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既往】红岩魂(散文)
这一段历史,为红岩添上了最为璀璨的光芒。
于是,红岩就成了红色和革命的象征。
四
“八载成功大后方,红岩托足少栖惶”。
这是董必武同志在1946年5月,随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迁移南京离开重庆前夕,为感谢一个人特地所赋的诗句。他所感谢的那个人,就是饶国模。
饶国模,女,重庆大足人,黄花岩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的胞妹。1895年,她出身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年少时就读于师范学校,毕业后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先在威远、铜梁、大足等地教书育人。原本思想就进步的她,后受其哥的影响,毅然弃教从商,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1930年,饶国模买下红岩嘴200多亩贫瘠的荒坡地,创办了“大有农场”,主要种植经营各种果树及花木。1939年春,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副处长周怡到红岩考察地情,与饶国模洽谈在红岩建立办事处事宜。饶国模满口应承,并拿出积蓄,以自己建房的名义,为新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划出土地,购买建材,雇用工匠,并按照由周恩来亲自审定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就这样,“红岩”掀开了新的一页。
1939年5月3日和4日,日冦以百余架飞机组成联合编队,对战时的陪都重庆实施狂轰滥炸,导致原设在机房街和棉花街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被炸毁。危难之际,饶国模及时施以援手,腾出一栋瓦房,又搭建了一些临时棚房,把办事处的人员全部安置了下来。同年秋,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在红岩落成。自此以后,饶国模和办事处的同志同安危、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0年7月1日,饶国模向党献上了一方鲜红的丝绸,上书:“值兹西南解放后第一次公开庆祝伟大纪念日无所奉祝,特将重庆市红岩村内房屋两大栋,果园一幅,连同地皮一千方丈敬献我人民政府……谨献此地略表崇敬,并作永久纪念。”
1955年,饶国模迁居北京,于1960年6月14日病逝,享年65岁。1985年,邓颖超同志回到她曾战斗生活过的红岩村,在饶国模墓前凭吊时说:“没有饶国模,我们哪来的红岩哟。”
返回的时候,我特地到“大有农场”转了一圈。
其实,大有农场即红岩村,现在所谓的大有农场,实际上就是饶国模的故居。跨进大有农场的大门,经过岔路口那棵高大的黄桷树,往前行走几十米,一座红砖碧瓦、中西合璧的小红楼,在视野里卓然伫立,这便是饶国模故居了。此楼占地面积7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共有10个房间。我从外到里转悠了一圈,发现外观形似两层,内部实则三层,就是规模小点,其他的跟办事处的无异。在这里,我看到了那一方丝绸,它装在展框里,挂在一面墙上,任凭岁月流逝,颜色居然丝毫不变,仍是那么鲜红,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亮人眼目,温暖人心。
离开红岩的时候,我站在大路旁,久久地朝那一片血色的山崖凝望。我看见,红岩之上,夕阳正浓,犹如烈火,在熊熊燃烧。恍惚中,我仿佛看见有许多灿烂的生命,正在冲天的烈焰火光中向我徐徐走来,他们是江姐、成岗、成瑶、许云峰、小萝卜头、饶国模,还有无数的在烈火中永生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身影是那么的鲜活,那样的铁骨铮铮。
我发现,红岩有魂的,而且是红色的,如鲜血,如红旗,如初升的太阳。红岩之魂,就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千万万个英烈用热血铸就的红岩精神——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当与红岩作别的那一刻,长风乍起,林涛震荡。我的耳畔传来了一首让人热血沸腾的旋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豪迈的歌声在红岩上空久久回荡,我听了,惟有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