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一个中国海盗的心愿(散文)

精品 【流年】一个中国海盗的心愿(散文)


作者:单之蔷 布衣,25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30发表时间:2014-12-19 18:56:36


   明朝的统治者不仅不能理解下南洋,不能理解南中国海,就是像王直这样的在家门口的贸易他们也必须彻底消灭而后快。
   而中国东南沿海已经进入了世界商贸圈,既然这些人依靠海洋贸易为生,那么海禁就等于不允许农民种地,不允许牧民放牧,等于剥夺了他们生存的基础,他们只能铤而走险,违法经营,武装走私。武装走私做不成,那只好上岸以劫掠烧杀为生。在《筹海图编》中,我还看到这样的记叙:倭寇对与海外通商的村镇是不抢的。
   于是中国沿海一带商人转为“倭寇”也就很自然了。在明代一些明白人早就看出了这一点。《虔台倭纂》载: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禁愈严而寇愈盛。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海禁松弛或开放海禁,则倭患息,海禁严则倭患起。
   明代嘉靖年间的这场倭患,实质是中国民间海商集团的武装走私贸易与明王朝海禁政策的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冲突。这期间固然有真的倭寇和流民盗贼参与,但性质并不因此改变。每当社会动乱之际,都是流民和社会游荡不轨之徒的狂欢节。
   遗憾的是,这些武装走私的海商竟然提不出自己的纲领和口号,他们还不如历史上的张角、黄巢、宋江、方腊。他们甚至还树不起一面旗帜,这也不能责怪这些海商,因为他们的诉求即使写在旗帜上:开市通商,也不会像“替天行道”、“杀富济贫”那样一呼百应。因为他们仅仅代表了东南沿海新月地带那一小部分人。
   倭乱,规模之大不亚于任何一次农民起义,但是如此规模的动乱却是无声的,只能听到官方的声音,另一方是沉默的。幸亏王直披露了一下他们的心声,否则他们将带着一个“倭寇”恶名永沉地狱。
   三、中国有这样一块地方——“大福建”,或者说中国海洋文明的“新月地带”
   我在看一张倭寇侵扰范围的分布图。
   倭寇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最严重的地方就是从杭州湾到珠江口这一弧形地带,即浙江南部、福建、广东东部这一带,有名有姓的20个倭寇首领也多是这些地方的人。为什么?
   今天这些地方是中国的侨乡,是中国人出走海外最多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生活最富裕的地方。
   这些地方能够组成一个区域吗?这个区域有怎样的共性呢?我对着地图反复思考。
   我发现如果从上海到广州画一道线,这道线将把我认为具有独特品质的这些地方画出来,还要加上台湾,这样就把沿着海岸的那些岛屿也包括进来了。这个地区好像一弯新月,因此我把它称为中国的“新月地带”。这个地带生活的人,他们的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答案是:海洋性。这是中国最具海洋文明的地带。
   本来我想把这个区域称为“大福建”,因为这个区域以福建为核心,台湾岛过去的行政区划也属于福建省。但是考虑到广州这个中国海洋文明极为发达的地方,我们还是给这个地方一个中性的称呼——中国的新月地带。
   其实省这样的行政区划是统治者人为设定的。统治者出于控制和稳定的目的,往往有意打乱具有自然和文化统一性的地方。中国古代统治者划分行政区划的原则是“山川形便、犬牙交错”。就是既考虑自然和文化的统一,又为了避免割据和独立,要打乱和拆分具有这样统一性的地方,像浙江南部——宁波、温州这一带,还有广东潮汕地区,就自然和文化而言,划入福建省可能更为合适。
   那么为什么这个“新月地带”是中国版图中最具海洋性的地方?为什么是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地方率先走进海洋,做起海洋贸易来呢?
   我们应该从自然中找原因。
   最容易发现的是水的秘密。如果你找到一张中国的水系流域分布图,你就会发现这个地区的河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成体系,独流入海。这里的河流没有或基本没有汇入长江、黄河、珠江这几大水系的。这其中福建最为典型,福建的河流——闽江、晋江、九龙溪等都是独流入海。这里的河流虽然短,但是水量大,闽江虽然流域面积只有黄河的1/12,但多年平均流量比黄河还多。可见这个区域的河流具有“短而壮”的特点。
   河流的流向指示着精神和文明的走向。也许正是这独流入海、自成体系的河流让这个区域的人得以锤炼出一种区别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海洋精神。
   不能指望那些流淌几千公里,流域面积百万平方公里的大河形成一种面向大海的海洋文明,这样的大河只能形成自成体系的内向型的“大河文明”,也就是农耕文明。只有从那些海边的山上流淌下来的亚大河(仅次大河)能够形成面向大海的文明。
   我们不能指望黄河、长江的河口地区能诞生海洋文明。一方面这些河流太大,河口地区,河流恣肆汪洋,迁移游荡,在古时人类还无法控制,河口地区往往是水灾频发之地。而当人类能控制这些地方时,这些大河所携泥沙沉积而成的三角洲——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又成了农耕的乐土,成为了农业文明最为发达的地方。
   那些短而壮的河流则是发育海洋文明的最好的地方。宁波的甬江、台州的椒江、温州的瓯江、福州的闽江、泉州的晋江、漳州的九龙江、潮州和汕头的韩江……就是这样短而壮独流入海的河流。
   世界上海洋文明昌盛的地方,除了濒海,还是一些短而壮独流入海的河流所催生的地方,比如地中海的希腊、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这些国家都没有大河。
   欧洲是因为阿尔卑斯山造就了一些呈放射状入海的河流。我们所说的这个“大福建”或者是中国的“新月地带”之所以有这些独流入海的河流,也是因为有大山存在。这个山就是武夷山,我说的这个武夷山是大武夷山。今天游人络绎不绝的武夷山只是大武夷山的一小部分。
   中国的南方多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是江南丘陵,但这些丘陵都太小了;南岭和广东、广西的丘陵高了许多,但高度还是不够。否则秦始皇也不可能把湘江和珠江打通,用灵渠沟通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看珠江和长江是相通的。但是南方的丘陵到了浙江和福建这一带就变了,变成了大山——武夷山,这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山,是一个大的山系。北边是仙霞岭,南面是莲花山,最高的山峰有2000多米,1000多米的山峰就更多了。一道大山还不算,还有一道大山——戴云山,这些山不仅高,而且一面山高崖陡,一面形如台阶层层降低,高的地方是面向中原的,对中原文化构成阻隔;低的地方朝向大海,这些大山就像一把拥抱海洋的圈椅。与这把圈椅隔海相对的还有一把圈椅——台湾。台湾之神奇,在于这把圈椅是西高东低,与武夷山相反,它背对大海,面向大陆。因此我说台湾天然是中国的一部分,我把台湾及周边的岛屿归为“大福建”的范围。从山的角度,武夷山形成一道屏障,有利于这个地区产生有别于中原的文明。
   除了山和水有特点,更有特点的是这个区域的海岸。中国的海岸线漫长,从辽东的鸭绿江口到广西北仑河口,长达数万多公里。但并不是所有的海岸都适合建港口,泊船帆的。一般而言,在山地丘陵地区的海岸,曲曲折折,港湾和岛屿众多,那些港湾水深,沙少,避风,最适合建港;而平原地区的海岸,则平浅沙多,岸线平直,港口容易淤积。
   在长江口以北,黄河和黄河的古河道及长江三角洲形成了最大的平直型海岸,这里的海岸很难建港,因此这里海洋文明难以成长。
   民间有一种说法:“浙江岛,广东湾,福建在中间。”说的就是浙江海岸以岛多为特征,有1800多个;广东海湾多,湾湾相邻不断,有20多个;福建是岛多湾也多,大的湾有15个,大的列岛有5群,群岛有4群。
   放眼整个新月地带,这里的海岸是山地丘陵间的海岸,它们曲曲折折,或者山向海中凸出,或者海向山凹进,这里多海湾、半岛、海岛,因此也被称为山地港湾型海岸。有人形容这种海岸:“深港是河,远海有陆。”东南沿海既有深入内陆的港湾,如浙江的象山港像一条宽广的水道,深入内陆70多公里;也有平行与海岸的港湾,有平行海岸35公里。这样海岸和内陆的交通便捷,港湾与港湾之间也容易沟通;海岸线上还有一群群岛屿。这样港口由于深入内陆,能减轻风浪的袭击;海上还有可作为远航基地的岛屿。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海岸。
   再说洋流和季风。
   在18世纪汽轮出现在大洋之前,海洋中航行的是帆船,帆船是靠风吹着走的,还有大海中的洋流,也能把船送向远方。因此那时,哪里的海岸有季风、季风吹送的方向,还有哪里有洋流、洋流的方向,都决定了哪里能出海贸易,哪里能成为货物集散地,哪里能成为大港,或者能航行到哪里。
   神奇的是,中国的大福建地区,有着送中国人去远航的难得的季风和洋流。了解和认识大海中的季风和洋流,利用季风和洋流去进行远洋贸易,一直被阿拉伯人和西方人视为商业秘密。其实中国人早就掌握了这个秘密。送中国人去远航的季风和洋流是何等地神奇,它们竟然是能把中国人送出去,又能把中国人拉回来。因为这季风每年调转一次方向。
   每年10月,长江口以南开始吹东北季风,洋流也随之而行,这时是中国人从东南沿海出发的季节,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的航船张满风帆出发了,从中国的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路都是中国人进行贸易的地方和国家;等到来年的夏天,季风和洋流倒转方向,变成西南风,洋流也随之而变。这倒转的季风正好吹送中国人返航。对商人而言,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美的事情吗?这季风、洋流,中国人即使不想去贸易,它都会把中国人吹去、漂去。总之,大福建这块地方的人,天然就应该去航海,去大洋中闯天地。过去我不相信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中国商代的殷人,中国人早就到达过美洲,我也不信太平洋中的那些岛国上的人是中国福建这一带的南岛语族,后来通过研究季风和洋流,我相信了这些说法,因为不是这些人主动想去那里,很可能是被动的,是被季风和洋流吹去的。某一次船失去控制,他们就会漂流到那些地方。
   总之,无论从山、水、海岸、季风、洋流各方面看,中国的大福建地区都具备了最好的催生海洋文明的自然条件。
   四、中国最具海洋精神的人群——大福建人
   他们是中国善于航海的一群人,也是中国善于经商的一群人。这群人不是由于基因凝聚而成,他们中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古称“百越”;有因战乱从中原逃于此的移民,比如“客家人”;还有因通商从海上来的外番,多阿拉伯人;千百年来这些人已经融合成一个靠海吃海、依海洋而生的族群。这里的靠海吃海、依海为生不仅仅指渔业,更重要的是贸易。说他们是个族群很勉强,因为联结他们的不是亲缘和社会关系,而是谋生的手段和价值取向。这个族群本身也是四分五裂,之所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族群,是为了区别中国那些以农为生的中原人和游牧或半农半牧的北方人。他们的存在离现在也不过千年。我们姑且把这群人叫做“大福建人”。这群人最为典型的代表是现今闽南的厦、泉、漳人和粤东的潮汕人。他们是中国的“海上的马车夫”,是中国的“世界人”。
   这群人有经商的才能,有拼死一搏的冒险精神,但是缺乏政治的头脑。他们经商一流,政治末流。如果把湖南人的政治才能给他们,他们就不是今天的地位,中国也不是今日的中国。
   理解他们,不能局限在中国这个民族国家的概念里,要把眼光投向海洋:要在这样一个区域里理解他们,这个区域就是围绕着渤海、黄海、东海的东北亚还有围绕着南海、马六甲海峡及印度洋的东南亚、南亚、西亚。用这个区域的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北洋”和“南洋”。这个东北亚和东南亚曾经是这群中国人最为活跃的地区,这个地区也就是所谓的太平洋西边一系列群岛围成的所谓岛弧或岛链。这些岛弧和岛链今天成了某些大国企图封锁中国的栅栏,但过去这些岛弧围成的黄海、东海、南海,对中国人而言就像是中国的地中海和中国湖。
   船呢?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已经具备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造船技术,郑和七下西洋,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大福建地区的海岸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船型,其中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最为有名。福船尖底翘首、深舵高帆,就适合乘风破浪去远航。还有指南针早已应用到了航海。
   一切都具备了。这个地区理所当然地要成为海洋文明的一个明星,如果没有巨大势力阻碍的话。但是这个巨大的阻力是存在的,这就是来自中原的代表农耕文明的统治阶级。中国历代都有南北之争,从三国时代的东吴被北方的晋所灭,到孙中山的北伐。在南与北的战争中,总是南方失败。其实这南与北之争就是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之争,南方的失败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仅仅是中国的东南一隅,那些河流独流入海的地方。但是黄河长江的流域太广大了。
   五、中国曾有机会成为横跨海洋的大帝国,但错失了两次千古难遇的时机。
   前面已经说了中国有这样一块地方——大福建地区,这块地方具备了海洋文明萌发、成长、壮大的一切有利条件,他们天然应该去远航。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为何?就是统治阶级的允许和配合。

共 1330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点题,从明朝海盗王直的经商发迹、被剿出逃、被逼成盗的经历,自然地揭示出王直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强盗的心愿:“解除海禁,开市贸易。”王直为了这样的一个心愿,不惜冒险归顺朝廷,最后不出意料地被官府所杀。从王直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倭寇首领的经历,揭示出当时倭寇猖獗时期大多数的倭寇并非日本人、而是中国人的事实,并由此揭示出中国人之所以为寇的原因:海禁松弛或开放海禁,则倭患息,海禁严则倭患起。当时的中国政府之所以要实行海禁,固然跟当时沿海国家的骚扰有关,而王直之辈之所以希望政府解除海禁,是他们希望通过海洋贸易来积累财富,这原本没什么不对,何况沿海百姓的这种经商的才能,深居内陆的国人无法望其项背。这种才能的形成,作者归纳了多种外因,如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海岸的地质构成、季风与洋流的影响等等,在这些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沿海人——作者笔下的“大福建人”的 “海洋精神”。根据作者文中所写,中国曾有机会成为横跨海洋的大帝国,但错失了两次千古难遇的时机。这两次机遇,一次是宋、元时期,一次是明末清初。第一次被重农轻商的明王朝给葬送了,第二次被海禁更加严厉的清朝给葬送了。中国依托海洋而高速发展的过程一挫再挫。作者说:“当我听到中国终于加入了WTO,我想到了王直,400多年前的一个海盗。其实我们做的,正是实现了王直的愿望。”其实,有些应运而生、蓬勃发展的事物,也许本身便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只是,如果这种合理性不为当权者所认识的话,则一定会成为历史的悲哀。这一篇文章,高瞻远瞩,恢宏大气。诚如作者所说,此文是在查阅资料、阅读有了很多有关倭寇的文章,了解了许多抗倭名将传略的基础上才写出来的。因为做足了功课,才会有这样容量巨大、令人信服的文字。上乘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石语】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0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语        2014-12-19 19:01:15
  这一篇文章,完全是一部简述的关于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倭寇的历史,包括倭寇出现的历史背景、原因分析等,从一个倭寇的心愿入手分析中国阴差阳错丧失掉的两次发展机会,很发人深思。诗史而有所得,可佩可敬。谢谢赐稿流年,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12-20 10:48:2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4-12-20 11:39:43
  生不逢时,悲哉,王直。
闲暇之余,喜欢读书,上网,写文字,欣赏一些优美、灵动、快乐、健康、向上的文字,不喜欢消沉、忧伤的文字。
4 楼        文友: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4-12-20 11:45:55
  如果生在现在,王直一定是跨国公司的总裁。
闲暇之余,喜欢读书,上网,写文字,欣赏一些优美、灵动、快乐、健康、向上的文字,不喜欢消沉、忧伤的文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