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咱村乔峰是英雄(小说)
前言
豫北沁河北岸的乔村,居住村民五千多人,是乔村镇政府的所在地。乔村的村委会大院里有一个多媒体电教室,能够同时容纳150多名党员干部集中开会和上课学习。每到星期天的上午与下午,有人开机接收、播放影视信号,播放录像带、VCD等音像内容,就变成了乔村小孩子们的免费录像厅。
这个星期天的上午10点钟,室内坐满了男孩子,连两边靠墙的过道上也站满了人,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一部古装武侠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屏幕上的男主人公乔峰武功盖世,师从少林,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不怒自威,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他率领部众以辅翼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成为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武林高手。他一生有情有义,为情坚贞,为国忠诚,人生坎坷悲壮,胸襟气吞山河,提倡人道和平,为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悲剧英雄。三十来岁的乔峰身材魁伟,身穿灰色旧布袍,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充满了传奇色彩。当孩子们看到乔峰挥舞宝剑,夺取了斗争的胜利时,不由得连声尖叫,拍手叫好,纷纷高呼乔峰真是一个刚毅果敢的盖世英雄。
正在孩子们看得起劲的时候,年已78岁的原任老支书走进了室内,关了大屏幕,向大家宣布说,我受村党支部的委托,向前来观看电视录像的小朋友们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不光你们现在看的乔峰是英雄,我们中国从古到今有着数不清的英雄。英雄,为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厚重的底蕴。英雄为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死,升腾起的一面面旗帜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像泰山一样宏伟高大,像黄河一样辽阔奔腾。英雄永不磨灭,我们学英雄,更要弘扬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成为每个人的一种行动。捍卫我们崇拜的英雄,就是捍卫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这将激励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才能英雄辈出,才能赢得未来。
今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英雄是一个民族巍峨的精神丰碑。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和未来的民族,才能涌现出无数愿意为国家奉献、为人民牺牲的后继子孙;崇尚英雄的军队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军队,才能前赴后继地涌现英雄。
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英雄文化的传统,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有名的英雄和无名的英雄,把这个文化发展起来、壮大起来,使它真正成为我们民族的血液、民族的灵魂。我今天要向大家说,不单宋代的乔峰是英雄,咱村现代的乔峰也是英雄!
老支书的一番话搧起了所有在场小朋友的好奇心,嗷嗷乱叫,纷纷拍起了巴掌,争相催促老支书详细讲一讲本村的乔峰如何英雄。
老支书悠闲地喝了一杯水,润足了嗓子,吊足了孩子们的兴趣,就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起来。
一.不是乔疯是乔峰
咱们乔村的乔峰原名东来,生于1907年,他小时候比你们现在的小学生调皮得多。他的父亲相信“七糊涂,八犟材,九岁上学把书念,一十二岁中状元”的古话,等到他九岁,才让他上了私塾。那时咱村没有小学校,家族为了培养人才光宗耀祖,就全族捐资兴办了私塾学堂,延请族中学问人品高尚之人为师,管教族中所有学龄儿童。私塾学堂办在祠堂里,也收族外学童附读。先生毓桐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二十岁中郡庠生,忠厚淳朴,誉满全县,书法造诣颇深,精品佳作遍及周边数省,并传至海外。被族中公推为师,掌管学堂,教书育人,弟子优者甚多,后来的著名学者孙道升、史地专家孙惟全、军事家彭施鲁将军等皆为之得意门生。
小东来九岁上学后,辜负了父亲要他“一十二岁中状元”的殷切期望,不当读书的那块料,成了一个闻名全村的“捣蛋王”。
有一天,毓桐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背诵所学篇章。谁背诵完毕,就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继续朗读。谁不会背诵,就打谁的手心,罚站在室外背书。东来不会背诵,因而也要接受先生的责罚。先生要用手板责打东来的手心。东来把手藏到身后,振振有词地说:“你是教师不是政府,只有教人权,没有打人权。咱论辈分,我是你叔,你是我侄,你打我就是不忠不孝,以下犯上!”先生义正辞严地说:“在学堂里,我就代表政府。我是你师,你是我徒,我打你就是师道尊严,天经地义!”随即把东来按在板凳上,把他的小屁股打得发肿开花。
小东来心中愤恨,决心要报复先生。他先是偷偷将先生的尿壶底钻了一个孔,让先生在冬夜的被窝里湿透了尿。等到先生在后院晒被子的时候,他领着同学们前去观看,让先生出尽了“洋相”。他接着又把先生上厕所时用的坐便木凳的两个凳腿暗暗破坏,让先生冷不防跌倒在茅房,身上沾满了粪水。先生明知是东来所为,但查无实据,也无法对他进行制裁,便蓄意另外找寻治他的理由。
有一天下课后,东来让十几个同学竞猜他说的四个谜语:“1.软得勒,硬得勒,夜里不摸睡不着。2.一个姑娘白胖,把她按在床上,不管她愿意不愿意,来回圪蹭圪蹭(本地音cang)。3.伸开腿,张开嘴,手里拿着滑出溜儿,对着口,一使劲,呲,呲,流白丝。4.肉疙瘩对肉缝,白水往里弄,抱腰搂屁股,圪蹬几圪蹬。”
同学们严守礼教,非礼勿言,认为东来说的是下流段子,都摇头不答,还有人暗暗溜走去向先生报告。
先生得到汇报,心中盘算,有这十几个学生作证,这下子可算抓到了东来的要害,铁证如山,无法抵赖,就派两个学生叫来了东来的父亲,据此要坚决开除东来。
在怒气冲冲的先生面前,东来不躲不闪,爽快地承认了事实。他哈哈一笑说:“我说的四个都是正正经经的谜语。谜底是:1.夜里临睡前用反锁门的铁索来锁门。2.用刨刀床刨白萝卜。3.坐在织布机上穿梭织布。4.母亲拿乳房给婴儿喂奶。请先生评论评论,我说的是也不是?有的人心眼不正,思想肮脏,把好端端的谜语往歪处去说,还去给先生偷偷打小报告污蔑同学。先生明察秋毫,直正无私,绝不会上了这个小人的当。”一番话说得先生没了脾气,赶紧岔开话题,才算下得台来。
东来回到家中,父亲在夜里关住房门,一句话不说,狠狠地打肿了他的屁股。
对于这场风波,先生不再追究,东来却耿耿于怀,咽不下这口恶气,想方设法要对先生进行报复。
先生老婆的娘家远在十五里外的刘村,东来藏在半路上,久久等待到天色快黑,精心选择了一个面相忠厚腿脚灵便的陌生人,他装作一瘸一拐拦住了他,神色慌张地哀求那个中年老实人:“我要到乔村毓桐先生家里报急信,走得匆忙,不慎崴了脚脖子,走路甚是艰难,生怕耽误了大事。这是主家给的报信酬劳钱,我全给你,麻烦你这个热心肠发发善心,替我跑了这一趟。”那个人一看酬劳钱不少,到乔村只有七里多路,对毓桐先生也久闻大名,就爽快地答应帮忙。东来给罢酬劳钱后说道:“毓桐先生的岳母娘急病身亡,要他两口赶紧去刘村吊丧!”那个老实人一听这话,不敢怠慢,立即就向乔村快步跑去。
先生的老婆在家里听了那个跑得浑身流汗的老实人报来的丧信后,毫不疑心,方寸大乱,嚎啕大哭,跑到学堂去找先生商议。
先生一见老婆哭得发昏,慌了手脚,立即套辆马车载着老婆就往刘村飞奔。
先生搀着老婆一到了岳母家大门口,就在头上勒起了白孝布,一边哭喊着“我的亲娘啊,您咋早死了”,一边跪下三步一磕头,鼻泪大长地向堂屋爬去。
先生的两个小舅子一听到哭声,就跑到先生跟前狠狠骂道:“咱娘好好活着,你竟敢诅咒娘死,不打你打谁!”他俩不由分说,把先生按在地上,痛打了一顿。直到姐姐向两个弟弟诉说了缘由后,两个弟弟方才明白错打了姐夫。
先生被打得头脑一片空白,等到清醒过来之后,方才想到遭了暗算。
从此,先生在学堂上再也不敢体罚学生了。他改善了教学方法,注重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狠下功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同学们对于东来,都感激不尽,内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正月十五社火表演,东来打扮成小丑,头戴破草帽,身穿开花袍,脸上画了个豆腐块,两耳朵挂上了红辣椒,装疯卖傻,扭屁股搞笑。先生看见了,转头就走,说了一句:“不成体统,是个疯子。”
三天之后,东来偶然间听到了这个消息,怒不可遏,就立即去找先生质问。先生一看来者不善,就巧言辩解道:“我说的不是疯子的‘疯’而是高峰的‘峰’。‘乔’字,意‘高’:~木,~松,~岳,~迁(自低处升高处。后喻人搬到好地方居住或升官)。乔峰即高峰也,此为褒义,岂有恶意。你叫东来,名字不好,双字平庸,单字高贵,刘邦、刘秀、曹操、刘备、孙权……都是单字。吾名毓桐,谐音‘育童’,只能当个小孩王,没有多大出息。你名东来,谐音‘冬来’,寒冬腊月,寸草不生,一生受穷;不如改名‘乔峰’,意为高峰,是一古代英雄,谐音‘巧丰’,饱含心灵手巧丰衣足食之意,你看可好?”一番话说得东来怒气全消,眉开眼笑,从此,就不叫东来,改名叫乔峰了。
东来改名乔峰之后,以古代英雄自诩,就不上学了,先是跑到距村西南20公里的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然后又走到离家西南120多公里的少林寺学习少林武术,刻苦学了六年,练得拳棍、擒拿、短打样样精通,铁头功、铁砂掌威力强劲,武艺十分高强,身手特别矫健。年已十九岁的乔峰体格精瘦,满面红光,眼眸锐利,剑眉浓密,鼻梁英挺,举止潇洒,气势逼人,浑身上下都在张扬着傲视天地的武士风采。他返回家中,正赶上乔村与邻村争夺沁河滩地,乔村虽然人多势众,但几次都败下阵来。邻村得寸进尺,又侵占了乔村的不少滩地。毓桐先生当时用中庸思想劝说村民“与人为善,吃亏常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得一肚之气,能解百愁之忧。”乔峰却说:“是可忍孰不可忍!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他艺高人胆大,单人独马到邻村去下战书,议定双方只出一人决斗,谁斗胜了谁获得因河滚移动而多出来的河滩沃土。
到了决斗这天,两个村的所有青壮年都到河滩上列阵对峙,呐喊助威,擂鼓吹号,气势吓人。邻村出场的是全府八县武术打擂冠军、五十多岁的谢铁头,手脚雄壮,体格魁梧,活像是一座黑色的铁塔。在雷鸣般的鼓声中,乔峰和谢铁头各自使尽了看家本领,龙争虎斗,拳来脚往,打斗了一个上午,也没有分出个输赢。到了正午,双方同时敲锣停战,议定吃饭休息,下午接着再战。
到了下午申时,两个决斗者重新入场。乔峰抱拳对谢铁头言讲:“前辈承让,拳脚难分高下;不如比试铁头功,一决胜负,前辈意下如何?”谢铁头心中暗喜,呵呵笑道:“鄙人外号铁头,铁头功是我的强项,我若提出,胜之不武;是你提出,我只好请教一二。”二人言罢,就背起了双手,开始了顶头。谢铁头扎下了底盘,稳如铁塔。乔峰如下山猛虎,疾跑助势,跳起来猛撞谢铁头的头颅。谢铁头丝毫不动,哈哈大笑,接着弯腰低头,使足了蛮力,一头把乔峰撞出了很远。乔峰站稳了脚步,毫不畏惧,连续进攻,越战越勇。两个人你顶过来,我顶过去,就好像两头斗红了眼的蛮牛,把额头撞得砰砰直响。对顶了一个时辰,还是不分高下。乔峰脑筋一转,耍起了计谋,把谢铁头看成行动笨拙的黑熊,将自己变成敏捷灵活的猴子,闪转腾挪,上蹿下跳,专找谢铁头的脖子、腋下、肚腹、后背等薄弱部位连续进攻,没用几个回合,就将谢铁头顶倒在了地上,好长时间也爬不起来。中证人敲锣定论,乔峰取得了决斗的胜利,新多出的河滩地归乔村所有。
乔峰单腿跪地,搀扶起谢铁头,过意不去地言道:“前辈年迈力衰,高风亮节。晚辈初生牛犊,冒犯虎威,比武场上无父子,跪请前辈海涵。所得滩地,两村平分,你我各守边界,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一番话说得两村青壮年纷纷高呼:“乔峰仁义,真是英雄!”
二.学当锡匠打不平
乔峰的英雄威名传遍了方圆百里。从此之后,他行侠仗义,抑强扶弱,抱打不平,四处云游,打打斗斗,年近三十,尚未娶妻,气得父亲唉声叹气,母亲泪水不干,就多次央求毓桐先生规劝乔峰。因为乔峰不上学后,和毓桐先生没了直接矛盾,冰释前嫌,远距离反倒恢复了亲情,双方知根知底,彼此互相尊重,竟然成了推心置腹的忘年之交。乔峰敬佩先生的远见卓识,对于先生的肺腑之言,还算能够听得进去。
毓桐先生趁着乔峰在家过年,就摆酒宴请乔峰。在乔峰喝得高兴的时候,先生语重心长地开导乔峰说,清人顾嗣协诗曰:“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意思是说人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确定一个奋斗目标。乔峰叔你足智多谋,心灵手巧,啥灵巧活一看就会,不如趁早学个一技之长,也好成家立业,发家致富。若是没有挣钱本事,一直打打斗斗,谁家的闺女也不敢嫁你为妻。乔峰哈哈大笑说:“先生的话正合我意,只是不知学什么最好?”先生沉思了好久,方才言道,《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载“金锡连丹”,表明锡之为器,自上古而延绵至今。青铜文化,历来为世人所重,其实所谓“青铜”,乃以铜为基础的铜锡合金。青铜文化,实质上也就是铜锡文化。青铜文化在上,不愧“居庙堂之高”,锡文化在下,则可谓“处江湖之远”。锡器因为轻便、可塑性强、易于回炉更新、成本较低,在日常器皿中占有重要地位。家用的水壶、茶壶、酒壶、尿壶、茶具、酒具、茶叶罐、储蓄罐、汤婆子以及祭祀、婚庆用具等,都可用锡制造。锡匠,专门手工制作各种锡器,锡器色如银,亮如镜,有平和柔滑、高贵典雅、历久长新的特质,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贮茶不变色,插花花长久,自古以来广受民间欢迎。此手艺简单易学,行业热门,供不应求,获利颇丰。我有一好友,现在山西翼城是锡匠名家,你去那里学艺如何?乔峰斩钉截铁地回答:“先生所言极是,学生照办启程。”
不是乔疯是乔峰,学当锡匠打不平。
悟空手段唐僧心,创造奇迹立大功。
奋不顾身救灾荒,舍已救人成英雄。
本文如前言所说,“弘扬英雄文化”就是主题。如乔峰所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文章的深刻内涵。我对于解放后的叙述,学习了江山老总赵兴华写长篇小说《院里院外》的创作经验,淡化政治背景,只写人物的言行,避免“雷区”。
我在写本文主人公乔峰在解放后的人生遭遇时,就借鉴了赵总的创作经验,获益匪浅。
