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中医西医(小说)

精品 【丹枫】中医西医(小说)


作者:苏十 童生,84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48发表时间:2020-06-02 00:01:13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中医西医(小说)
   一个时辰之后,屯子里陆续地有好些人来看我,许多人我已记不得他们的称谓,只觉得有那么一些似曾相识的印象。我心里升起一种“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还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慨叹来。
   我大哥忙给本家几位兄弟打电话,让他们赶快过来帮忙杀鸡宰鸭,给我摆接风酒。下午在院子里摆了三台的接风酒,来的都是本家叔公叔伯兄弟和伯母婶母嫂子之类的人,没有年轻人和小孩子,也没有见到我二哥和二嫂一家,还有大哥的老婆及儿子也没有见。我正疑惑着,我大哥说,我知道你想什么,先吃饭,等下我再慢慢告诉你。
   酒过三巡,我大哥拿着酒杯站起来,对众人说,各位叔伯兄弟,婶嫂们,老三少时出走,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如今老三回来了,我算是放心啦,都说长子为父,他的出走说明我这做大哥的没有尽到做长子的责任,我愧对我的爹娘,愧对在座的各位父老兄弟,愧对老三……今天老三能回来是我们祖上有遗德,是我爹娘行世存德;此时我心有千言终难以表达,唯有干了手中这杯酒略表歉意……来,大家一同干了!
   我们家乡风俗喝酒从来都是自愿的,没有谁强迫逼迫别人喝酒的习惯,因为强迫把人家灌醉喝醉等于是不让人家来喝酒,拿人家在开涮,耻笑。
   我因为生病,那一下午我滴酒不沾,我大哥也给叔伯们解释,所以大家都很尊重我的选择,请我自便。
   后来我才知道,如今屯子里基本都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居住,年轻人基本上是到省城打工,好多小孩子也跟随父母到城里去读书。我大哥的老婆我大嫂也到城里帮儿子带小孩,我二嫂前几年早已去城里帮带外孙和孙子,只有过年时才回农村老家小住几天。屯子里田地除了大部分流转给种植专业户,其余那些旮旮旯旯的全是撂荒搁荒。还有我二哥黄老二早已在十年前病逝。我听了感到有些许的悲哀。
   我大哥说,老二没死之前在屯子南边也建有一处宅院,现在几乎是空着没人住。屯子里有一半以上的房屋都是空宅,长期无人居住。
   我大哥十几年前在镇上买了块宅基地,在那儿建了一幢小楼房,有五层高,一楼铺面出租做商铺,二至四楼租给人家居住。五楼是自家居住,有时儿子媳妇他们回来住一两天。
   大哥说,他本来不打算回老家这边建房子了,但是最近农村大搞土地承包经营确权,他想以后农村宅基地是不是也要有确权呢?而老二已经在屯子南边建有住宅,这爹娘留下的宅基地他肯定是不会再建。我不能眼看着爹娘留下的宅基地白白让人家占用,再说万一哪天你老三回来了又住哪儿呀?我同你二嫂一商量,她说,她不争那祖宅地,让我自己建。我说,不是我自己建,还有老三的份呢,你也可以有份的,我们三兄弟一起建好吗?你二嫂说,建那么多房子干啥呀?儿子又在城里买了房子,我屯子里又有一处宅子,钱多得没处使吗?我不建了,你们自己建吧。
   大哥说,我原本只想建一层的,后来想建了第一层花去四万多,建第二层最多也就三万块钱,至于装修以后再慢慢来,于是就建了两层。
   大哥说,我始终坚信你有一天是会回来的。一个人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如何落泊,也不管你在外面当多大的官有多大的财富,但他始终都是会回归故里的,因为故乡是他的根,是他的念想。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大哥说,你回来就好,这家就是你的家。你先安心治病养病,有什么事你跟我这大哥的说,一切有我呢。
   说得我好感动,我好想哭一哭。什么叫兄弟情?什么叫亲兄弟?父母不在哥嫂就是父母。不管你漂泊到何处,做哥哥的始终心里牵挂着你,不管兄弟之间如何吵闹,打过骂过,他心里还是念叨着你,不管做多大的错,兄弟间都会相互的包容,相互的理解。
   老二走了,我是少了一份牵挂。大哥说,他刚走的那一阵我很不适因为回到这个家里头再也没人跟我顶嘴,没人跟我吵骂,静静的,一切都像死了般的寂静。大哥越说越伤感,老二临走之前,我去看他,他对我说,哥,我要走了,我真的舍不得离开你们,我走了你可就清静舒心了,再也没人跟你吵闹了……老二从小就跟我吵跟我闹,闹了大半辈子,如今我总算明白了,前世我俩一定是一对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
   我听了大哥的话心里说,那我与大哥你又是什么呢?难道是上辈子你欠我的恩情?
   我对大哥说,家事无对错,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孰是孰非的地方。
   大哥决定第二天就带我去县人民医院做微创手术治疗。他打听好了,镇里卫生院目前没有微创手术设备,县里才有。大哥在镇计生站做了二十几年计生站站长,后来又做十年的副乡长,他是从副乡长位子上退休的,所以在县上各机关单位他都是有熟人的。
   第二天一大早,大哥就起来准备好早饭,我们吃过早饭,大哥就进里屋收拾一番,出来时穿着西装革履,脚踏皮鞋,满脸的胡须早已刮得一干二净,戴着一副金边老花镜,头戴一顶白色旅游帽,手拿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一看不是乡镇干部就是老板的派头。
   当他把我的户口薄及新农合医疗卡给我时,我才知道这么些年我大哥一直替我交新农合缴费。
   我的眼泪又来了。
  
   六
   伊德贵闲来无事时,就喜欢拿本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来读。儿媳妇甘丽说,爹你老怎么就那么喜欢看这书的?你都看了几十年了也不见你看烦的时候,怪了!
   伊德贵就对甘丽说,古人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不知道这《伤寒杂病论》是我们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之作,也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里面的内容就是我们学到老学到死也是学不完的。
   伊德贵停了停接着说,比如中医的把脉,大家都知道是学中医的最最基本功,得学好。脉象中有浮沉、粗细、有力量还是没力量,是快还是慢,有没有停跳等等,脉书上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甚至三十几种脉,我们要是都要学通学透,区分得很明白,那是不可能的,这就要靠个人的悟性与积累,实践、学习两不耽误,学以致用。
   甘丽听了对老爷子吐吐舌头,说,原来这么深奥呀!
   伊德贵喝了两口茶,又兴高采烈地说,中医诊法有望、闻、问、切四种,分别被称为神、圣、工、巧。中医里望的高手就是扁鹊。他一眼就能看出你有什么病,能不能治好。而闻有用鼻子闻,有用耳朵听两种。比如闻到这人口气太臭,就可断定那人要不是吃葱蒜太多,就是熬夜上火了,或是肠胃消化不好,有积滞;听,这人咳嗽得厉害,有痰音,则这是肺或气管出了毛病;这人喷嚏打不停,不是鼻炎犯了就是着凉感冒了……
   甘丽心不在焉地听着,她以前在医学院读书时这些东西老师不知讲了多少遍,听老师讲听得耳朵都起了茧。
   伊德贵举起手中的书对甘丽说,这书里说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即是说快是有热症,慢是有寒症。这样说未免太片面了点。
   甘丽很想对伊德贵说,有人说中医让你糊糊涂涂地活着,西医却让你明明白白地死去。
   瘰疬病是一种十分难治的病,有“十病九死”之说。
   瘰疬病也是我们那重镇这地方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瘰疬病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也就是现代西医称为淋巴结核症。是属感染性外科疾病。这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为瘰,大者称为疬,统称为瘰疬病。
   这个病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瘰疬初起如豆,单个或数个串生,不热不痛,皮色不变,推之能动,舌苔白,脉弦。严重时可导致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证见潮热,盗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失眠,食欲不佳,苔少舌红,脉细数无力,有低烧热等。
   患上瘰疬病后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颈部淋巴结核,必须先手术将坏死部位切除。然而切除了坏死的瘰疬,不久别的部位又长出几个新的瘰疬来。西医就采取“靶位体液渗透疗法”也就是化疗,即是指将治疗物作用于患部,然后将患部的病理性体液持续提引于体外,使至病菌以自身津液为载体排出体外,并迅速改善了患病区的病理性环境,使病菌失去生存的环境,达到杀菌抑菌的效果。
   七八十年代我们那重镇有不少人患上瘰疬病。有些人患了瘰疬病就去县人民医院治疗,县里治不了,他们就到省城大医院去治疗,但那些人从大医院回来也就活个一年半载的,最后还是呜呼哀哉。所以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患上了瘰疬病就会十分悲观失望,整天忧心忡忡,心想只有数着日子等死了,毫无一点生存的希望。那时伊家药堂刚重新开业没多久,许多患者还不太相信伊家的医术。
   直到有一天,伊德贵到江边散步,看到有一堆人围着一个落水的老者嘘寒问暖,他也上前去打听了一下,原来老者姓孙,是附近那流村人,今天一大早他来镇卫生院急诊科看病,医生明确告诉他,说他患的是二期瘰疬病,需要上省城大医院去治疗才行。老孙从医院无精打采地出来,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如找个地方自尽算了。他很清楚这瘰疬病是不治之症,是属于癌症类,就算去南宁省城做手术回来也活不了多久,他们村就有好几个人患上这瘰疬病而死的,他不想花那冤枉钱,到死了还得拖累儿子替他还债。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活着已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他来到江边,跳进水里自寻短见,没想又被众人救了起来。
   也是孙老者命不该绝,遇上了伊德贵。
   伊德贵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当场查看了孙老者的病情,然后对孙老者说,大伯,我是镇上伊家药堂的,你这病现在还不是很严重,还是可以治好治愈的,请你相信我!
   就这样,伊德贵开始给孙老者治疗瘰疬病。
   半年多之后孙老者与他的儿子拿着一面锦旗和两只阉鸡十几斤糯米送到伊家药堂来。从此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知道伊家药堂能治好这瘰疬病。
   镇卫生院甘志忠院长听人们说伊德贵只用一味中药就能治好瘰疬病,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医学界一直公认的疑难杂症瘰疬病,仅用一味中药就可以搞定?他认为这是人们太过于传言,虚夸事实。
   事实上,对治疗瘰疬病,伊德贵确确实实仅用一种中药,但为了掩人耳目他又多放两味不相干的黄连、厚朴进去。据说这是伊家祖传的医药秘方,伊家从不轻易传授给外人的。伊家在抓药给患者时,把药物放入石臼中冲碎冲烂,过筛目,分作一小份一小份的让患者拿回家服用。
   这药服用也简单,饭前用温开水冲服或放入装有稀饭的碗中与稀饭搅匀喝下即可,一天三次,每次一小包。初患瘰疬病者需服一个月左右即可。中期者大约需要三个月至半年,看各人的体质,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强与不强有关。而后期患者长则两年,甚至更长些。最难治疗的是那些患者先到医院做了“靶位体液渗透疗法”后,才来伊家药堂就诊。按照伊仕文的说法是这些人已是病入膏亡,无药可救,治疗已是毫无意义。确实,经过电疗,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处等等几乎没有一处是完好皮肤了,全是光溜溜的疤痕,人体的细胞不知死了多少。这样一些瘰疬患者经过伊家治疗,有些人能有幸存活下来,大多人还是死了。
   伊德贵给瘰疬病患者开完药他就会再三叮嘱:回去记得按时吃药,还要注意忌口。他对患者说,瘰疬病就算是治愈了,至少也要有半年以上的忌口,才算稳定。要忌酸辣,烟酒、糯米这些暂时不宜吃,少色欲,晚期患者最忌讳与女性同房,切记,切记!
   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很简朴,身上也没几个钱,生活紧巴巴的。人们到伊家中药堂来拿药多是赊账等秋后卖了粮食或卖了别的东西,人们才拿钱来还账。有的人家穷得实在拿不出钱来都没脸来拿药,而伊德贵也从没去问过谁谁,你某年某月某日到我家药堂拿药多少钱,你还没给哦?谁给谁没给,伊德贵心中有数,他清楚得很,但他不说。
   伊德贵永远牢记他爹伊仕文对他说的每句话,他爹常说,我们行医最大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不论患者贫富,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医者最忌唯利是图。医者需戒骄戒躁,所谓学无止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骄者必败。我们做人要敏于行而讷于言,要有一颗善仁善义之心。
   伊仕文又说,人家欠你的你也不必太过于诃责人家,你得想想这正是上天给你一次行善积德的好机会,人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其因果关系的,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一切事物,做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伊德贵越上年纪越领悟他爹的话。
   我二哥黄老二就是患上瘰疬病而死的。
   我二哥生性是个很犟之人,脾气暴躁,你越想让他往东走,他却越往西走。那一年被抓去做结扎术,医生交代他回家等疤痕完全脱落才能过性生活,不能吃辛辣食物,忌烟酒等等。可他从医院一出来马上到街上的粉店要了一碗米粉,放好多辣椒拌着吃。
   我二哥得了瘰疬病,他也到镇上伊家药堂去诊治,几个月后已基本没有瘰疬,谁想,恰逢本家兄弟有人做儿子满月酒,我二哥又去参加。当时有人曾劝我二哥说,哎,黄老二,你那病好像还没痊愈最好不要来吃这饭局,因为做的菜太杂了,配料放七放八的,你要忌口哦!

共 44365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
转到
【编者按】因为从小受家里兄弟与村民的欺负,使得作者十分讨厌家乡,家庭不睦更使作者早早离开家乡出外打工,几十年不与家里联系。常年在外打工时,作者与一名来自贵州的女子搭帮过生活,因为自己生病患上胆囊炎胆石症住进了医院,贵州女子便不辞而别,作者理解女子的不易,内心并不记恨与她。为了治病少花些钱,作者回到了离开了二十几年的家乡,家乡的变化和哥哥的热情相迎,让作者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经过几次三番的治疗,西医大都建议切除胆囊炎,作者在无奈之下听取了医生的建议,改吃中药调理,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终于治好了顽疾。在治病的同时,作者回忆了儿时的艰辛日子,隆重的介绍了中医世家的发展历史,亲身体会到了中医与西医各有长处与利弊!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洋洋洒洒,直叙治病坎坷经历,感叹健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0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6-02 00:07:04
  很是佩服老师的思维与写作能力,为我们娓娓道来一路治病的艰辛与坎坷,并给予深深启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健康!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苏十        2020-06-02 06:29:52
  感谢梦锁孤音老师的点评与建议,辛苦了老师!
3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6-03 22:50:13
  既有残酷的现实性又有浓郁的亲情,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感人,好文大赞!
4 楼        文友:苏十        2020-06-05 22:33:39
  感谢陆老师的点评,现在越来越发现自己在写作上存在很多问题,希望陆老师能多提意见,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相思        2020-06-10 06:37:29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纷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