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少年的回忆(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少年的回忆(散文)


作者:我心向往 白丁,1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05发表时间:2019-05-04 11:49:35
摘要:本文所编写的童年故事(少年的回忆),内容全部是本人青少年时代所经历过的生活片段,篇目的顺序是按着故事发生时间先后排列的,也是我出生成长的轨迹。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痛苦也有欢乐,不管人生几何,但童年美好的记忆依然一直留在心间。


   这次有惊无险的旅行,使我幼小的心灵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沉默不语,郁郁寡欢,有如“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深刻教训,从此再不敢轻易的结交朋友了。
  
   二十、大同务工
   1983年夏天,我和大哥、赵俊(堂舅)等人一起搭乘邻村红光村的一辆55马力拖拉机,准备去往大同那里的煤矿做工。拖拉机的行驶速度很慢,一路上颠颠簸簸,走了近一天一夜的时间,人们途中饥寒交迫,又困又累,到达目的地后,都已是精疲力竭。
   我们来到一处偏远的矿区,应当是私人承包的那种小煤矿,工头(也许是带班的)安排我们租住在一所十几人一间房屋的大旅店里,店内又脏又乱,气味十分难闻。之后,带班员给我们几人发放了高腰水鞋、安全帽、矿工灯,就开始让到矿井下做工了。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将开采下来的原煤装在小斗车里,然后由井上设备把装满煤的小斗车沿滑轨拉上去,如此反复运作。井下通道很幽深,光线昏暗,到处积有水坑,既潮湿又脏乱。我第一次下到矿井时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永无休止隆隆巨响的通风设备的噪音,不仅是震耳欲聋,主要是因为通道顶部经常会有煤碴被震落下来,感到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有一种很恐惧的感觉。后来才知道,通风设备是煤矿井下重要的固定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地面的新鲜空气连续不断地送入井下,保证井下空气的含氧量,同时稀释、排出爆炸性和有害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并调节井下所需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改善井下工作条件,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但小煤矿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在井下上了几个班,因为与工头谈不妥如何结算工钱,担心被欺骗,所以没有继续做下去。虽然在那里做工时间很短,但也受了不少苦和罪,每天从井下上来时,脸是黑的、眼是红的、牙是白的,这就是在煤矿留下的最初印象。另外就是伙食,菜里没有一滴油,甚至连大米稀饭都吃不饱。有几次,我们饥饿的很厉害,就与一位工友一起吃他从其他工地捡回来的剩馒头。我们准备返乡时,老板连一分钱也没有付给,所以凑不够全程的路费,于是我们想到只能够去往离大同市较近的天镇县,那里有堂姐曹素梅的家。我们去到堂姐家原本是想来借一些路费,没曾想到堂姐态度冷漠,不予理睬,为了能凑足回乡的路费,赵俊(堂舅)和大哥还徒步几十公里去了一趟他的老家新民堡,也没有找到亲戚。他们返回天镇后,我又百般向二姐恳求,结果也没有如愿,因此大哥与赵俊对堂姐很有意见,他们一气之下不顾及安全与危险,从天镇车站爬火车皮(货运车)去往了张家口车站,只剩我赖着没有与他们一起走。因为我觉得,堂姐与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直交往的都很亲近,我想她会开恩的。后来,我们的遭遇得到了堂姐房东女人的同情,她看到我年龄小,很主动的借给我10元钱的路费,我才得以乘车回到老家。在堂姐家住的几天里,他们每天早上与晚上都是以熬小米稀饭为主,我们那时人年轻饭量大,不习惯这种生活,每餐饭不吃主食总觉着吃不饱,感到很受饥饿,通过饮食这样一件小事情,我深深的感悟到了“天镇人”的吝啬。这正是:“初出家门想挣钱,不知世事多艰难,到处碰壁心意寒,方知人间有冷暖。”
  
   二十一、文化生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的文化生活很贫乏,既没有电视节目观看,更没有现代通讯网络。那时候,听收音机和看电影就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了。
   (一)、听评书
   我刚上初中那一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出《岳飞传》,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嗓音洪亮、圆润,口齿清楚,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她把书中众多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深深的吸引着广大听众。我记得,评书播出的时间是晚上六点半,每到这个时候,不论我们在忙什么,都要将手中的活放下,打开收音机,调好电台频率位置,静静地等候播出的时间。
   评书开播后,当刘兰芳一句“上回书说道……”,那洪亮而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我们顿时振奋起来,渴望听到上回书留下的悬念。“银盔银甲素罗袍,胯下白龙驹,掌中沥泉神矛……”我们的岳将军终于出场了,大家屏住呼吸,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突然,炮鸣声隆隆,马蹄声得得,喊杀声阵阵,战马嘶鸣,刀枪并举,斧钺交横……精彩的口技表演,加上绘声绘色地描述,听众仿佛置身于惨烈的战争场面之中。每当一位大将和敌人在交战中陷入了困境,我们的心也会骤然紧张起来,为人物的性命担忧。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往往就会闯过来一位拿着长枪,或举着双锤的大将,场景总是让人心头一振,随着来人打败了敌人,我们也会随着兴奋起来。岳飞大战金兀术那一场,金军大败,溃不成兵,小番哭爹喊娘,四下逃散:“哥哥兄弟呀,了不得啦,岳南蛮太厉害啦,赶快逃命去吧……”我们忍俊不禁,击掌相庆。故事情节高潮迭起,悬念不断,引人入胜……正当我们听的兴致时,评书往往就会嘎然而止,接着就会听到评书演员刘兰芳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半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只有期待着明天的播出时间。在我们家里,尤其是妈妈和三弟特别爱听评书,如痴如迷,每当听到精彩片断,一刻也不愿离开,感觉到人物就生活在收音机里面,随时都会跳出来。妈妈曾感慨地说:“如果收音机里能看到演播的场面就更精彩了。”刘兰芳口中的历史故事,战争场面、马蹄声、刀剑声活灵活现,令人神往,尤其以模仿马蹄和马嘶的声音惟妙惟肖,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经过她绘声绘色地讲述,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各地电台也兴起了热播评书,书目种类也增加了不少,袍带书、短打书、神怪书、狐鬼书,一有尽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他们各有所长,袁阔成字正腔圆、功底深厚,塑造人物惟妙惟肖,他以一部《三国演义》经典之作冠绝天下;单田芳堂音很重,略带沙哑,塑造各类怪人物效果很好,无人能及,其代表作《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等;刘兰芳嗓音洪亮、底气十足,尤其以《岳飞传》、《杨家将》轰动全国;田连元语言诙谐幽默、擅卖萌抖包袱,以短打书《水浒人物传》、《施公案》、《小八义》而著称。评书艺术的蓬勃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看电影
   电影是人们最受欢迎的一项文化生活。我们长大后,只要是打听到附近(十几里以内)的村子里演电影,不管家里的事情多么繁忙、身体多么劳累,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也要徒步1个多小时赶赴过去进行观赏,因为村里放映电影的频次很少,几乎一年也不过放映几场,难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七十年代末期,电影的内容主要是战斗片,我记得看过的影片,如《上甘岭》、《南征北战》、《奇袭》、《渡江侦察记》、《平原枪声》、《闪闪的红星》……其次,戏剧片《天仙配》、《董咏》、《白蛇传》、《宝莲灯》、《劈山救母》……侦破与爱情故事影片很少,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有,如:《黑三角》、《带手铐的旅客》、《寒夜》、《知音》……后来电影制片厂又发行了武打故事影片,如《少林寺》,这部由香港中原电影公司摄制的彩色宽银幕功夫片,曾轰动一时,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此后,影片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不论什么题材的电影片,我都很喜欢观看,而且有的电影片都已看过了很多遍,如《洪湖赤卫队》、《小花》……但每一次观看都会被剧情所深深的吸引。
   电影《洪湖赤卫队》描写的是三十年代初湘鄂西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地主进行斗争的故事。洪湖地区彭家墩的土豪彭霸天乘红军离开洪湖开辟新区之际,勾结国民党保安团冯团长,进攻红军湘鄂西洪湖根据地,妄图复辟。洪湖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曲折的斗争。由于叛变王金标出卖,韩英不幸被捕入狱,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我方打入敌保安团的地下党张副官大智大勇,设计营救韩英脱险,自己壮烈牺牲。韩英返回洪湖,惩除叛徒,击溃敌军,与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影片中,韩英热情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宁死不屈的光辉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永远难以忘怀。
   电影《小花》,讲述了一个被卖的小姑娘长大后成为一名革命战士的故事。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为生计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转移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小花的哥哥赵永平为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年被父母卖掉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中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母女相逢却互不相识,后来周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做干女儿。就这样,十几年前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电影里饰演何翠姑的演员刘晓庆,因表演细腻、才貌出众,深受观众喜爱,并在中国电影第三届“百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配角演员奖,一举成为电影名星,她曾经是我们那一个时代人们心目中追捧的偶象,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那时候,村里放映电影也是年轻人们唯一能聚集在一起的场合,来来往往的男女青年很多,有些爱美的男女青年,在去往电影场时还要精心的打扮一番,有的人是专心为了观看电影,而多数年轻人则是为了凑红火、看热闹、结交朋友。
  
   二十二、初恋风波
   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农村里的青年男女找对象大都是奉父母之命,听媒妁之言。那年我还不到十八岁,父母亲就开始为我张罗着找对象了,因为农村的孩子们结婚都比较早,所以大人们都很重视这件事情。
   中秋节过后,表舅母罗志玲到我家捎来口信,她与我父母亲说:“某某家的五女子想给你家二儿子,你们家同意这门亲事吗?”表舅母提到的五女子名叫黄某某,她家与我家同住在一个村子里,相距也不远,只隔一条巷子,我们俩人年龄相仿,在一起读过书,相互比较了解。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性格稳重,温文尔雅。父母亲经过商议后,都说某某是个好姑娘,各方面条件也比较合适,既然人家找上门提亲,便欣然答应了。我俩找成对象不久,还没有正式订立婚约,便遭到了相关亲属的极力干预,他认为:“按村里旧的姻亲关系推算,我们俩人不是一个辈份,结为姻亲不妥当。”因而,这件事给她家里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还弄出了一场家庭矛盾。两余月后,黄某某让我表姐魏省花捎来一封短信,信中提到:“她经受不住世俗的偏见,感到人言可畏……决定放弃这桩婚事。”我看到这封信后,一时有些失落,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村里的几位好朋友,李核好友曾为我鸣不平,他言辞激烈,称道:“这样的好青年她不托付终生,不做休女待何?”然而,我却很理解她的处境与想法,既然她很认真地主动提出来这件事情,不论什么原因,我也不能勉强,只能尊重她的选择,遂同意友善分手,结束这段婚恋。不过,我在给她回复信件时,还曾附了一首有感而发的小诗,表达了一下我当时那份迷茫与失落的心境。那时候,我母亲还在化德县医院看病,等到母亲回到家里知道这件事情后,心里很不痛快,认为我既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也没有与女方家人进行有效沟通,责备我头脑简单、做事草率,因为这毕竟是家庭里的一件大事情。其实,我们虽然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但我俩从未单独在一起聊过天,即使在村里的街道上遇了面,双方都红着脸不敢与对方说话,感觉到很尴尬,互相低着头就走开了,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她当时的真实想法。再说,那时我们年龄都还小,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认识都很敷浅,只是一种朦胧的概念,没有自己真正的主见。这段短暂的婚恋,犹如一阵风似的,不经意间很快就过去了。
   记得,有一位文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爱情应当是两个相爱的人共同心灵撞击的火花,没有爱情的婚姻如同精神上的枷锁与桎梏,一生都不会幸福。”所以,婚姻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年轻时代的人们一定要很认真、慎重的对待婚姻问题,幸福美满的婚姻能够催人奋进,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人世间的美好!
  
   二十三、呼市务工
   1984年春节过后,我和大哥还有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刘爱、孙永、孙占、赵有),经邻村红光村人介绍,一起去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打工,我们在这里生活了近半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外出务工的苦与乐。
   (一)筛砂
   东郊区巧报公社麻花板大队东部有一片很大的天然砂石场,砂石层很厚,开挖深度足有十几米。我在砂场曾想象过:在远古以前,这里也许是一条很大的河流,经过地壳不断运动和变化,待河水枯竭后是否就形成砂石层了呢?可是,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知道那时候的一切状况。当然,这与我们做工是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面对这样的环境,脑海里突然闪现过一丝奇异的想法而已。

共 39079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自己童年和少年、青年时代成长经历的纪实性散文,篇幅较长,接近四万字。在这篇长散文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记述了从自己出生一直到参军入伍期间所发生的故事。描写生动,叙述清晰,情感真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作品中的主人翁年纪虽然小,但却主动为家庭分忧,从很小起就开始承担起了家务,打猪草,做农活,再稍大一些,又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透过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生活历程。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农村青年的生活道路。作品采用叙述的手法,并自己的感想溶入其中,将长达二十余年的经历一一道来,让我们在了解一个少年成长过程的同时,也看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就像是沿着时光隧道行走了一圈一样。作品语言质朴,充满了生活气息,第一人称的写法读起来倍感亲切。作品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显得从容,体现出了作者对文字的掌控能力,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5-04 11:50:32
  一篇长达四万余字的长篇散文,感谢作者的赐稿!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我心向往        2019-05-04 15:35:51
  感谢老师点评,拙作让您见笑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5-04 11:50:59
  拜读大作,为你点赞,欢迎入驻心灵之约!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5-04 11:51:22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9-05-04 17:42:59
  质朴的文笔,地气的作品,交织出值得品茗咀嚼的佳作,拜读!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
5 楼        文友:雨春        2019-05-04 17:54:01
  一篇回眸青葱岁月的作品,充满情感的同时,更携带着那个岁月的时代背景,给人以无尽的回味空间,更展示了作者遒劲的文笔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佳作,推荐共赏!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