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北】情寄苏哈娜2(散文)

编辑推荐 【东北】情寄苏哈娜2(散文) ——我的日记


作者:望见马克 白丁,1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8发表时间:2021-03-19 15:44:33
摘要:笔者出使埃及援建的真实写照


   到苏伊士运河边走了一圈。这里是旧城,原英法殖民统治者居住地方,现在是一片富人区。街道整齐干净,绿树成荫,楼房别墅建筑风格各不相同,行人也很少。我们看见一只大鹈鹚,以前曾经在画面上见过,好大的嘴,尖尖的厚厚的,下巴长着一个像袋子一样的囊,在树荫下懒散的闲晃。我们分别与它照了相。当地的小姑娘见状,也跑过来和我留影。
   我们站在苏伊士运河边,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南望去是烟波浩森的红海。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的西奈半岛,在阳光照耀下,像画家在蓝天与蓝色的运河之间 , 随意勾轨出的一抹金黄……我们沿着运河岸边的大道北行 , 只见海港内外一片繁忙。当我们在苏伊士运河岸边拍照时。恰巧一艘货轮缓缓驶过, 偌大的集装箱轮船承载着成百上千的集装箱,五颜六色,很高很阔,在红海烈日下,徐徐向红海内海驶去,像一幢大厦高楼在慢慢移动。很雄伟壮观。
   我们一面将它作为背景摄影留念 , 一面向甲板上正扶栏向苏伊士城眺望的船员挥手致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驶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多达上千艘,平均每天都有三、四艘悬挂着五星红旗的船只。驶过这条蓝色的国际水道 , 将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往世界各地。苏伊士、伊斯梅利亚、赛得港,是苏伊士运河上的三颗灿耀的明珠 , 竞相放射着灿烂的光华。但在近40年的中东历次战争中 , 它们都曾饱受劫难。我的家人就是中国海洋船员,他经常跑在运河两端。他曾经告诉我这些。
   天空碧蓝、万里无云。极目眺望 , 只见两岸一片黄茫茫沙滩,起伏不平的沙丘沟沟壑壑地跃入眼帘 ; 笔直的运河海水清澈透亮象翡翠般荡漾着波涛 , 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 漠影参差景亦奇”; 水岸交接处的固河栏坝铁栅桩整齐划一的一字儿向前延伸望不到尽头,离铁栅桩约二丈远的沙堤上人堆积高宽约一丈的沙埂 ,一条青色的柏油公路沿着运河一一直向地中海方向铺开,特别显眼 , 断断续续可见小轿车急驰而过 ; 黄沙的田野上一丛丛棕榈树和形单影只的参天大树突兀在蔚蓝色天空下 , 形成一幅绝妙的上蓝中墨绿下黄的沙原风景……
   运河对岸就是西奈半岛的区域,一片荒凉的沙漠,偶见几处建筑物,大概是军用设施。河面不太宽差不多200米的样子。我们看到每隔15分钟驶过一艘轮船,而且只是朝一个方向。我想,可能因为运河太窄,不能同时并排两艘船,必要时就得白天向红海,晚间向地中海流动。
   有两个当地人向我们走来,其中一人穿制服。他们用笨拙的英语和我们交谈,才知他们果然是警察,另一人是便衣,他还洋洋得意的翻开衣服,露出手枪以示身份。得知我们来自中国,他们表示非常友好。为避免发生麻烦,我们电话叫来尤素福。尤素福是我们公司员工,他就住在附近。他来后用阿语向那两个警察介绍了我们。优素福介绍说,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本国经济发展上具有极大的价值。据统计,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运河。在世界上适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过往船只通行费,多年来一直与侨汇、旅游、石油一道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当前运河每天为埃及政府收进200万美元的外汇。船过运河按吨位缴纳通行费,还要交付引水费和航标等费用。1993年运河收入达19亿美元,1994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
   1981年10月1日起,苏伊士运河正式启用电子控制系统,从而标志着运河管理进入了现代新时期,它不仅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还使运河的通过能力增加近一倍。当前每天通过运河船只可达100艘以上。
   为了便于运河两岸的交通以及向西奈半岛供水,埃及政府于1980年建成了长5912米的隧道,它是连接亚非两洲的一条重要纽带。隧道底部敷设了输水管道,每天把3.4万立方米的尼罗河水输往干旱缺水的西奈半岛,灌溉1.4万公顷土地,隧道内公路宽7.5米,每小时可通过2000辆汽车。
   大家平安相处。我们照了几张相。随后在河边的别墅区转了转。当时的心情很高兴,见到苏伊士运河,就联想到中国的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又一伟大的人工工程,与长城并列是华夏的两大人工奇迹。历经十八个市区横跨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大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由吴王夫差开凿,下至清末宣统皇帝结束,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要比巴、伊两大运河还早两千多年,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十倍。这些人类伟大的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丰富智慧的结晶,都值得也应该称道。站在苏伊士运河边如同站在中国大运河旁一样,凸显得我们的简单平凡,更衬托出古代贤人、哲人及劳动人民的伟大。
  
   开罗的豆腐与白酒
  
   到埃及一年了,在苏哈娜这个荒山僻壤什么食品都没有,我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苏伊士的菜市场供给,伙食很单调。偶尔到开罗沃尔玛商店采购点细菜,改善一下生活。这天晚上,不锈钢厂的马龙带来消息说在开罗能够买到豆腐,这可是个喜讯,我们赶快请马龙帮助采购。第二天晚上,马龙就从开罗买回来了,一共六块,七八公分见方有十公分长。国粹豆腐异国见,红海岸边飘豆香。于是我赶快加工,其中有一块糟了,提不起个儿来了,就扔了。有一块挺骨力的,我就放冰箱冷冻起来做冻豆腐用。剩下四块我就过油炸,这样既能保存时间长点,也能方便配菜。
       在苏哈娜餐桌上出现了中国的豆腐(豆制品),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吃豆腐经历,就有了长期保证供应豆腐的需要这个难题。因为这豆腐来自120公里外的开罗,只有那里有做豆腐的,当然是中国老板了,我们如果想吃,要到开罗去买。偶尔中国老板也到其他城市去,专门给中国人送一次豆腐,什么时候来就不确定了。看来他也不会来到我们苏哈娜,在苏伊士是别想吃豆腐了!
   经过马龙的搭桥联系,我们找到了这位中国老板,约定好时间,在他给中国驻埃及使馆送豆腐时我们见面。
   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们来到新华社开罗分社驻地和老板见面。并买下了他制作的豆腐和干豆皮等。老乡见面,话题就长了,通过聊天得知了他的制作销售豆腐有关情况。
   这个老板姓王,来自中国东北,现住在埃及首都开罗市。每天凌晨4点伴着召唤礼拜的钟声, 他就早早起床,一番洗漱后便匆匆前往在开罗豆制品厂的,此时,仍是满天繁星。他从打磨豆浆开始,过滤豆渣、煮豆腐、点豆腐、压豆腐块 ,一道道工序驾轻就熟 ,一天繁忙而充实的工作也就此开始。
   他说:“咱们中国人讲究一日之计在于晨 ,做豆腐这一行更是得早起开工 ,泡好的黄豆它可不等人。”对于别人感叹他辛苦的话,朴实的老王总是面带微笑这样回答。早上9点,订货电话陆陆续续来了,唐城饭店、塞上江南、韩国烧烤坊、日本清酒屋、企业的食堂、各国使馆等,电话一个接一个。老王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着每家客户的订货数量和种类 ,然后同妻子一起按清单开始往自己的小货车上装货。豆腐、豆浆、豆干、豆皮……每样东西都摆放齐整后,老王驾驶自己的小货车,开始穿梭于开罗市内的大街小巷。打过交道的每一家客户都称赞老王信誉好,因为客户每天都可以在约定时间准时收货。新鲜的豆制品不仅使当地厨房的食材更加丰富,也让老王的收入倍增……
   “豆腐生产的问题解决了,销路却是个大问题,外国人对豆腐制品不了解,而当地的中国人也大都没听说过‘豆腐王’这个牌子,所以产品推广就成了新课题。”老王决定,率先从华人华侨圈开始自我推荐。“那时候,我每天开着小货车,带着地图和当天做的新鲜豆腐,奔走在不同的中餐馆、日韩餐馆和企业食堂之间,向别人赠送豆腐,然后留下电话。1个多月后,很多亚洲餐馆都知道了当地有一个送豆腐的老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中餐馆和一家日本餐馆开始每周都打电话订货了。尽管数量还不是很大,但毕竟是找上门来的。老王的‘上门推广’开始见效了。”接着,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亚洲餐馆对老王的豆腐表示认可,而用餐的客人们也往往在不经意间听说了老王和他的豆腐店,向餐厅索要联系电话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一次,泰国使馆举行大型宴会,临时向老王加订了50公斤的豆腐和豆皮,本打算给自己放一天假休息的老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订单,连夜和妻子赶制产品,在厨师们配菜之前就把所需要的新鲜豆腐和豆皮送到了使馆厨房。
   大客户是财源的保障,但老王对待零散客户也从不怠慢。在一个沙尘漫天的下午,正在家中喝茶休息的老王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订货电话,华为公司驻开罗办事处一位老工程师,由于想念家乡的豆腐汤,所以就试着给老王拨了电话,想问问看能否送一小块豆腐上门。本来老工程师并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天气很不好,自己要的豆腐又不多,但没想到老王满口应承。大约一个小时后,风尘仆仆的老王按响了老工程师的门铃,手中的保鲜盒里装着一小块白嫩的豆腐……
   一块小小的豆腐,或一杯醇香的豆浆,这些点滴小事改变的只是人们餐桌上的口味。然而,在潜移默化中,中国与非洲的距离就被逐渐拉近。
   豆腐在中国国内是最普通不过的食品了,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走进埃及,走进开罗是最近十年的事情,老板的服务态度特别好,所以“豆腐王”就出名了,中国豆腐也被埃及人认可了。
   豆腐的问题解决了,中国人还好喝两口,这是个难题。埃及是个禁酒的国家,因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除了开罗几个中国餐馆能有白酒,在埃及基本看不到。为了禁酒,设在埃及首都开罗之君悦酒店内的酒吧,停止供应酒精饮品,君悦为此要安排所有美酒清场。价值高达200万美元(约1,560万港元)的美酒全被倾倒入尼罗河。
    经过我们的侦查,做豆腐的王老板也有白酒销售。他不告诉我们白酒的来源,但我们知道,是来自亚历山大,那里有一批中国人用当地的粮食(主要是大米)烧酒。价格不菲,绝对是纯粮酒,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酒鬼的需求,是一件好事。这样,我们的餐桌上的食品越来越丰盛了。我们发现在开罗的中国人有做白酒和豆腐生意的,这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难题。白酒价格较贵, 38度,10镑一斤,一桶酒大约10斤,约合人民币150元;豆腐15镑一块,有2斤多重,约合人民币22元。此类物品在埃及比较稀罕,大家又喜欢吃,我们也就不在乎价格了。豆腐好说,可以公开交易,白酒就不行了。
   美中不足的是面筋食品还没有中国人做。我们期待着,这种食品也在埃及扎根落户,开花结果。让在埃及生活的中国人生活更好些。
  

共 24655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2345
转到
【编者按】不同国度,不一样的异域风情,一部日记似的的纪实散文,向我们娓娓道来,带着中埃人民的友谊,饱含深情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发生在异国他乡那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文字厚重、情感真挚、落笔有力、主题明确!好文共赏,感谢赐稿,力荐阅读。【东北风情编辑:庄忠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