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少年的回忆(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少年的回忆(散文)


作者:我心向往 白丁,1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53发表时间:2019-05-04 11:49:35
摘要:本文所编写的童年故事(少年的回忆),内容全部是本人青少年时代所经历过的生活片段,篇目的顺序是按着故事发生时间先后排列的,也是我出生成长的轨迹。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痛苦也有欢乐,不管人生几何,但童年美好的记忆依然一直留在心间。


   我们少年时期,经常去往田地里拨猪草,象这样被雨水浇湿的情况,几乎每年都要经历很多次,常听大人们讲:“好的年景,庄户人一年要经历七十二次雨水呢!”因此,孩子们也很期盼风调雨顺,盼望秋季五谷丰登。所以,我们也逐渐地磨炼的不惧怕风吹雨打了,并且能够在锻炼中茁壮成长。
  
   八、秋收印象
   1976年,这一年我刚满11周岁,我就开始与大人们一起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了。那一天,我们生产队正在村子南滩的地里收割麦子,村子里的高音喇叭突然播出了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当时人们一下子怔住了,都在竖起耳朵听广播,但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也不敢私下议论,直到大队发出通知,人们仍将信将疑,所以我对这次劳动的印象比较深刻。
   秋天到了,农田里的各类作物相继依次成熟,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金灿灿的景象。我们这里主要种植着小麦、莜麦、胡麻……等作物,而最先成熟的作物是小麦。走近地头,昂首的麦穗随着起伏的麦浪摇曳不止,仿佛要挣脱身上裹着的麦芒,麦垄间发出沙沙的声响,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讯,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间,嘴角挂着的微笑掩饰不住内心狂热的喜悦。生产队里开始忙碌了起来,队长抓紧组织社员们收割庄稼,否则就会因为收割不及时或天气的变化影响收成。
   换季节生产劳动,社员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摩拳擦掌,提前就将镰刀磨快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是匠不是匠也要有个好做杖”,人们都在为秋收生产做着各样的准备。社员们去到地里后,先要进行编组,通常每五人为一组(我们称之为一道辕子),一人在中间拉辕子(一般是割地能手),两人在其上手,一人在其下手,另一人专门负责捆(绑)割倒的庄稼。如果是用三行耧播种的田地,成年人每人收割三垄,小孩子们每人收割一垄或二垄,生产队里的记工员将依据每人收割的地垄数量统计工分。这样,社员们最多时可分为七、八组,基本上能够满足秋收生产的需要。
   在收割的时候,社员们按着辕子的顺序一字排开,迅速弓下身体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劳动中。秋日的阳光,骄阳似火,人们不畏炎热、埋头苦干,镰刀在麦垄间不停的飞舞,“嚓——嚓——嚓……”的割麦声此起伏彼,很有节奏地响成一片,手起刀落处一垄一垄的麦子倒下,由远及近望去,麦田里人头攒动,你追我赶、热火朝天,谁都不甘心落后,像是在进行着一项体育竞赛活动。不过,时间久了就会拉开距离,有人遥遥领先,有人则远远的落在了后面。我们生产队的李堂是割地能手,他一直冲在最前面,谁都比不过他。他个子不高,约40多岁,割地时腰间常系着一条古铜色的围巾,割地途中很少直起腰来观望,偶尔抡起手背抹一把淌下来的汗水。听说,他在割2征长的地时(征:老家俗称土地的长度单位,1征约为500米),中途也不站起来伸展一次腰,有人还专门做过试验,就是在他背部上放一只鞋,从入镰开始直至割到尽头,约两小时的时间内,鞋子仍然会平稳的留在他的脊背上。
   孩子们初次学割地时,极易割伤手脚,所以大人们一再叮嘱注意安全。割地不仅需要力气,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不是拿着镰刀就能割庄稼。首先要躬下身来,左手反过来,手掌朝外迎着麦子握起,右手使镰刀往回割,然后将割下来的麦子,顺着麦穗,集中放在拉辕子人留下的麦堆上。同时,一次不能揽的太多,那样左手握不住,容易散落,右手割起来也费事情。另外,注意用力均匀,千万不要使猛劲,否则极容易割到自己的左手和右腿膝盖以下部位,同样也不要向后甩镰刀,那样很容易出危险,伤着身后边的人。还有,镰刀要尽量贴着地面,刀刃微向上倾,留的麦茬也不能太高,只有双手配合熟练,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就会加快割地的速度,才能象割地能手那样潇洒自如地挥舞镰刀了。那时候,我还不很会割地,紧握镰刀的手经常磨出血泡,只觉得火辣辣的、穿心的疼痛,但也从未因手上磨出血泡而休息。有时,妈妈得知我们的手掌打起了血泡,就会用缝衣针悉心的给我们把血泡轻轻穿破、挤出血水,然后将碾碎的止痛药粉面敷在患处,这样就不会那么胀疼了。另外,爸爸给我们的镰刀把都裹了棉布,手掌不与硬物摩擦,患处很快就会愈合,慢慢地长出老苋就不会再打血泡了。
   在我的记忆里,割地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农活,不仅是感到腰酸背痛、身体疲乏,而且还要经受很多苦难。每到响午,强烈的太阳光像火炉子一样炙烤着大地,滚滚热浪袭来,人们常常是汗流满面、口渴难忍,裸露在阳光下的肌肤被晒的发紫,甚至要掉一层皮。另外,麦田里蒸腾出来的热气,带着一股剌鼻难闻的焦糊味道,熏呛的噪子直咳嗽。还有,麦垄间飞扬的尘土很大,不仅落满全身,也被吸入了嘴里和鼻腔内,就连吞吐出来的痰液都是黑乎乎的,尽管如此,却也无法阻挡灰尘对身体的侵入。不过,最难忍受的莫过于被麦芒的刺扎,脸颊、脖子、胳膊、腿部随处都有小红疙瘩,浑身奇痒难止。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劳动生产的负担,同时农民们也不会再经受那样的苦难了。
  
   九、马车
   我们村子里的地域(界)很广阔,最远处距村子约有七、八里路,为了减少社员们上工徒步往返的时间,农忙季节生产队里专门派有马车接送去往田地里参加劳动的社员们。
   秋忙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生产队长就开始沿街吆喝了,社员们抓紧时间起床出工,晚了就会误车。马车上每天很早就坐满了人,一般是妇女和孩子们坐在车厢中间,男人们坐在车厢外边,我则很喜欢与大男人们挤乘在马车的车架厢上,因为坐在高处就不会被拥挤的人们阻挡住前方的视线,可以很自由的眺望远处的景观,更好地了解道路的情况。尤其是马车快速跑起来的时候,马匹昂首奋蹄,威风凛凛,车厢上下起伏、摇晃颠簸,颇有一种舒适、快慰、兴奋的感觉。我们三队有个叫高林的车倌,他个头不高,圆脸型,胖胖的,性格也很温和,住的离我家不远,小孩子们有时也会去到他家的院子里玩耍,所以对他的印象较深。我乘坐在马车上,不论是高林还是其他车倌赶车,每当看到他们扬起鞭子大声吆喝马匹时,那种悠闲自得、自信十足的神态,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电影《青松岭》里钱广赶大车的情景,还有那首激昂动听的插曲:“长鞭那个一甩叭叭地响,哎咳依呀,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当时,地方上很流行这首歌曲,车倌们都引以为豪,说是专门歌颂他们的歌曲,所以有人会经常哼唱着。
   一次,生产队组织社员们去往村子后边最远处的白旗道(地名)收割麦子,当马车快要驶入地畔时,我的耳边忽然传来了那首愉悦欢快的歌声:“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不用寻声去望,我就知道是车倌哼出的调子。这歌声虽然不很悦耳,但伴随着清脆的马蹄声,回荡在山谷中的那一刻,我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幅无比美丽的画卷——碧绿如茵的山谷、昂首奋蹄的马匹、载满社员的三套马车、丰收在望的庄稼……,这一系列景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留在了记忆深处,所以至今依然清晰难忘。
   当时,马车是生产队里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生产队里依据农业生产用途和运载情况,可分为单匹或多匹马拉车。一般情况下使用三匹马拉车,称为三套马车。赶车人称作车倌,在生产队里也算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了,是一个让人们很羡慕的工种,他们应当必须是能够驯服了马匹,才能得心应手的驾驭车辆。
  
   十、少年玩伴与游戏
   少年时期,我和三弟恩荣亲密无间,形影不离,不论我与谁在一起玩耍总要带着他。我虽然比三弟年长一岁,但我一直呵护着他,不让他受一点委曲。
   我们的村子(白音特拉)很大,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主要是以自己所在的生产队和所属街道为范围,但圈内也还要再细划分,我们一起玩的几个小伙伴,基本上是选择大人们间也相处的比较好,所以孩子们才会聚在一起玩,这样大人们也放心,不用担心自家的孩子被别人家年长一些的孩子们欺负。平时,我们经常与同村的章旭、侯天才、王忠、索永青、杨林、刘俊星等人一起玩耍,但这几户人家相距的有近有远,侯天才、王忠家在西街,刘俊星家在中街,杨林家在后街,只有章旭、索永青与我家住邻居,由于我们经常聚在一起玩耍,彼此间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和感情。那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很贫乏,不像现在的孩子们这么丰富:有电视节目看,有各种智能、电动玩具玩耍,应有尽有。我们的玩具大都是捡来的旧品,或是自己制作的,如果是心爱之物,也珍视如宝。我记得杨林家有一副旧塑光扑克,听说也是从一位亲戚那里找来的,缺角少牌,但比较耐磨损。那时,家乡里兴玩“争上游”,也叫“做娘娘”,现在叫“打弹子”,是坝上地区(内蒙乌盟、河北张家口一带)一款十分风行的扑克牌游戏,3张点数相同的牌即形成炸弹,游戏内容丰盛有趣,4牌可以取牌,这样更填添了打弹子牌局中的千变万化,趣味无穷。所以,不论是下雪天还是刮风天气,我们风雪无阻,都喜欢聚到他家里一起玩扑克牌,有时热闹的连回家吃饭都顾不上。杨林家的大人们很慈祥,和蔼可亲,从来不因我们在他家里玩闹而讨厌责骂。杨林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小妹秀丽身体很瘦弱,走路困难,不知道后来治愈了没有,多年没有联系,我一直很惦念。另外,我们年龄稍微大一些时,也经常去往后街夏中和家里玩耍,他有个弟弟绰号叫“二蛇皮”对我们也很友善与关爱,还曾从石头墙缝隙里掏蜂蜜给我们吃,孩子们聚在他家里玩押宝、掷骰子等游戏,以赌纸烟(梅花烟,5分钱一盒)为主,有时玩的热火朝天,连家也顾不上回,所以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
   我们除了在室内玩扑克、摇杏核、弹枣核等,在室外玩耍的内容也很多,主要以捉藏迷、滚铁环、打宝、打瓦片、打岗、跳方格、踢毽子……然而,不论玩什么游戏,孩子们都十分认真,不甘落后,力争上游,乐在其中。在我的印象中,打瓦片游戏也很热闹,孩分都喜欢玩,玩法简单:一般4-5人,就是找一个平坦场地,划一个十几公分大的圈,放入瓦片,另一端划出一条直线,也就是起始线,这条线一般距圆圈约5米左右,比赛顺序是按猜拳大小而确定,每轮每人只打一次,直至圈内瓦片打完为一局结束。如果需要继续玩耍,则需重新补上瓦片,数量根据玩家商定,一般每局每人2-3块。瓦片就是破碎的瓦罐、水缸碎片,一般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但规格大小有要求,薄厚要一致,所以要想寻找到符合规定的瓦片,也要经过挑捡,很不容易。另外,如何才能从圈内打出数量更多的瓦片呢?这首先就是要有一块好岗:岗就是打瓦片的专用器具,岗要平整光滑,且有厚重感,孩子们一般选用质地坚硬、厚度约2公分的扁石头,磨研成直径约10余公分的圆饼状,如果能有小半块犁铧面做岗最好,既平整光滑又不易破损,但孩子们一般很难拥有,除非大人们帮助给找,因为这在那时也属稀缺之物;其次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投掷技巧:开始时,人站立在起始线上,用右手持握住岗,对圈内进行瞄准,然后用力掷出,而且投掷出去的岗要平稳有准头,只有将岗精准地掷向圈内,才能打出更多的瓦片数量。不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玩法,直到上了初中就很少玩这些游戏了。
  
   十一、串亲戚
   在我们年少时期,逢过年过节或农闲的时候,妈妈就要带着我们兄弟仨人串亲戚,少则三五天,最多时有半余月。我父母的直系亲属,大多居住在同一个村里(满德堂乡英图村),但也有部分亲人分散居住在另外的乡村或城镇里。
   我们在英图坊居住时,每年春节或中秋节过后,爸爸妈妈都要带我们(兄弟三人)去往化德县朝阳镇补龙湾村翁氏外公外婆家里住几天。翁氏外公外婆是我母亲的亲生父母,因旧时家境贫困,母亲出生后送给了魏氏外公外婆养育,母亲十几岁时与亲生父母相认。翁氏外公外婆所生育的子女基本上也居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家族人丁兴旺。每当我们去时,村里所有的亲戚都要请吃饭,如果去的时间很短,几个舅舅、姨姨家就轮不了一遍,亲人们非常热情,让我们十分留恋。那时候,补龙湾村里有菜园子,地里种有西红柿、茴子白、芹菜、葱、菲菜等多种蔬菜,这些都是我们喜爱吃的食物,因为我们村没有种植,平时很少吃到。我们准备返回时,外公外婆总要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东西,除了自家院子里种植的向日葵之外,凡是生产队菜园地里有的蔬菜,外公都要给我们带一些,对我们十分关爱。
   我8岁那年,我们家从康保县英图坊村搬迁至化德县白音特拉村。我们除了去往外公外婆家串亲戚以外,还有姑姑、姨姨、表舅等其他一些亲戚家里。然而,老姨家则是我们经常去往,也是最愿意去往的亲戚家之一。老姨家住在德包图公社多罗庆村,与白音特拉村相距约有三十余里,虽然路程有些远,但因为我们经常去,对路况很熟悉,所以也就不觉得很远了。老姨家共育有四个男孩子,和我家情况一样,都是没有女孩子。我们兄弟几人中,年龄最大的是张瑞(雷声)哥,比我大三岁,除了年龄最小的张彪(四雷声)弟弟外,其余几个兄弟都只差一、二岁,聚在一起玩的很热闹。记得有一年,我们去往老姨家时,正是秋收季节,地里的庄稼都快成熟了,雷声哥带着我们兄弟几人去到地里玩耍,饿了就在地里烧豆子吃,弄的满嘴都是黑乎乎的,后来被生产队看田的社员逮着了,说是我们偷吃了豆子要罚家里的粮食,但我们担心被大人责骂,坚决不肯承认,吓的一天也没有回家。到晚上时,姨姨、姨父看我们还没回去就着急起来,便出去四处寻找,后来去到地里才找到,姨父知道情况后还和看田的人争吵了一架,说是他欺负小孩子。还有一年冬天,我们兄弟几人晚上出去玩耍,一直到很晚才回家,进院后没有关闭好大门,院里拴着的一匹马挣脱缰绳跑了。姨家里的这匹小马是刚从邻村买回来的,估计是还不习惯,又因被我们惊吓所至,结果折腾的姨父半夜起来四处寻马,一直到两三天后才找到,耽误了家里很多事情。

共 39079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自己童年和少年、青年时代成长经历的纪实性散文,篇幅较长,接近四万字。在这篇长散文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记述了从自己出生一直到参军入伍期间所发生的故事。描写生动,叙述清晰,情感真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作品中的主人翁年纪虽然小,但却主动为家庭分忧,从很小起就开始承担起了家务,打猪草,做农活,再稍大一些,又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透过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生活历程。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农村青年的生活道路。作品采用叙述的手法,并自己的感想溶入其中,将长达二十余年的经历一一道来,让我们在了解一个少年成长过程的同时,也看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就像是沿着时光隧道行走了一圈一样。作品语言质朴,充满了生活气息,第一人称的写法读起来倍感亲切。作品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显得从容,体现出了作者对文字的掌控能力,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5-04 11:50:32
  一篇长达四万余字的长篇散文,感谢作者的赐稿!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我心向往        2019-05-04 15:35:51
  感谢老师点评,拙作让您见笑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5-04 11:50:59
  拜读大作,为你点赞,欢迎入驻心灵之约!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5-04 11:51:22
  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9-05-04 17:42:59
  质朴的文笔,地气的作品,交织出值得品茗咀嚼的佳作,拜读!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
5 楼        文友:雨春        2019-05-04 17:54:01
  一篇回眸青葱岁月的作品,充满情感的同时,更携带着那个岁月的时代背景,给人以无尽的回味空间,更展示了作者遒劲的文笔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佳作,推荐共赏!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