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凤凰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凤凰】西河口(散文)

精品 【凤凰】西河口(散文)


作者:仇育富 秀才,114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50发表时间:2020-08-17 13:56:20
摘要:西河口,带着几分神秘,夹着几分激情,演绎着我们的初春岁月。

【凤凰】西河口(散文)
   西河口的居民也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在水上生活的经历,但他们的长辈却都是来自船民。那些从事水上生活后来在西河口定居的人只要你仔细去考察,他们身上还是有些船民特有的味道的。船民的文化程度很低,有很多是文盲出身,因为常年行走于江湖,并会认为自己也很江湖,以为自己是跑码头的,见识比别人广,有种自我优越感。在我认为这也是船民的一种特色,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最朴实的认知。但在他们身上藏着的那种坚韧的毅力、舍得吃苦、能承受打击的勇气却是根深蒂固的。我在船厂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评价:国营工厂的工人说起来凶,嘴很厉害,但却不爱动手做事。船厂的工人只会做事不会说,只要你交代他们做什么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一个只说不做,一个只做不说,道出了两类职工的品质,这也是一直让西河口人为之骄傲的地方。
   西河口的居民平时看起来比较散漫,但遇事团结,亲帮亲、邻帮邻,谁家有难大家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这种互助的关系比任何居民区都要强。船民长年生活在水上,各种生存能力都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手上做事的技能较多,这是在长期的水上生活中磨练出来的。他们生活在船上基本上用不到凳子,席地而坐已成习惯,随便在哪都是盘着膝,这盘膝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是多年的习惯养成的,时间一长两腿间就会有些变形,所以,只要你细心考察一下就能看出那些老船民都有些罗圈腿。
   船民的娱乐不多,以往打毛线、、糊鞋邦、纳鞋底、穿针引线是妇女的拿手戏,男人无事晃膀子、喝酒、打牌、下河捞鱼摸虾。居住到西河口之后也总有些忙不完的事,勤快的家主们会每天都去琢磨些小活,改善一下居家环境,自己动手制作增添些小设施,家前屋后不少临时的小户棚都是他们自己动手杰作。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因而习惯自己用盆栽些植物,但他们的盆栽植物并不是随意栽种的,一是为了美观,打发时光,此外大多长些实用的植物,有止血的、有消炎的、有驱蚊虫的、有治疗烫伤的,这都是他们在长期流动的职业生涯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旦有人需要,他们会毫不吝啬地提供给别人。
   西河口从一开始规划就不是太科学的,一上一下的两层楼结构与平房差不多对等,成排排列,但前后的间距只有两米左右,中间的通道也不大,外来的人第一感觉就是拥挤。或许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这个都市里的村庄这些年来一直没有被哪家开发商所相中,因为房屋间之间的密度大,拆迁费用太高。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科学规划发展,城西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区域,因而西河口原本很廉价的房屋也变得吃香起来,吸引来很多学生家长来看房,希望能在此买房或租房,提供自己的孩子在中学期间安定的学习环境。
   目前居住在西河口的居民已经老龄化,年轻人但凡有些条件的也不会在此安家落户,都在其他一些条件较好的商业住宅区购买商品房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这些人都是企业上退下来的老职工,生活不成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份退休工资,不多,但足够养活自己。水上新村和化工厂居民区各有一间医务室,平时有些小病小灾的都能得到及时医治,医生还能上门服务。日常生活的荤蔬菜在小区的菜市场都能买到,遇有红白喜事也有饭店,即使请上30桌也没问题。
   近年来的农村公路改造无处不到,西河口这个原本较为封闭的小区道路也变得四通八达,家用汽车进出方便。交通的发达、交通工具的繁多,给西河口与外部的联系带来了诸多方便,西河口农庄的一些娱乐设施也能带给外来的客人一个意外的惊喜。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不少适龄青年因长期在水上工作,找对象比较人,只好托人找一户口在农村的姑娘成家,这些人后来的生活条件都还过得不错,那时就有“一工一农一世不穷”的说法,这些人在各个乡镇的农村定居也为后来西河口这不大的地方减轻了居住负担。航运公司鼎盛时期的人数达到三千人左右,不少子女都参加了各个企业的招工,高考落榜的也有不少进入了金融系统,航运公司的子女几乎遍布了县城的各个单位、各个乡镇企业。他们操着相同的特色口音,也容易被人们听出船民的特色味道。
   船民们虽说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但在为子女取名的时候有不少人家还有些艺术,有弟兄四个的名字后面的字按顺序正好为“仁义道德”,还有的是“龙凤呈祥”,有三个女儿的名字为“东方红”,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一家生了7个儿子,排名为“富贵荣华万年青”。
   水上新村的居民较为传统,因为年龄结构的老化,每年都会有老人离世,遇到这种情况就在自家附近与左邻右居的打声招呼、搭个临时棚子、请上家宴,也就能将老人的后事顺利料理结束。西河口的寿衣店与这里的居民结下了不解的情结,遇有丧事只要跟他们说一下,他们便会将做法事的和尚、送殡的护工、冰棺、灵车、墓地等一系列的锁事安排好,包括如何去派出所办理死亡证明、注销户口、火化前后的手续办理,他们都会一一给予指点。随后的六七、结斋、三年脱孝、百日、头年、百岁等传统礼仪他们也会跟踪服务。考虑到西河口居民房屋不大,地方小,他们还专门布置了道场,为这里办丧事的人家提供方便,此举也为西河口居民减轻了不少负担,省去了办事过程中的不少环节。
   生老病死是不可逃避的自然法则,西河口的老人们在悠闲中拿着退休工资享受剩余的生活乐趣,年轻一代在努力挣脱老一辈辛苦的生活经历,西河口正面临着新旧的更新,相信后辈们的思想和他们的成就能有一个全新的改变,同时也希望他们能记住西河口上几代人奋斗的经历和这几十年间的历史浮沉。
  
   六、离开西河口
   1999年船厂改制,把办公室改没了,我这厂办主任也就皮之不存无处依附了。从那以后我就被借用到交通局,到了2002年我成了航运公司第一批下岗职工。
   尽管我人离开了西河口,但母亲还在那住,我时不时要去看看母亲,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有一次我们公司的老领导打电话给我,说我妈妈在他们那。原来母亲坐公交提前下了车,以为那儿就是我工作的地方,还好在人家认识我,于是就打我电话让我去接。从那以后我们做子女的就不让她再出远门了,因为我们感觉她老年痴呆的症状已有显现。大姐也是船厂的工人,她从事的电焊工属于特殊工种,45岁就退休了,但她一直是退而不休,一直被人家企业作为技术工人聘用,工资待遇还可以,因而她舍不得闲在家里。工作之余她还会时不时去与陪母亲。
   进入2000年后,西河口的化工厂、船厂、拉丝厂都相继倒闭,部分厂房和车间进行了变卖,公退民进,兴盛一时的企业就这样在改革的大潮中遭遇了倒闭的结局,原有近30个船队、几百艘船舶的航运公司也逐渐萎缩,西河口从此没有了集体企业,转而变成了私人小作坊,企业上下岗的职工各自另谋出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口流下来的都是退了休的水上船民和没有工作赋闲在家做家务的人,有些技术的进了其他企业,有头脑的下了商海,有学历的考了编制,有门路的搞起了经商。老一辈有句名言: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西河口原有的企业领先的格局就此打破,随之而来的是私人商业的繁荣,多种服务设施在此悄然兴起。
   我后来到地方海事部门工作,西河口是我们交通运输局的卫生包干区,只要有创建检查,局里就会安排我到西河口去值班,每次值班我都会抽空与过去的同学、同事、父老们见见面、串串门、聊聊天,就过去的一些事、现在的处境、今后的去向一同交流,还有些家长里短、亲朋好友间的动向、趣事互通信息。
   时间在不断地流逝,弹指间,以前的长辈都已显得苍老,儿时的伙伴也都是小老头了,那些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们大多开着车,忍不防地会停在我的身边叫一声“叔叔”。每年中都能听到某某年长的走了,某某年长的进了医院。岁月真是把无情的刀子,而西河口的居民历经几十年的风霜就如原野的青草,被割了一茬又长出更多。
   今年疫情期间我再次被派往西河口,守着社区东边的进出通道,检查过往的人和车辆。闲暇之余我对这个过去曾在这呆过20个年头、被我称之为“故乡”的地方进行了系列调查,并和一些老人进行了交流,努力从他们嘴中再重新捡拾一些过去残缺的历史记忆,以方便日后把这些都写入西河口的历史变迁之中。
   西河口从上世纪1958年第一批293个居民发展至2020年,经统计,这个占地仅一平方公里的半岛现有居民住宅920多户,常住居民人数已达2300多人,其中,水上新村居民660余户,居民1600余人,化工厂住宅区住户260余户,居民700余人,拥有各种商业铺面45家,企业或小作坊近10家,形成了一个功能基本健全的商业、居民住宅混为一体的社区。曾经的学校、工厂都已成为历史不复存在,但却留下了几代水上的常住居民,他们在此久居或繁衍惩处、或享受退休后的天伦之乐。
   其实,据我了解到的水上新村目前的人口数要比从居委会官方统计所得数据要多出一些,也就是说,西河口自1958年至2020年这62年间已历经了三四代人的变迁,现有居民人数与最初的居民人数已超过10倍。
   2018年2月7日,堂兄仇玉彩的岳父去世,中午去参加他们在西河口高峰饭店的宴会,席间有人在议论“上午高宏才家失火,仇玉彩进去把他家6岁的小孙子从火中救了出来,孩子烧得不轻,衣服都沾在身上了,脸上的皮也烧坏了。”
   听到这个信息我赶紧找到仇玉彩:“三哥,听说你今天救了个小孩子,是怎么回事?”
   “送走老丈人后请大家上饭店吃饭,走到高宏才家门口看到他家里冒着烟火,我就冲了进去,到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实在是透不过气来,我就出来了。但出来后还是不放心,又进去到处摸,脚下碰到个东西,再一摸才发现是个孩子,我就赶紧把我抱外来,出来之后才看到孩子已经严重烧伤,我就又抱了送到医务室,医生用剪刀把孩子衣服都剪下来,发现受伤严重就打了120,送到了区人民医院,据说现在已经转送盐城了。”三哥把刚才救人的过程跟我说了一下。
   “你先吃,吃好了带我到现场去看一下,我拍几张照片,把你的情况报道一下。”问清了事情的缘由我回到原座。
   饭后三哥把我带到了现场,重复地讲述了他当时的场景,我从不同的角度用手机拍了些照片。这时,事故发生地已聚集了好些西河口的居民,七嘴八舌地在说着上午那场火灾中惊险的一幕,盛赞着三哥的义举:“今天不是仇玉彩,这孩子哪怕再迟一分钟,也可能就救不过来了。”
   离开现场我回到单位,顾不上午休,立即将三哥的事迹报道写好。下午四点多网站的工作人员将文章链接发给我,一篇标题为《六旬老人两入火海救出六龄童》的文章当天就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接着我又将仇玉彩的救人的事迹整理出来报送文明办,同时打电话到西河口社区:“你们社区居民仇玉彩火中救人的事迹我已将材料整理出来,并已上报,所有文字工作都由我来做,他是你们社区的居民,如果你们没有异议的话,我将他的事迹材料推荐上报,申请评选他为本地好人,荣誉理当属于你们社区。”社区主任表示了感谢。
   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电视台的电话说要来单位采访我,我婉言推托,让他们去采访救人的仇玉彩,但对方坚持说:“务必请你配合一下,我们是奉了区委书记王荣同志的指示要对你进行先行采访,因为你将这种正能量能在第一时间报道出来,而且举贤不避亲,我们要对大丰人民做个交代。”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仇玉彩火中救人的事迹在持续发酵着,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对救人英雄都进行了报道。随着报道的不断升温,仇玉彩从“大丰好人”一步步升级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当年6月被评为“中国好人”,并荣登中国好人榜榜首。
   西河口社区第一次出了这样一位英雄,每每谈及此人,西河口居民的脸上都显出无比的骄傲神态。
   仇玉彩只是西河口居民的一个缩影,西河口的居民身上那些优良的品质从日常生活的锁事中很容易看出来,只要你近距离地与他们相处,你便会发现这里的人朴实、善良、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种种优点。
   西河口,我的故乡,我为自己是西河口人而骄傲!
  

共 1492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此一篇散文是一篇雄浑的、怀念故土的、充满情怀的散文。作者仇老师内心感情细腻,提起墨笔写就这样一篇详细、深刻、隽永的散文大作。文章把西河口的由来,西河口的发展,我在西河口的童年、成长往事,点点滴滴,交代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散文六章:西河口的前世今生、我在西河口的童年、我在西河口的学生时代、我在西河口工作、西河口的父老乡亲、离开西河口。结构宏伟、紧凑,又可独立成文,有思想、有深度、有见解、有感悟,融汇了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知识,包罗万象,读之让人钦佩,感悟良多。仇老师为何要如此花费一万多字写此烦絮的西河口文章?这样的文字和文章表达出了仇老师对生活,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对祖国土地、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眷恋、热爱、赞美之情。这是是博大的文人情怀。点赞。此一篇《西河口》通过详尽的叙述,也生动地描绘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为祖国繁荣付出汗水的大众百姓。中国的繁荣是各族人民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果。通过此散文我们亦能从许多细节和侧面感知到仇老师这样一位大家:文章构思精妙、完整,行文苍遒、有力,知识丰富、渊博,写作坚持、凝练。为这样一位大家再一次点赞。感谢仇老师为我们倾情带来如此一篇雄壮散文。祝福老师幸福安康、花好月圆。【编辑:凌凤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82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凌凤凰        2020-08-17 13:57:51
  祝福仇老师的家乡越来越美!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世界和平安宁!大哉!美文!
凌凤凰
2 楼        文友:有风来兮        2020-08-17 14:33:52
  你对西河口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故笔下流淌的是真情!往事历历,如数家珍。看来,你是用心做事,用情写作的人。点赞!
3 楼        文友:葛纪发        2020-08-17 15:10:54
  《西河口》是一篇好文。娓娓道来,质朴无华;主题鲜明,层次清晰。作者详实记述了乡家西河口的前世今生沧桑变化,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乡和父老乡亲的真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进步给家乡带来的变迁。洋洋万余字,倾注了仇老师的真实情感和心血。由衷赞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