的凝血机制差,宫颈口一小口就血流不止。你七个月了,我们一家在老家过年。一家人开玩笑,拿称来,看麦儿有好几斤。一把小称钩裹你的小毯,一过称。哈哈——七斤二两!那时你妈带你在龙塘教书。一到星期五,就开始啼哭,一直哭到第二天中午就不哭了。那是因为我下午放学后要上龙塘,一家三口要团聚。你妈天天都在给你织毛衣,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走路了,我一上龙塘,你戴着小白兔毛线帽子,系着有“小宝宝”的围裙,张开两只小手,叫一声爸爸,就扑向我的怀里。你妈去县进修校学习时,我在中学边上课边带你。那时你虽然才牙牙学语,就很明白爸爸的意思——爸爸上午有课时,我说,幺儿,爸爸上课,你睡觉觉啊。你会懂事地点点头。下课回来看你,你多是香香地睡着!有几次,你没睡,躺在床上,睁着一双灵灵的眼睛望着天花板,连被子都未打开。下午,我上课,你会在沙坑边用小手抓沙石玩,直到下课铃响,才跑过来吊着爸爸的脖子。有一天,下雨,我在教室守着学生上自习,扭头一看,你从屋里出来了,站在通道口,痴痴地望着那哗哗的大雨。那一瞬间,爸爸流泪了!爸爸累了,躺在床上睡着了。当电视剧《渴望》主题曲一响,你就使劲地摇我醒——爸爸,爸爸,脱望,脱望。你把“渴”念作“脱”。你让我尝到了作父亲的甜头。 我从未给你买过玩具。但是,屋里的(除火、电外)都是你的玩具。有次,我总也找不到钥匙,把门锁换了。过了几个月,扔烂温水瓶时,才发现钥匙被你丢进去了。你一岁零八个月就进的幼儿园。第一天,我守了一节课,下课上厕所,你就推我回家,说,你要上课。我当时甭提有多高心了!你一定不记得,那次,你怕药苦,发着烧,硬不吃药。爸爸劈头将那碗糖水泼了你一身。要你独自去医院打针,你哭哭啼啼的还是把针打了。女儿啊!别怪爸爸心很,人有时就得狠狠心,挺挺就过了。你也别怪爸爸把你送到遥远、寒冷的北方。你叫麦子啊。麦子最适宜在北方成长。在收到北方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前夜,爸爸梦见在岩西中心校的老礼堂,飞入一条银光闪闪的雌龙,口含一赭黄的鳄鱼。第二天,在中学的中国地图瓷砖画前,见甘肃如龙,宁夏如鱼。你命中该到塞上明珠银川求学,何悔之有?爸爸经常在思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现在,我明白了。我就是我,我也不是我。我是先辈的延续。你是我的延续,你是我出发而迈出的第一步。本篇散文以QQ日志形式发表在空间日志栏里,配以腾格尔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较有震撼力。但与作者的本篇散文中的情怀实乃“小巫见大巫”。一篇充满怀旧的现实主义的散文。极力推荐!【编辑:皂角树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11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4-01-09 11:50:46
  一篇感人至深的醒世散文,在“单独”生育的社会背景下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2 楼        文友:冰梅        2014-01-09 12:09:03
  感谢傅冬老师致稿心音,祝老师家庭幸福安康!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3 楼        文友:傅冬        2014-01-09 16:42:33
  深深地感谢树人朋友辛苦的编辑,这么长的文章,看一遍都不容易,何况还要审查、修改和纠错!
   要说情怀的叙述,树人朋友说反了,我那洋洋数万字远远比不上你的几百字写的好啊!
4 楼        文友:傅冬        2014-01-09 16:46:27
  谢谢冰梅社长的祝福。投稿是应该的,只要身体还好,我还会再投稿的。
5 楼        文友:傅冬        2014-01-09 16:50:57
  谢谢树人朋友为我的文章定题,你是一个很善解人意的人,不愧为优秀编辑!
6 楼        文友:冰梅        2014-01-09 19:43:12
  感谢傅冬老师的散文,亲情感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特别感谢树人的辛苦编辑,道一声:辛苦了。这么长的编者按可见付出多大的心血,和散文珠联璧合,相映成辉。感谢两位,问好两位。祝福你们,你们都是心音的骄傲。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7 楼        文友:傅冬        2014-01-10 10:28:44
  谢谢冰梅社长的再次点评!谢谢你的尽力推荐!我非常高兴和感激!
8 楼        文友:傅冬        2014-01-10 10:33:17
  为我的文章加精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养育子女经验的肯定,谢谢江山的编辑们!
9 楼        文友:石寸雨        2014-01-23 12:54:42
  老师您好,欣赏文章的同时,是对您深深的敬意!能把孩子们的出生如此细密精彩地记下来,实实不容易,您的写作精神,对文学的追求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攀登文学的座右铭。
   春节又到了,提前给您拜年问好,祝您们全家幸福团圆,祝你们老夫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永远健康硬朗!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10 楼        文友:傅冬        2014-01-23 15:01:53
  谢谢石寸雨文友的点评和鼓励!谢谢你的祝福!你的写作精神才真正值得我学习,你很是了不起!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