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东边太阳西边雨(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东边太阳西边雨(短篇小说)


作者:俞敏 布衣,18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0发表时间:2019-01-12 18:20:16


   民间传说,自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斯蒂芬读的是正史,雍正对传位安排表现出智慧,如果康熙在世时解决了这个问题,高墙内阿哥间的争斗也许会得以幸免。
   “乾隆,有传言说是康熙帝喜欢你,才爱屋及乌地将皇位传给了你父亲,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也许是吧。”乾隆不置是否,提到康熙帝,总有一股暖流从心田流过,自己孩提时代与祖父康熙帝相处的幸福情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乾隆与祖父康熙帝颇有缘分,爷爷对乾隆宠爱有加。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康熙驾崩,少年乾隆有幸在祖父去世前,一起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时光。
   1722年3月,康熙帝应雍正的邀请,四天内两次到圆明园踏青赏花,聪明伶俐的乾隆相随左右,深得康熙的欢心。雍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祖孙三代沐浴着春光,看着烂漫的花朵和冒出绿芽的草甸,满心愉悦。
   1722年4月,康熙兴意盎然,巡幸塞外,临行前突然想起了惹人喜爱的孙子乾隆,便吩咐接来同行。
   康熙入住的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祖孙俩朝夕相处,情深意浓。
   康熙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少年乾隆聆听祖父教诲,吟诗写字、骑马射箭,遍游山庄36景,消受幸福童年。
   阳春三月,是避暑山庄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康熙经常带着乾隆去围猎。康熙是马上皇帝,不想让子孙变得闲逸,身体力行传递满族尚武遗风。
   每次围猎,爷孙总有所得,康熙有些怂恿乾隆,乾隆的胆子不知觉中,慢慢变大。
   这天,阳光明媚,乾隆跟随着爷爷又开始了围猎。康熙奋力射到一只黑熊,黑熊中箭并未毙命,便吩咐乾隆上前补射。乾隆快步向前,使出吃奶的劲,将弓拉满,未等箭射出,黑熊突然迎面扑来,他吓得小脸通红,身影僵在那里,不知所措。
   说时迟那时快,康熙不失时机地一记劲射,黑熊的身影僵在半空,然后重重地摔倒在乾隆的面前。乾隆如梦方醒,顺势将箭射向黑熊的眼睛,觉得不过瘾,上前踢了黑熊一脚,说:“有眼无珠的东西,以为没了王法。”
   康熙见状,哈哈大笑,说:“大清王朝,后继有人!”
   一场虚惊,被康熙帝瞬间化险为夷。乾隆初次历险,就被爷爷援手相救,自然是心怀感恩,永世不忘。
   1722年9月,爷孙回到北京,康熙感染风寒,一病不起。一个多月后,康熙驾崩。
   每每想起这段经历,乾隆既享受这段美好的回忆,又为爷爷的去世感到忿忿不平。
   斯蒂芬听完乾隆的回忆后说:“康熙帝是慧眼识人,雍正皇帝对你也是厚爱有加,只是不知你是怎样立太子的?”
   “说起此事,乾隆惭愧。”
   “怎么,中间也有争斗?不会又手足相残吧?”
   “争斗没有,争宠不断。”乾隆长叹了一口气说,“也许是我即位太顺利了,在选储君的事上,上苍生出许多磨难来。”
   斯蒂芬不忍心看年老的乾隆难受,宽慰说:“中国人讲,好事多磨嘛,你也就不要心生芥蒂。”
   “那是,我知足。”立储君永远是皇帝心头的疼,一是人无完人,二是事无十全十美。回忆起立储君传位之事,乾隆心中五味杂陈。
   俗人,特别是荷尔蒙分泌过度的男人,大多羡慕中国帝王三宫六院、宫妃成群。这是表面的光鲜,日夜宠幸实在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再好的身板,长久浸淫于声色犬马,变成一堆药渣是迟早的结局。
   帝王选嫔妃,负面的是他的特权,正面的是为选择优质储君提供条件。帝王满足穷奢极欲的过程,也蕴含了为王朝前途的负责。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国家,没什么好说的。
   阿哥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多了,立谁?什么时候立?就像两道选择题,时时考验着皇帝的智商,选对了基业常青,选错了大厦崩坍。懒得动脑筋的皇帝,采用傻瓜的方式,立“嫡长子”,撞大运。
   大清国的选择范围相对宽泛,是龙种就行,不分嫡出庶出。备选的人多了,麻烦也多。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皇子,长袖善舞,居功邀宠,事端不断。
   选储君难,立了储君争夺皇位的战斗并未停止,所不同的是战斗的方式,由地上转为地下。得势的一拨,目标是尽早扶正;落了下风的一拨,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发动废太子运动,目标是将刚建立起来的,还有些脆弱的平衡打破。
   皇帝确立了接班人,自己依然是最高统治者。太子有了名份,却并没有实权。但是,傻子都知道太子是“潜力股”,升值空间巨大。太子周围,聚集起一帮做长远投资的机构和短线投机渔利的个人不足为奇,太子党的形成是早晚的事。皇帝立了太子,不日撒手归西,无话可说;皇帝成了不死鸟,太子不急,身边的人会急,天长日久难免生出纰漏。小则引起父子猜疑,大则引起废太子或者宫廷政变。
   乾隆是一代明君,心里明镜似的。康熙到晚年琢磨出的“秘密立储”的方法,虽是无奈之举,却堪称完全之策。“秘密立储”,就是皇帝生前用满汉两种文字写一道任命储君的密旨,放入鐍匣之内,再将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只有等到皇帝驾崩之后,群臣方能“公启鐍匣,宣布立储密旨”,拥立新君。此法,经过雍正实践检验,确实奏效,实现了皇权的和平交接。
   乾隆皇帝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对爷爷的智慧,父亲的实践深信不疑:“秘密立储”是皇权和平交接的灵丹妙药。
   乾隆年轻气盛,小看了立储君的艰难复杂。1736年,也就是乾隆登基的那年,他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
   永琏在乾隆的儿子中排行老二,生母是乾隆的嫡福晋富察氏,老大是妃子所养,永琏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永琏聪明伶俐,气度不凡,深得雍正皇帝的喜爱,乾隆选择永琏也是众望所归。可惜好景不长,到了1739年,不满10岁的永琏夭折了。永琏没有做皇帝的命,乾隆痛心疾首,公布了永琏的太子身份,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永琏的夭折,并没有改变乾隆的惯性思维,嫡子在他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后来,乾隆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747年,2岁的永琮又夭折了。这就像坚硬的锉刀蹂躏着乾隆内心最柔软的部位,这种切肤之痛让他清醒了:“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也。”
   话是这么说,乾隆还是心有不甘。
   两个嫡子夭折,受打击的还有皇后,她只生了这两个儿子,结局如此残酷,做母亲的痛心可想而知。乾隆为了宽皇后的心,1748年带她东巡。屋漏偏遇连天雨,皇后算是倒霉透了,她随乾隆东巡到济南时,身染重病,结果病死在回京的途中。皇后走的很安详,知道皇帝对她的好。
   乾隆再一次心碎。
   龙舟载着皇后的灵柩,抵达了北京,乾隆的几个儿孙和一班大臣一身孝服,等在岸边。
   “这次你有机会了!”乾隆一股无名火发在了一身孝服的大儿子身上。他是内火攻心,看到几个庶出的皇子,莫名其妙地觉着不顺眼,加上此时用兵金川,进展不利,也就口不择言。
   “皇阿玛……”一身孝服的皇长子连忙跪倒在地,被皇阿玛劈头盖脸的一阵乱骂,弄得不知所措。
   “别装了,你不就是想做太子嘛!”乾隆以为这一切的不幸,是大儿子咒的,索性将话挑明了。
   “皇阿玛,孩儿从未作此妄想,一切听从皇阿玛发落。”皇长子听明白了,是乾隆误解了他。
   在场的大臣也听明白了,乾隆认为皇长子幸灾乐祸,觊觎太子之位。其实,这都是乾隆的推测,皇长子一直规规矩矩的,既没说过头的话,也没做出格的事。老子教训儿子,别人不好插话,何况这个老子,是皇帝老子,最要命的是,皇帝老子正在气头上。
   “那好,今天我就给你们说个明白。”乾隆有些歇斯底里,“太子是没有你的份了,还有你,三阿哥!”
   刚刚14岁的三阿哥,没想到战火这么快就烧到他的头上,吓得趴在地上浑身哆嗦。
   乾隆好像患上了狂想症,感觉骨肉相残的往事在眼前上演,血腥气真真切切喷在自己的脸上,令人痛彻肺腑,他高声叫喊道:“与其来日阿哥相残,还不如为父今日手刃你们!”
   乾隆疯狂地扑向身边的侍卫,试图夺取侍卫的佩刀。侍卫哪肯放手,大臣一拥而上,来拦乾隆。
   皇长子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很快病倒了。一年后,皇长子奄奄一息,对前来看望他的乾隆,动情地说:“儿臣不孝,先走一步,皇阿玛多保重!皇阿玛多保重……”
   乾隆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还能说什么,全是立太子惹得祸。乾隆内心愧疚,封皇长子为定亲王,以亲王之礼下葬。事毕,乾隆宣布:“从今以后,不要再提立太子的事了,这事让朕心身疲惫。”
   皇帝说得动情,群臣回答得响亮:“喳!”
   乾隆励精图治,日理万机,时间过得飞快,说话间,皇长子去世了十个年头。乾隆又一个儿子永琰出生了。
   自从永琰来到世上,乾隆有种莫名的兴奋,与之相伴的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永琰是一个平凡的阿哥,也许正是他本身的平凡,才有了一个不平凡的结局,帝王家的事是讲不清楚的。
   永琰生于深宫,过着循规蹈矩的皇室生活,接受着按部就班的教育。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没有明显的不如人处,生活过得很平静。
   皇后走了,前后三个阿哥也走了,乾隆在立太子的事上,心灰意懒。国家不能一日无主,后宫也不能没人主事,婆婆妈妈的事麻烦,女人的事女人办,立新皇后是必须的。乾隆又立了一位皇后,她在繁衍后代方面表现上乘,可圈可点,为乾隆生了两个儿子。
   乾隆三十年,乾隆南巡到了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好山好水好景致,美景美女饱眼福,西湖泛舟,虎跑品茶,是神仙过的日子。谁曾想,皇后在杭州与皇帝闹掰了,按道理夫妻斗嘴吵架是家常便饭,乾隆也就没往心里去。
   第二天,皇后竟提出了一个让乾隆啼笑皆非问题:她要在杭州出家当尼姑。看皇后那坚决的劲头,这事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皇后,玩笑开得有点大。”乾隆连连摇头,这事传出去他还有什么脸面,厉声说,“这事有点过。”乾隆话说得客气,这事不是过不过的问题,简直是大逆不道。皇后出家,明摆着是给皇帝难看嘛。
   皇后没有跟乾隆辩解,一言不发进了里屋。等到乾隆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能让皇帝大吃一惊的事,肯定是大事,莫非皇后割脉寻短见?那倒不是,在那年头,这法子宫里还不知道,惯用的伎俩也就是传统的悬梁自尽。显然,皇后的所为,是乾隆不曾见过的,也未曾想过的。
   皇后将一头青丝剪了个乱七八糟,人不人鬼不鬼的,留着个阴阳头显世。乾隆见状,脸色铁青,眼睛发直,噎得说不出话来,那神态形容为气得喷血也不为过。
   这事让乾隆在大臣们面前丢脸丢大发了,自觉威风扫地。皇后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戴着个“突发痴迷”的病症名称,被遣送回京,一年后一命呜呼了。
   前面,乾隆不让大臣提立太子的事,这回轮到不要大臣提立皇后的事了。乾隆一世英名,为情所伤,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疼。
   在其位谋其政,有些问题暂时可以不想,永远回避是不可能的。星转斗移,转眼间到了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弘历也六十三岁了,每当他处理好政事,稍有闲暇,立太子的事就会浮现在脑海里。他不让别人提,却不能让自己不想,每个有事业心的皇帝,都想千秋万代,如果连传位的事都做不好,基业常青无从谈起。
   乾隆盘点他有限的人力资源:还有六个阿哥,不,应该是四个,因为有二个被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皇太子,只需一个,挑的范围大,容易花眼,现在游戏变得简单了,四选一,每个阿哥都有25%的概率。四位候选人是: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
   看起来,乾隆还有很大的选择范围,事实上他已没有什么选择了。如果四个阿哥是强将,乾隆的选择是优中选优;如果四个阿哥是庸才,也只能瘸子里面拔将军了。棋局过了中盘,看似简单,有限的步数变得凝重、干练,结果却步步惊心、扑朔迷离。
   理论上,四位阿哥都有胜算。
   先说八阿哥永璇。永璇排行老八不假,可眼前是四位阿哥中的老大,这是先天优势;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特别是那一手山水画,更是出众。
   生活中的聪明人,往往缺少智慧。永璇一副“公子哥”派头,一看就知道是“官二代”。当时,阿哥们大多有差事,多少得管一摊事,永璇自然不能例外,只是别的阿哥是坐班制,永璇对自己实行弹性工作制。
   有一年,北方大旱,碰到这种情况,民间朝廷有个惯例,就是向上天“祈雨”。最急的是百姓,自然是百姓先来,老百姓面子小,小旱还行,碰到大旱就无济于事了。百姓祈雨不奏效,还有第二方案,各级官员出面,老天爷还不给面子,皇子就要出场了,还不行,只有皇帝亲自出马了。为了百姓疾苦,明君清官与天沟通其乐无穷,与地沟通其乐无穷,与人沟通其乐无穷。

共 1958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带有穿越色彩,让数百年前同年去世的东西方统治者乾隆和华盛顿在“天上人间”相遇,进行了思维碰撞。好奇心强的乾隆去了通往总统府的路途,在与总统会所的斯蒂芬法官交谈中,将皇宫继承者充满血腥的选拔方式清晰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而后乾隆对华盛顿的拜访,再次将东西方国家管理权的特点和权力更替方式进行了对比。作者思维奇特,让数百年前的东西方同时代的著名历史人物出场,通过人物对话,将那个历史时期东西方的文化、政治、经济甚至饮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巧妙地展示出来。小说结尾,写到两位统治者关于皇权统治与民选总统制管理国家的优劣评判,他们准备通过时光隧道去加以验证,之后戛然而止。很巧妙的构思,不仅让神坛上的历史著名的统治者具有了亲和力,仿佛是邻家老人一般,侃侃而谈他们的阅历,从中展示历史风云的变幻,更让读者在充满了人情味的对话里了解了历史上许多惊人的事件,化枯燥为通俗,变干巴巴的历史为鲜活的现实,在对比中,让读者更鲜明地了解了东西方历史的渊源与文化的差异。很有趣味的小说,引人入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11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9-01-12 18:21:27
  好精彩的思维,好丰富的史学知识!
   读之受益!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9-01-19 14:10:3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