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清韵】 冯存孝(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清韵】 冯存孝(中篇小说)


作者:老榆树 童生,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36发表时间:2016-07-31 09:46:10
摘要:中篇小说《冯存孝》故事要点                    冯存孝从小就想成为一个让村里人敬重的人。土改时有劣迹的冯六成却被土改工作组扶持为积极分子,升任为武委会主任。这件事启发了少年冯存孝,决心在政治上很好表现,以求出人头地,在统购统销、合作化中积极参与宣传,在反右运动中勇敢地给老师写大字报,在“除四害“运动中成为消灭麻雀的实际指挥者,在大跃进中更成了推波助澜的急先锋,一直到“三年困难时期”为避免被饿死,“盲流”到北方一家军工厂当了临时工。当了分厂调度员的冯存孝成了学雷锋标兵和学毛著积极分子,并终于入了党,又衷心拥护文化大革命,“夺权”后当了分厂革委会副主任。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他衷心拥戴的林副统帅折戟沉沙于温都尔罕事件,把他的精神彻底击溃。


   冯存孝对自己在初中毕业前没有入上党是非常不甘心的,便决心在农村的反右运动中争取能很快入党。他意识不到自己的表现太过头了,群众有看法,更让党员们不满意。农村中的党员多数是正派人,又富有同情心,是实打实地干出来的,尽管他们也常喊虚口号,说些政治套话、大话,具有阳奉(应付上级)阴违(不让群众太受伤害)的办事本领,但不轻易得罪人,不干伤天害理的事。西街的党员们没有人批评过冯存孝的做法、作风,但背地里却都说他“不正经”,“心眼孬”,“太阴”。所以,一九五七年冬天(或许是一九五八年春天)西街党支部讨论冯存孝的入党问题时,没有一个党员举手,连主持会议的支部书记也不举手,而且也不问大家为什么不举手,就这么“悄没声息”地、大家心照不宣地没有通过冯存孝的入党申请。有意思的是,被讨论通过的另两个入党申请者恰恰都是反右运动的逍遥派,这两个人就知道老老实实地干活,公公正正地记工分(其中一个是记工员),不声不响地为农业合作社做好事,如给合作社修理农俱呀,庄稼成熟时义务为合作社看青、护青呀等等。这两个人的顺利入党,在非党群众看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人心是杆秤呵。
   党中央一九五六年公布的《农业发展纲要》第27条规定,从一九五六年起,分别在五年、七年或十二年内基本消灭包括麻雀在内的“四害”,于是,消灭麻雀的运动正式兴起,在毛泽东的号召下,消灭麻雀的运动在一九五八年的全国范围内进入高潮。一心想钻进西街团支部领导班子的冯存孝就向团支部书记提出建议,团员和青年应该成为消灭“四害”的主力军,团支部应该成为消灭“四害”的司令部,通盘指挥这场运动。团支部书记没有理由当面拒绝这个革命化建议,便搪塞说:“你这个建议很好,但我得请示一下党支部,看党支部是否同意由青年团来领导这场运动。”
   冯存孝说:“走,我陪你去请示党支部。”
   党支部和村里的老农们都认为消灭麻雀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千万年来,麻雀都是以吃虫子为主,只有在冬天才到处寻找粮食吃,为害极为有限。农民对麻雀的认识水平,竟然和著名的生物学家们处在同一个档次上,真是让人敬佩。一九五六年秋,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曾专门搞了一场麻雀问题讨论会,虽然不少人因为消灭麻雀运动是领袖和中央的决策而不愿发言,但仍有几位科学家公开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副所长朱洗先生首先发言。他以历史为例,说明消灭麻雀的危害。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非常讨厌麻雀,在1744年下令悬赏消灭麻雀,一时间普鲁士的麻雀几乎绝迹。但不久就发生大规模虫害,腓特烈大帝不得不收回成命,并从外国运来麻雀。随后生物学家郑作新、薛德焴、张孟闻、辛树帜、丁汉波、张作人等都以自己的研究为坚实的基础,公开反对消灭麻雀。农民和农村干部当然不敢公开反对消灭麻雀,但可以应付,在这件事上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但是,面对团支部书记带来的冯存孝的革命化建议,党支部的几个干部便没有理由拒绝,不愿意落个“打击青年人的积极性”的名声,再说,团支部若能把这个任务包下来,还省了党支部“老鼻子”的事呢,何乐而不为?于是,欣然表态:“消灭麻雀的事情就由你们团支部全部包下来吧。”
   团支部“通令”各家:谁家院子里若落有一只麻雀,必须交出五只麻雀“将功补过”,还可补记五分工,没有达到“补过”要求者则要倒扣五分工。这样一来,家家白天都必须留人轰赶麻雀,一家人吃饭分两拨,一拨在屋里吃饭,另一拨在院子里轰赶麻雀,不让麻雀落在自家院子里。团支部则组织全村青少年在村外逐树追赶,敲锣、敲敲、敲脸盆、吹各种响器;晚上则搬梯子到各家房檐下掏麻雀窝,一连气战斗三天,消灭麻雀近万只。
   冯村如此,全国怎么样?科学文化发达的首都又怎么样?且看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导:“这三天,首都全城沸腾,由三百多万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和居民组成的围剿大军连日向麻雀猛攻猛打。全市各个角落都布满了手持‘武器’的战斗岗哨,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和五六岁的孩子手里也拿着各种响器敲打轰赶。”“根据麻雀飞行和耐饿力很弱的特点,首都人民采取轰、毒、打、掏的综合战术,安排了作战的具体步骤和时间,每天清晨和下午四时到七时半,趁麻雀出窝觅食和回窝的时机,全市统一行动,集中轰赶。麻雀到处不能落脚,吃不着食、喝不到水,累得晕头转向,疲惫而死。大批的麻雀被赶到‘安静’的毒饵区和火枪歼灭区,都中毒、中弹死亡。傍晚以后,漏网的麻雀进了窝,由突击队进行掏窝、堵窝。”三天歼灭麻雀40万只!四月二十四日的《人民日报》又刊登了题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歼灭战》的报导,描述更加详细,文章最后写道:“这是一桩豪迈伟大的行动。它再一次证明:在党的领导下,群众的力量无比强大,因此在短时期内,就创造了这样动人的奇迹。”
   冯村组织严密的消灭麻雀的辉煌战果也上了省报,冯存孝既是大战麻雀的英雄,又是优秀的指挥员,在西街团支部改选时果然当上了团支部的宣传委员。
   大量消灭麻雀“惩罚”大自然的结果,很快就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一九五九年春天,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树木发生严重虫灾,有些地方人行道上的树叶儿几乎全被害虫吃光。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学家强烈要求为麻雀“平反”。到了文革期间,这些科学家们全都倒了霉,他们被扣上各种吓人的罪名,受到残酷迫害。郑作新的罪名是为麻雀评功摆好,利用麻雀做文章,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反对“大跃进”,反对最高指示,被长期关入“牛棚”,经常挨批挨斗。朱洗先生虽然已经在一九六二年逝世了,仍被扣上把伟大领袖毛主席同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相提并论、公开反对毛主席的罪状,竟令人发指地受到砸碑掘坟、曝其尸骨的“严惩”。
   一九五八年,团支部宣传委员冯存孝在大跃进中真是精力旺盛,表现非凡。那一年夏收之后,他组织了三个宣传组,一个是五个人的读报组,巡回为种地的、锄地的、炼铁的、深翻土地的公社社员们读报;一个是三个人的文字组,以编写黑板报和投寄稿件为主;一个是以十来个在校学生为主的文艺组(大跃进时代的学生很少上课),以演出节目的形式鼓动群众大跃进。
   冯存孝领导的宣传组绝对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完全相信党报上报导的消息都是真实的。比如说,一九五八年六月初报纸上先是报导了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首放小麦亩产2105斤的卫星,五六天后就被河北省魏县的亩产小麦2394斤所打破。另有资料说,第一个小麦高产卫星是由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即遂平县嵖岈公社放出来的,亩产3800斤(这个公社一九六0年饿死四千多人)。接下来的高产卫星是:
   湖北谷城亩产4353斤;
   河南商丘县亩产4689斤;
   河北安国县亩产5103斤(突破了单产5000斤大关);
   河南西平县再创7320斤记录;
   湖北孝感突破水稻亩产1万斤大关;
   湖北麻城报出亩产36900多斤,号称“天下第一田”;
   安徽繁昌县放了亩产43075斤的卫星;
   四川郫县放出了亩产82525斤的特大卫星;
   广西环江则放出了亩产130434斤的超级卫星。
   有种地经验的老农们都不相信这些消息是真实的。有个老农很认真地疑问道:“存孝,你念的这些报纸真是党报吗?该不是县里的干部为了胡弄群众大跃进,用自己胡编乱造的报纸来冒充党报吧?”
   冯存孝急忙解释:“二叔,你瞎说啥呀?你看,你看,报纸上还登着毛主席视察河北徐水县时的照片呢。”很快找出那张(八月六日前后的)报导毛主席八月四日视察徐水县的报纸,递给二叔看毛主席喜气洋洋的照片,又抽回来念了报导中的毛主席的几句原话:“世界上的事情不办就不办,一办就办得很多!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斤,如今一下子就是几千上万!”
   干活的社员们舒了一口气:“噢,连毛主席那么大学问的人都相信那么高的产量是真的,那就一定是真的了。──打那么多粮食,社员们吃不完怎么办?”
   读报组的小青年说:“你不用发愁,毛主席给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每天吃五顿饭。”
   社员们还是想不开:“要是一个人每顿饭能吃三个窝窝头儿,要是一天改成吃五顿饭,他还能顿顿吃三个窝窝头儿吗?那可是十五个窝窝头儿呵!饭顿增加了,人的饭量不一定跟着增加,那么多粮食还是吃不完呀。……”
   读报组的小青年又翻报纸:“别着急,毛主席还出了一个好主意呢──对,在这里,这是八月十一日的《人民日报》,我给你们念念:‘粮食多了吃不完,怎么办呀?以后就少种一些,一天做半天活儿,另外半天搞文化,学科学,闹文化娱乐,办大学中学,你们看好么?’”
   社员们这回真地放了心:“还是毛主席英明,比咱们想得周到,以后少种粮食是个好办法,可不要年年搞大跃进了,真是累死人了。”
   文字组写的黑板报以表扬好人好事为主,人们也愿意看,并且盼望着自己能多上几次黑板报。
   人们更愿意看文艺组的演出节目,不仅可以借机会休息休息,还可以逗逗那些学生孩子们,彼此乐呵乐呵。好多节目都是冯存孝从报刊上找来的好内容。比如山东省范县(后来属河南省)提出了要在一九六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任务,县委第一书记用一首诗概括了范县的共产主义美景,冯存孝就让文艺组以集体朗诵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给社员们带来了无限的憧憬。这首诗是这样描绘那未来的美景的:
   人人进入新乐园,
   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
   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
   各种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
   天堂不如新乐园。
   后来有人传出,当毛主席在《宣教动态》上看到范县的报导后很高兴,提笔批示道:“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时间似太促,只三年,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可也。”
   冯村人几乎熟知大跃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口号,这功劳应归于冯存孝领导的三个宣传组,因为他们及时宣读、书写和表演了这些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前人不敢做的事,我们现在做了。
   只有低产思想,没有低产土地。
   思想不冻,地不冻。
   心硬地就软,心软地就硬。
   天冷冷不住决心,地冻冻不住恒心。
   苦干硬干拼命干,严冬寒天变夏天。
   肉掉了,血流干,骨头架子撑三天。
   眼熬烂,腿跑断,连轴转,活着干,死了算。
   大炼钢铁深翻地,超英赶美创奇迹。
   深翻一丈多,找到麦子窝,工人磨好面,农民吃馍馍。
   白天赶太阳,夜晚追月亮,黑夜当白日。
   脚蹬地球手托天,要把产量翻几番。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有一个村子在大炼钢铁时提出的口号是:
   超鞍钢,超美国,超苏联!
   有个地方提出了“三天扫除文盲”的口号。不少学校设置了“跃进班”,让入学儿童在三四年里就能“高小毕业”。有个地方办了一个“火箭师范学校”,提出的口号是“苦战半月,初中毕业;再苦战半月,高中毕业”;“七天学完全部数学”,“十天学完三年课程,考试门门五分”。
   对毛主席有关未来社会设想做了最具体、最形象的阐发的,当属上海市第一书记柯庆施于一九五八年五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以多快好省的方针进行文化革命,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的时间内,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早已普及,不但每个专区、每个县都办了大学或专科学校,在广大乡村中也都办了大学或专科学校,人人知书识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理),个个都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家都能够读《资本论》,都懂得高等数学,什么天文学、地质学、农业学、机械学、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等,都会变成普通人的常识。
   ——到那时,人们将过着极为文明、卫生的生活。苍蝇、蚊子、臭虫、老鼠、麻雀等早已断子绝孙。孩子们读到书中关于这些东西的记载,就像谈到希腊神话里的怪物一样神秘。他们听到老一辈的人说起,几千年来人们曾忍受过这些小东西的毒害,将视为奇谈。人们将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东西的标本,正如现在的人们看恐龙化石一样感兴趣。
   冯村对农业生产的军事化管理早于全县,因为报纸上传来什么消息,冯存孝就督促党支部赶快“跟风”,于是,农业社、生产队改成了班、排、连、营的建制,根据体力强弱和年龄大小,组成了“青年火箭排”,“壮年跃进排”,“妇女突击排”,“少年先锋排”等等,上下工都得排队,或按口令行进,或高唱革命歌曲出发。为了集合的速度快,各家的院墙一律扒倒,形成“四通八达”的所谓“农村城市化”的格局。
   冯村大办公共食堂也早于全县。过去一家一户吃饭,烧几把麦秸或其他软柴禾就能做一顿饭,各生产队办起食堂后则必须烧木柴,否则做不熟大锅饭。还有修水库,烧烤深翻土地后的大量生土以便能种庄稼,更消耗了很多木柴,以致村里村外的像样的树木全都砍光了。

共 37319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冯存孝”这个经历了“土改”“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小人物为主角,特别描写了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卓越”表现,反衬了小人物在历史大潮中的沉浮不定、无可奈何的悲催命运。特别是工厂总厂、党支部讨论其入党这一节,各色人物陆续登场都有上乘的表现,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和人物表现。坦白地讲,冯存孝的青少年期间是个积极上进的人物无可非议,但他又是个狂热的政治投机分子,其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悲剧在小人物身上的具体表现。整篇小说回忆历史、反思历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小说不足的是结局,这样一个人物后来是倒腾文物发了家,有些突兀。倒腾文物是违法的,如果改成做古玩生意也许会效果好一些。感谢老榆树老师的精彩分享,推荐大家广为阅读。【编辑:海域听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6-07-31 10:03:31
  冯存孝的青少年期间是个积极上进的人物无可非议,人应当有所追求,但成了狂热的政治投机分子,其是个人的悲剧,他在历史的潮头没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悲剧在小人物身上的具体表现。小说不足的是结局,这样一个人物后来是倒腾文物发了家,有些突兀。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在小说语言的运用上,榆树老师还可以更精炼些,更纯粹些,小说的适读性就会大大增强。感谢老榆树老师的精彩分享,欢迎您常来!敬茶!
回复1 楼        文友:老榆树        2016-07-31 10:54:32
  海域听风老师的按语和评论是准确的,所提意见是诚恳的,由衷地表示感谢。老榆树在众文友中年龄偏大,有责任反映真实的历史,让大家在反思历史中共筑中国梦,一起为完成中国的复兴大业而努力。
2 楼        文友:项梅        2016-08-01 10:10:52
  小说洋洋洒洒,挥洒自如,作者用朴实的文笔道出了冯存孝的一生,好文欣赏,祝夏安!
项梅
3 楼        文友:晨爱        2016-08-10 14:33:44
  欣赏学习榆老的大作!问好,顺颂秋祺!
晨爱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11 09:03:28
  一滴水珠能见太阳,老榆树先生通过描写冯存孝的人生经历来反映那个时代的中国政治运动无疑是很成功的。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故事情节细腻,人物描写生动,真是一篇优秀小说。
回复4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6-11 11:54:40
  孙老师,你不要着急看我的作品,先集中精力把剧本写出来是大事。我有给你寄几本书的想法。等你写完剧本再说吧。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