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变迁】同乡未济(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变迁】同乡未济(征文小说)


作者:廖静仁 举人,3050.4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8发表时间:2017-10-11 11:52:44


   一晃就在跳板前站了个多小时,抽过了一支旱烟,又卷了第二支喇叭筒点上,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太阳越往上走就越是老辣,头顶上像有一团炭火烤,他就对着江面把双手合成喇叭状,粗声粗气地喊了一声“呵嗬嗬!”这叫喊风,以前拉上水船的纤夫都这么喊。可还是不见有风来,那条不知好歹的红尾鱼也几乎还在原处不肯游走。他回头望了一眼码头,也扫了一眼身后的一排吊脚楼,见没有个人影后就干脆把短袖衫脱了,将腰间鱼篓和手机也卸下来放在了跳板上,人却一跃而起跳入了江中。真是舒服啊!未济说,下辈子我要变条鱼。
   但是他万万也没想到,此话刚一出口,心便一惊。
   那我不是也会沦为钓鱼人的刀俎吗?未济在水里自语,他从小就是在资水里泡大的。难道水泡里冒出来的声音鱼儿也能够听到么?那一条红尾上留有特殊记号的鱼儿,像是终于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欢欣,从它那好看的嘴里也冒出了一串水泡来,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二
   做了记号的鱼儿死赖着不肯走开的情形,未济在溪钓的时候也曾遇到过,那是在三年前的夏天,当时还差两周放暑假,给儿子在县城东坪买房的事已经与老婆商量好了,交首付还少了一点现金,存的几万元定期又舍不得取出来,那就赶紧去钓几天鱼吧!他把这一周要上的课程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尚丽丽,也反复交待临近考试了是绝对马虎不得的。于是就趁东方刚刚剥开朦朦亮色就赶往了上手边的槎溪口。
   这些年有闲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钓鱼也仿佛成了一种时尚。但是钓鱼者并不是庸俗之人想吃鱼就可以钓得到的,鱼咬不咬勾并不在于饵,一些手持几百甚至上千元钓竿和买了所谓色香鱼饵的人,不一定就能钓到鱼,只能钓到排场。未济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讲过钓鱼的故事,他说,传说姜太公钓鱼不但不用饵,就连钩还是直的,却钓能够到像周公那样的大鱼。本人也梦想成为姜太公,也梦想能从无涯的学海中为民族钓到大鱼。没想从教室门口路过的尚丽丽却冷不丁丢出一句话来,说还晓得到底是谁钓了谁呢!学生们于是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老师也在笑,笑出了一脸天真来,然后正色说,而在于心!
   未济一旦进入溪钓的角色,餐风露宿是常事。开始两天手气好得不得了,一个整白天和半个夜晚下来共钓了30多斤,溪鱼比河鱼难得,36元一斤的溪鱼中午下午有人追着买,两天下来就有零钞整票大两千了。然而第三天一早他来到了一个叫山岚湾的小溪塘,见溪水绿得如同青烟,水面上还有着一层飘飘渺渺的白雾,这地方他往年是来过的,红翅白翅大的盈尺,肥硕如江河里的小青鱼,就是轻易不肯上钩,但是钓一条可以顶得两三条。奇怪的是这次他钓杆一甩,溪塘里的鱼就像前来赶集似的,摇头晃脑居然把小溪塘搅起了阵阵涟漪。
   他有些欣喜若狂,心想这五千元购房款弄不好几天就能凑齐了。
   未济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他照例把开钓上钩的第一条鱼做了记号放入水中,于是搁下钓竿掏出烟盒,慢条斯理地卷了喇叭筒旱烟,啪地打燃火机吸了一口,目光却始终如火炬般盯着那一条做过记号的肥硕红翅鱼,然而这家伙却显出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总是久久地不愿意离开。第二支烟已经燃到指头了,未济终于有些心浮气躁起来。
   就破一次例吧!未济双手合揖,口中念有词,溪神爷保佑!溪神爷保佑……他说着就从腰间的小竹筒里抓出了一只蛆虫,把它穿进鱼勾,然后将钓竿一甩……真是破了天荒啊!水中的红翅白翅就纷纷跃出了水面,争着要来咬钩……刹那间只见红光如血,白光似雪,溪塘里阴风四起……这种事未济只有在传说中听到过,是属于不祥之兆。
   撞到水鬼了!今天是撞到水鬼了!未济也胆寒起来,扛了钓竿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出20多里水路,晕晕乎乎地就到了小镇唐家观。
   此时还不到上午十点,学校里却静悄悄的,一叫尚丽丽连个人影也不见。再往楼上楼下教室一看,只见黑板上留着一行大字:老师有事,同学们上午自习,下午继续上课。有比上课还重要的事吗?未济气得捶胸顿足,楼板上一步一个血脚印,他这时才醒过神来,自己这一路跑来是没有穿胶鞋的,鞋子还丢在山岚湾的溪岸上,他同时也觉悟到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失职,这是溪神爷在惩罚他!未济老师于是二话不说,拾起了一楼窗台上的小钢锤,当当当就敲响了上课铃……
   学生们听到敲铃声三三两两地到了学校,未老师把全校的学生都集合在一楼的大教室里,一双赤脚站在讲台上,他向学生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教不严,师之惰,这次是老师的错,不应该丢下你们去钓鱼的,让同学们耽误了学业。老师的坦诚令学生们一时间显得很是惊慌,一个个全都低下了头去。俄顷,童稚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声音由低走高,是一年级的一个小女生先起的头。
   户外阳光很爽朗,透过后窗是一片葵花地,朵朵葵花开得热烈。
   未济后来终于得知,尚丽丽是因为娘家来了一个上海亲戚,并且是一个七拐八弯的远房亲戚,居然扔下学生不管不顾,一大早就赶往县城见上海人去了。她是午饭后才回学校的,见了未济有些心虚,说我确实错了,我不该因为去见一个上海人就把孩子们的学业给误了。
   也是我太急功近利了。未济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未济是唐家观小学的校长。小镇上也就只有这么一所学校,他这校长的任命是由乡联校下了红头文件的,据说在乡政府和县教育局都备了案,有档案可查的。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包括一个教民办的一共有四个教师,学生有百多号,是整个杨林乡村级小学最红火的学校。如今稍有一点本事的人要么是进了县城,要么是进了省城,能真正留在小镇上的人已经不多了,生源也就少得可怜,全校学生才33个,教师也一个一个地或调走或下海,只有未济依旧在原岗位。
   前几年杨林乡并入了县城的东坪镇,他也被新组建后的镇联校校长找去谈过话,先是一通寒喧和客套话,接着又问及了未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还跟他透露说县外经贸局想调他去搞办公室,主要是考虑到县里有招商引资的外宾对象时,也好兼顾给分管副县长做翻译。他听了却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复了一句,还是算了吧,唐家观小学这座庙也要个和尚守着的。联校校长曾经是他在县二中的学弟,给他扔了支烟,又反问了他一句,你真不想走?未济把香烟拾起来还给学弟,很客气地说,我感谢联校领导的关心!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只要唐家观这一座小庙不废,我就会踏踏实实地念好经,敲好钟。于是就从浅灰色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个旧式的铜制烟盒来,打开是一盒金黄的旱烟丝,又从另一只口袋里摸出个小塑料包,里面是一叠薄薄的烟纸,他慢条斯理地把烟卷上,用舌尖舔了一下接口,再把旱烟叼在嘴角才啪地敲燃打火机,深深地吸了一口。他是想等领导的下文,是不是我这小学校长已经当到头了?没想一抬眼领导已经不在办公室了,他也就拍了拍屁股,狠叭了几口浓烟,把烟蒂摁灭在烟缸里便走人了。
   走出了联校的大门口,后面气喘嘘嘘地跟来了他的学弟,怀里揣着用报纸裹着的一包东西,说你拿去抽吧!原来是两条芙蓉王香烟。
   这个我不要,嘴巴是惯适不得的。未济连客套话也没说一句。
   望着学兄大步而去的背影,学弟眼眶里有了潮湿,心想一个曾经令县二中引以为豪,令同学们引以为榜样的未济到底是去了哪里呢?
   现在唐家观小学就只剩下他一个教师,也没见上面来过免去他校长职务的任何口头或文字通知,就是说领导和被领导都是未济。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学校照样有着一二三四五六个年级,分楼上楼下两个大教室排兵布阵。当然还有绰号叫上海迷的他爱人尚丽丽偶尔会搭一把手,那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帮他管一个层楼的监督和敲一敲下课铃。因为他在讲课时总是口若悬河关不住闸,也许正是如此,凡是从唐家观小学走出去的学生,各科成绩都是一流的,英语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他的专业,要不怎么连县里的外经贸局也想指名调他呢。
   也有家长笑他说,未济老师,你这是开的夫妻店呀!
   他却一脸认真地回答,说学校怎么是店呢?是庙还差不多。
   那也不是庙呀!人家就开玩笑驳斥他,男女和尚能混居一室吗?
   你见过我们是混居一室吗?未济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见对方笑出满脸惊讶,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忙又跟着补充了一句,说我之所以把学校比喻成庙,主要是想给小镇唐家观留下一方净土。
   那确实。人家这才言归正传说,也只有老师您念的是真经了!
   有什么褒奖比家长的肯定更重要呢?未济的心里有鲜花在绽放。
   未济老师和爱人尚丽丽分房睡确实是事实。是尚丽丽赌气搬到一楼校长办公室去的。反正学校空房多的是,但只有原来的校长室比较宽敞,当时还兼顾做会议室用的。如今校长老师就是一个人,未济办公也是在楼上靠山的卧室里,而且满屋子尽是书籍和作业,尚丽刚刚收拾过,又被男人顺手搞得乱七八糟,更烦心的是他还经常摇头晃脑把书读出声音来。尚丽丽是个特爱虚荣的女人,这话要从她读初小时说起,当年唐家观来了个知青,就住在教过她一个月初小的代课老师白秀秀家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拉。每每有人说起阿拉从头到脚与众不同时,尚丽丽听到的总是这句话:这还用说,人家毕竟是从大上海来的呢!也就是从那时起,少女的心里就一直装着一个大上海。
   尚丽丽的父亲在公社里当干部,母亲在唐家观小镇的供销社当营业员,凡是百货柜进了新产品,尚丽丽都是第一个先知道,什么上海牌香皂、上海牌牙膏、上海牌毛巾,只要她能见到就逼着母亲要给她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还拥有了上海牌自行车和上海牌缝纫机,如今还一直戴着颜色发黄了的一块女士手表,也是那时买的上海牌。
   这还不算,就连后来找对象她也要找一个与上海有某种瓜葛的。
   谁叫她是尚书记(她爸后来当了公社书记)唯一的掌上明珠呢!
   她那时已经在唐家观供销社站百货柜台了,连续两年高考总分成绩差一大截,父亲拿她没办法,只好给她弄了个全民集体编,也算是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因为考虑到母女不能同柜台,她母亲就只能管南杂和生资。眼看女儿就满22岁了,接下来再难的便是婚姻大事。虽然也有媒人踏破了她家的门坎,但每介绍一个,就被尚丽否决一个。
   姻缘前世修,我们着急也是空的。上海迷的母亲也只能摇头。
   三
   这时正好未济出现了。未济是邻村井湾里人,与唐观家也就相隔三里多。他是八五年考上复旦大学外语系的高材生,其实他当时的总分成绩是县二中最高的,后来排名据说还是全省应届毕业生中的语文状元,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他对国学有着特别的兴趣和深厚的功底,选择去清华或者去北大都是可以如愿的。但是当年的未济毕竟年轻,血气方刚,他之所以果断选择了去有着大口岸的上海复旦大学,并且还是外语系,是自认为通过几本黄老线装书内圣已经修成,那么不如干脆就去外语系补修外王吧。到了复旦后他的成绩也一直都很优异,并且是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但是世事总是难料,因为临毕业前的那年五月,他参加过一次当时很有影响的高校学生大游行,而且头上还缠了白巾,又是走在最前面,更不巧的是照片居然上了日报头条,这一下可倒大霉了,满腔的青春热情却换来了被学校提前劝退回老家的结局。这对未济的打击当然是前所未有的,挥斥方遒的复旦大学高材生成了霜打的茄子,回家以后将近一年大门不出,也几乎与外界毫无联系,只躲在家里把早年从旧书摊上觅得的几部线装书横看竖看。倒是当补锅匠的父亲却似乎很坦然,他跟儿子说,只要是一块好钢就不要怕淬火,就是放到犁尖上,也能犁出一个春天来!哥哥和嫂嫂却为弟弟的遭遇深感痛惜,在一旁嘟囔着说,这都是个什么世道呀?还刚刚过上几年能吃饱饭的舒坦日子,又开始要乱了,连我弟弟这样的人才都容不下!一时间井湾里舆论大哗,说好说歹的都有。也就是从那时起,未济开始对自己的名字产生了怀疑,也开始迷上《易经》……
   未济出现在上海迷尚丽丽的视野很是偶然。那是在小镇唐家观逢五赶集的一个晴朗的夏日,自从陆路交通日渐发达,唐家观作为资水的一个重要水运埠头开始冷落后,人们为了挽留住昔日的繁华和热闹,便想出了一个逢五赶集的招数来,凡这一天,以唐家观为轴心的两岸四条溪水的农人们(当然主要是农妇),都会带了自己家里的特色农副土产来到唐家观镇上赶集,而一些年少的伢儿和年轻的妹子又几乎全都是来赶热闹的。他们各自打扮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只往人群里窜。这一天小镇上的豆米腐店、糖油粑粑店和糯米青团店生意好得不得了。就连供销社的营业员也把柜台里的时髦货摆到了店门口进行展示。尚丽丽却显得有些木然,因为她对土特产一点也不敏感。

共 1679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中的主人公未济是一个能够安于寂寞与贫困,恪尽职守、教书育人的老师,尽管他学生时代曾经是母校的骄傲,但他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一直在唐家观小学坚守讲台,忠诚教育。小说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他曾是复旦的高材生,因为年轻时的大游行毁掉前途被劝退,父亲的教导让他在这个偏僻的小学安静地耕耘于五尺讲坛,正如他父亲所言“只要是一块好钢就不要怕淬火,就是放到犁尖上,也能犁出一个春天来!”他多年的辛勤付出,赢得了乡亲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褒奖。小说很真实地展现了未济老师的生存环境——从社会到自然,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自由的氛围,也明了他多年能不慕荣利坚守平凡岗位的根源。小说多方位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对爱钓鱼的痴迷,他对经典书籍的通透,他对育人工作的尽责,他对妻子儿子的宠溺,无不立体鲜活,读之,一个活生生的未济老师跃然纸上。作者笔下的人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爱岗敬业的未济也会失职去钓鱼,但他敢于面对同学袒露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人物尽管不是高大上,却极为真实。即使次要人物也是如此,如主人公妻子的爱慕虚荣,儿子的要面子的性格,都得以生动刻画,而这些人物,也侧面补充了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使得人物更真实动人。值得一提的是洋溢于文中的哲句禅思,很好地濡染出一种氛围,使得人物崇尚宁静自由、认真生活、认真工作的精神世界更为凸显。十分精彩的一篇小说,作者用精彩的语言美丽的构思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学识渊博安于清贫的优秀乡村教师的形象,很有积极意义!美文,推荐赏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12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7-10-11 11:55:15
  喜欢文中那个人物,真实得就像我们身边的人,岗位平凡但他的人生境界又是那么高,读之心生敬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13 18:03:10
  恭贺老师佳作获精品,问好学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