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感动】冬奥圣火在延庆(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感动】冬奥圣火在延庆(随笔) ——写在《妫川文集》出版之际( 散文)


作者:石中元 白丁,7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16发表时间:2022-01-05 21:17:53

【柳岸·感动】冬奥圣火在延庆(随笔)
   孟老的小说具有《荷花淀》的语言特色,清新、朴素、平凡,活蹦着细碎的水花,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孟老的作品勾画出京郊农民生活多彩的画面,像山涧里的清泉,虽没有长江黄河的壮阔,却有着一尘不染的格调。
   孟老的小说如同“山药蛋派”中的人物,取材于农村,充满乡音土调,如他在《三个属羊的男人》一书后记所说:“我的创作完全是那种实打实凿式的,凭着一个山里人对山里人的一点儿感情,写点儿像大山一样实在的东西”。
   孟老的的作品体验出长城脚下老百姓的真实生活,透过自己熟悉的农民命运,直抵乡村生活普遍的情感,不仅有生动的故事,还包含了世道人心,从而为今后中国乡土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道道,正如宋艾君在《乡土文学创作发展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所道孟广臣:“扎根长城修文章,作品等身不张扬;甘做园丁育花忙,文品人品香四方”。
   ②我与孟老“淡如水”的交往
   孟老在延庆县文化馆工作,直至退休后仍在不断地提携文学青年,辅导他们创作是他一直坚持的。多年来,孟老坚持介绍延庆县文学新人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写作学会等。延庆作家连禾说:“孟老在组织业余创作队伍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对于文学创作,他持之以恒;对于培育新人,他诲人不倦!”用诗人谢久忠的话说:“孟老师不仅是延庆文学的旗帜,更是功臣。”
   20世纪70年代,笔者是一个解放军战士(驻军延庆黄柏寺)时,孟老便指导过我的文学创作;后来,我在延庆工作时,又是孟老于1987年11月介绍我加入了北京作家协会。我与孟老的交往长达三十年之久,是一种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的交往,如庄子所言“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孟老与我的交情不是建立在金钱或物质利益上的,是文学写作之间的相互激励。正因为我们的来往,没有表面甜美而实际虚伪的那一套,所以联系从未中断过,直到孟老逝世为止。20年前我在出版一线任编辑室主任时,尽管工作十分繁忙,我坚持每年至少有一次到孟老家中拜望。
   孟老的人品文品,孟老为人忠厚的秉性,是我学习的楷模。孟老说:“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我总认为,中国许多美好的传统,时到今天,大部分保留在农村。那种农耕文化的精神深处,是汩汩流动的脉脉温情。”
   ③重建乡土文学的尊严,任重而道远
   乡土文学家与民众结合、与大地结合,才有力量和源泉。我敬重为农民写作的孟老,敬重孟老走过的人生──“我就这么多年不愿当官,不愿开会,我行我素,独往独来,只要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像孟老那样数十年如一日,贴着生活写作,还原农民的“真实与厚重”。像孟老那样有慧心写文,无俗趣弄权;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理以渡春秋;不以被接见感到荣幸,不以被赏识感到骄傲。
   孟老生前,收到延庆退休干部高桂平赠诗:生长妫川地,树高未忘根。著书三百万,字字系民心。从知识分子到作家,这条道路漫长而艰辛,需要埋头苦干,需要真诚和激情,而不需要涂着口红的文化明星!像孟老那样用自己手中的一枝笔去重建乡村的民俗民风,去重建乡土文学的尊严。
   孟老与已故的浩然是多年的文友。2012年4月1日,孟老写了“清明祭浩然”诗二首,其中的一首是:不求高官不为钱,只为苍生写华年,谁为君评终生奖,农民心里有浩然。
   已故的孟老与已故的浩然先生,他们在世时壮心不已,有一股凛然正气,他们的文学创作和乡村命运融合在一起,并让后来人依然执着守望农民的文化家园。“写农民,给农民写”──重建乡土文学的尊严,任重而道远!
     
   节选自:石中元著《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北京、同心出版社、2016年版。
   注:石中元,著名环境保护作家、出版界高级编辑,曾任中共延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人事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著有《来自地球村的报告》等。
  
   (二)乔雨——妫川文学的“领航人”
   如果说,孟广臣先生是妫川文学的“提灯人”,那么,乔雨先生便是妫川文学的“领航人”。1996年8月,他和曹金刚先生一起主编了《延庆文学作品选》(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延庆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亦是延庆作者的首次在社会上公开亮出;幸运的是,笔者是该书的责任编辑。2001年8月,乔雨相继主编了《妫川文学作品精选集1950—2001》(上下册)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2012年12月主编了《妫川文学作品精选集2001—2011》(三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2月版。2022年11月主编12卷本《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出版。
   2018年7月,由他发起设立的“妫川文学发展基金”正式启动,资助延庆籍作者出版文学作品。乔雨先生的“妫川文学”情结,如同陈超先生参加2021年迎中秋《妫川文集》座谈会上所语:“催种杜鹃情切切,报捷乌鹊语咻咻。妫川幸有率军者,引领鸿群向斗牛。”
   乔雨自1995年直到今天,数十年来,为推动妫川文学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他激励延庆文学创作;鼓励本土作家精品创作;筹资为他们出版书籍;举办妫川文学座谈会、研讨会和论坛,为妫川文学鼓与呼。在他的不懈推动下,“妫川文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和地域文化符号正式进入中国文坛。他积极奔走,设立妫川文学发展基金,保证妫川文学发展的持续性;设立“妫川文学奖”,把妫川文学推向新的高度;携手北京出版集团,成规模地把妫川作家群推向市场;编纂妫川文集,填补了北京各区出版地区文集的空白。
   乔雨的诗文合集《跨越心墙--乔雨诗文作品选》已载入《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在这里,选载他“在受聘延庆区作协名誉主席仪式上的致辞”,以及他撰写的两篇文章《宋词人物》、《妫川赋》。
   读《宋词人物》有感:如椽大笔,演绎经史子集;知行契真,蕴藏千古芳名;驾轻就熟,诠宋词之古朴;得心应手,增东坡之丰盈。《宋词人物》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读者发挥想象,才能领略文中的幽韵和醇美。
   读《妫川赋》有感:寄情以文,文以心声,声心韵雅,雅通古今。邀妫水风月,入于珠玑;揽海陀沧桑,化于物美。松涛泉流尽从词曲中来,虎啸龙吟任它妙音天成。《妫川赋》刻碑立于北京市延庆区妫水湖畔,与妫川神女雕塑遥相呼应,成为延庆文化一个新的地标物。
  
   1、在受聘延庆区作协名誉主席仪式上的致辞(乔雨)
   首先感谢作协和各位老师的信任。受聘延庆作协名誉主席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自2016年延庆区作家协会成立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周建强主席的带领下,作协领导班子团结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紧紧围绕延庆区中心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开创性地开展工作。5年来,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新人涌现,佳作迭出,多部作品获奖。特别是在建国七十周年、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冬奥会和红色文化作品等国内国际大型活动及重大题材创作中,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把妫川文学事业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次作协换届很成功,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顾问团德高望重。新一届领导班子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提出了工作目标。我们对妫川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成绩已然成为过去,新的任务已经摆在眼前,而且更加艰巨。
   借此机会就延庆作协下一步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是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长城文化带建设,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北京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而实施第一步骤就是“建设文学之城”。延庆作家要紧跟时代,勇于担当,自觉自信地融入其中,在“北京文学之城”中筑建起妫川文学宝塔,树立起妫川女神塑像。在长城文化带建设中占有与八达岭长城相适应的一席之地。这是我们区作协的奋斗目标,是妫川作家的奋斗目标,是妫川文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的使命。
   二是积极加入北京的“大文学”发展序列,联合北京出版集团等出版界中坚力量,打造作者、出版、书店、读者的良性循环体系,推动文学作品创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是充分发挥妫川文学专项基金的作用,团结作家,鼓励创作,发现人才,出好作品。
   四是适时创建妫川文学院(新冠山书院)。努力打造一个集研究、创作、论坛、展示、培训、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从1995年春天,我和孟广臣先生、以及孙钊、尤恩泽、石中元、辛来生、张和平、张夙起、曹金刚编纂延庆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延庆文学作品选》到现在,已经过去26年了。光阴飞逝,物是人非,为《延庆文学作品选集》做序的浩然先生和孟广臣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文学生态亦然苍黄翻覆,唯一不变的是妫川作家热爱故园这方热土的一片丹心与热爱文学的情怀……
   妫川文学取得今天的成就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心怀感激。这里有孟广臣、刘明耀、陈超、孙钊、连禾、张夙起老一辈作家含辛茹苦的坚持。有谢久忠、石中元、刘利华、华夏、张和平、尤恩泽一辈妫川文学中坚力量的坚守。有郭东亮、周诠、林遥厚积薄发的光荣。更有赵安良、赵万里、朱琳、孙守凯、许青山、周宝平这些一边创作一边为作家默默奉献的护航者之艰辛。这里我们不能忘记浩然、舒乙、刘恒、杨庆祥、杨晓升、马役军这些大作家多年来对妫川文学发展的关爱与支持。而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谢谢大家!乔雨2021年10月16日
  
   2、宋词人物(乔雨)
   ①
   烟水迷离的秦淮河只能出现在梦里了,没有哪只红袖能拭去你流淌的清泪。只有在夜静人空的庭院深处才敢吐出你那声重重的叹息。从此,懂词和不懂词的人,都明白了那一江春水里流淌着的是什么。
   可你还是无奈地走了,在一个本该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七夕之夜,在一个本该是丝弦弄音,听那首《霓裳羽衣曲》的七夕之夜,被迫放下了你放不下的书画词曲,喝下了那杯为你预备良久的鸩酒。
   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而你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了真正的永恒。
   ②
   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
   思念在分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岸边的棵棵杨柳,盼望着青衫上酒渍斑斑的你,乘一叶扁舟从暮霭沉沉的烟波中驶来,轻诉千种风情。
   那晓风残月依旧醉着,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里是谁与你浅斟低唱吗?
   早知道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吟唱你的词,可不曾想到,自从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之后,你笔下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竟成为铭刻古今的爱情誓言。
   ③
   那杯你一饮而尽的黄藤酒,谁尝了谁都说是苦的。默默看着你的那双眼睛依旧流泪,而你的心却如春雨淅沥般地滴血。
   渴望相逢又怕相逢,不敢再看那泪光涟涟的眸子。浸满了泪痕的那条鲛绡依然湿着,而你错莫交织的心情,都写进了一首叫《钗头凤》的词里。
   春风又绿宫墙柳,可那双让你魂牵梦萦的红酥手,竟永远地弃你而去,再也不能与你琴瑟相对诗词相和了。
   绿蘸寺桥下水波映着你的身影永远孤单,那只飞起了的惊鸿不再回转。而沈园那座墙壁上的斑斑墨迹已在你心中慢慢地结成了一片永远抚不去的瘢痕。
   ④
   每逢雨疏风骤的夜晚便想起你,想八百年前卷起珠帘的那双纤手和雨后零落满地的菊花瓣。
   雨湿秋千,风摧落红,都可以成为你眉头和心头上的“愁”字。那时,你不过是一个有性情的漂亮的女孩。
   直到在你十几屋的藏书被南下的金人毁之一炬之后,直到在你的国,你的家,你的爱人像你钟爱的金石一样破碎之后,你才知道,一个“愁”字所能表达的实在有限。
   在一个靖康之后的凄清而又漫长的黄昏,你独自在窗前坐了很久。然后,用一种沉郁的调子把国恨家愁一声一声,慢慢地吟给了后人。
   直到八百年后的今天,仍有不少人知道那天的黄昏有雨,而且下了很久,很久……
   ⑤
   走近你的词,每每会使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匣便已隐隐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鸣。
   那把“吴钩”呢?曾被你无数次在醉后的深夜里挑灯看过的,看那青冷的剑身在昏暗的灯火下闪烁着幽幽的光不敢再轻易登上那落日楼头,栏杆拍遍亦枉然。你本该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直到白发苍苍也只能在梦里布阵点兵。
   可惜你这把锋利的剑,始终未能再饮胡虏血,一腔壮志未酬的悲愤,化作一首首剑一般豪雄的词,在那里,热血撞击你心壁的声音清晰可辨。

共 30365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在奥运火炬即将点燃之际,由乔雨先生主编的《妫川文集》即将出版,这是北京出版集团联手延庆妫川作家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集体致敬,是献给冬奥会的一份文化厚礼。笔者怀着惊喜的心情,向读者推介了这部文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引言:冰雪曲中的《妫川文集》。介绍了文集的诞生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始之际,这里的风景如画,是冬奥会举办的最佳地,文集正是在这个黄金时期出版,是向世界发出的邀请。二是古代“妫”与“川”之考证。在这一部分,笔者叙述了“妫”姓的由来,延庆和妫川的渊源。《妫川文集》概况。从延庆走出来的作家。三是掀开“妫川文学”面纱:在这一部分笔者重点介绍了延庆的几位著名住家,孟广臣——妫川文学的“提灯人”,乔雨——妫川文学的“领航人”,周诠——妫川文学的“举旗人”,他们部分代表作,他们坚持不懈的为农民写作,创作出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受农民的喜爱,他们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这些作家中,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经走出延庆,有的后起之秀脱颖而出,这些作家是延庆人民的骄傲!文章还讲述了笔者在宣传部和报社阅读过的作品,这些作品给了笔者很多文学上的教益,如今,笔者年近五十,在生活的积淀中,变得更加睿智,勇敢地走向未来路。文章推介家乡文化,介绍地域文化和文学名人,文化底蕴深厚,穿插着地方风土人情,读之令读者眼界大开,增长见识,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1-05 21:20:2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1-05 21:21:02
  文章推介家乡文化,介绍地域文化和文学名人,文化底蕴深厚,穿插着地方风土人情,读之令读者眼界大开,增长见识,受益匪浅!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1-05 21:21:32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石中元        2022-01-06 11:04:52
  谢刘社长的敬业精神,很快编发此文,妫川作家们将继续努力,为百姓写作!此文第一部分,其中有一句:妫川为何又成了延庆的别称呢?延庆文史专家刘继臣先生曾对我谈起“妫川溯源”......
北京人文学者、环境保护作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