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红楼梦里的那些让人感动的爱情(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红楼梦里的那些让人感动的爱情(随笔)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200.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49发表时间:2015-05-02 17:18:49


   自从回到家,司棋的母亲又不停在耳边抱怨,让她平添了无数烦恼。加之表弟又音讯全无,让她日夜担心,免不了终日啼哭,以泪洗面。突然有一天,她失踪多日的表弟犹如从天而降,出现在她的家里。
   司棋闻讯又惊又喜,心内百感交集,还未得出门相见,她的母亲奔出房门,一把拉住潘又安就打,口中骂骂咧咧的,说她把司棋害苦了。潘又安任其打骂,一言不出,也不还手。司棋走出房门,忍羞对母亲说:“我是为他出来的,我也恨他没良心。如今他来了,妈要打他,不如勒死了我吧!”司棋母亲转身骂司棋:“不害臊的东西!你心里要怎么样?咱家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司棋坚决地说:“一个女人嫁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绝不肯再跟着别人的。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身做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就是他一辈子不来,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妈要给我配人,我原拼着一死。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要是他不改心,我就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我死了,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
   司棋的母亲气得不得了,便哭着骂道:“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司棋看了看默不作声的潘又安,万念俱灰,径直走到墙边,一头撞在了墙上,当下头破血流,香消玉陨。
   司棋母亲一见女儿惨死,后悔不迭,哭着嚷着要把潘又安送官让他给女儿抵命。这时潘又安反而不慌不忙,他说道:“你们不用急,我本来在外头发了财,因想着她才回来的,心也算是真的了。你们要不信,只管瞧。”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司棋母亲见了,心又软了,说:“你既有心,为什么总不言语?”潘又安说:“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我要说有钱,她就是贪图银钱了,如今她这为人就是难得的。我把首饰给你们,我去买棺盛殓她。”司棋的母亲接过首饰,也不顾女儿了,任由外甥去张罗。
   不大一会儿,潘又安回来了,后边有几个人抬了两口棺材进了院子,司棋的母亲感到诧异:怎抬来两口棺木?潘又安笑着说:“一口装不下,得两口才好。”司棋的母亲看到他外甥哭也不哭,心想着这孩子伤心过度,心疼得傻了。谁知把司棋装殓完毕,潘又安趁着众人不备,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往脖子上一抹,当即横尸司棋棺前……
   6.蒋玉菡与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首诗既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对袭人的评价,又预示了她的未来。
   袭人本名蕊珠,是贾母之婢,贾母因溺爱宝玉,恐宝玉之婢不中使,素喜蕊珠心底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想起古诗中有一句“花气袭人知昼暖”,便给她改名唤作袭人。
   在贾府里,丫头的等级是不一样的,有身份有头脸的丫鬟或嬷嬷比下层主子还要有地位。被收在屋里做侍妾的就不说了,比如凤姐身边的平儿,薛蟠抢来的香菱,都属于二层主子;单是小姐身边的大丫头那也可以呼风唤雨的,比如宝玉身边的袭人,晴雯,麝月,秋纹,贾母身边的鸳鸯,黛玉身边的紫鹃,宝钗跟前的莺儿,探春的大丫头侍书,甚至迎春跟前的司棋等等,都不能简单地当做奴仆看的。
   在这众多的丫头里面,最让人看不起的就是袭人。
   袭人是最具奴性的丫头。她的忠心人皆周知。她付侍贾母时,心中只有贾母;后来付侍宝玉,心中又只有宝玉了。每每规谏,见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袭人的命运是从《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后改变的,宝玉神游太虚,得警幻仙女所示,与仙姬可卿柔情缱绻,美梦醒来,不觉梦遗,被给他换衣的袭人发觉,两人都深感羞涩。在宝玉的强求下,两人遂温存一番,贾宝玉得以初试云雨情。自此宝玉视袭人与众不同,袭人也越发尽心付侍宝玉,竟把自己看成是宝玉的人了。
   黛玉宝钗先后进入贾府,都和宝玉关系密切。时日一长,袭人越发敬重温柔敦厚,行事周全的宝钗,而对敏感多疑,爱使小性子的黛玉渐渐不喜。她一心里想让宝玉娶了宝钗,自己也能与之和平共处。可是她却悲哀地发现,宝玉真正喜欢的人却是黛玉。
   史湘云进贾府,劝宝玉不要整天和她们这些女孩子混在一起,多会见那些为官作宦的人,谈谈仕途经济,学习应酬事物。宝玉大觉逆耳,马上变了脸色给了湘云一个难堪。袭人宽慰湘云,说宝钗也劝过宝玉,也闹了个没脸。并说幸亏是宝钗心胸宽大,有涵养,换了黛玉不知道要哭成什么样子呢!可宝玉却和宝钗生分了,黛玉见他赌气不理,他却赶着赔不是。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谁知黛玉悄悄在窗外听见了宝玉在人前不避嫌疑称扬自己,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感慨自己没看错人,果真是个知己。她恐被人发觉,匆忙离去,却被正好出门的宝玉看见,宝玉忍不住对她诉出肺腑之言,黛玉听了一半就匆匆离去。宝玉不觉发了呆,出了神,把给他送扇子的袭人当成了黛玉,又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袭人听了,知道宝玉的话因黛玉而起,很怕将来两个人做出不才之事,不觉又惊又畏。
   宝玉挨打,袭人得空向宝玉之母王夫人进言,想法让宝玉搬出园子住,为的是与黛玉宝钗等众姐妹避嫌,保全宝玉的声名品行,这话深得王夫人赞同,心下越发喜爱袭人,已然把袭人看成了得力之人。后来王夫人见机从自己的二十两月例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拨给袭人,这实际上从心里默认了把袭人收入宝玉的房里了,只是因为宝玉尚小,又怕贾政不许,再则怕过了明路袭人有所顾忌,不敢再死命规谏宝玉,才决定暂且就那么浑着。袭人至此更加死心塌地地顺从王夫人,尽心尽职地付侍宝玉了。
   这是袭人的奴性,袭人更令人不耻的是她的趋炎附势。
   因为受宠于王夫人,袭人事事都为王夫人着想。只要是不利于宝玉的人她都要想办法除之而后快。可以说,不仅逐晴雯,芳官是她暗中使绊,而且在导演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里她也充当了数次帮凶。特别是在闻知贾母,王夫人为宝玉定了宝钗,深感欣慰之余,她又对王夫人诉说了宝玉和黛玉的感情至深,最终导致王熙凤设奇谋想出“掉包计”,诱骗患病的宝玉娶了宝钗,苦绛珠黛玉绝望之际泪尽身亡。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女性悲歌,里面的女性命运大都以悲剧收场。元春、秦可卿早逝,迎春被虐病亡,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尤二姐吞金自尽,尤三姐为情自弑,青春守寡的是李纨和史湘云,甚至孤洁自傲的槛外人妙玉也免不了被掳奸杀的厄运。这些闺门小姐的丫头们命运也比她们的主子好不了多少。金钏儿蒙冤含羞投井,鸳鸯殉主自缢,司棋为情撞墙身亡,晴雯带病被逐气死,紫鹃看破红尘随惜春出家……平儿和香菱看起来算不错了,最后都被扶正了,可这两个还算完美的结局却违背了曹老先生的原意。在作者精心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些或美丽或善良或纯洁或坚贞的女性的赞誉。而袭人,表面上看最后有了一个好归宿,嫁给了颇有家产、一表人才的蒋玉菡,其实,曹老先生安排袭人最后嫁给一个当时为世人所不齿的下九流行当的戏子,就是对袭人最大的贬斥。
   说起这蒋玉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并不陌生,他在书中出现数次,多次预示了他和袭人最终的结合。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中,贾宝玉参加冯紫英的聚会,见到了慕名已久的“琪官”蒋玉菡,两个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互赠表记。宝玉把自己的玉玦扇坠送给了蒋玉菡,蒋玉菡把昨日茜香国女国王所贡的一条大红汗巾子(就是古人的腰带)转赠给宝玉,宝玉无意间把袭人给自己的那条松花汗巾换给了蒋玉菡。在古代,只有情人间才互赠贴身之物的,所以,从这时起,袭人和蒋玉菡就开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了。也是在这一次,蒋玉菡由于一句酒令“花气袭人知昼暖”引起了薛蟠的嘲弄,第一次知道了宝玉有一个丫鬟叫袭人。
   而在《红楼梦》最后一回,作者把袭人的软弱和虚伪描绘得更是淋漓尽致。贾府衰败,宝玉中举后出家,因为袭人并不是宝玉正式纳的侍妾,王夫人和薛宝钗就让袭人回家配人。袭人哭得哽咽难鸣:“如今太太硬作主张,若说我守着,又叫人说我不害臊;若是去了,实不是我的心愿。”她也想以死明志,可又想:我若是死在这里,倒把太太的好心弄坏了,我该死在家里才是。
   袭人怀着必死的心肠到了自己家,却看到了哥哥花自芳精心为她准备婚事,此事她更难开口,住了两天,细想起来:哥哥办事不错,若是死在哥哥家里,岂不又害了哥哥呢?她左右为难,只得等到了蒋家再作打算。
   及至到了蒋玉菡家,看到蒋玉菡温柔体贴,办事又全按着正配的规矩,一进了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袭人此时欲要死在这里,又怕害了人家。等到蒋玉菡看到了自己赠与宝玉的大红汗巾,才知道袭人是宝玉的丫头,就故意把宝玉所换的那条松花绿汗巾拿出来让袭人看到。至此袭人才知道蒋玉菡和宝玉是有旧情的,始信姻缘前定,因而一门心思和蒋玉菡做夫妻了。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个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因此袭人只能在“金陵十二钗”排在“又副册”了,正是前人过那桃花庙的诗上所说: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7.贾芸和林红玉
   在大观园里,贾宝玉一枝独秀,不仅赢得了黛玉、宝钗的爱恋,还赢得了贾府很多丫环的爱恋。
   在贾府里,等级森严,父子长幼如此,丫环仆人也不例外。宝玉的丫环和仆人有名有姓的就有十来个,最亲密的就是和他初试云雨情的袭人,当然她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其次是长相俊美眉眼颇似林黛玉而且很有些脾气的晴雯,她俩和秋纹、麝月等是可以近身侍奉的大丫头,剩下的就是在门外使唤的小丫头了,比如小红、蕙香等。不同等级的丫头不仅分例银子不一样,大丫头还有权指使小丫头做事。
   宝玉比较多情,在他眼里,“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看着就觉得清爽;男子是泥做的骨肉,看着就觉得浊臭。”他尊重身边所有的女性,不单是自家姐妹和宝钗、黛玉等这些贵族小姐,也乐于接近丫头并甘心为她们充役,所以宝玉极受女孩子们的喜欢。
   但能近距离接近宝玉并让他喜欢的女孩并不多,很多女孩子就是有这个心也接近不了宝玉,小红就是这样的女孩。
   小红本名叫林红玉,是贾府里专管收管各处房杂事物的林之孝的女儿,因为她的名字重了宝玉的“玉”字,就改名叫小红。在《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里,是这样描述她的“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生得倒也细巧干净”“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倒是一头黑鬒鬒的头发,挽着个纂,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也十分俏丽干净。”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红玉虽然相貌上不及晴雯袭人,也算有几分姿色的。
   在这一回,因为秋纹麝月去打水,屋里别的丫环也恰好有事,宝玉要吃茶,唤了几声,两三个老嬷嬷过来伺候,宝玉不愿使用她们就准备自己倒茶,正好红玉听见了就过来给宝玉倒了一杯茶,顺便和宝玉闲聊了几句,没想到被秋纹和碧痕发现了,顿时好一顿抢白,把红玉妄想攀高之心霎时浇灭了。她断了对宝玉亲近的念想,这时,另一个人也开始注意她,这个人就是贾芸。
   贾府里尊卑长幼观念特别强,贾芸是草字辈的,辈分较低,而且他的家世也不高贵,虽然也算是贾府的公子,但因为父亲没了,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比较艰难,他就有心巴结一下贾琏凤姐,在贾府内找个事做做,挣点外快。
   第二十五回是这样描述贾芸的“容长脸儿,长挑身材,年纪只好十八九岁,生得着实清秀,倒也十分面善……”他很会说话,见宝玉和他开玩笑说像他儿子,就赶着宝玉要认给他做干儿子。为了巴结凤姐,他费尽心机才借了醉金刚倪二的十几两银子买了冰片、麝香,假托亲友送的“孝顺”给了王熙凤,最终谋得一个在大观园栽花种树的差事,也因此能和林红玉进一步亲近了。
   《红楼梦》对于贾芸和红玉的爱情描写得比较隐晦,初次见面,红玉的说话简便俏丽就给贾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巧红玉丢失的手帕又被贾芸捡到了,两个人就有了一段情缘。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两个人就开始心有所属了,坠儿引着贾芸去见宝玉,“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作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点情愫已盈满两人心怀。
   从宝玉那儿出来,通过和坠儿闲聊,贾芸得知自己捡的手帕是红玉的,他便取出自己的一块帕子给了坠儿,让坠儿还给红玉,这算是正式向红玉表达爱慕之情。
   第二十七回,红玉正和坠儿在滴翠亭里说贾芸还手帕的事,恰巧被扑蝶的宝钗撞见,宝钗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摆脱了偷听的嫌疑,却让红玉心里怀疑上了林黛玉。
   在这一章里,因为红玉的伶牙俐齿,替王熙凤传了一回话,凤姐便喜欢上了红玉,想让她侍奉自己。红玉眼见在宝玉这儿难以有出头之日,从此便跟了凤姐。
   贾府里的公子哥,除了宝玉,还有那个对戏子龄官用情至深的贾蔷,其他大都是一些朝三暮四的淫邪之徒,贾琏、贾珍、贾蓉如此,就连贾琏老父也不例外,七老八十了还惦记着要纳十七八岁的丫环鸳鸯为妾。所以贾芸对红玉的这份感情就显得弥足珍贵。随着贾府的败落,贾芸虽然上下打点,努力巴结宝玉,给他送海棠,甚至介绍“对象”;给凤姐送礼,却被退了回来,他在贾府也没能再有所作为。而凤姐失势以后,红玉也离开了贾府回自己老家了,她和贾芸的感情也无果而终。
   贾府被抄家之后,失去了红玉的贾芸,后来和贾政庶出的儿子贾环,凤姐的弟弟王仁等一些纨绔子弟勾结在了一起,整天花天酒地,玩猫逗狗。直至听人挑唆,算计着把贾琏的女儿巧姐强行嫁给外蕃做妾,事情败露后被彻底赶出了贾府,不知所终。
   后记
   古人云: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国人永久的话题,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也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博大精深,好像是苍茫夜空,浩瀚大海。此次随笔,我不过是摘取了夜空里的几颗星星,撷取了海洋里的几枚贝壳。因为我本人见识浅薄,文中有很多不当之处,仅为一家之言,望空间喜欢《红楼梦》的各位挚友匡扶指正。文中大部分引自《红楼梦》原著,并借鉴了一些名家评论,特在此声明。

共 15917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对于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没读过的人可能不多,可若把红楼巨著细细品读,把故事里的人物性格特征领会的透彻淋漓却不是谁都能做到。正如作者所言,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全文围绕着大观园,写尽各个家族人物的兴盛繁华,喜怒哀乐。红楼里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从主子到奴才,从小姐到丫鬟,因地位性格不同,各自的命运和结局也都不同。以贾宝玉为主的主子们,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丫鬟袭人,晴雯,紫娟,萍儿,香菱,几十个妙龄少女,聪明伶俐,有才有貌,有思想有个性,有追求有爱情,但他们的结局却都不如意。随着贾府的败落,这些鲜活的人物也在世态的演变中走向各自命运的归途。红楼梦里的爱情,虽也刻骨铭心,荡气回肠,但最终都是以悲剧而告终。封建社会和官宦人家可怕的礼教家风,扼杀了一个个年轻女子的美梦,留下的是一部不朽的红楼悲剧。本文作者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写起,详细解读了红楼里一段段让人扼腕长叹的爱情故事。第一次人人真真读关于红楼梦里人物的详细解读,从作者的笔下再次重温红楼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对作者的细心认真深感倾佩。全文解读细腻,引用旁证有理有据,语言灵动,各个爱情故事里的人物叙述的明白透彻,实为一篇红楼解析的佳作。好文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红尘有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5-02 18:57:48
  碧柳笔下的红楼,也是这么精彩,欣赏学习了。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2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5-02 19:00:10
  对于巨著红楼梦,我还是上学的时候囫囵吞枣地读过,真的没有好好深入了解过,今天读碧柳的文章,学到不少。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3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5-02 19:01:16
  期待更多的佳作,祝创作愉快。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4 楼        文友:清河田野风        2015-05-02 22:28:07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品读红楼梦,值得借鉴!
一支素笔,几点水墨,写意人生,雕琢岁月。
5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15-05-03 06:31:25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