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租客笔记(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租客笔记(随笔)


作者:精卫 秀才,1593.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9发表时间:2019-10-03 23:35:18
摘要:告别生活过的地方,内心总有忘不了放不下的牵绊在萦绕。幸好记忆尚存。我要用文字打捞过往生活中的物语人事,为我的租客生涯,为此心曾安的第二故乡,留下岁月走过的底片。


   后来,先生因车祸骨折,就调到了甘南州教委,搞藏汉双语教材的编写工作。后来又调到高中当教师,他先后担任高中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职务,一直干到退休。他当班主任期间,先后给三百多名各族学生送过生日礼物,经常利用星期天义务给学生补课,过节假日请学生来家里吃饭看电视,请爱人为孩子们缝补衣裳,用自己的钱给学生订报刊、买资料,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认识社会,怎样拓展自己。他爱学生如子,学生敬他如父,从几十封学生写给他的信件里,我感受到先生质朴的“红烛”精神,感受到学生对先生的感恩和爱戴之情。他真正践行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育人理念,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教育随笔八十余篇,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甘肃省劳动模范。先生自己有四个孩子要抚养,肩上的担子很沉,可是他多年来向各民族困难群众、学生和灾区捐款累计五万多元、粮票两千多斤,是真正心系民生学子的学雷锋标兵。先生扎根甘南四十年,从年少到白头,把满腔的热血和爱都倾洒到了第二故乡,收获的是独特的人生阅历,闪光的人生足迹。
   先生退休后重返故乡,本该好好歇歇颐养天年,可他却在2003年又挑起了九峰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担子,在没有经费和报酬的情况下,立即投身工作,不畏严寒酷暑,骑着自行车走村入户,跑遍了全乡的角角落落,对各村各校的退休离任的老人、青少年学生、病残儿童进行摸底登记,为组建关工委和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为解决本村小学校舍危漏问题,他多次找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经西安乡友会搭桥,西安紫薇地产捐资十万元,先生带头捐款一千元,加上村民集资,盖起了一座结实气派的教学楼。盖教学楼期间,先生担任工程监理工作,半年多坚守在工地上,确保了每分钱都花在了工程上。
   2006年,先生在调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对本乡一个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在家躺了三年多的少年赵普阳给予了特别关注,在先生多次奔走求助和县民政局的帮扶下,西安市中心医院为孩子做了免费手术,病愈后的少年与2013年考上了大学,他参加的爱心团队还给孩子资助学费六千多元。当家长孩子登门感谢娃的救命恩人时,先生却说这是关工委的分内事,是他应该做的。十几年来,先生先后资助帮扶了本乡一百多名贫困学子,提起这些经他帮扶的孩子品学兼优学有所成时,先生的脸上写满了一个长者的慈爱和自豪。先生撰写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率先在省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的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国家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
   十几年来,由先生牵头请法院、德育工作者在乡村、学校搞的德育、法制报告数十场,为推动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构建良好村风民风家风,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近几年,先生又心系乡村的产业发展,先后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西安农校、果业局的专家,来乡里给村民搞猕猴桃田间管理讲座,培养了二十几名学有专长的职业农民。乡关工委组建的书画组、音乐舞蹈组,为丰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了许多活动,先生昨天还刚和南千户村委会联系好,组织书画组成员春节为村民搞春联义写活动。先生曾坚持九年在自家门前办黑板报,宣传科普知识、法制观念,传播国家政策要闻、良好的民风村风等信息,现在已经出了近二百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白在人间。先生说,他这一辈子如果说有亏欠,就是没有为自己的四个孩子谋过前程,创造过什么便利条件,留下多少财产。孩子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各自都凭各人的本事成的家立的业。在甘南工作时,他有过多次被提拔当官的机遇,但先生不愿意混迹官场折腰逢迎,只想做一个自在清白的小人物,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老伴是个善良淳朴的贤惠女人,几十年来一直支持先生做公益事业,是先生的爱侣和坚实的后盾。前几年老伴因病去世,先生甚是悲苦,但他心系下一代的情怀却一丝未减。先生说,人打出娘胎就是进学校,他要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爱好读书看报的习惯从未改变。喜欢为集体为社会做一些公益事业,喜欢和文艺青年在一起唱革命歌曲、黄梅戏,只要每天有事干,他就觉得乐呵充实精神。
   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先生就是一个几十年如一日为社会只做好事的人,他获得的那些荣誉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称他是俗世中纯粹的好人并不为过。他是桃花街上德行最厚重的一位老叟,名叫伍行知。
  
   十
   年前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王先生,只休养了个把月,大年初五就被桃花镇镇上的药店请去坐诊。您怎么也不多歇一阵子?我有点心疼老头儿。先生笑呵呵地打趣说:笑我爱钱不顾命么?是病人催逼得没法子!原本四点下班,可先生有时五点多还在接诊。他说,我这人心太软,见病人大老远的来了候着,不忍心让他们白跑一遭儿。患者一来没喘口气儿就撸袖子让先生把脉,先生气定神闲地说,急什么,先歇缓,歇缓。十字街头上赶着让把脉,那叫糟蹋行道。
   先生是个和气风趣的老头,总是笑眯眯的和病人打招呼。七十八岁的他看上去有点瘦弱,但他瞧病时双眸的神采却如同霜刃。常年见他推着自行车往返山里,上坡人推车,下坡人骑车,身板硬朗的像个老小伙。他南方人轻软的口音,不同于北方人的高嗓门粗犷,听起来觉的舒服贴心。我十多年前第一次找先生瞧病,正怀着两个多月的身孕,逛街时突然眼前发黑发晕,着实吓得不轻。先生给我把完脉,笑着说:没啥事儿,有点儿贫血。吃点蜂王浆,回去让爱人给你多买点好吃的犒劳一下就成,你这次怀的是个宝贝儿。我头胎生的是闺女,先生的话让我不禁转忧为喜。儿子生下后,方觉先生真挺神的,仅从脉象上就能判定男女。
   先生的家在山里。在先生家门前的大核桃树下,远眺是重重叠叠的山峦,近看是一片壮观的杏林。三间红瓦房傍山而建,一个竹篱围着的菜园子,一只大黄狗,几只老母鸡,房前屋后树上的鸟鸣声,让小院显得拙朴而清雅。窗台上、屋檐下到处是他晾晒的草药。孩子们都去山外的镇上落户了,他和老伴住在山里老家图清静。素日里,他到镇上坐诊,把儿子两口儿都培养成了能独挡一面的乡村医生。老伴患病后,他就在山里陪着老妻,有时间就在核桃树下的石桌前,给上山来的病人把脉开方子,谈闲天,亦或潜心研究中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丸药、汤药。治疗癌症的乾坤丹,是他和北京的一个教授朋友近两年一起研发的,申请国家专利得一大笔钱,得跑关系报审批。俩老头都是淡泊名利之人,暂且放下申请专利的心思,先在临床上救治那些患了癌的病人。春日里,满坡杏花云霞相映,一到夏天,金灿灿的梅杏令人馋涎欲滴。即使山高路远,远近找先生瞧病的人就多,既赏了山野景致,又尝了鲜果,治了病,真是一举多得的美事。先生只开药方不卖药,一个方子只收十元钱诊费,够他和老伴生活就行。家里最显眼最多的就是患者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挂不了就卷起来收着。
   先生的父亲曾是个赤脚医生,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熏陶,爱上了这个行当。十三岁时,因家里穷困失了学,就拜了当地的老中医做学徒,从认草药、炮制药、抓药学起,记脉诀背汤头歌。每天还要挑一担柴去卖,卖掉柴,晚上才有油灯纸笔看医书做笔记。跟师傅学着把脉开方子,再去上医学院进修,通过考试拿了文凭,二十二岁就已学医八年,出师后就开始行医了。先生老家是山区,每日翻山越岭给人看病,很累,但他看过的病人都要去回访、跟踪,看似只是和病人多说多问了几句,可对自个儿的医术提升却大有裨益。沿着山路拔草药,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六七十年代闹饥荒,先生从湖北携家带口来周至投奔亲戚找条活路儿,在秦岭北麓的香山寺附近落户安家。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改革开放后,在家乡熬出来的同行,都成了当地医院的主治医师,唯有他因跨省迁移档案遗失,导致先生错失了到大医院任职的机会,一辈子只能当个乡村医生。他带的徒弟在深圳月收入五六万,可他这位土专家却挣几千块一月。“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先生说,这都是命运,走哪条道儿都是活着,都得天黑。
   若听先生讲他这些年和患者之间的故事,那真像说书人在讲古,无数个章节儿,令人唏嘘感叹。我有幸听到他讲的几个草药偏方羞煞名医的片断儿,真觉的他是个老神仙。镇上有一位姑娘,快结婚了却突然患了冷热病,在县里最好的医院住了半个月,一旦用药,烧就退了,一停药温度就上去了,主治医生给她做了各种检查,画了八九千的费用,却查不出病因。医院特意请来了省城的教授也没辙儿。情急之下乱投医,有人向姑娘家属荐了先生给孩子瞧瞧。先生见了病人,号了脉,问了诊,确定是小伤寒,只开了三副草药,画了一百零八块,姑娘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欢喜得她母亲直称先生是救苦救难的真佛。姑娘特意给老人送了一款智能手机,方便随时联系先生。有位患者小便不畅去找先生,先生诊了脉后让他去森宫医院先作个检查。这位没听清湖北腔的患者却跑到肾病医院去了,体检、住院、消炎,医生还给患者插了导尿管。也是画费了几千元,疗效却不明显。患者又来找先生,先生说:好家伙,让你去森宫医院作检查,你竟然听成肾病医院,跑错了地方!先生看了他的化验单,让他回去在玉米地捉蟋蟀,一次六只在瓦片上焙干,碾成末儿和黄酒服下,吃几次看看,并给他拔了导尿管那不体面的劳什子。几对不起眼的秋虫儿竟治愈了他小便不畅的毛病,患者直称先生是华佗再世的神医。有一个肝病患者,肚子鼓得像发的面盆,县医院诊断结果是肝腹水晚期,让转院去别的地方瞧瞧。患者心里明镜似的,可仍抱着一线希望来找先生。先生望闻问切一番之后说,要活命,就得依我三个条件。一是放下肩上挑的担子,别干活儿甭操心了,二是别给孩子攒家底了,要舍得为自己画钱,三是得准备好吃苦,得长期喝草药。那人想了想,说自己真不想死,一定照先生说的办。那人坚持吃中药调理,半年后全身消肿,一年后不觉的是个病人了,被西医判了死刑的他,现在竟活得好好的,还能摆摊儿做小生意。先生山里一个邻里小孩发烧,烧退了却不吃不喝,只坐着摇瞌睡,没一点精神。大人急得找先生给瞧瞧。先生说小儿受了惊吓,失了魂儿,得先招魂儿。他先给孩子吃了一剂惊风的汤药,又写了谁也瞧不懂的字符,让孩子母亲悄悄儿放在孩子枕头底下,守着孩子睡一晚上。第二日,孩子果然还了魂,嚷着要吃要喝要出门玩儿。听了这几个小片断儿,我打心底对先生又多了几分敬重。
   可先生也因“医闹”事件,曾背过锅黑。多年前,先生诊所门口一夜间突然放了具棺财,真把街坊们唬了一跳。因误诊治死人的庸医不是没有,可凭先生行医几十年的道行,我怎么也不信是先生的错儿。死者是乡上的一名干部,患着低血钾症,这种病,轻则经常感觉全身无力,严重就会导致昏迷休克。这干部犯病后曾找先生就诊,先生告诉他病情严重不能再耽误,得去县上住院治疗。可这干部就没当回事儿,第二天扛着病还去县上开了一天会,晚上睡下病情恶化,老婆打麻将不在家。早上人没了,老婆才慌了神,哭着闹上门来,说是先生的药吃死了他男人。经过医院鉴定,病人突发死亡,和先生的药没啥关系。奈何死者家属胡搅蛮缠吵闹不休,后经乡上、派出所说和调解,先生还是赔了一万元了事。
   高手在民间。先生医术好医德高,学问和修行深厚,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只要有同行的晚辈后学来向他求教,他都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秦岭无闲草,先生也一辈子没离开过这方山水。已有五十多年行医生涯的他,还在博采众方中搞草药研发,想要在有限的生涯中为更多的人送去福音。站在春日里的杏林边和先生作别,大地人间,似乎处处洋溢着杏林春暖的美好气息。
  
   尾声
   行文至此,桃花街上还有许多面孔浮上我的心头,每年给我家端腊八粥的老妈妈,常被山子哥称作“花骨朵”的巧嘴邻妇,像美国大叔一样帅气能干的邻居张君,倒卖二手车老爱讲黄段子的王哥,漂亮风骚却干练的理发店老板娘胡姐,卖旧家具的胖嫂夫妇,干了多年移动业务的宏兄,他们都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们,和我有着深深浅浅的缘分。和这些温暖敞亮的邻居曾在一条街上做伴,于我是一种幸运。且容我在此搁笔,留下一些空白和念想,期待在梦中与他们再会吧。

共 25885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写照随笔。由于要告别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心中有太多的不舍,用笔记下难忘的租客生涯。这条街叫桃花街,村民种了大片果树,桃花开的时候更是美不胜收。这儿人员复杂,服务设施齐全。这儿的农民生活富裕了,自家盖楼房,有的出租,有的自个住。后,院的菜园子种了各种菜,圆圈是花木盆景,让人神清气爽。这条街虽然不起眼,但民风纯朴,但有段时间偷车者很猖狂,如今安装了监控设备,社会治安上了一个新台阶。桃花街上让人最难忘的是清洁工,无怨无悔。骑车卖豆腐豆芽的中年汉子,坚持晨练的画家。婚礼主持人梅花嫂子,她口齿伶俐,做起了自己喜爱的司仪的工作。农民企业家五哥长得高大帅气是老板,他喜欢做公益事业。菊花嫂子的丈夫山子哥得肝病而亡,菊花嫂子勇敢地担起了家的负担。龙哥幽默风趣,不但自己快乐还能给人带来快乐。热情贤惠的竹叶她心胸开阔,无论老公对她多么冷漠,她都能包容体谅。而阿兵媳妇瞎猜忌,不喜欢阿兵外出和朋友玩,最后阿兵还是离了婚。“职业农民”称谓的乡村女能人水仙。陶元昌老先生就是桃花街上的礼仪先生,一干就是三十余载。先生被人称为“最美五老”、“最美周至人”。做心脏搭桥手术的王先生,认真负责。文章大手笔,以桃花街的历史为依托,描写了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10-03 23:36:45
  小人物反映的却是大时代,文章构思精妙,犹如一幅立体长卷,画面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9-10-03 23:38:35
  问候精卫老师!祝愿您创作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